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福建省南平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上)期末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荀子说:名分、权势相等就不能统一集中,大家地位相等就难以役使。明智的君主治理国家就有一定的等级制度。这表明,荀子

A. 强调以“礼”来规范社会行为

B. 认为人的贪欲本性需要约束

C. 明确社会分工保证协调一致

D. 重视礼法提升治理国家水平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墨子・辞过》载:“役,修其城郭,则民劳而不伤;以其常正,收其租税,则民费而不病。”下列主张与之相符的是

A. “轻徭薄赋,尚仁亲民”

B. “以德配天,敬德保民”

C. “节用爱人,体恤民力”

D.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两汉王朝除国办太学之外,还有“地方官学”,即“郡国学”和“县学”两级,有专门的太学导师“五经博士”,有国家规定的儒学课本。这表明汉代

A. 儒学独尊的确立

B. 教育规模的发展

C. 教育体制较完备

D. 儒学教育较盛行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成书于6世纪的《齐民要术》,在几百年间一直靠手抄流传,直至北宋仁宗天圣年间才第一次刻印,南宋时期则广泛刻印。这

A. 促进了文化教育的发展

B. 说明活字印刷术的盛行

C. 推动了农业生产的进步

D. 反映科学技术领先世界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两宋时期,理学已不停留在关于天是什么、天是否有意志等问题的探讨,而是侧重于对世界的现象与本体关系问题的探究。据此推断,宋代理学家认为

A. 天人合一,君权神授

B. 理与气合,理先气后

C. 此心不动,随机而动

D. 天下惟气,气一元论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明代徐渭的《牡丹蕉石图》,牡丹、芭蕉、山石皆以水墨一气呵成,通过墨的干湿浓淡和相机击破,笔的去来纵横和适当交叠,着力写出了它们卓立世间而生趣盎然的意象,同时也透射出作者的人格气质。下列画作意境与之相符的是

 

A. 《游春图》

B. 《步辇图》

C. 《清明上河图》

D. 《丛竹图》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侯外庐把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比作欧洲的《人权宣言》。这是因为二者都

A. 宣扬反对专制的民主精神

B. 体现出强烈的反神学色彩

C. 具有开启民智的启蒙作用

D. 导致中西社会的重大变革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鸦片战争爆发之初,林则徐曾向道光帝奏:英夷“妄夸炮利船坚”,“臣等若令师船整队而出,远赴外洋,并力严驱,非不足以操胜算。”这反映了林则徐

A. 主张抵御外敌入侵

B. 学习英国优而用之

C. 对西方认知的贫乏

D. 不畏强暴的必胜心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清同治年间,恭亲王奕诉请设同文馆,聘请外国人作为老师,不仅学习外国语言文字,还增设天文、算学等西方自然科学。一时间舆论哗然,以“天朝大国”自诩的王公大臣们,认为奕䜣离经叛道,他们接连上奏弹劾奕䜣.这反映出

A. 开启民智是当时中国首要任务

B. 王公大臣固守以夏变夷的传统

C. 变革制度的洋务运动缺乏支持

D. 西学东渐过程中新旧文化碰撞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关于戊戌变法失败的具体原因,梁启超归之为两条:一是光绪皇帝无权;二是守旧官僚反对。而有学者则认为,光绪帝如果真有权,维新变法会有很大的进展,但也绝不可能成功。学者意在说明戊戌变法

A. 缺乏强有力领导核心力量

B. 面临来自守旧势力的阻扰

C. 不具成功的整体社会环境

D. 是行不通的改良主义运动

 

详细信息
11. 难度:困难

19世纪40﹣60年代,从魏源、徐继畲到洪仁玕、冯桂芬都对美国式的民主共和制度进行浪漫式的赞美。70﹣90年代,从郑观应、王韬到康有为、梁启超却极力称道英国君主立宪制度。这一认知的变化是基于

A. 中国与英国政治文化传统相近

B. 民众对民主共和制度缺乏了解

C. 美国成为侵华的最主要凶手

D. 君主制度仍然有坚实的基础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表为江南制造局1873年编印的《西国近世汇编》中经常出现的新鲜词汇,这些词汇

 

A. 可以说明中国人对马克思主义有所接触

B. 能够佐证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过程

C. 反映近代中国学习西方心路历程的变化

D. 是研究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的重要史料

 

详细信息
13. 难度:困难

1924年孙中山在《三民主义》中说:“我们研究许多不同的人种,所以能结合成种种相同民族的道理,自然不能不归功于血统、生活、语言、宗教和风俗习惯这五种力。”据此可知,孙中山

A. 分析了构成民族主义的先决条件

B. 强调了民族认同培养的重要性

C. 意在于弘扬国民的爱国主义精神

D. 灌输民族精神以实现民主政治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在20世纪第一个10年的中国,相继出现了许多用“科学”命名的组织、刊物、革命团体等,如:“科学研究会”、《科学世界》、“科学补习所”。这反映了

A. 新文化运动彻底否定了传统道德

B. 科学在中国影响扩大并日益被接受

C. 清末时期工业革命成果全面推广

D. 科学已成为中国社会的新价值标准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1930年9月毛泽东写下《蝶恋花・从汀州向长沙》:赣水那边红一角,偏师借重黄公略。百万工农齐踊跃,席卷江西直捣湘和鄂。据此可知,毛泽东

A. 肯定工农武装割据道路的正确性

B. 强调了夺取中心城市的重要性

C. 指出开展土地革命斗争的必要性

D. 系统阐述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详细信息
16. 难度:简单

如表为1953年全国高等院校调整专业设置情况,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 培养通用人才提升社会文化水平

B. 改革旧的教育体系服务社会现实

C. 完善高校专业设置提高公民素质

D. 适应经济建设需要培养专业人才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1957年5月,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的《红旗飘飘》丛书,开启革命回忆录写作之先河。《红旗飘飘》刚一发行,即在人民群众特别是广大青年中产生了巨大的反响。这反映当时

A. 文学创作顺应时代的呼唤

B. 人民群众对英雄无限崇拜

C. 双百方针推动文学的繁荣

D. 理想主义的社会价值取向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1978年邓小平在全国科学大会上说:“正确认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正确认识为社会主义服务的脑力劳动者是劳动人民的一部分,这对于迅速发展我们的科学事业有极其密切的关系。”这

A. 反映了我国科技事业进入发展的新时期

B. 说明政府开始落实尊重知识人才的政策

C. 体现科技在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地位

D. 成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理论基础

 

详细信息
19. 难度:困难

处于雅典民主制鼎盛时期的智者都有着某些共同特点,如擅长语法技巧和辩论术;致力于逻辑学和修辞学的研究;关注人的世俗生活,并从中概括和抽象出一般性原理。这表明古希腊智者的出现

A. 源于人神同构的文化传统

B. 出于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

C. 导致社会公共道德的沦丧

D. 促进人文主义精神的复苏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1750年,德国史学家杜谷描绘了一幅人类思维认知方式演化发展的图景:假想的神﹣“本质”和“功能”﹣观察、经验验证和逻辑演绎。这反映了

A. 人类思维认知方式的不断进步

B. 近代科学对启蒙思想家的启示

C. 社会历史运动发展具有规律性

D. 人文主义者对宗教迷信的批判

 

详细信息
21. 难度:简单

如图是近代自然科学的某项重大成就。该成就

 

A. 可以说明太阳运行的规律

B. 解释了钱塘潮形成的原因

C. 构成近代力学体系的基础

D. 加深人们对微观世界认识

 

详细信息
22. 难度:简单

《水调歌头・天问》:能聚是为质,质散乃为能。……未始作何状,搔首问苍天。恒沙劫,千百万,计光年。宇宙波兴沤灭,逞问凡桑田。宏观微观等量,凭我智珠在握,法界任控元。一念摄万有,弹指现华严。该词描述的是

A. 墨子

B. 屈原

C. 普朗克

D. 爱因斯坦

 

详细信息
23. 难度:中等

《守财奴》:“他似乎已经死去几小时的眼睛立刻复活了,目不转睛地瞧着那些法器。神甫把镀金的十字架送到他唇边,给他亲吻基督的圣像,他却作了一个骇人的姿势想把十字架抓在手里,这一下最后的努力送了他的命。”该故事

A. 采用夸张等浪漫主义的写作手法

B. 宣扬宗教是拯救人们灵魂的观点

C. 反映基督教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力

D. 批判资本主义社会对金钱的崇拜

 

二、材料分析题
详细信息
24. 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放宽历史的视野,并不难理解,汉朝的经学弊端丛生,经生沉迷于繁琐的专注,只知墨守家法,拘泥、僵化、教条。不满于这种状况的士人,跳出原有的圈子,用道家的思想论释儒家经典,形成耳目一新的魏晋玄学。何晏、王弼以老庄学说解释《易经》《论语》,秘康“不涉经学,以读老庄,重增其放”,敢于“非汤武而薄周礼”,指斥“六经未必是太阳”。这样的魏晋风度,缔造了中国文化史上绚烂多彩的一页。

——摘编自樊树志《晚明大变局》

材料二  钱穆从经学史的角度对明代学术思想作出批评,认为明代学者在经学方面较为欠缺,“例如宋朝人不是不讲经学,元朝人也不是不讲经学,可是他们讲的经学是儒学中的经学。而明朝人则是不讲经学的……明朝人等于可以不读书的。讲《四书》比较省力,只要肯用心,一年工夫《论语》、《孟子》、《大学》、《中庸》都可以读完,读《五经》就困难了。明朝人只读《四书》,《五经》不读了。”他又从明代经学讲到明代学术风气,说“我们要知道理学家也要讲经学的;专讲理学不讲经学,只有明朝。所以顾亭林要讲‘经学即理学也,古今安得别有所谓理学者?’这话讲的是明朝人不讲经学,他们的理学也不是真理学,等于是不读书的学问。”

——摘编自张笑龙《钱穆对明清学术思想史的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魏晋玄学的特点及“魏晋风度”的表现。

(2)比较材料一、二,指出汉、明两朝儒学存在的共同问题。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代儒学问题产生的原因。

 

 

详细信息
25. 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城市的发展、铁路、电报、电话、报纸、杂志等促进信息传播的条件成熟,新文化运动具备了基本的条件。同时清末废科举、办新学,国内已经有大批新式学校和青年学生群体。正因为他们的存在和热烈的响应,才使得陈独秀、胡适等人的呐喊与呼声有了相当的群众基础,并得以形成持续的声势与广泛的影响。

——摘编自杨奎松《“五四”有多重要?》

材料二  转型中的近代中国在政治、思想、文化上为语言变革提供了客观条件。文言成为中国走向现代的障碍,知识分子试图通过革新语言文化,借鉴西方的现代元素,构建新文化的模式,以此来改造国民。

——摘编自梁志明《试论近代白话文运动兴起的原因》

材料三  林纾认为文言与白话属于同一个语言系统,学好文言有利于把握白话。而且,文言是传统文化的载体,废除文言会对历史的承续、传统文化的继承产生不利影响。文言和白话不是“存其一,必废其一“的关系。

——摘编自赵炎秋《近百年文白之争及其反思》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白话文运动兴起的背景。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林纾、胡适在对待语言变革方面的态度。综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简评白话文运动。

 

 

详细信息
26. 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5世纪60年代,人文主义思潮在德国传播,德意志的文艺复兴中心不在宫廷或贵族,而是在一些大学之中,如海德堡大学、爱尔福特大学等。德国的人文主义者包括语言学家、文学家、传教士等。德国文艺复兴的主要兴趣是对宗教、道德和哲学问题的敏感,重点揭批罗马教廷与天主教会的反动与愚昧。一些作品中强烈反映出反对分裂求统一和摆脱罗马教皇奴役的思想。由于德国各地联系薄弱,政治上分裂割据,各地文艺复兴活动各有特点,南部受意大利影响,中部和西部天主教会势力大,保守气氛浓,北部与尼德兰关系密切,受其影响大。

——摘编自刘明翰《欧洲复兴的’‘以人为本,’与各国特点》

材料二  16世纪法国人文主义思潮相对强大的原因是,王权需要它为自己提供理论依据。16世纪法国国王专制制度开始发展,与专利权的斗争是王权成长的一个基本条件,所以王权很难从传统的天主教神权中寻找自己的理论依据,世俗的人文主义政治思想正适应了这种需要。

——摘编自王加丰《法国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

(1)根据材料一,概括德国文艺复兴运动呈现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德国文艺复兴的因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法、德文艺复兴发展水平的差异对两国政治、思想产生的影响。

 

 

三、论述题
详细信息
27. 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人们自己创造着自己的历史,因此在所有这样的社会里,都是那种以偶然性为其补充和表现形式的必然性占统治地位。这里我们就来谈谈所谓伟大人物问题。恰巧某个伟大人物在一定时间出现于某一国家,这当然纯粹是一种偶然现象。但是,如果我们把这个人除掉,那时就会需要有另外一个人来代替他,并且这个代替者是会出现的,或好或坏,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总是会出现的。恰巧拿破仑这个科西嘉人做了被战争弄得精疲力竭的法兰西共和国所需要的军事独裁者,这是个偶然现象。但是,假如不曾有拿破仑这个人,那么他的角色是会由另一个人来扮演的。

——摘编自《恩格斯:致瓦・博尔吉乌斯》

结合材料与近代史的相关知识,围绕“偶然性与必然性”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