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山东省滨州市2018-2018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古代某制度下,“微子启虽长,系庶出,不得立”;该制度“形成状如‘树之干与枝’的关系”。下面对该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是

A. 其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

B. 实行自下而上举荐制

C. 大宗与小宗是绝对的

D. 地方有较大自治权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唐初以三省长官为宰相。高宗时,打破宰相任用资历限制,允许三省中四品以下官员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名义行宰相权,参预朝政。其目的是

A. 重用人才,完善科举取士

B. 削弱相权,加强君主专制

C. 制约平衡,提高行政效率

D. 整顿吏治,扩大统治基础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王夫之认为:周大封同姓而益展其疆域,割天下之半而归之姬氏之子孙,则渐有合一之势。而后世郡县一王,亦缘此以渐统一于大同,然后风教渐趋于画一。西周分封制的推行

A. 不利于西周的君主集权

B. 为后世统一奠定了基础

C. 实现了周天子对国家的直接控制

D. 建立了上下级严格的隶属关系

 

详细信息
4. 难度:困难

有学者提出,西周的分封制实质上是一种比较原始的部落殖民政策,即用本部落联盟的贵族去统治被征服的其他部落。该观点

A. 认为分封制不利于中华文明的传播

B. 肯定了分封制的扩张属性

C. 揭示了分封制与宗法制服务于西周政治的本质

D. 肯定了分封制在西周政治文明史的进步作用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西周初年,天命先王的“威仪”是国家与社会的行为准则,而春秋后期,贵族社会从人伦之外寻找社会的合理法则,“礼”被特别强调,并作为维护社会制度的有效手段。这一变化

A. 成因是家国一体局面的形成

B. 体现了中央集权加强的趋势

C. 说明文化革新早于社会变迁

D. 与宗法体系面临冲击有关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董仲舒宣扬天是万物的主宰,皇帝是天的儿子,代表天来统治人民,因此全国人民都要服从皇帝的统治,诸侯王也要听命于皇帝,这叫“大一统”。这种思想对政治制度建设所起的作用是

A. 提出了君权神授主张

B. 强化了君主专制

C. 使儒家思想成为正统

D. 体现了天人合一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明代小说《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向往“天不收,地不管的生活,对头上的紧箍耿耿于怀,成佛后首先想到把它打个粉碎。”这反映了明代出现

A. 追求个性自由,反对纲常礼教的思想

B. 追求气节,自我节制,奋发向上的思想

C. 追求民主自由,反对君主专制的思想

D. 追求金钱,海外冒险的拜金主义思想

 

详细信息
8. 难度:困难

宋代书画创作开始出现了文人画和通俗画的分化,士大夫和富民追逐文人画,平民喜爱通俗画。这表明宋代

A. 书画市场逐渐走向成熟

B. 富民已经跻身于士大夫的阶层

C. 文人士大夫影响力巨大

D. 社会发展丰富了人们精神生活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睡虎地秦简《为吏之道》集中反映了当时秦朝官吏职业规范的基本要求:忠信敬上,清廉毋谤,举事审当,喜为善行,恭敬多让。由此看出秦朝官吏职业规范强调

A. 儒家的治国理念

B. 官吏的道德品行

C. 严格按法律办事

D. 官员的实际业绩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下图为汉武帝在位时丞相离职情况示意图由此可知当时

A. 决策权与行政权合一

B. 君主专制得到加强

C. 中央与地方矛盾激化

D. 实现了家仆权力化

 

详细信息
11. 难度:困难

据史籍载,刘邦分封诸王时,中央管辖的十五郡主要在关中地区,而九个同姓王和长沙王辖封的四十二个郡,约相当于关东六国故地。封国自行制定度量衡,发行适合本国特点的铸币,推行适合各地传统的文化教育。由此得出汉初分封

A. 利于西汉政权的建立和巩固

B. 是吸取秦朝灭亡教训的产物

C. 使中央集权受到了巨大挑战

D. 对各地的文化传统比较尊重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民族资本家“火柴大王”刘鸿生说:“我在重庆办的中国毛纺织厂、火柴原料厂等都有官僚资本的投资,我原来在上海是大老板,到了重庆却成了大老板的伙计。”这说明了

A. 民族工业受到官僚资本排挤打击

B. 官僚资本壮大了民族企业

C. 政府并不鼓励在重庆发展轻工业

D. 刘鸿生抗战时期爱国精神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下表为不同史籍关于晚明海外贸易的历史叙述。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记述

出处

“臣请言开洋之利。我中国人若贩吕宋,则单是得其银钱而已。……是以中国湖丝百斤至彼悉得价可二三百两。”

何乔远《请开海事疏》

“东洋吕宋,地无他产,夷人悉用银钱易货……故商人回澳,征水陆二饷外,属吕宋船者,每船更征银百五十两。”

张燮《东西洋考》

“所通乃吕宋诸番,每以贱恶什物易其银钱,满载而归,往往致富。”

李廷机《李文节集》

 

 

A. 晚明政府禁止民间海外贸易

B. 白银自吕宋流入中国

C. 西方殖民者垄断东西方商路

D. 中国商人主导对外贸易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唐高宗时,召刘韦之、元万顷等入禁中,“密与参决时政,以分宰相之权,时谓北门学士”。武则天时,更是多用北门学士参决朝政,制敕不经中书门下。这反映唐代

A. 皇帝高度重视国家宰相人选

B. 宰相行政级别不断下降

C. 三省六部制度退出历史舞台

D. 宰相权力不断遭到削弱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严复《论教育书》中说“体用者,即一物而言之也,有牛之体则有负重之用,有马之体则有致远之用,未闻以牛为体以马为用者也”。这一言论

A. 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提供理论依据

B. 道出了洋务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

C. 大力主张学习西方的先进科技

D. 指出了维新变法思想的局限性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1895年,严复翻译《天演论》,宣扬“进者存而传焉,不进者病而亡焉”的思想。1916年,陈独秀认为:“求适今世之生存,则根本问题,不可不首先输入西洋式社会国家之基础。”以上材料反映的中心问题是

A. “进化论”成为中国各阶层普遍接受的理论

B. 晚清到民国初年中国思想界没有实质性变化

C. 救亡图存是当时社会思考的焦点

D. 中国欲改变命运必须引进西方的制度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唐初以三省长官为宰相,合议军国大事于政事堂。唐朝设立政事堂的主要功能是

A. 杜绝三省专权,加强皇权

B. 促进决策的准确性

C. 政务公开,相互监督

D. 发挥民主制作用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宋代行政区划最另类表现,是“路”的发明。路是直辖于中央并高于府、州、军、监的一级监察区。至道三年,共分十五路,后析为十八路,又析为二十三路。这一建制

A. 扩大了统治范围

B. 便利了政务的精简高效

C. 密切了经济交流

D. 有利于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宋代的官、职、差遣(临时任用)分开授予,“官”是确定待遇的标准;“职”指职位,如“大学士”等;而“差遣”则掌握实际事务权利。这样承担内外事可以不受官品和资历的限制,这一做法有助于

A. 防止官员权利膨胀

B. 明确官员的职责

C. 提高中央行政效率

D. 减少吏治腐败发生

 

详细信息
20. 难度:困难

对《晚清政府财政收入表》(单位:万两)所含信息解读合理的是

年代

农业税收入

工商杂税收入

其他收入

总收入

数额

比重

数额

比重

数额

比重

数额

比重

1849

3281

77%

969

23%

 

 

4250

100%

1885

3071

40%

3923

51%

714

9%

7708

100%

1911

4810

16%

20441

69%

4445

15%

29696

100%

 

注:工商杂税收入包括盐课、关税、商税、各项杂税等。其中关税1841年约420万两,1887年2054万两;1911年3617万两。

A. 中国开启近代化的进程

B. 政府财政收支失衡

C. 中国传统产业陷入困境

D. 经济结构发生变动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美国一位作家两次访问苏联,第一次给其印象是列宁是“克里姆林宫的幻想家”,对苏联社会主义表示怀疑;1934年第二次访苏,该作家却向斯大林表示:“现在资本主义应该向你们学习,理解社会主义精神。”导致该作家对苏联态度变化的原因是

A. 苏联已全面实现国家工业化

B. 苏联新经济政策取得巨大成功

C.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复苏无望

D. 苏联的经济建设成就十分显著

 

详细信息
22. 难度:困难

列宁提出“新经济政策”,毛泽东提出“工农武装割据”道路,罗斯福实施“新政”,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也有市场”。所有这些反映了

A. 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之间互相学习借鉴

B. 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制度没有优劣之分

C. 伟人善于化腐朽为神奇

D. 实事求是原则无处不在

 

详细信息
23. 难度:中等

秦始皇、唐太宗、明成祖、雍正帝四位皇帝穿越了时空的隧道,坐在一起谈政治。秦始皇说:“我首创了一套沿用了2000多年的政治体制,功劳盖世。”唐太宗说:“可是留下了丞相篡权的后遗症,不如我三分相权,相互监督,确保了我的独尊地位。”明成祖站起来说:“得了吧,我废除丞相,设立内阁,才感到大权在握的踏实。”雍正帝说:“都别自吹了,只有我才真正实现了咱们皇位世袭、权力至上的梦想。”他们的言论

A. 都符合事实

B. 都与史实不符合

C. 有两位皇帝的言论与史实不符

D. 只有明成祖的说法与史实不符

 

详细信息
24. 难度:中等

元末孙作在谈到行省及掾史时说:“昔之号令出于州司,今之庶务决于政府(实指行省)。掾非其人,则百司无以仰承。”这反映出

A. 元代地方分权色彩浓厚

B. 行省只是地方机构代表

C. 行省制加强了中央集权

D. 元代政令传达渠道不畅

 

二、材料分析题
详细信息
25. 难度:困难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783-1933年美国实行了保护贸易政策,这一时期是美国经济赶超英国,成为世界头号经济强国的时期。就整体关税来说,1789-1816年实行的是财政关税,1816-1863年是保护关税。在此期间美国先后制定了一些重要关税政策。受欧洲贸易自由化影响,1848-1860年,美国进口税率从60%下降到了20%一30%,结果贸易逆差不断扩大,1861年,通过新关税方案,将进口关税提高到了47%,1890年,选一步提高到了49%,即使到了1913年,美国进口品的平均关税仍旧高达32%。1930年,美国进口关税提高到了53%。在较高关税保护下,美国对外贸易规模逐年扩大。

——摘编自田索华《对外贸易保护与美国经济崛起:1783-1933》

材料二  受西方重商主义思想的影响,郑观应力倡保护关税。郑观应认为,清政府实行的进口税畸轻、出口税畸重的关税政策,实为“困商之虐政”。为“决胜于商战”,建议师法“泰西税法”,“用官权以助商力所不逮”,“重订税则,厘正捐章”。他建议对于出口货物,“税宜从轻”,“以广去路”;对于进口货物,“一律加征”以“重税以遏来源”,尤其是对那些“非日用所必需”之物,“虽加数倍亦不为过”。

——摘编自彭立峰《晚清海关关税思想研究》

(1)根据材料一,概括美国贸易保护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贸易保护政策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述郑观应有关保护关税的主张,并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分析其产生背景。

 

 

详细信息
26. 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武帝统治的50余年,是西汉王朝的鼎盛时期。为了加强专制皇权,汉武帝在继承汉初以来专制制度的基础上,对中央和地方的政治体制进行了某些重要的改革。提拔了一批中下层官员,作为自己的高级待从和助手,替他出谋划策,发号施令。将全国地区分为13个监察区域,叫十三州部,每州部设刺史一人。于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冬,初令郡国每年举孝廉各一人。

——摘编自晁福林《中国古代史(上)》

材料二  洪武初年,官僚机构基本上沿袭元代旧制。洪或九年(公元1376年),朱元璋首先宣布,在地方上废除元旧制——行中书省的制度,代之以承宣布政使司、都指挥使司和提刑按察使司三司别行使行中书省之职责,三司既相对独立,又相互牵制。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朱元璋从诛丞相胡惟庸入手,对朝廷机构进行了改革,废除了中书省和丞相制,朝廷政务改由六部分理,并提高六部的品秩,各部尚书直接听命于皇帝。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把负责警卫的亲军都督府的仪鸾卫改为锦衣卫,授以侦察、缉捕、审判、处罚罪犯的大权。

——摘编自白寿蠡《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二,分别概括汉武帝与明太祖改革政治体制的主要举措。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武帝与明太祖时政治体制的共同特征。

 

 

详细信息
27. 难度:中等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梁武帝萧衍上台伊始,下诏将凡属后宫、乐府、西解等处的妇女全部放遣。禁绝除习礼乐、缮甲兵以外的一切浮費,提倡节俭。他身体力行,经常只穿布衣,食菜蔬。又虚己待下,采纳众议。他诏令公东府置木函、石涵各一,规定如果对在位者所来注意的政事欲加议论,可投谤木函;如果以功劳、才能、冤枉未为人所知,投石函。萧衍还注重整肃吏治,每当选择长吏,都尽量做到廉平。凡被擢举者,亦亲自召见,训以政道。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梁武帝》

(1)根据材料,概括梁武帝改革的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梁武帝改革的影响。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