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简单 | |
“封建社会”、“封建思想”、“封建文化”等这些我们耳熟能详的词语其实是在近代以后才传入中国的。唐朝文学家柳宗元有一名篇《封建论》,他“论”的可能是 A. 内阁制 B. 三公九卿制 C. 三省六部制 D. 分封制
|
2. 难度:中等 | |
新版电视剧《红楼梦》中有“宝玉抢读贾环四不象灯谜”的场景。贾宝玉和贾环(宝玉之弟,为贾政的妾室所生)是同父异母的兄弟,但在剧中两人的地位却有天壤之别。导致两人地位悬殊的主要原因是 A. 分封制的影响 B. 个人素质的差异 C. 宗法制的影响 D. 封建家长的喜好
|
3. 难度:简单 | |
秦朝丞相的职责是 A. 执掌群臣的奏章 B. 掌管国家监察事务 C. 负责全国军事事务 D. 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
|
4. 难度:简单 | |
下图反映的政治状况,到西汉中后期最终解决,这得益于 A. 分封制的推行 B. 推恩令的实施 C. 中朝制的实行 D. 农耕经济发展
|
5. 难度:简单 | |
据《石林燕语》记载:“唐翰林院在银台之北。乾封以后,刘袆之、元万顷之徒,时宣召草制(皇帝的命令)其间,因名‘北门学士’”。“北门学士”主要分了哪一机构之权 A. 中书省 B. 门下省 C. 尚书省 D. 枢密院
|
6. 难度:简单 | |
宋代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即与中书、门下协商处理政务之意。“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虽是宰相,但枢密使、参知政事和三司使分走了大部分权力。这说明宋朝 A. 财政制度已成熟 B. 相权被进一步分割 C. 皇帝知人善任 D. 君权被相权所制约
|
7. 难度:简单 | |
我国古代中央机构不断变革,曾出现三公九卿、三省六部、内阁、军机处等制度。这些变革反映的趋势是不断强化 A. 专制皇权 B. 中央集权 C. 监察权力 D. 对农民的控制
|
8. 难度:简单 | |
晋室南迁,衣冠南渡,为了仰仗随司马氏东迁的中原士族,司马皇族极力拉拢世家大族如王姓大族,“王与马共天下”,上层土族通过九品官人法不断掌控朝政,占据高位,寒门庶族只能居于下位,成为门阀政治的代表时期。这反映出当时 A. 豪强大族对政治的影响 B. 古代政治制度不断进步 C. 考试选官制度已经确立 D. 选官重视家族经济基础
|
9. 难度:简单 | |
魏晋南北朝选用官吏采取的是 A. 科举制 B. 察举制 C. 刺史制度 D. 九品中正制
|
10. 难度:简单 | |
有学者认为:社会阶层之间的流动性影响到社会开放的程度。从这一观点出发,唐朝社会开放程度高,主要得益于实行 A. 三省六部制 B. 科举制 C. 察举制 D. 均田制
|
11. 难度:简单 | |
(题文)《板垣记略》载:“奏章票拟,主之内阁;军国机要,主之议政处。”材料不能说明清初 A. 皇权空前强化 B. 皇权受到牵制 C. 部分制度承袭前朝 D. 内阁协助皇帝处理政务
|
12. 难度:简单 | |
电视剧《宰相刘罗锅》播出之后,人们认识了清朝官吏刘墉。但是,有历史学家认为这个电视剧名犯了错误,他最有可能的理由是: A. 刘墉不是驼背,所以不能称为“刘罗锅” B. 丞相制度早在明太祖时已经被废除,所以称“宰相刘罗锅”会误导观众 C. 刘墉既不是驼背,也不是宰相,所以剧名错误 D. 他没有理由,只不过是哗众取宠
|
13. 难度:简单 | |
左图和右图是清朝军机处和军机处内景。其军机大臣的基本职责是 A. 决定军国大事 B. 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 C. 掌管国家政令的草拟 D. 笔录、传达皇帝的旨意
|
14. 难度:中等 | |
梭伦上台后,他所面对的情景要比想象中困难得多——穷人强烈要求平分富人的财产,梭伦当然不能支持农民的这一极端要求,不过也必须让穷人得到实惠。下列措施能体现他的这一改革理念的是 A. 废除债务奴隶制 B. 实行陶片放逐法 C. 成立五百人会议 D. 向低等级公民发放津贴
|
15. 难度:简单 | |
旧氏族贵族的政治特权被铲除,雅典的民主政治得以确立的事件是 A. 梭伦改革 B. 克利斯提尼改革 C. 伯利克里改革 D. 五百人议事会改革
|
16. 难度:简单 | |
下图是古罗马人在观看某法律的情景,从适用范围看,该法是罗马国家制定的 A. 侧重于国家事务和法律程序的法律 B. 第一部有章可循的成文法 C. 调整公民内部关系的法律 D. 适用于罗马境内各族人民的法律
|
17. 难度:简单 | |
“古代罗马人相信,在人类之外客观上存在着一种必须服从的力量,这就是约束人类的自然法则,法律的目的是保证人类正直生活,不害他人,各得其所。”材料蕴含的罗马法基本理念是 A. 小国寡民 B. 自由平等 C. 公平正义 D. 独立自主
|
18. 难度:简单 | |
德国著名法学家耶林在其著作《罗马法精神》一书中指出:“罗马帝国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基督教),第三次以法律。武力因罗马帝国的灭亡而消失,宗教随着人民思想觉悟的提高、科学的发展而缩小了影响,唯有法律征服世界是最为持久的征服。”这段话说明( ) A. 罗马法对世界法律制度的发展影响深远 B. 世界各国的法律遭到罗马法的任意践踏 C. 法律是罗马帝国征服扩张的最有力工具 D. 耶林对罗马法的评价过高,不符合实际
|
19. 难度:简单 | |
美国耶鲁大学教授保罗·肯尼迪说:“有一群社会精英,他们说,改变晚宴的时候到了,坐在桌前的人们该被换掉了,但不是通过流血的方式。”这里所说的“不是通过流血的方式”而实现了“换掉了”目的的历史事件是( ) A. 内战爆发 B. 处死国王成立共和国 C. “光荣革命” D. 承认美利坚民族独立
|
20. 难度:简单 | |
维多利亚女王(1837—1901年在位)继承王位时只有18岁,辉格党领袖墨尔本几乎是手把手地教她如何做一个立宪君主……(女王)尽量自我克制,尽管她不喜欢辉格党领袖罗素,也不喜欢自由党首相格拉斯顿,但是她仍旧尊重政府领导者的决策。维多利亚女王“仍旧尊重政府领导者的决策”的主要原因是 A. 受政治体制的约束 B. 政府决策的合理有效 C. 女王有较高的素养 D. 英国政治传统的影响
|
21. 难度:简单 | |
杰斐逊曾经说过:“自由政府是建立在猜疑之上,而不是建立在信任之上的。”制宪者们精明地设置障碍,使权力不能集中在任何一个人或一个部门之手,以避免胡作非为或盲动。美国政治生活中的下列现象最能体现上述思想的是( ) A. 众议院议员的产生 B. 选民资格的确立 C. 大法官的终身制 D. 国家权力的运行
|
22. 难度:简单 | |
1850年普鲁士宪法规定“国王有宣战、媾和及与外国订立其他条约之权”“立法权由国王与两院共同行使之”“凡年满二十五岁的普鲁士人有选举权”。这说明当时的普鲁士 A. 不再是纯粹的封建君主制 B. 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 C. 保留浓厚的军国主义色彩 D. 国王处于“统而不治”地位
|
23. 难度:简单 | |
根据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法国总统的产生方式是 A. 由选民普遍直接选举产生 B. 由选民间接选出 C. 由议会两院联席会议选出 D. 由世袭而来
|
24. 难度:简单 | |
法国共和政体最终确立的标志是 A. 《人权宣言》的颁布 B. 制宪会议的召开 C. 巴黎人民起义 D. 1875年宪法的颁布
|
25. 难度:简单 | |
下列关于近代英美法德国家元首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英国的国家元首是首相,通过选举产生,是国家的权力中心 B. 美国的国家元首是总统,由选民间接选出,拥有行政权 C. 法国的国家元首是总统,由参众两院联席会议选出,拥有行政权和军权 D. 德国的国家元首是皇帝,是国家的权力中心,内阁对皇帝负责
|
26. 难度:中等 |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初并天下,令丞相、御史曰:“……寡人以眇眇之身,兴兵诛暴乱,赖宗庙之灵,六王咸伏其辜,天下大定。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其议帝号 ——《史记》 材料二 材料三 (明太祖)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以尚书任天下事,侍郎贰(副之,而殿阁大学士只备顾问 ——《明史·职官志》 材料四 (清人赵翼说)“国初承前明旧制,机务出纳悉关内阁……雍正年间,用兵西北……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值)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为宣召 ——《檐曝杂记》 (1)材料一中的话是谁所说?他在中央和地方推行什么政治制度? (2)材料二所示在我国古代历史上是什么时候(朝代)设置的什么制度?发挥了哪些作用?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明太祖为加强皇权采取了哪些措施? (4)材料四中的军机处何时设立?设立的主要影响是什么? (5)综合以上材料,指出中国古代君主专制制度演变的趋势。
|
27. 难度:中等 | |
从专制走向民主是世界人民共同选择。民主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成果,是普世的价值追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农业社会的古代中国,生产力水平相对低下,与之相应的制度特点是专制。但工商业发达的古代希腊却出现了民主政治。 材料二:1788年6月21日,新罕布什尔州的代表大会以57比46的票数批准了“费城制宪会议”提出的联邦宪法,落实了需要9个邦批准的规定,美利坚合众国喷薄而出,成为一个法律实体。 ——-麦克洛斯基《美国最高法院》 材料三 英国革命的最大成果,也是它在现代民主政治创制试验方面的最大成就,就是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政体……美国革命的首创性在于……孟德斯鸠“以权力制约权力”的学说在政府体制的设计方面得到了较好的贯彻 ——《世界文明史》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与希腊民主政治的特点。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1787年联邦宪法的三个原则。 (3)根据材料二三所述,英国、美国革命分别创立了什么政体?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两者各有何突出特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