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湖北省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六次双周考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西方文明史》中说道:“中世纪那幅封闭的、仅限于地面并以地球为中心的宇宙图景被淘汰了,代之而起的是无限的、受普遍法则制约的新宇宙。”材料中的“普遍法则”是指

A. “日心说”

B. “万有引力”

C. “相对论”

D. “量子论”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就人类文明史而言,它成就了英国工业革命,在法国诱发了启蒙运动和大革命。迄今为止,还没有第二个重要的科学和学术理论,取得过如此之大的成就。”“它”指的是

A. 哥白尼的“日心说”

B. 牛顿的力学理论体系

C. 达尔文的进化论

D. 法拉第的电磁感应现象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1919年11月8日,《泰晤士报》发表了一篇论述革命的文章,标题为“科学革命:爱因斯坦挑战牛顿、杰出物理学家的观点”。《泰晤士报》论述的“科学革命”

A. 构成了现代物理学的基础

B. 否定了经典力学体系

C. 建立在量子论的基础之上

D. 得到了人们一致认可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二战后,爱因斯坦在给日本某杂志的声明中指出:如果这些实验证明是成功了,那该是威胁人类的危险,可我当时却感到非采取这一步骤不可。去反对制造某些特殊的武器,是无济于事的,唯一解决的办法是消除战争。我们必须下决心抵制一切违反这个目标的活动。甘地已经指出了该走的道路-由百折不挠的信念所支持的人的意志,比那些似乎是无敌的物质力量有更强大的威力。这段材料主要强调了

A. 原子弹对人类安全构成了重大威胁

B. 爱因斯坦为了和平参与原子弹研制

C. 高度赞扬甘地非暴力不合作的道路

D. 和平意识比反对武器更重要的理念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2017年6月15日出版的美国《科学》杂志的封面:中国量子卫星“墨子号”从星空向地面发出两道光,标志着我国在世界上首次实现卫星和地面之间的量子通信。关于量子的理论研究和技术应用,以下评述正确的是

A. 量子论继承了经典力学关于时空的认识

B. 德国科学家爱因斯坦最早提出量子假说

C. 量子力学的成果推动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D. 中国在量子通信领域取得突破后来居上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1859年,《物种起源》出版,它全面阐述了达尔文的进化论学说,成为一部可以和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相媲美的伟大著作。这两部著作

A. 推动了近代科学的诞生

B. 揭示了社会发展的真相

C. 促进了启蒙运动的兴起

D. 实现了人类认识的飞跃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恩格斯曾经愤愤地说:“塞尔维特正要发现血液循环过程的时候,加尔文便烧死了他……”而哈维医生1628年出版了《关于动物心脏与血液运动的解剖研究》,他被称为与牛顿等人齐名的科学巨匠。这表明

A. 加尔文教与天主教无异

B. 社会环境影响科学发展

C. 英国宗教改革较为彻底

D. 科学最终能够战胜宗教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19世纪中期,美国作家梭罗在《瓦尔登湖》一书中,提出了崇敬生命、保护荒野、强调自然的整体性和相互联系等主张。在当时,这些主张的提出主要出于

A. 对生物进化论的支持

B. 对理性社会的追求

C. 对工业文明的担忧

D. 对人类贪欲的遏制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19世纪中后期,斯宾塞将达尔文进化论中的自然选择思想应用于人类社会,认为生存竞争所造成的自然淘汰,在人类社会中也是一种普遍的现象,由此形成“社会达尔文主义”。这种学说促使当时欧洲

A. 政治生活缺乏思想理论基础

B. 公民生存自由受到严格限制

C. 民族主义思潮逐渐走向极端

D. 社会价值观发生根本性改变

 

详细信息
10. 难度:困难

1894年,赫胥黎对进化论的原理作了哲学上的阐释。他认为社会伦理关系不同于自然法则,因为人类具有高于动物的先天“本性”,人类社会的进展不应该模仿宇宙过程,而应当在同它斗争中不断走向完善,这一主张

A. 是中国近代维新思想的理论渊源

B. 是中国近代革命思想的理论渊源

C. 认为生物界的物竞天择并不适于人类社会

D. 强调生物界的物竞天择,宣扬社会进化论

 

详细信息
11. 难度:困难

1785年,瓦特在给客户的信中说:“你要求我们派人去安装和修理蒸汽机,这如同向我要一马车的金子一样难以办到,我们自己的机器现在都找不到人修。”这反映了

A. 蒸汽机的生产技术还不成熟

B. 人们普遍敌视蒸汽机使用

C. 技术人才影响着新技术推广

D. 英国政府禁止使用蒸汽机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汤因比在《历史研究》中写道:“一场西方借以发迹的技术革命战胜了当时其他所有文明,并强行将它们联合成一个差不多是世界范围的社会。”这里的“技术革命”指

A. 以蒸汽机为代表的第一次工业革命

B. 以电气技术为代表的第二次工业革命

C. 以原子能等为代表的第三次科技革命

D. 以经典力学为代表的物理学革命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互联网进化论》中指出:工业革命把人变成机器,信息革命把机器变成人。对此理解准确的是

A. 工厂诞生于工业革命后,消失于信息革命中

B. 科学技术进步改变人的思想观念与生活方式

C. 机器与人的斗争始于工业革命止于信息革命

D. 信息革命后机器完全取代了人脑的作用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2006年美国《时代》杂志曾经将“YOU”(指所有网民)选为“年度风云人物”,其封面注释:“是的,就是你。你控制着这个信息时代,欢迎来到你的世界。”这主要反映了

A. 大众传媒控制信息时代

B. 《时代》杂志倡导个性

C. 互联网取代传统交往方式

D. 信息化时代飞速发展

 

详细信息
15. 难度:困难

下面是20世纪上半期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获奖人数统计表。对材料反映信息理解不正确的是

A. 欧美发达国家拥有世界科技优势

B. 20世纪上半期美国科技进步显著

C. 法国在世界的科技优势是下降趋势

D. 现代科技的国际合作趋势逐步加强

 

详细信息
16. 难度:困难

(题文)对如图信息的解读,表述正确的是

A. 科技发展带来生产方式变化

B. 科学发挥最重要的作用

C. 劳动者的劳动强度越来越大

D. 信息化普及贯穿全过程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题文)1836年,俄国著名戏剧家果戈里发表剧作《钦差大臣》,描写的是一名小官吏路过某偏僻小城,当地人们误把他当作钦差大臣而竞相巴结、行贿。该作品

A. 抨击了资本主义政治腐败

B. 揭露了专制体制的腐朽

C. 体现了浪漫主义文学风格

D. 讽刺了拜金主义的风气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具有鲜明的政治倾向”、“富有强烈的时代气息”、“创作上革命现实主义与革命浪漫主义的有机结合”,这些是对19世纪以来世界某一文学流派特点的归纳。符合这一文学流派特点的作品是

A. 《巴黎圣母院》

B. 《母亲》

C. 《约翰·克里斯朵夫》

D. 《老人与海》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著名文艺理论家朱光潜1925—1933年留学英法,其间给上海开明书店《一般》杂志写稿,他写作可能涉及的话题有

①《神曲》:诗性语言谱写人性欢歌,与《十日谈》并称“人曲”

②《命运交响曲》:以英雄为主题,充满浪漫主义色彩

③《格尔尼卡》:以战争为题材,采用立体主义、半现实主义等多种手法

④《四海一家》:一首传唱全球的奉献爱心之歌

A. ①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

D. ①②③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马克垚在《世界文明史》中说:“二战后的英国出现了文学流派‘愤怒的青年’,随后,在美国出现了‘垮掉的一代’文学”。这些文学流派

A. 重点批判工业化带来的危害

B. 反映青年对理想世界的追求

C. 均带有反社会反传统的色彩

D. 体现二战后社会矛盾的变化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古代雅典的梭伦在诗中写道:“作恶的人每每致富,而好人往往贫穷;但是,我们不愿意把我们的道德和他们的财富交换,因为道德是永远存在的,而财富每天在更换主人。”据此可知,梭伦

A. 反对奴隶制度

B. 主张权利平等

C. 抨击贫富差别

D. 具有人文精神

 

详细信息
22. 难度:中等

近代人文主义的兴起,将人从神学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促进了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但自然科学的发展,一方面验证了人文主义思想的正确性,另一方面也造成了人类在自然界地位的不断降低。这主要反映出

A. 自然科学发展制约人文主义发展

B. 自然科学彻底摆脱了神学束缚

C. 自然科学发展有助于“认识人自己”

D. 宗教神学束缚了人文主义发展

 

详细信息
23. 难度:简单

克劳德•维尔奇在《19世纪的新教神学》一文中指出:“理性的全能并非启蒙运动的原则……而是一种对于‘批判主义的全能’的诉求。这种‘批判主义的全能’被理解为有关一切事物都应恰当地接受理性批判的确信……人们相信在这种批判主义之中,理性将会认识到或者标识出它自身的界限,并因此表明它的适当性和确定性。”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 宗教信仰受科技进步的影响

B. “理性主义”也存在自身的局限性

C. 反映宗教信仰的理性化趋势

D. “批判主义”是对启蒙运动的反思

 

详细信息
24. 难度:简单

伏尔泰赞扬孔子“只诉诸道德,不宣传神怪”,“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是超越基督教教义的最纯粹的道德。其赞扬孔子的主要意图是

A. 借助孔子道德反对基督教神学思想

B. 宣传平等思想构筑近代社会理念

C. 借助孔子思想倡导建立共和制

D. 利用中国道德政治批判西方现实

 

二、材料分析题
详细信息
25. 难度:中等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当我以博物学者的身份参加贝格尔号环航世界时,我曾在美洲看到有关生物的地理分布以及现存生物和古代生物的地质关系的某些事实,这些事实深深地打动了我。……在很长的时间里,通过自然力量的选择,即通过最适者的生存,我觉得生物的变异量是没有止境的,一切生物彼此之间以及与它们的物理的生活条件之间互相适应的美妙而复杂的关系,也是没有止境的。

——达尔文《物种起源》

材料二  一些被称为社会达尔文主义者的理论家抓住这一完全应用于生物学领域的观点,用其解释人类社会的发展。英国哲学家赫伯特·斯宾塞(1820—1903年)依据它解释强与弱的区别;成功的个人和种族已经在自然界取得竞争优势,并因此进化到比其他适应性较差的人种更高的状态,在这一推理的基础上,斯宾塞等人证明了帝国主义列强主宰世界是自然科学法则不可避免的结果。

——(美)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

材料三  1875年前后,欧洲国家和非欧洲国家之间的力量对比开始有了巨大差别。……非常凑巧,当时所有重要的非欧洲帝国都处在衰落之中。它们的统治者从自己的臣民群里只能得到最微不足道的支持,像18世纪莫卧儿帝国的瓦解,使英国人有可能在印度进行接管,同样,19世纪土耳其苏丹、伊朗国王、中国皇帝和日本幕府的腐败无能和昏庸无道,都使得欧洲人的入侵轻易获得成功。

——(美)R·R·帕尔联《现代世界史》

材料四  1915年陈独秀在《敬告青年》一文中说:“近代欧洲之所以优越族者,科学之共,其财不在人权说下,若舟车之有的轮。”国人而蒙昧时代,盖为浅化之民也,则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

材料五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达尔文进化论的主要内容,结合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分析进化论在西方的影响。

(2)根据材料三、四并结合有关史实,从政治、经济、思想三方面比较欧、亚国家间的“巨大差别”。

(3)材料五著作的基本观点是什么?指出材料四、五对近代中国社会的共同影响。

(4)综合以上材料,指出欧、亚一些学者采用达尔文进化论的不同意图。

 

 

详细信息
26. 难度:困难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代中国的社会现实,是近代文化抉择的出发点。文化和社会现实分不开,它本身就是社会的一部分。因此,构建什么样的文化,是由社会现实来抉择的,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主题是独立、民主、富强,相应的近代文化也是围绕这个主题来构建的。

——龚书铎《社会变革与文化趋向一中国近代文化研究》

结合中国近代历史的相关史实,围绕“社会变革与文化发展”,自行拟定一个论题,并对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论题,观点明确,解读须有史实依据,表述准确)

 

 

详细信息
27. 难度:中等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牛顿(1643—1727年)在哲学思想上主要受培根、霍布斯的唯物主义经验论的影响。在研究了伽利略、开普勒等人的力学成果后,明确地提出了一套力学概念。借助广泛的实验、观察与分析,发现万有引力运动定律及牛顿力学三定律。随着其机械自然观的最终形成,牛顿把自然界的所有作用都规定为力的作用,指出“哲学的全部任务,看来就在于从各种运动现象来研究各种自然之力,然后用这些方法去论证其他的现象”。从这一宗旨出发,1687年写作了《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在这一著作中所讨论的自然现象的普遍性,以及他所用的数学方法的严谨性,使这一著作无愧成为经典力学的奠基之作,经典力学体系初步建立起来。

材料二  20世纪初爱因斯坦提出时间与物质分布、运动之间的辩证关系,提出了新的宇宙观,同时使得现代物理学和天文学如此结合而产生了天体物理学,为人类科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更广泛的途径。

——以上材料均摘自《宇宙探险》

材料三  自然科学借以宣布其独立并且好像是重演路德焚烧教谕的革命行为,便是哥白尼那本不朽著作的出版,他用这本书(虽然是胆怯地而且可说是只在临终时)来向自然事物方面的教会权威挑战,从此自然科学便开始从神学中解放出来。

——恩格斯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牛顿《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的写作背景及特点。

(2)指出材料二中科学理论有什么新发展?简要分析其发展的主要原因。

(3)根据材料三,结合中国当时的经济、思想文化状况分析说明17—18世纪的中国为什么不能产生“哥白尼”式的科学家的原因。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