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简单 | |
宋代梅尧臣有诗云:“既如车轮转,又若川虹饮。能移霖雨功,自致禾苗稔。”该诗所描写的工具 A. 用于农田犁耕 B. 借助水力鼓风冶铁 C. 便于交通运输 D. 利用水力灌溉农田
|
2. 难度:中等 | |
中国古代“广种未必多收”已为人熟诵;农谚云“锄头底下三分泽”:贾思勰曾告诫:“凡人家营田,须量己力,宁可少好,不可多恶”。材料意在强调中国古代农业 A. 生产技术的成熟 B. 粮食产量的稳定 C. 精耕细作的重要 D. 生产效率的低下
|
3. 难度:简单 | |
下列历史现象发生在汉代的是 A. 私营丝织业兴起 B. 水排的出现 C. 道成为地方最高行政机构 D. 草市发展为地方商业中心
|
4. 难度:简单 | |
中国素有“瓷国”之誉,代表宋朝瓷器最高水平的当属五大名窑,景德镇也是在此后逐步发展为“天下窑器所聚”的全国制瓷中心。它位于下图中的____处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
5. 难度:简单 | |
汉代时市的长官称“市令”或“市长”,南北朝时设有“草市尉”,唐代州县设市日益普遍,唐宣宗七年(853年),“废州县市印”,五代以后市司机构再也没有恢复。对上述史实解读正确的是 A. 从汉代开始起政府对市进行了直接管理 B. 南北朝时政府对“草市”实行行政管理 C. “废州县市印”不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D. 政府最终放弃对市的管理是在五代之后
|
6. 难度:简单 | |
中国古代某一时期“是一个大变革的时代,有农业革命、商业革命、金融革命,还有信息革命、能源革命。那时租佃关系日益普遍……街市制取代坊市制,一批商业名镇开始兴起,城市的经济文化职能显著增强。”这一时期是 A. 秦汉时期 B. 隋唐时期 C. 两宋时期 D. 明清时期
|
7. 难度:困难 | |
在武昌起义胜利的一周年纪念日, 南洋兄弟烟草公司刊登了这样一副广告:在高高飘扬的国旗下, 登出四幅该公司厂房加工烟叶的实景图, 一群举着礼帽的绅士似乎在对国旗行注目礼, 也似乎是对南洋兄弟的产品发出赞美。其后, 类似的广告日益增多。这一材料折射出 A. 民国初期,民主共和观念已经深入人心 B. 商人及时应纳和利用新观念进行广告宣传 C. 南洋公司认为国旗是武昌起义重要的宣传旗帜 D. 民国成立后商人积极投身中国政治变革的浪潮
|
8. 难度:中等 | |
1912——1919年,中国新建工矿企业四百七十多家,新增资本达一亿三千多万元。下列关于这一时期民族工业发展原因表述正确的是 A. 群众掀起抵制日货、提倡国货运动 B. 清政府放宽了民间设厂的限制 C. 南京国民政府颁布了一系列发展实业的法令 D. 帝国主义国家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
9. 难度:中等 | |
“光绪二十年(注:光绪元年为1875年),英商将纱机两万锭运达上海,准备投入生产,清廷不准。第二年……英商据之以争,清廷只好允准。”省略处内容最有可能是 A. 大皇帝恩准英国人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等港口,贸易通商无碍 B. 清廷谕令各省“多设织布、纺绸等局,广为制造” C. 大清国允定各使馆境界独由使馆管理,中国民人概不准在界内居住 D. 中国准添设通商口岸,以便日本臣民从事商业、工艺、制作
|
10. 难度:简单 | |
漫画家张乐平笔下的三毛形象,在近代上海家喻户晓。下图说的是20世纪40年代后期,三毛流浪到上海,看到橱窗中的商品标价,他非常困惑。造成他困惑的原因是 A. 《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签订,美国商品大量输入中国 B. 国民政府滥发纸币,导致恶性通货膨胀 C. 抗日战争爆发,商品奇缺,物价飞涨 D. 进口洋娃娃供不应求,定价昂贵
|
11. 难度:中等 | |||||||||||||||||||||
下表反映了我国某一时期连续三年主要农产品产量(单位:万吨),据此推断这三年是
A. 1949~1951年 B. 1957~1959年 C. 1967~1969年 D. 1978~1980年
|
12. 难度:中等 | |
在新中国的某个时期,农村出现了“上工人喊工,下地人等人,干活人看人,收工人撵人”的现象。该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A. 土地改革 B. 人民公社化运动 C. “大跃进” D.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13. 难度:中等 | |
1983年,中央决定撤销国家政权在农村的基层单位人民公社,建立乡镇政府;撤销作为村行政机构的生产大队,建立村民委员会。这一政策出台背景的是 A.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广泛推行 B.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 C. 改革开放实现历史性的跨越 D. 扩大基层民主作为民主政治建设的重心
|
14. 难度:中等 | |
1993年5月10日,北京开放粮油价格第一天,朝阳区西石门粮店的店员登记注销最后一批粮票。当年取消粮票这一举措,大多数人回忆并无太大的感觉。粮票的命运悄然发生的变化主要取决于我国 A. 市场经济已慢慢渗透到百姓的生活 B. 现代企业制度的试点成功 C. 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得到百姓的肯定 D. 中共十五大的精神指引
|
15. 难度:简单 | |
观察下图,对女性服装的这一变化解释适当的是 A. 兴起于鸦片战争后 B. 以合身适体、长袍宽袖为特征 C. 是近代生活变迁中“土洋并存”的典范 D. 20世纪20年代之后成为城镇新潮女性的日常着装
|
16. 难度:简单 | |
光绪三年(1877年)九月十九日,《申报》以《台湾新置电线》为题报道:“从台湾府至打狗之电线,业已造成;每日有消息往来,甚为利便”。此报道说明 A. 电话已传入台湾 B. 台湾邮政事业得到发展 C. 台湾有人已使用电灯 D. 台湾已经出现有线电报
|
17. 难度:中等 | |
近现代中国的社会生活发生了重大变迁,以下各项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①孙中山发布《改用阳历令》 ②人们穿着列宁装是一种时尚 ③自行车开始传入中国 ④第一个有轨电车交通系统在天津建成 A. ③①②④ B. ④③①② C. ③④①② D. ④①③②
|
18. 难度:困难 | |
“直到1500年以前,大西洋一直是一道栅栏,一个终点。到1500年左右,它一变而为一座桥梁,一个起程点了。”从这一变化中受益的国家不包括 A. 西班牙 B. 葡萄牙 C. 意大利 D. 英国
|
19. 难度:中等 | |
有学者统计,中国1685年人口约为l亿,1767年约为2亿,1790年约为3亿,此间人口增长的重要因素来自新的作物从新大陆直接或间接传入中国。“新作物”最有可能是 A. 玉米和马铃薯 B. 小麦和水稻 C. 马铃薯和小麦 D. 水稻和玉米
|
20. 难度:简单 | |
阅读如下“三角贸易”简图。据此推断,新航路开辟后美洲大陆
A. 沦为列强的商品市场 B. 人口组成发生较大变动 C. 逐渐开始了社会转型 D. 与欧亚非诸洲联系密切
|
21. 难度:中等 | |
市场需求推动技术发明,英国工业革命中棉纺织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典型个案:织布速度的提高,推动了纺纱技术的改进,纺纱技术的改进,又呼唤织布技术的革新。下列发明,按其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手摇纺纱机 ②骡机 ③飞梭 ④水力织布机 A. ②③①④ B. ③①②④ C. ④①②③ D. ④③①②
|
22. 难度:中等 | |
历史发展表明,科学技术成为推进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下列关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科技进步叙述正确的是 A. 富尔顿发明汽船 B. 爱迪生发明电话 C. 福特制造出第一辆汽车 D. 西门子发明第一台大功率发电机
|
23. 难度:简单 | |
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了世界一体化的进程。其主要内容有( ) ①自由主义原则的确立 ②物资和物种交流 ③人口迁徒与种族融合 ④各种文化的交流与撞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24. 难度:简单 | |
刘芃、朱汉国主编的《历史学习精要》认为:“互通有无,吸取一切先进经验,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非常重要的动力之一。尽管在这个过程里掺杂着罪恶,但是与文明进步的成果相比,那既是无法避免的代价,同时也是相对微小得多的。”可以支持该论断的是 A.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B. 殖民扩张掠夺 C. 西方的黑奴贸易 D. 中国的改革开放
|
25. 难度:简单 | |
下列表述中,不能反映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特点的是 A. “由于美国紧缩海外购买与投资,1931年欧洲出现了严重的金融危机” B. “20年代,美国经济中的盲目生产和社会购买力相对缩小的矛盾在潜伏发展” C. “美国农业总产值由1929年的111亿美元降低到1932年的50亿美元” D. “危机期间,汽车生产下降了74.4%,建筑合同下降了81.5%”
|
26. 难度:简单 | |
据统计,美国工人罢工总人数在1933年有81万,1934年有135万,1935年达147万人。下列对该现象的解读,正确的是 A. 经济危机是美国社会固有的不治之症 B. 这说明罗斯福新政漠视了工人的利益 C. 某种程度上这是工人权益改善的结果 D. 它是《公平劳动标准法》实施的结果
|
27. 难度:简单 | |
下图是罗斯福为解决经济危机而采取的措施之一。下列关于这项运动说法正确的是 ①该措施叫“蓝鹰运动” ②成立民间资源保护队 ③要遵守公平竞争规则 ④产量、价格方面自决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④ D. ②③
|
28. 难度:中等 | |
美国总统克林顿执政期间,美国经济年均增长率在3.3%以上,一直困扰美国的通货膨胀问题也被化解。这表明 A. 美国经济运行机制发生了某些深刻变化 B. 美国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生根本变化 C. 美国实行“社会市场经济”模式 D. 美国政府对经济的干预远远大于市场调节
|
29. 难度:中等 | |
路德维希·艾哈德提出:“国家必须有计划和有调节地为经济确定目标并且提出方向性的经济政策原则。……但是进而想把企业家弄成官府意志的奴隶和单纯的执行机器,那就必然毁灭一切人格价值并剥夺经济界最宝贵的动力。”据此判断,艾哈德 A. 否定了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作用 B. 重视市场在经济活动中的调节作用 C. 赞成建立政府主导型经济 D. 认为政府的干预应该大于市场调节
|
30. 难度:简单 | |
二战后,联邦德国与日本采用正确的经济发展模式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日本的经济发展模式的主要特征是 A. 对国民经济进行高度统制 B. 充分发挥市场调节作用 C. 贯彻“宏观调控、微观自主” D. 强调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
31. 难度:简单 | |
世界上第一个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组成的自由贸易区正式诞生于 A. 1967年 B. 1989年 C. 1993年 D. 1994年
|
32. 难度:中等 | |
有学者认为:在债务危机面前,欧盟各国将基于本国利益提出各项应对措施,繁冗的决策程序、不可避免的讨价还价带来了巨大的决策成本,并且无法在最短的时间内达成有效的应对。这一观点旨在强调欧盟( ) A. 尚未建成集体决策机制 B. 制度缺陷不能应对危机 C. 一体化进程将难以为继 D. 存在利益多元化的矛盾
|
33. 难度:中等 | |
2014年7月,世贸组织就中美间部分贸易争端投诉作出裁决,认定2012年美国对中国太阳能电池板发起的反补贴措施违反了世贸相关协议,美国征收了不当关税。这一裁决表明世界贸易组织( ) A. 充分照顾中国的经济大国地位 B. 运用法律手段规范国际贸易 C. 其宗旨是维护发展中国家利益 D. 迫使美国摒弃对外贸易壁垒
|
34. 难度:简单 | |
2001年11月,中国被正式批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这有利于中国①扩大就业②减少国际竞争③更好地利用外资④参与国际经贸规则的制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35. 难度:简单 | |
1992年,《世界科学家对人类的警告》文件声称:“人类和自然界正处于冲突状态……也许会改变这个有生命的世界,使它不再能按照我们知道的方式来维持生命。”下列问题中属于人类和自然界冲突的有 ①恐怖活动 ②环境污染 ③能源危机 ④毒品泛滥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③④
|
36. 难度:简单 | |||||||||||||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产业部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鸦片战争后中国农产品出口情况
(1)根据材料一,指出鸦片战争后中国农村经济的变化。简述这些变化对近代中国经济的影响。 材料二 1932年,……饥荒就在眼前了,它的阴影笼罩着美国莽莽大平原。……农产品从来没像现在这么低过。一蒲式耳(约合36升)小麦的售价不到二角,一蒲式耳玉米是七分,一蒲式耳燕麦一角,一磅棉花或羊毛。糖每磅只值,猪、牛肉每磅半,200个一箱的苹果,如果个个完好,才卖四角。 ——(美)威廉·曼彻斯特《光荣与梦想》上册 (2)材料二中的“饥荒”是由什么事件造成的?当时美国政府是如何解决农产品价格过低问题的?
|
37. 难度:中等 | |
开放的中国离不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世界也不能没有中国。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79年4月,在中央召开的专门讨论经济建设的工作会议上,广东省委主要领导向邓小平同志汇报时提出:希望中央下放若干权力,让广东对外经济活动中有较多的自主权和机动余地,允许在深圳、珠海和汕头举办出口加工区。邓小平十分赞同这一设想。1980年3月,“出口特区”改名为“经济特区”。 ——据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下册)整理 (1)分别指出图中A、B处的经济特区。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设立“经济特区”的重要意义。 材料二 加入WTO后,中国对外开放就由政策性开放向制度性开放转变。开放的领域将由过去主要集中在货物贸易方面转向以服务业市场开放为重点,包括电信和金融保险等领域的进一步开放。中国不但向其他成员方开放国内市场,WTO成员方也向中国企业开放市场,由单方面为主的自我开放转向双向的相互开放。中国遵守WTO规则,按照WTO的相关条款修改、制订法律和法规,对与WTO不一致的将按照中国的法律程序进行修改和完善。 ——据唐任伍、马骥《中国经济改革30年——对外开放卷》整理 (2)写出中国被批准加入WTO的时间和会议名称。根据材料二概括加入WTO后中国对外开放的新特点。
|
38. 难度:简单 | |
法国对欧洲经济一体化和政治一体化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法国拿破仑三世统治时期,全面地、大幅度地降低商品进口关税,废除第一帝国以来的关税保护政策;1860年以后,法国还与英国签订一项贸易条约,消除了两国间的贸易壁垒。此后,法国与比利时、德国等欧洲国家签订类似条约,将本国经济完全纳入国际市场。 ——据人民版普通高中教科书《历史》必修第二册 (1)据材料一,概括法国在19世纪中后期将本国经济纳入国际市场的重大举措,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奉行的经济思想。 材料二 1958年戴高乐重新执政后,在第四共和国原有基础上,加快了法德和解与合作的步伐。1960年,法国政府建议提前实施《罗马条约》,使原计划年底建立的欧洲经济共同体在当年5月建立起来……进入60年代,随着以欧洲共同体为核心的欧洲联合的发展,戴高乐把反对美国对西欧的控制带入一个新的阶段,加强了欧洲在国际舞台的话语权。到1969年戴高乐退出政坛时,法国以欧洲为“跳板”,一定程度上重新恢复了它的地位和影响。 ——摘编自阚四进《法国欧洲一体化政策研究》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述戴高乐执政时期的法国为推动“欧洲一体化”所采取的措施,并简述这一时期“欧洲一体化”对世界经济和政治格局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