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河南省周口市英文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亚里士多德说:最为公正的政体,应该不偏于少数,不偏于多数,而以全邦公民利益为依归。这一原则在梭伦改革中突出地体现于

A.颁布解负令                 B.实行财产等级制度

C.鼓励发展农工商业               D.设立四百人会议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有人认为,梭伦通过改革,创立了“财权政治”。下列梭伦改革措施中最能证明其观点的是

A. 建立“四百人会议”

B. 提倡学习手工技艺

C. 按收入多寡划分等级

D. 颁布“解负令”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梭伦在改革中提倡公民后代学艺,以优惠的政策吸引外邦技术人员迁居雅典的直接目的是

A. 促进雅典手工业的发展

B. 缓和贵族与平民的矛盾

C. 推动对外贸易的发展

D. 解决人多地少、就业不足的问题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亚里士多德在《雅典政制》中描述:“当梭伦完成上面所述的宪法时,平民时常来找他,并且为着他的法律而使他感到烦恼,批评这些,问问那些;他既不愿变更法律条文,又不愿居留而受谤,所以旅行埃及,以经商和游览该地为目的,声明十年之内,将不回来。”梭伦十年不回的主要原因是他

A. 认为法律体系已达到完备的程度

B. 想漫游外国考察政治

C. 对雅典社会已彻底失望

D. 无法消除贵族与平民的矛盾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秦惠王即位后,商鞅遭迫害出逃到一客栈投宿,客栈主人不敢收留他,说:“商君定有法律,谁留没有凭证的旅客住宿,谁就要连坐的。”商鞅只得逃往魏国避难。这个故事主要说明

A. 商鞅之法已经深入民心

B. 商鞅本人遭民众切齿痛恨

C. 守旧贵族反攻倒算

D. 商鞅对秦国没有贡献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商鞅虽死,而秦卒行其法,主要是因为    

A.秦孝公的大力支持              B.贵族的势力被铲除

C.取信于民                     D.改革成效显著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战国策·秦策》:“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决裂阡陌,教民耕战,是以兵动而地广,兵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商君“正度量,调轻重”的措施客观上有利于

A. 重农抑商的实施

B. 农耕经济的繁荣

C. 商品经济的发展

D. 争霸战略的实现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北魏孝文帝改革,对北方内迁各民族最重要的影响是( )

A. 学会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 B. 加速向封建生产关系的转化

C. 生产生活比较稳定 D. 学会汉族的文字和风俗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下图是一幅敦煌莫高窟发现的北魏满地施绣的佛说法图残片,它能说明的问题是

A. 孝文帝改革促进了北魏手工业特别是丝织业的发展

B. 孝文帝改革促成了北方人民对佛教的向往

C. 佛教是孝文帝改革的思想武器

D. 孝文帝改革促进了鲜卑族的封建化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北魏孝文帝尊儒崇经,兴办学校讲授儒家经典,其主要目的是

A. 儒家文化是中国文化主流

B. 当时的北方人都喜欢儒家文化

C. 适合巩固统治的需要

D. 冯太后的积极影响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吴宗国主编《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中说:北朝的强盛自体制的力量……交替的“胡化”和“汉化”……扭转了魏晋以来的帝国颓势,并构成了走出门阀士族、通向重振的隋唐大帝国的历史出口。作者旨在强调

A. 北朝统治政策缺乏稳定性

B. 北魏因改革成为了强大帝国

C. 隋唐统治重创了士族势力

D. 孝文帝改革有重大历史进步性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我们说北魏孝文帝改革顺应了时代的潮流,这种时代的潮流是指

①民族融合的潮流

②北方地区封建化的潮流

③北方少数民族汉化的潮流

④南北朝时期各国纷纷通过改革实现富国强兵的潮流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北宋中期,“官以寓禄秩、叙位著,职以待文学之选,而别为差遣以治内外之事”。如某人为“吏部郎中、龙图阁学士、知开封府”,吏部郎中是官,龙图阁学士是职,知开封府才是实际职务。宋代这样做的影响是

A. 提高了行政效率

B. 完善了宋朝的科举制度

C. 加重了财政负担

D. 解决了藩镇割据的威胁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范仲淹于庆历三年九月将《答手诏条陈十事》奏折呈给宋仁宗,提出了十条改革主张。由此可见,范仲淹认为当时改革的中心问题是

 

 

 

(一)明黜陟(按政绩升迁官员);(二)抑侥幸(限制恩荫);(三)精贡举;(四)择长官;(五)均公田;(六)厚农桑;(七)修武备;(八)减徭役;(九)覃恩信(免去积欠的赋税和大赦方面的内容);(十)重命令(重视法令的制定和执行)

(一)明黜陟(按政绩升迁官员);(二)抑侥幸(限制恩荫);(三)精贡举;(四)择长官;(五)均公田;(六)厚农桑;(七)修武备;(八)减徭役;(九)覃恩信(免去积欠的赋税和大赦方面的内容);(十)重命令(重视法令的制定和执行)

 

A. 发展经济

B. 整顿吏治

C. 增强军备

D. 重视律令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王安石变法“以理财为方今之急”,他“理财”措施的主要目的是

A. 调整封建国家与地主、农民之间的关系

B. 调整地主阶级中士族与庶族的关系

C. 调整官僚大地主与中小地主之间的关系

D. 调整封建国家与自耕农之间的关系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梭伦改革带有历史局限性,主要是因为

A. 改革措施不符合历史发展潮流

B. 梭伦对民主政治的认识不足

C. 梭伦改革触犯了贵族利益

D. 改革措施带有折中色彩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我们说北魏孝文帝改革顺应了时代的潮流,这种时代的潮流是指

①民族融合的潮流

②北方地区封建化的潮流

③北方少数民族汉化的潮流

④南北朝时期各国纷纷通过改革实现富国强兵的潮流

A. 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战国策·秦策》:“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决裂阡陌,教民耕战,是以兵动而地广,兵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商君“正度量,调轻重”的措施客观上有利于

A. 重农抑商的实施

B. 商品经济的发展

C. 农耕经济的繁荣

D. 争霸战略的实现

 

详细信息
19. 难度:简单

王安石变法的措施中,既可以限制高利贷盘剥,又能增加政府收入的是(  )

A. 青苗法    B. 募役法

C. 方田均税法    D. 农田水利法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王安石说:“保甲之法成,则寇乱息而威势强矣。”这表明王安石推行保甲法的主要目的是

A. 抵御辽和西夏的进攻

B. 平息农民的反抗斗争

C. 解除外部威胁

D. 打击朝廷内的腐朽势力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王安石变法中,为了解决北宋初期以来“兵不识将,将不识兵”的局面而采取的措施是

A. 保甲法

B. 保马法

C. 将兵法

D. 设军器监

 

详细信息
22. 难度:中等

王安石变法“以理财为方今先急”,其“理财”措施的主要目的是

A. 调整封建国家与大官僚大地主之间的关系

B. 调整地主阶级中士族与庶族的关系

C. 调整官僚大地主与中小地主之间的关系

D. 调整封建国家与自耕农之间的关系

 

详细信息
23. 难度:中等

王安石对科举制度进行改革,规定学问和品行者,可以不经科举考试直接出任官职。这说明他

A. 看到了科举制的弊端

B. 反映了私人办学的发展

C. 产生了反对科举制的思想

D. 认为地方教育大有提高

 

详细信息
24. 难度:简单

下列对王安石变法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 实现富国强兵是其基本出发点

B. 其改革从根本上维护地主阶级利益

C. 改革彻底解除了北宋中期的社会危机

D. 王安石变法的失败具有一定的历史必然性

 

详细信息
25. 难度:困难

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都产生了深刻的社会影响,从社会进程的发展来看,其最主要的表现是

A. 改变了单一的生活方式

B. 促进了封建化进程

C. 增强了国家的综合国力

D. 加速了民族间的融合

 

详细信息
26. 难度:简单

自孝文帝以后,北魏皇帝死后的谥号多采用“孝”字,如“孝文帝”“孝明帝”“孝武帝”等。这充分反映出

A. 鲜卑族具有尊宗敬祖的优秀传统

B. 北魏统治者深受汉族文化的影响

C. 孝文帝改革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

D. 只有讲求孝道才能巩固封建统治

 

详细信息
27. 难度:中等

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中具有开创性的是

A. 颁布均田令

B. 实行府兵制

C. 汉化政策

D. 整顿吏治

 

详细信息
28. 难度:中等

商鞅强调“轻罪重罚”,主张“以刑去刑”,对此韩非子评论道:“公孙鞅之法也重轻罪。重罪者人之所难犯也,而小过者人之所易去也,使人去其所易无离其所难,此治之道。夫小过不生,大罪不至,是人无罪而乱不生也。”对“轻罪重罚”评价错误的是

A. 从长远来看,有利于国家的稳定

B. 树立了变法的权威

C. 给了守旧势力反对变法的借口

D. 刑法严酷,给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痛苦

 

详细信息
29. 难度:简单

(题文)在对雅典民主政治形成原因的课堂讨论中,下列哪位同学的发言最贴切( )

A. 雅典的五百人会议扩大雅典的民主基础

B. 雅典港湾众多,工商业发达

C. 雅典是小国寡民的城邦

D. 雅典注重对公民参政素质培养

 

详细信息
30. 难度:中等

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大变革时期,与中原各国变法相比,商鞅变法虽晚但后来居上,成为影响最深远、变革最彻底的一次地主阶级改革。这是众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下列不属于“众多因素”的是

A. 秦孝公的大力支持

B. 吸取各国变法的经验和教训

C. 以民为本、缓和了阶级矛盾

D. 顺应时代发展潮流

 

二、材料分析题
详细信息
31. 难度:困难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故治国者欲民之农也。国不农,则与诸侯争权不能自持也,则众力不足也……事商贾,为技艺,皆以避农战;民以此为教,则粟焉得无少,而兵焉得无弱也……苟能令商贾技巧之人无繁(多),则欲国之无富不可得也

——摘自《商君书》

材料二:我已将适当的权力给予民众,绝不会故意剥削或纵情泛滥,就是那些富有和高贵的人士,提出的忠告在于知耻和守分,执着盾牌我屹立在两派之间,双方的权利不可以相互侵犯

——梭伦

材料三:在梭伦改革后的80年间,雅典社会就逐渐采取了一个它在以后数百年中都遵循着的发展方向。在梭伦以前的时代盛行的农村高利贷,以及地产的无限制的集中,都受到了节制。商业以及靠奴隶劳动日益大规模发展起来的手工业和工艺,都成了流行的职业……由货币、奴隶以及商船构成的财富日益增加,但是,这些财富已经不是仅仅用来购置地产,它已经变成了人们所追求的目的本身了。

——摘自《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1)据材料一,概括“事商贾”带来的危害,指出商鞅变法中经济政策的指导思想。

(2)材料二的诗句体现了梭伦怎样的改革理念?结合梭伦改革内容,举一例说明。指出梭伦的这一改革理念在当时产生了怎样的积极影响。

(3)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如何理解“在梭伦改革后的80年间,雅典社会就逐渐采取了一个它在以后数百年中都遵循着的发展方向”。

 

 

三、null
详细信息
32. 难度:困难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0分)

孝文帝改革就其深度、广度和影响而言,可与商鞅变法相媲美。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东方文化较高诸邦,……以受古代文化之积染既深,种种因袭牵制,改革非易,……秦人在文化上之历史,较之东方诸国,亦远为落后,故转得为种种之创新。其实商鞅变法之重要内容,在东方各国,本已早为推行,商鞅不过携带东方之新空气,使西方人迎头赶上一步。而结果则后来居上,新制度之创建,惟秦为最有功焉。 

 ——马非百《秦集史》

    材料二  魏初风俗至陋,……迁都之后,于革易旧俗,亦可谓雷厉风行。……民族根柢,莫如语言,语言消灭,未有不同化于他族者。孝文以仰慕中国文化之故,至欲自举其语言而消灭之,其改革之心,可谓勇矣。其于制度,亦多所厘定。    一吕思勉《两晋南北朝史》

材料三  北魏在中原建立以后,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即如何处理这一广大地区的民族关系,其中包含如何对待汉族的先进生产方式、汉族的文化问题。是继续保存拓拔氏旧的社会制度和旧有的文化习惯,还是捐弃旧俗,接受先进的文化,在新的历史环境中获得新生,北魏的统治者必须作出抉择。  

——白寿彝《中国通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商鞅变法的有利条件。这些条件使秦国变法呈现怎样的特点?(4分)

(2)据材料二,归纳孝文帝迁都对改革的作用。从材料看,孝文帝改革之心坚定的原因是什么?(3分)

(3)据材料三,与商鞅变法相比,孝文帝改革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什么?综合上述材料,分析影响改革效果的基本因素。(3分)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