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简单 | |
中华姓氏源远流长,以国为氏的现象在周代较为普遍,如晋文公称晋重、齐昭公称齐潘登。这一现象普遍出现是缘于 A. 宗法制的瓦解 B. 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C. 分封制的推行 D. 王位世袭制的延续
|
2. 难度:中等 | |
在太平天国运动初期,英国对太平天国政权的政策总基调是中立。但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英国放弃中立,要求维持清政府的统一稳定,并借师助剿太平军。这一变化说明,当时英国 A. 在列强瓜分中同中处于劣势 B. 欲改善与中国的友好关系 C. 不满太平军把矛头指向自己 D. 积极维护在华的既得利益
|
3. 难度:中等 | |
1931年2月,毛泽东在给江西苏维埃政府的指示信中,规定“过去分好了的田,即算分定,这田由分得田的人私有;广家的田租借买卖,由他做主;田中出产,除交土地税于政府外,均归农民所有……政府不得借词罚款,民众闭体也不得勒捐”。这一指示的贯彻有利于 A. 巩固“工农武装割据”局面 B. 开启农村根据地的建设 C. 消除中共内部“左”的倾向 D. 推动国民革命深入开展
|
4. 难度:中等 | |
1952年,周恩来总理在一次驻外使节会议上谈到,“一些民族主义国家是属于资本主义世界的”,但不参加战争,“表示中立”,所以“我们不能采取敌对态度”,可以与其做朋友。为此,中国 A. 要求遏制资本主义阵营 B. 积极倡导和参与万隆会议 C. 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 以务实理念改善对欧关系
|
5. 难度:中等 | |
下面是《十二铜表法》主要内容的结构示意图。据图中内容可知,《十二铜表法》 A. 遵循了人人平等的法治原则 B. 利于调解罗马公民之间的关系 C. 标志着罗马法学的高度成熟 D. 是奴隶主剥削奴隶的主要工具
|
6. 难度:中等 | |
在华盛顿、汉密尔顿、麦迪逊等人看来,“显然再没有其他政体符合美国人民的天性,符合革命的基本原则,或者符合鼓励每个自由之士把我们的一切政治实验寄托于人类自治能力基础之上的光荣决定了”。为此,他们的选择是 A. 抵制欧洲列强的入侵 B. 形成了责任内阁制度 C. 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 D. 建立了联邦共和政体
|
7. 难度:中等 | |
巴黎公社规定:“选民不受任何不合理条件,诸如财产、政治态度、思想观点、民族等的限制,全体劳动群众、旧政府职员以及一切不采取公开对抗行为的敌对者,都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这表明巴黎公社 A. 贯彻了民主集中制 B. 内部阶级矛盾已消除 C. 具有普遍的民主性 D. 建立了社会主义民主
|
8. 难度:中等 | |
—些政治漫画常常带有讽刺性意味。下图是冷战时期苏联画家绘制的题为《窒息的英法意市场》的漫両。据图可知,该漫画的寓意是
A. 经济危机导致欧洲经济震荡 B. 马歇尔计划利于欧洲经济复兴 C. 讽刺美国财大气粗掌控欧洲 D. 美国霸主地位受到挑战而动摇
|
9. 难度:中等 | |
古代中国农民在日常耕作中创新了一系列农具,如四齿钉耙、耧车、锄头等。这反映出古代中国
A. 生产工具比较落后 B. 农业注重精耕细作 C. 农耕技术缺乏进步 D. 小农经济较为分散
|
10. 难度:中等 | |
北宋李觏认为:“一夫之耕,食有佘也;一妇之蚕,衣有余也。衣食且有余而家不以富者,内以给吉凶之用,外以奉公上之求也。”由此可知,造成“衣食且有余而家不以富”的主要原因是 A. 农民的负担较重 B. 土地兼并日益严重 C. 小农经济的脆弱 D. 自然灾害较为频繁
|
11. 难度:简单 | |
下图是云南出土的战国时期滇同王侯贵族所用的铜扣饰,这两枚铜扣饰中,前者镶嵌宝石和玛瑙,后者运用鎏金、金银错技法。这表明战国时期的铜扣饰
A. 技术高超 B. 数量庞大 C. 分工细致 D. 种类丰富
|
12. 难度:中等 | |
元朝时期,政府在景德镇设立浮梁瓷局,组织工匠生产,进行徭役劳动。由此可推知,浮梁瓷局 A. 没有制定工艺制作标准 B. 生产具有较强的国家色彩 C. 其产品主要服务于市场 D. 手工业者的生活较有保障
|
13. 难度:简单 | |
唐诗《夜看扬州市》中写道“夜市下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如今不以时平日,犹自笙歌彻晓闻。”该诗反映出唐代 A. 夜市丰富了民众生活 B. 坊市界限已经被打破 C. 政府对市的管理松弛 D. 扬州是全国商业中心
|
14. 难度:中等 | |
北宋时期,社会商业信用体系更进一步发展,出现了种类繁多的信用票据和信用货币,主要包括如茶引、盐引等期票类交引和交子、会子、便钱等汇票类兑换券两种类型。这一现象 A. 催生了新型的生产关系 B. 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C. 提升了商人的社会地位 D. 促进了农产品的商品化
|
15. 难度:中等 | |
西晋的傅玄讲道夫商贾者,所以伸盈虚,而获天地之利;通有无,而壹四海之财。其人可甚贱,而其业不可废。”据此判断,傅玄认为政府应 A. 维持农商平衡 B. 放弃重农抑商政策 C. 贱商而不废商 D. 抑制私商不抑官商
|
16. 难度:简单 | |
康熙二十三年,“始开江浙闽广海禁,于云山(今连云港)宁波、漳州、澳门设四海关,关设监督”;康熙五十六年正月,清政府下令禁止对南洋贸易。由此可知,清朝前期 A. 对外贸易已经禁绝 B. 海禁使得中国变得贫穷 C. 官方控制对外交往 D. 锁国促使国内动荡不安
|
17. 难度:简单 | |
“孩子们围绕着这些外国人,他们正在土地上插进一根大理石石柱,柱身上用葡文刻着:‘1498年,葡萄牙国王派王室侍臣发现(亚洲)这块土地,并竖立这个标志。’”材料中的“待臣” A. 到达非洲好望角 B. 开辟了欧印航线 C. 发现了美洲大陆 D. 完成了环球航行
|
18. 难度:中等 | |
地理大发现之后,商业的发达已经使得买卖双方只要签订合同,或者集中在专门的交易所就可以进行贸易活动,不一定需要现货成交。16世纪,欧洲的商业投机活动达到了空前的规模,大大超越了中世纪行会限制下的范围。这体现的是 A. 价格革命 B. 政治革命 C. 工业革命 D. 商业革命
|
19. 难度:简单 | |
17世纪后半叶的荷兰,海外贸易虽然达到极度繁荣的状态,但却因丧失国内生产根基或根基不牢而相当脆弱,经受不了竞争对手的打击。这表明荷兰 A. 海外扩张缺乏工业基础 B. 是造船业最先进的国家 C. 成为当时世界海上强国 D. 在农业繁荣基础上崛起
|
20. 难度:简单 | |
“在英属巴巴多斯(加勒比海岛屿),1640年时仅有数百名黑人,然而到1685年,黑人巳达4.6万人,而白人才2万人。同样,在法属安塔提克(美洲岛屿),到1700年时有4.4万黑人和1.8万白人。”中此可知,欧洲的殖民扩张 A. 促进了丙欧资本主义的发展 B. 传播了欧洲先进的生产方式 C. 引起了殖民国家之间的战争 D. 导致了不同种族人口的流动
|
21. 难度:中等 | |||||||||||||||||||||||||||||||
下表是以棉纺织业为先导的工业革命时期各主要国家的棉纺锭总量(单位:千枚)。这表明该时期
A. 英国在世界经济中占据优势 B. 英国工业生产分布不均衡 C. 各国工业革命始于棉纺织业 D. 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加强
|
22. 难度:简单 | |
1851年,英国伦敦万国博览会有一万三千余件来自世界各地的展览品,包括轨道蒸汽牵引机、高速汽轮船、起重机、厨具用品、铁制品以及来自美国的收割机等。下列对上述评论理解正确的是万国博览会 A. 反映新航路的开辟 B. 应有内燃机展品 C. 是工革命的体现 D. 应有飞机展品
|
23. 难度:中等 | |
从改良蒸汽机到电话机的发明.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明显的变化:前者的发明更多是经验的结晶,而后者则是科学理论的自觉运用。这折射出第二次工业革命 A. 凸现了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 B. 以运用经验积累突破为特征 C. 以机器动力革新为主要标志 D. 注重对传统科技成果的更新
|
24. 难度:中等 | |
有学者认为,第二次工业业革命后,世界上日益形成两大类国家:一类是工业制成品生产国,另一类是农矿业生产国。该学者意在强调第二次工业革命 A. 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 B. 扩大了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 C. 加剧了世界各国的经济矛盾 D. 形成了世界分工的基本格局
|
25. 难度:中等 |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秦所创设的皇帝制度,把最根本的权力集中到君主一人身上,标志着君主专制制度的确立。到了唐代,一个政令的形成,必须先由宰相在设于中书省的政事堂召集会议,形成决议后才上报皇帝批准,再由中书省以皇帝名义拟就诏令。但诏令发布之前,还必须送门下省审查,门下省认为有不合适的,可以拒绝在诏令上进行“副署”。到了明朝初年,皇帝直接管辖六部,皇帝手里的权力得到了高度的集中。清朝建立后完全承袭前代明制,由于失去了必要的制衡,各种局限性和问题逐渐暴露、扩大,走到了历史的尽头。 ——刘芄、朱汉国《历史学习精要》 材料二 1982年9月召开中共十二大之后的5年.加上1987年召开的十三大之后的5年,是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继找到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实现第一次历史性飞跃之后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十年民族的复兴离不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政治文明的发展,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摘编自中央电视台《复兴之路》解说词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趋向,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中国古代和现代政治制度的主要不同之处,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形成其不同的原因。
|
26. 难度:困难 |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战国时期,农业生产和手工业生产较春秋时期有较大的进步,促进了商品贸易的发展,都市商业贸易也得到空前的繁荣。商人为使自己的商品畅销,除了注重产品质量外,还看中了对产品的宣传。口头广告和实物广告就是我国出现最早的广告形式。早期的商业广告,还学会了利用名人效应等手段,这使得广告能够在整个交易时间内起着招引客人的作用。 ——整理自《中国古代广告历史概述》 材料二 中国古代广告文化反映了古代的商业习俗,记录了古代商业文化演进的轨迹^随着市场竞争的出现,广告的内容逐渐丰富起来,大小经营者都注意广告中宣传商品和服务的特点,利用具有吉祥、发达、亲近等含义的字号和书法上乘、做工讲究的牌匾吸引人们的目光。不仅增加了号召力,而且为它们注入文化内涵,使之具有了较多的文化传播意义,从而使古代广告传播跃上一个新的层面,成为传达商业文化的栽体。 ——摘编自李燕《中国古代广告浅析》 (1)根据材料一,指出古代屮国早期广告出现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概括古代中同广告的特点。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早期广告的影响。
|
27. 难度:中等 |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随着美洲和通往东印度的攸线的发现,交往范围扩大了,工场手工业和整个生产运动有了巨大的发展。从那里输入的新产品,特别是进入流通的大量金银完全改变了阶级之间的相互关系,并且沉重地打击了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劳动者;冒险的远征,殖民地的开拓,首先是当时市场已经可能扩大为而且日益扩大为世界市场,所有这一切产生了历史发展的一个新阶段。 ——摘编自《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材料二 19世纪五六十年代,卷入世界市场的大多是农业占主导地位的国家。它们围绕着一个巨大的工业中心——英国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于一批新工业国家的兴起,英国的贸易垄断地位被打破,世界贸易形成了多中心的新格局。英国消费它们的原料,同时供给工业必需品。1913年,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贸易中所占的比重为:英国15%,美国11%,德国13%,法国8%,俄国4%。1870〜1913年,原料和工业制成品的贸易额都增加了两倍多,这说明工业发达国家和初级产品生产国家之间的国际分工以及世界各国之间的相互依赖程度都加强了。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K下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随着美洲和通往东印度的航线的发现”的积极影响 (2)根据材料二,指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贸易发展的特点。
|
28. 难度:中等 |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清时期)农民的农产品要先出售,取得货币来交租,剩余货币用于购买铁农具、食盆等资料。农业中的商品生产逐步发展,城郊园圃业、林业、牧业、渔业商品化的程度较高。市场形态多种多样,主要有市井、墟市、邑市等,遍布城乡各地,形成不同层次的市场。农业领域的商品生产呈现多元发展的趋势。 ——摘编自郑林《试论中国传统农业的基本特征》 材料二 上层建筑的巨大作用,在(荚国)改造农业方面得到了典型表现。18世纪中叶起,英国从私人圈地进入国会圈地时期,人口的增长特别是城镇人口的急剧膨胀带来了对商品粮的巨大需求。乔治三世在位时期()〜1820年),国会颁布團地法令达3000条以上,英国的资本主义土地所有制基本确立起来,大租地农场的经营方式占据了绝对优势。农村里,形成了地主、租地农场主和农业工人三大阶层。农业的资本主义化,鼓励了农业投资,为技术革命和机器的应用扫清了障碍。播种机、打谷机和收割机应运而生,在农业革新的髙潮中,成立了农血委员会、皇家农业协会等。英国资本主义农业的黄金时代已经到来。 ——摘编自刘宗绪《世界近代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明清时期农业领域商品化发展的主要表现。 (2)根据材料二,概括18世纪英国农业快速发展的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