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成语“以柔克刚”“以弱胜强”“以静制动”出自 A. 《论语》 B. 《道德经》 C. 《韩非子》 D. 《墨子》
|
2. 难度:简单 | |
管仲指出“一国而两君,一国不可理(治理)也”;孔子主张“君君臣臣”;孟子认为“天无二日,民无二王”;荀子也提出“无君子,则天地不理,礼义无统”。这反映了当时 A. 流派众多,文化活跃 B. 君主专制,国家统一 C. 政治失序,礼崩乐坏 D. 阶层固化,等级森严
|
3. 难度:简单 | |
董仲舒提出:“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在此,董仲舒 A. 主张天人感应,神化君权 B. 警诫否定君权,实施仁政 C. 宣扬三纲五常,注重教化 D. 建议独尊儒术,巩固统一
|
4. 难度:中等 | |
有学者指出,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政府高官中儒士出身者所占比重并不太高,直到东汉时期这一比例仍旧不到不仅如此,两汉时期抱怨儒生过于迂腐,难以胜任公务的言论却不绝于耳。这些现象反映出 A. 汉代中央没有真正掌握选官权 B. 儒生参政被谨慎对待 C. 儒家崇尚空谈,不被社会尊重 D. 独尊儒术遭遇极大阻力
|
5. 难度:中等 | |
《全唐诗》中收录了许多和尚、道士、尼姑、宫人、歌妓以及无名氏的作品,唐代的小说,其他通俗文学作品也大量引用五言、七言诗歌作唱词。对此合理的解释是,唐代 A. 文学创作日趋平民化 B. 对等级制度执行不力 C. 具有重诗的社会风气 D. 官府垄断教育被打破
|
6. 难度:中等 | |
陈寅恪认为宋朝“尚气节而羞势利”,这主要是因为 A. 选官制度日臻完善 B. 理学影响日益扩大 C. 文人治国政策实施 D. 统治阶级率先垂范
|
7. 难度:简单 | |
德国人利普斯在《事物的起源》中写道:中国造纸术的西传“为‘知识普及’口号打开道路,标志着我们心目中所谓书籍的开端。”在此,利普斯认为中国造纸术的西传 A. 扩大了文艺复兴的影响 B. 促成了近代科学的复兴 C. 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 D. 推动了西欧社会的转型
|
8. 难度:简单 | |
北宋沈括《梦溪笔谈》记载:“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自冯瀛王(五代)始印五经以后,典籍皆为版本。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版。其法用胶泥刻字……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材料主要表明 A. 唐朝时雕版印刷广泛流行 B. 北宋时期活版取代雕版 C. 活字印刷有助于提高效率 D. 印刷术促进了宗教传播
|
9. 难度:中等 | |
元代作家夏伯和指出“院本大率不过谑浪调笑,杂剧则不然,君臣如《伊尹扶汤》、母子如《伯俞泣杖》、夫妇如《杀狗劝夫》、朋友如《管鲍分金》……又非唐之传奇,宋之戏文、金之院本所可同日而语矣。”据此可知作者强调元杂剧 A. 注重演绎历史故事 B. 达到古代戏曲的高峰 C. 呈现世俗化、娱乐化趋势 D. 具有伦理教化功能
|
10. 难度:简单 | |
图是南宋赵孟坚的《墨兰图》。画中自题诗曰:“六月衡湘暑气蒸,幽香一喷冰人清。曾将移入浙西种,一岁才发一两茎。”对此表述正确的是
A. 该画属于山水画,注重写实 B. 作者借物抒情,追求神韵意趣 C. 该画直接反映了社会生活 D. 该图气势恢宏、构图精妙
|
11. 难度:中等 | |
除了知识分子队伍之外,梁启超还影响了一般民众,只要是粗通文墨的人,在那个时代,很少人没有受到过他的思想的影响。这表明梁启超的思想 A. 起了思想启蒙作用 B. 动摇了封建思想正统地位 C. 指导推动了戊戌变法 D. 促使广大民众的普遍觉醒
|
12. 难度:中等 | |
有学者认为,近代中国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的主张“殊途同归”。“同归”是指两派都致力于 A. 武力推翻清朝统治 B. 结束君主制度建立共和政体 C. 推进民主政治进程 D. 进行社会革命消除贫富悬殊
|
13. 难度:中等 | |
梁启超在《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中说:“革命成功将近十年,所希望的件件都落空,渐渐有点废然思返……要拿旧心理运用新制度,决计不可能,渐渐要求全人格的觉醒。”为此,有识之士 A. 发起新文化运动,塑造国民精神 B. 发动五四运动,抵制列强侵略 C. 介绍十月革命,宣传马克思主义 D. 发展三民主义,掀起国民革命
|
14. 难度:中等 | |
《新青年》最初连赠送交换在内,每期只印1000本,发行6号之后,就停刊了半年。对此,陈独秀指出:“本志出版半载,持论多与时俗相左,然亦罕受驳论,此本志之不幸,亦社会之不幸。”这可以用于说明当时 A. 思想禁锢,万马齐喑 B. 思想争鸣,兼容并包 C. 西方文化已被广泛接受 D. 启蒙报刊兴盛,竞争激烈
|
15. 难度:困难 | |
1898年,康有为主张废除科举制,引起了读书人的强烈反对,而1905年清政府废除科举制却未引起太大的反响。产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新式教育逐步得到认可 B. 民族危机不断加深 C. 出国留学影响不断扩大 D. 清政府的强力推行
|
16. 难度:简单 | |
如果让你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你选择的主题是毛泽东思想在中共开创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夺取政权新局面时期的发展,你应该借助的历史资料是 A.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B.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C. 《新民主主义论》 D. 《论人民民主专政》
|
17. 难度:简单 | |
1952年,中央有关部门统一集中建立了第一批八所单一的专科性高等学院,分别是北京航空学院、北京地质学院、北京矿业学院、北京林学院、北京钢铁学院、北京石油学院、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北京医学院,这就是“八大学院”的由来。中央这一做法的主要目的是 A. 培养经济建设专门人才 B. 提高国民的科技素质 C. 全面借鉴苏联教育经验 D. 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
|
18. 难度:中等 | |
1992年4月8日,《一九九二春:邓小平与深圳》一书面世并在社会上引起轰动。不单是深圳人民争相购买阅读,全国各地很多也都托深圳的亲友购买此书。这主要是因为该书 A. 确立了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 B. 分析了开放经济特区的缘由动因 C. 披露了恢复高考制度的决策过程 D. 解决了困扰改革进程的方向问题
|
19. 难度:简单 | |
20世纪60、70年代,我国成功研制“两弹一星”。这 A. 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大成果体现 B. 打破了美苏两极对峙局面推动世界多极化 C. 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提高中国国际地位 D. 推进了信息化发展,加速了现代化建设
|
20. 难度:中等 | |
苏格拉底在雅典法庭受审时曾对同胞大声疾呼:“雅典人啊!我尊敬你们,热爱你们。我要教诲和劝勉我遇到的每一个人……你们不能只注意金钱和地位,而不注意智慧和真理。”这说明苏格拉底 A. 提倡理论联系实际 B. 反对雅典的直接民主 C. 强调道德和教育的价值 D. 颂扬格物致知的意义
|
21. 难度:中等 | |
民国时期著名的军事理论家蒋方震说:“欧洲近世史之曙光,发自两大潮流。其一,希腊思想复活;其二,原始基督教复活。”这“两大潮流”指的是 A. 智者运动文艺复兴 B. 宗教改革启蒙运动 C. 文艺复兴宗教改革 D. 文艺复兴启蒙运动
|
22. 难度:简单 | |
康德说:“有两种东西,我们越是经常、持续地对它们反复思考,它们就总是以时时翻新、有增无已的赞叹和敬畏充满我们的心灵:这就是在我之上的星空,居我心中的道德法则。”这表明康德 A. 反对暴力革命 B. 主张自由和理性 C. 主张“人生而自由” D. 强调人的主体地位
|
23. 难度:中等 | |
《异教徒的德行》中写道:“人们可以说孔子和苏格拉底一样,运用他们在伦理方面的权威,使哲学回到人间。”以下能够充分证明这一观点的是 A. 两者都是无神论者 B. 都重视人的道德性 C. 都强调知识对人的重要性 D. 都维护奴隶主贵族利益
|
24. 难度:简单 | |
马丁•路德曾经说过:“信徒和上帝,犹如两个相爱的恋人,他们之间不需要第三者。”马丁•路德在此所说的“第三者”指的是 A. 广大民众 B. 资产阶级 C. 教皇教士 D. 封建领主
|
25. 难度:中等 | |
皮柯在《论人的尊严》中说:“上帝赋予了人按照自己的意志塑造自己的能力,他可以下降为动物,也可以上升到与上帝相似的东西。”与这一论述最为接近的是 A. “理念存在于人类的灵魂之中” B. “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 C. “人是宇宙的精神,万物的主宰” D. “高贵并非天成,而是自为的”
|
26. 难度:中等 | |||||||||||
读下表
上表内容反映了英国 A. 工业革命具有良好的知识基础 B. 政治环境助推了科学技术创新 C. 经济腾飞促进了社会科学研究 D. 世界科技中心的地位得到确立
|
27. 难度:中等 | |
新发明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同时出现了很多新的职业,下列职业按出现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A. 电话接线员﹣火车司机﹣空姐﹣网络管理员 B. 火车司机﹣电话接线员﹣空姐﹣网络管理员 C. 空姐﹣电话接线员﹣火车司机﹣网络管理员 D. 电话接线员﹣空姐﹣火车司机﹣网络管理员
|
28. 难度:中等 | |
鲁迅在回忆20世纪初年的情形时说,“有人说G·Byron(拜伦)的诗多为青年所爱读,我觉得这话很有几分真。就自己而论,也还记得怎样读了他的诗而心神俱旺。”当时爱国青年喜读拜伦作品,主要是因为它( ) A. 与文学革命运动的方向一致 B. 继承了欧洲古典文学的传统 C. 具有批判现实主义的精神特质 D. 充满追求自由和解放的浪漫主义精神
|
29. 难度:简单 | |
艺术家们把对自然清新生动的感观放到了首位,认真观察沐浴在光线中的自然景色,以看似随意实则准确地抓住对象的迅捷手法留下瞬间的永恒图像。这里的“艺术家们” A. 注重人物真实刻画 B. 追求微妙色彩变化 C. 表现手法比较抽象 D. 追求神韵意趣结合
|
30. 难度:简单 | |
有人认为:现实主义按照“本来如此”的面目再现生活,浪漫主义按照“应当这样子”表现生活。由此可见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共同之处是( ) A. 反映社会现实问题 B. 将社会生活理想化 C. 否定现行社会制度 D. 情节怪诞离奇虚构
|
31. 难度:中等 |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君人者,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 ——《荀子》 明法者强,慢法者弱。 ——《韩非子》 材料二 黄宗羲以“托古改制”的笔法,肯定“三代之法”是“天下之法”,批评三代以下之“法”为“一人之法”。他倡导民治,反对封建专制,主张立公法、废私法。……他指责封建法律是一家之法,非法之法。 ——吴光《黄宗羲新民本思想的理论结构及其现代意义》 (1)据材料一,分别概括荀子和韩非子的主张。分析其产生的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二,概括黄宗羲的思想主张。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其思想主张。
|
32. 难度:中等 |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红楼梦》一书所反映的是清代康熙、雍正、乾隆时代的社会生活画面,正是历史上的所谓康乾盛世,其实在王朝鼎盛的背后存在着种种的矛盾,也隐藏着重重的危机。当时政治腐朽,封建剥削加强。各族人民的反抗斗争日益激烈,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也日见明显。康熙末年,皇子们分朋树党,争权谋位。最后是四皇子胤祯夺得了帝位,这就是雍正皇帝。雍正即位后,立即开展了一场穷治政敌的凶残斗争,残酷地迫害与己争夺皇位的诸兄弟和异己的政治势力。曹雪芹的嗣父曹頫就是因跟皇室派别斗争有牵连被罢官,抄家。曹雪芹的《红楼梦》,是以自己和亲戚家庭的败落为创作素材的。 ——摘编自百度词条 材料二 1954年,毛泽东写下了《关于<红楼梦>研究问题的信》,亲自领导和发动了对俞平伯《红楼梦》研究和胡适思想的批判运动,开了新中国成立后将不同学术观点之争同政治斗争联系起来的先河。此后,用阶级斗争分析法研究《红楼梦》成为红学的主流。1978年至现在,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为标志,《红楼梦》研究与海外红学合流而相呼应,从而进入了一个更加彻底的多元化时代。 ——陈维昭《红学通史》等 (1)明清时期,以《红楼梦》为代表的中国古典小说发展迅速。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党的十一届三中前后红学研究发生的变化并分析变化的原因。
|
33. 难度:中等 | |
美国著名历史学家彼得•盖伊将十七、十八世纪命名为启蒙时代,将启蒙思想家视为一个家族。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人人享有自由平等的权利而不论其出身。人们应自由订立社会契约,组成国家。社会中应有“共同意志”,人人遵守。社会契约就是共同意志的体现,代表所有人的权利与自由。这是至高无上的人民主权,不可侵犯,不得转让,不受限制,不准分割。为维护这一主权,必须使人人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政府官员只是人民委派的工作人员,不享有主权。人们在行使自由权时,绝不允许损害他人的自由,否则他自身也就不自由了。这时,共同意志就要通过法律手段制裁他,“强迫他自由”。 ——卢梭《社会契约论》 材料三 这些哲人使法国和整个欧洲的旧制度受到毁灭性的批判的猛击。更重要的是,他们发展起一系列革命的原则,打算通过这些原则实现大规模的社会改革。……启蒙运动显然影响了(南北美洲)……约1808年前后达到成熟的整整一代人,导致了争取独立的斗争。……正是托马斯•杰斐逊宣布每个人都有两个祖国:他自己的国家和法国。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所示思维导图,分析17、18世纪启蒙运动蕴含的时代特征。 (2)根据材料二,概括卢梭的主要主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启蒙思想对当时的法国和北美殖民地产生了怎样的深刻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