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1941年,美国驻苏联大使戴维斯的回忆录《莫斯科行动》出版。该书的一大特色就是为莫斯科“大清洗”辩解,而这不仅被美国华纳兄弟拍摄成宣传斯大林的同名影片,还受到了罗斯福的默许和高度重视。这反映出美国 A. 借机学习苏联工业化建设的经验 B. 意欲借苏联摆脱经济危机的阴影 C. 抑制法西斯寻求合作的宣传需要 D. 意图缓和与苏联的冷战对峙局势
|
2. 难度:简单 | |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下列战场战局开始出现转折的先后顺序是 A.太平洋、北非、苏德、中国 B.苏德、中国、北非、太平洋 C.中国、苏德、太平洋、北非 D.北非、太平洋、中国、苏德
|
3. 难度:中等 | |||||||||||
下列为20世纪上半期出现的国际会议。它们
①反映了解决国际争端方式的变化 ②都由大国操纵并损害弱国利益 ③都体现不同社会制度国家的合作 ④体现了人类对和平的美好追求 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
4. 难度:简单 | |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某重大事件发生之后,英国首相丘吉尔表达了一种解脱的感觉,他对战争形势做出评价“胜利终究属于我们”。中国最高领导人蒋介石则突然有了一种放松的感觉,破天荒地对副官说“今天晚上去看戏”。此处“某件重大事件”应该是 A. 1940年9月德、意、日三国结成军事同盟 B. 1941年6月苏德战争爆发 C. 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 D. 1942年《联合国家宣言》签署
|
5. 难度:中等 | |
假如以“谁能有效控制海洋,谁就能取得战争胜利”为题写一篇历史小论文,下列史实中,不宜作为论据的是 A. 中途岛之战 B. 日德兰海战 C. 中日甲午战争 D. 不列颠之战
|
6. 难度:简单 | |
《九国公约》规定:“不得因中国状况,乘机营谋特别权利,而减少友邦人民之权利,并不得进行有害友邦安全之举动。”这一规定旨在 A. 使日本放弃在山东的权利 B. 打破日本对中国的独占 C. 推动中国恢复领土主权 D. 形成列强侵华的军事同盟
|
7. 难度:中等 | |
国际联盟和联合国的共同点有 ①都是世界大战的产物 ②都宣布旨在维护世界和平 ③都是由英法美等大国操纵 ④都是由美苏大国操纵 ⑤都具有大国强权色彩 A. ①②③⑤ B. ①②⑤ C. ①②③ D. ①②④⑤
|
8. 难度:困难 | |
下图为秦始皇统一币制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统一后以圆形方孔“半两钱”通行天下 ②奠定了此后2000多年中国铜钱的基本形状 ③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 ④有利于各地经济的交流和发展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
|
9. 难度:中等 | |
“或许因为他(太宗李世民)本身带有少数民族血统之故,因此无论胡汉,都能一视同仁。这种作风对有唐一代具有决定性的影响。”下列选项中体现唐太宗“这种作风”的是 A. 选官不拘一格,用人扬长避短 B. 选其(突厥)酋长,使入宿卫 C. 文德治国,崇儒尊孔,完善科举 D. 对宗教一体扶植,“示存异方之教”
|
10. 难度:中等 | |
《尼布楚条约》用“中国”指称清朝疆域,表明清朝行使和维护的是中国主权,但康熙帝也强调:“我满洲姓人,应遵满洲之道。以己之迂效法汉人,复为汉人所笑骂,自食其果。”以上信息不能说明 A. 康熙帝打破了“汉人中心论” B. 康熙帝重视确立自身的正统性 C. 康熙帝排斥和拒绝汉族文化 D. 《尼布楚条约》里的“中国”具有近代主权国家的含义
|
11. 难度:中等 | |
孔子说:“为政先礼”,“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在教导他的学生子贡时说为人要“富而好礼”,在教导他的学生颜渊时说“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材料表明“礼” A. 体现为宽以待人 B. 是处理社会各个阶层关系的最高准则 C. 是治国立身的基础 D. 对不同社会阶层的要求是不一样的
|
12. 难度:中等 | |
1651年,克伦威尔颁布《航海条例》规定:“……无论为英国人或别国殖民地,所生产、出产或制造的任何货物和商品,如非由属于本共和国人民所有的任何种类船舶载运,皆不准输入或带进英吉利共和国……殖民地或领土。”这一“条例” A. 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形成 B. 引发了英荷两国之间的战争 C. 引起了西欧“商业革命” D. 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
|
13. 难度:中等 | |
“他(华盛顿)担任第一任总统时的坚定态度和树立的榜样限制了党派之间的激烈斗争,把国家的分裂推迟了六十年。”下列华盛顿的活动中能支持这一观点的是 A. 主持制定联邦宪法平衡南方和北方的利益 B. 宣布“严守中立”,使美国避免卷入欧洲战事 C. 网罗人才,使南北方、各党派等集团意见在政府中都有反映 D. 发表告别辞,告诫大家要摈弃党派的意见,维护联邦的统一
|
14. 难度:中等 | |
某次战役前,拿破仑发布公告称:万一“不能确切掌握胜利,你们将会看到你们的皇帝身先士卒暴露于危险中,因为胜利不可悬而不决,尤当今日国家荣誉所系的法军荣誉正濒于危险之时更是如此”。同一天,法军一翼后撤,诱敌进攻……俄军陷入冰湖陷阱之中,联军损失三万多人。这次战役是 A. 奥斯特里茨战役 B. 滑铁卢战役 C. 莱比锡大会战 D. 莫斯科之战
|
15. 难度:中等 | |
甘地是印度民族独立运动的领袖,素有“圣雄”之美称。下列有关甘地的事迹,按照发生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明确提出“英国退出印度”的主张 ②首次提出同英国政府不合作 ③发动“食盐进军” ④被选为印度国大党主席 A. ①②④③ B. ①③②④ C. ②①③④ D. ②④③①
|
16. 难度:中等 | |
列宁在《国家与革命》一书中写道:“在这里,全体公民都成了国家(武装工人)雇佣的职员。全体公民都成了一个全民的、国家的‘辛迪加’(国家垄断经营的大公司)的职员和工人。全部问题在于要他们在正确遵守劳动标准的条件下同等地劳动,并同等地领取报酬。”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 列宁主张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B. 列宁肯定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效果 C. 列宁构想了俄国社会发展道路 D. 经济建设成为布尔什维克党的工作重心
|
17. 难度:简单 | |
下列两枚邮票所反映的无产阶级政治斗争的阶段性特征是 A. 从和平斗争到暴力革命 B. 从理论到实践 C. 从空想到科学 D. 从经济斗争到政治斗争
|
18. 难度:中等 | |
毛泽东某一著作有如下阐述:“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必须分为两步,其第一步是民主主义的革命,其第二步是社会主义的革命,这是性质不同的两个革命过程。”该著作是 A.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B. 《井冈山的斗争》 C. 《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D. 《新民主主义论》
|
19. 难度:困难 | |
有学者评价牛顿:“以他对天地万物寥寥数条规律的精美绝伦的概括,彰显了人的理性的伟大,暴露了宗教非理性主义的荒谬。”下列能印证这一观点的是 A. 提出了光的“微粒说”和“波动说” B. 运用了“假设—演绎”的研究方法 C. 提出引力中光线会发生弯曲的观点 D. 第一个充分运用实验的研究方法
|
20. 难度:中等 | |
下图是1983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葡萄牙贝伦塔,在大航海时代,它是航海家们的起点。对这一建筑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 它由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B. 它是葡萄牙的骄傲,也是人类的共同财富 C. 它受《世界遗产公约》的保护 D. 它具有真实性,但不一定具备完整性
|
21. 难度:困难 | |
“湖里的每一滴水都有文化,湖水里沉积着穿透历史的风雅。”2011年,杭州西湖入选《世界遗产名录》,其入选的主要理由有 ①为传统中国文化提供了独特见证 ②对城镇规划与景观设计方面的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 ③影响了中国文学艺术作品,是诸多艺术作品的描绘对象 ④代表着一种独特的艺术成就,是一种创造性的天才杰作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
22. 难度:简单 | |
欧洲目前拥有的世界文化遗产最多,神庙和教堂是这些文化遗产宝库中的璀璨明珠。下列神庙和教堂中,能见证罗马文艺复兴兴盛历史的世界文化遗产是 A. 万神殿 B. 帕特农神庙 C. 西斯廷小教堂 D. 圣母玛利亚大教堂
|
23. 难度:简单 | |
下图为米开朗基罗参与设计的某教堂平面图,下列关于该教堂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天主教堂 B. 标志着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诞生 C. 为提高佛罗伦萨共和国声誉而建 D. 内壁绘有米开朗基罗的《创世纪》
|
24. 难度:困难 | |
中国建筑物坐北朝南,但是有些建筑却因为特殊的需要和诉求,违背这一原则,下列建筑物采用坐西朝东的是 A. 大昭寺 B. 秦始皇陵 C. 日昇昌 D. 故宫
|
25. 难度:困难 | |
整座布达拉宫,浑然一体,呈现藏汉合壁的风格。下列描述,能体现布达拉宫具有汉族建筑特色的是 A. 红白色彩鲜明,层次高低错落 B. 采用碉楼建筑形式,木石混合结构 C. 殿内的木结构采用梁架、斗拱、藻井等形式 D. 墙基深入岩层,部分墙体的夹层还浇注铁汁
|
26. 难度:困难 | |
“群”是中国建筑的灵魂。中国建筑在外部空间的创造上达到了世界的高峰,下列属于颐和园生活区建筑群的有 A. 仁寿殿 B. 谐趣园 C. 佛香阁 D. 德和园
|
27. 难度:中等 | |
仿照杭州六和塔建造,是颐和园建筑布局的中心,为古代建筑的精品。它是 A. 仁寿殿 B. 智慧海 C. 佛香阁 D. 玉澜堂
|
28. 难度:简单 | |
西递宏村与平遥古城的相似之处有 ①都能了解到明清的古建筑 ②都能了解到明清商人的一些情况 ③都能了解到明清古民居的居住形式 ④都能了解到明清城市建筑布局和人工水系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
29. 难度:中等 | |
下面这种昆曲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 它被称为中国“近代百戏之祖” B. 它是中国戏曲的“活化石” C. 它是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作 D. 它是中国戏曲的“常青树”
|
30. 难度:简单 | |
脚色制是中国戏曲艺术的伟大创造。演员分工,称“脚色”,脚色各有名目,在戏曲中扮演男主人公的称为 A. 生 B. 旦 C. 净 D. 丑
|
31. 难度:中等 | |
在维护国家和民族利益的问题上,古今中外的政治家作出了各自的努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传统的中国历史学家一向在褒贬品评人物,在临到秦始皇头上则觉得题材之大,牵涉之多,不容易随便处置。他的残酷无道达到离奇的境界,如何可以不受谴责?可是他统一中国的工作,用这样长远的眼光设计,又用这样精到的手腕完成,又何能不加仰慕?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材料二:他(甘地)写道:“我深信假如只有在怯懦和暴力两者之间加以选择时,我将永远选择暴力……我宁愿要印度采取暴力来保护自己的荣誉,不愿向英国卑躬屈膝,含垢忍辱地听人家侮辱,失去自己的荣誉。可是我认为非暴力比暴力要高明的多。”“因此我并不是因为印度衰落才号召印度实行非暴力主义,而正是因为认识了印度的力量我才号召印度实行非暴力主义。” ——王春良《世界现代史诸问题》 材料三:1980年1月,邓小平在中共中央召开的干部会议上说,八十年代我们要做的主要是三件大事:一、在国际事务中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二、台湾回归祖国,实现祖国统一;三、加紧四个现代化建设。 ——王桧林主编《中国现代史》 (1)为什么黄仁宇认为对秦始皇的评价“不容易随意处置”,请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有关史实加以说明。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在印度“非暴力比暴力要高明的多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针对“三件大事”邓小平分别提出了哪些政策或方案。请用一句话概括邓小平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史上的地位。
|
32. 难度:困难 | |
图片反映历史,阅读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图1是哪个地方的著名建筑?它的建筑理念是什么? (2)图2的建筑体现了怎样的指导思想?如果要为该图片加上一组定语,你认为比较妥当的是什么?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两大建筑形成的历史背景。
|
33. 难度:困难 | |
材料一:1974年之后,“秦俑”出土,这更增加我们思考的机会。这批陶器塑像据估计约为六到七千个,个个不同。从脸上的表情,还可以看出各人的年龄和性格。……他们所着靴鞋的鞋底有圆钉。所穿的甲,铁片以皮带穿贯,都根据实物丝毫不苟的模制,步兵和骑兵的制服也不同。并且这几千个塑像带着战车和兵器构成战斗队形,又能大概一致保存艺术和技术上的同一标准。 材料二:有一件事,我们无法忘记,即秦始皇是历史上“万里长城”的首创者。这是嬴政统一中国之后命蒙恬率兵三十万,收河南,伐匈奴,在团结对外的条件下,全面筑城。此举更表示他的极权政治有实际的需要。 材料三:目前在秦兵马佣三个墓坑中共发掘武士俑800多件,木战车近20辆,战马100匹。由模拟的军阵,可以想见二千年前横扫六国,统一全国,所向披靡的秦国军队的威武强大。陶俑体态高大,与真人相仿,一般在1.8米左右,陶俑的神态各异,表情逼真,体现了秦代高超的雕塑艺术水平。据史料记载,秦陵中还建有各式宫殿,陈列着各式奇异珍宝。秦陵及兵马俑坑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回答: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兵马佣的特点。 (2)材料二提及了秦始皇在中国历史上的哪些事迹?作者是怎样看待秦始皇的极权政治的?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始皇兵马俑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成功的理由。
|
34. 难度:困难 |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紫禁城以三大殿为核心,以中轴线为骨干,重点突出、主次分明、整齐严谨、端庄宏伟、显示出登峰造极的皇家气派和辉煌奇异的神秘力量。它将明代帝王的“雄才伟略”高度集中和概括,条理分明、井然有序地构建为真实的艺术殿堂,成为中国古代宫廷建筑史上的杰作,……整个紫禁城也就成为浓缩了的宇宙和等级社会的模型,显示着皇权的至高无上和万寿无疆。 ——《中国全史——明代艺术史》 材料二:(颐和园)园中几乎集中了中国古代所有的建筑形式,殿堂厅室、廊馆轩榭、亭台楼阁、塔庙坊桥,一应惧全。园林的布局,有主体,有陪衬,并注意协调山峦和湖泊等景物的关系,建筑虽多而不杂乱,……形成山水秀丽、景色万千的人间仙景。……将各种不同风格的园林和谐地组合在一起,成为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的博物馆。 ——摘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选修 请回答: (1)有人把材料一中的这条“中轴线”称为古代中国的“精神轴线”,谈谈你对这条“精神轴线”的理解。你认为今天中国人民的“精神轴线”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颐和园园林建筑在布局上是如何体现自然、和谐的幽美意境的?对我们今天的城建规划有何借鉴之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