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河北辛集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货币一般被认为是用于交换的一般等价物,下列有关货币的说法错误的是

 

A. 秦朝曾经用图一中的货币来巩固其统治

B. 北宋政府曾经一度推广图三中的货币

C. 图二中货币最早可能铸于唐朝开元年间

D. 他们的使用都有利于当时的经济发展

 

详细信息
2. 难度:困难

南宋年初,“中原士民,扶携南渡,不知其几千万人”,南方地区小麦价格暴涨,“农获其利,倍于种稻”,小麦在南方大规模种植,南稻北麦的粮食作物分布格局被打破。对此判断正确的是

①南迁的北方人民对面食的需求推动小麦种植

②《农政全书》的刊刻推广了先进的种植技术

③稻麦兼种技术的发展为小麦种植提供了条件

④曲辕犁开始从北方引入,促进生产效率提高

A. ①②

B. ①④

C. ①③

D. ②③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明清时期,在江南、华南的一些地区,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扩大,传统的粮食生产比重降低。这一现象表明,明清时期上述地区

A. 农产品商品化趋势明显

B. 人口变动导致粮食需求减少

C. 普通农户收益锐减

D. 农业生产出现衰退

 

详细信息
4. 难度:困难

山西票号在清政府危机时期曾间接履行过“代理国库”的职责,但没有“硬性”的契约进行保障,也没有得到清廷法律上的认可和支持。材料旨在强调山西票号

A. 具有国家银行性质

B. 推动了近代中国金融近代化

C. 与政府关系不平等

D. 为满足长途贩运贸易而建立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有学者认为,通过本国金融体系及设立股份制公司等手段募集社会资金从而为工业化提供资金保障,是西方工业近代化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中国的洋务运动偏偏这两条路都行不通,从而决定了它最终崩溃的命运。这一现象反映了

A. 洋务运动资金保障严重缺陷

B. 洋务运动背离了近代化潮流

C. 晚清经济管理体制的落后

D. 洋务派坚持“中体西用”思想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是在传统官制以外另成系统的一个机构,这个名称不仅反映了“天朝”观念的动摇,也反映了近代政治制度的变化。这些变化不是新物取代旧物,而是在旧物边上另置一个新物。这反映了

A. 中国近代化的复杂性

B. 中国近代外交的开端

C. 除旧与布新同步进行

D. 洋务运动不符合时代要求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题文)下图是中国近现代四种经济形式的发展走势图,对该图解读正确的是

A. ①的发展主要得益于英国对华资本输出

B. ②的变化根本原因是只学西方科学技术,不学西方政治制度

C. ③的趋势表明我国没有完成所有制的转变

D. ④的产生促进了抗战时期民族企业的发展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1859年,英国人呤唎在广州街头散步,看见很多中国姑娘的天足上穿着欧式鞋地,头上包着鲜艳的曼彻斯特式的头巾,作手帕形,对角折叠,在颏下打了一个结子,两角整整齐齐地向两边伸出。……觉得广州姑娘的欧化癖是引人注目的。这反映了

A. 广州是五口通商的主要城市    B. 广州社会风气开放

C. 西方工业品的输入影响民众生活习俗    D. 沿海地区的开放使女子地位提高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1932年,宋裴卿创办了东亚公司,以实业救国作为东亚公司的精神支柱,并写进了厂歌。该公司所产“抵羊牌”毛线,即取抵制洋货之意,该产品一出现就受到中国老百姓的欢迎,抵羊毛线由此蜚声全国。这说明宋裴卿

A. 关注企业核心竞争力

B. 冲破了视商业为末业的传统观念

C. 重视企业精神的塑造

D. 具有追求利润为目的的冒险精神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题文)20世纪50年代后期,北京市向知识分子发放“高脑油”(高级脑力劳动者补助油)。关于发放的时间和定量,有以下记述:

据此可知,关于“高脑油”的发放

A. 展览的文字介绍真实可靠

B. 两部经济著作的记述完全一致

C. 馆藏的原始文件更为可信

D. 现有史料无法证明其是否实行

 

详细信息
11. 难度:困难

下表反映了建国后某时期连续4年的经济建设情况,为此我国政府

 

年份

粮食产量(万吨)

国家职工人数(万人)

国家财政收支(亿元)

第1年

19505

2451

+6.0

第2年

20000

4532

—21.8

第2年

17000

4561

—65.8

第4年

14350

5044

—81.8

 

 

A. 削减城镇人口

B. 开展农业合作化运动

C. 优先发展农村经济

D. 推行经济体制改革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改革开放后,中国农村的土地政策由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一家一户为经营单位,到主张实行土地流转,加快土地向龙头企业、种植大户、专业合作组织等经营主体集中,促进土地规模化经营。这说明了

A. 家庭联产承包助推生产力的短时性

B. 经济体制改革新内容注入的必要性

C. 大土地经营才能调动劳动者积极性

D. 农村土地所有权再次调整的迫切性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京津塘高速公路是第一条经国务院批准并部分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建设的跨省、市高速公路,1987年12月动工。这条高速公路的修建能够得到世界银行贷款,主要是因为改革开放后我国

A. 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B. 将天津设为沿海开放城市

C. 恢复世界银行席位

D. 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1991年《当代思潮》杂志发表文章《改革开放可以不问姓“社”姓“资”吗?》,指出不问姓“社”姓“资”口号的流行,会把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事业拖上绝路。文章侧面反映了当时中国

A. 深化改革已经成为社会共识

B. 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C. 改革亟需打破意识形态束缚

D. 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已经明确

 

详细信息
15. 难度:困难

下表是法国货币图尔里佛中含银量的变化,对该现象的影响分析不正确的是

 

时间

1541﹣1550

1551﹣1560

1561﹣1570

1571﹣1580

1581﹣1590

1591﹣1560

含银量

50%

39%

11%

17%

18%

5%

 

 

A. 美洲的贵金属到达欧洲存在时间差异

B. 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C. 实现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

D. 金银用途以及流向的多元造成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题文)《新全球史》中写道:欧洲、印度、加勒比海以及北美都在1756~1763年发生战事,欧洲人、亚洲人和美洲土著人都卷入了这一场“七年战争”。因此这场战争也被称为一场帝国大战。这场战争(  )

A. 是英国工业革命之后开拓市场的表现

B. 直接导致了法国君主专制统治的结束

C. 与北美反抗英国统治的战争同步进行

D. 为不列颠殖民帝国的形成打下了基础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英国思想家培根说:“一个国家若能成为海上主人,就等于成了一个帝国。”伊丽莎白女王则声称:“海洋不属于任何民族、任何个人。”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英帝同在重商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崛起

B. “日不落”帝国的建立是这些言论出笼的保障

C. 新航路开辟后英国率先建立海洋霸权

D. 英国运用自由主义经济思想打造“世界工厂”

 

详细信息
18. 难度:简单

近代的机器与其说是需要的结果,不如说是被迫无奈时有意的发明产物。因为棉布紧俏发明了新式纺纱机和织布机,因为机械动力不足而改良了蒸汽机。这表明,工业革命时期的技术革新

A. 源于人们生活中的无意发现

B. 着力解决生产中的迫切问题

C. 推动垄断组织的产生与发展

D. 体现科学与技术的密切结合

 

详细信息
19. 难度:困难

1825年,英国利物浦议会就曼彻斯特﹣利物浦城际铁路修建案展开辩论。控制议会上层的运河公司代表提出了“修铁路会导致男人不育、奶牛发疯”等多条反对理由,企图维护既得利益。希望通过铁路降低运输成本的棉纺织业主坚持斗争,最终取得胜利。这反映出当时英国

A. 民众的环保意识较强

B. 产业发展影响政治生活

C. 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

D. 君主立宪制度有待完善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下图所示纲领性文献最早发表于1848年,文中提到,“在危机期间……仿佛是工业和商业全被毁灭了,——这是什么缘故呢?因为社会上文明过度,生活资料太多,工业和商业太发达……资产阶级用什么办法来克服这种危机呢?一方面不得不消灭大量生产力,另一方面夺取新的市场,更加彻底地利用旧的市场”。对这一论断,认识正确的是

A. 它预见到了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

B. 经济危机只能通过消灭生产力来缓解

C. 当时欧洲资本主义文明已经发展过度

D.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会阻碍生产力进步

 

详细信息
21. 难度:简单

1930年,美国通过了极端贸易保护主义的“斯穆特--霍利关税法案”。该法案提高了890种商品的进口税率,一经实施即有33个国家提出抗议,随后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大幅度增加关税,引发了全面的贸易战。当时这种措施

①体现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特征

②加剧了世界经济的下滑

③诱发了国际自由贸易体系的崩溃

④推动了本国经济的恢复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详细信息
22. 难度:困难

1935年,美国最高法院因为《全国工业复兴法》授予联邦政府管理州内贸易等权力违宪宣布该法无效;1937年,最高法院认为联邦政府有权监管任何涉及州际贸易的劳资关系,否定了琼斯—劳克林钢铁公司对《全国劳工关系法》侵犯各州权力的控诉。这一变化反映出

A. 联邦行政权力扩张影响司法公正判决

B. 分权制衡机制削弱了新政的实际效果

C. 罗斯福新政缓和了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D. 政治经济的发展导致司法解释的变化

 

详细信息
23. 难度:中等

“它实质上是(列宁)以社会主义体制(共产党执政)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相结合的一种‘混合经济’的创造性实验。”材料中的“实验”

A. 加速了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B. 壮大了公有制经济的力量

C. 开创了工业化建设新道路

D. 促进了苏俄社会经济恢复

 

详细信息
24. 难度:简单

宣传画是“看得见”的历史。图1和图2分别宣传20世纪30年代的苏联、美国的某项措施,两者都

 

A. 体现了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B. 充分调动了农民和工人的生产积极性

C. 处于相似的国内外经济环境

D. 合理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生产

 

详细信息
25. 难度:困难

1918年后,西方各国对苏联采取了敌视和封锁政策。但1931年,美国出口的机器设备中,有50%卖给苏联。1929—1930年,英国机器出口总量的70%销往苏联,而1932年竟高达90%。这种变化表明当时

A. 苏联经济落后,沦为英美资本主义国家的商品市场

B. 美英借鉴了苏联国家干预经济的的模式

C. 美英以邻为壑,转嫁危机至苏联

D. 经济危机淡化了意识形态的冲突

 

详细信息
26. 难度:困难

下图是20世纪60—80年代苏联和美国的工业产值的增长速度图,据此可以推知

 

A. 美国的工业产值增速高于苏联

B. 斯大林体制成为苏联经济下滑主因

C. “冷战”导致美苏经济此长彼消

D. 加强干预使美国走出“滞胀”危机

 

详细信息
27. 难度:中等

1947年,美国商务部报告显示,当年美国出口总额为145亿美元,占GDP约7%,而美国的工业生产能力要求这一数字为20%.战时繁荣的美国荣光不再,GDP增长停滯,失业率大幅上升。这反映出战后的美国

 

A. 已经成为世界经济霸主

B. 国内社会矛盾日益尖锐

C. 迫切需要输出剩余资本

D. 面临战后经济转型压力

 

详细信息
28. 难度:困难

1973年世界性经济危机爆发,发达国家出现了经济增长显著下降、通货膨胀加剧等长期并存的局面。美国经济“滞胀”持续时间长达10年,供给学派应运而生,并盛行于80年代,它强调

A. 控制货币发行量,反对过多干预经济

B. 扩大政府开支,增加政府预算赤字

C. 供给应适应需求,重点是扩大需求

D. 减少税收和减少政府对经济的管制

 

详细信息
29. 难度:中等

下图为苏联“一五”和“二五”计划时期工农业产值增长情况。据此前后变化可知

 

A. 苏联在“二五”计划时调整了产业结构比例

B. 斯大林模式不能解决产业结构失衡问题

C. 计划经济必然会导致农业发展缓慢

D. 重工业的增长是以牺牲农业和轻工业为代价的

 

详细信息
30. 难度:困难

1936年,法国作家安德烈•纪德受苏联作家协会之邀进行访问,后来发表了《访苏归来》随笔集。在书中描述,一些地方的商场,普通百姓排起长队,耐心地等待,尽管量少质差,也都高高兴兴,显得很快活,很幸福。由此可知,此描述作为一种史料

A. 属于文学性描述已脱离历史语境

B. 属于个人评价不具有史料价值

C. 证明西方世界对苏联的恶意丑化

D. 真实的苏联人民生活状况

 

详细信息
31. 难度:中等

苏联官方资料,苏联的工业生产在“四五”计划期间超过战前水平的73%,其中重工业生产增加了一倍,轻工业增加了23%,军事工业仍然受到最多的关注,成功爆炸原子弹。这表明

A. 苏联摆脱了帝国主义国家的包围封锁

B. 苏联建设成就奠定反法西斯物质基础

C. 苏联利用了西方经济危机的发展契机

D. 苏联重建道路依然坚持了斯大林模式

 

详细信息
32. 难度:中等

“其原则有三:一是扩大企业自主权,以利于提高企业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二是管理经济由行政方法与经济方法相结合,逐步以经济方法为主,加强经济杠杆的作用;三是贯彻国家、企业与个人三者利益结合的原则。”这是在经过一番政策调整后,1965年召开的苏共中央九届全会通过决议的节选,此后出台了一系列文件。这表明了苏联

A. 实行新经济政策

B. 进入了“新经济”时代

C. 推行新经济体制

D. 实施“加速发展战略”

 

详细信息
33. 难度:困难

20世纪60-70年代,法国、联邦德国和意大利北部原本落后的农村迅速实现了机械化,数百万农民成了相对富裕的农场主,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A. 马歇尔计划开始发挥作用

B. 欧洲经济一体化的推动

C. 西欧社会福利制度的确立

D.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

 

详细信息
34. 难度:简单

2011年,德国和发证啊共同编撰的讲述欧洲历史的教科书历时五年终于完成,创造了编撰共同历史教科书的德法模式,即双方一直磨合到彼此就大部分争议问题达成共识,再开始共同编写教科书。编者认为这套书的最终目的,是鼓励学生以批判的眼光看待历史,不会只给一种答案。据此判断,编撰此书体现了

A.价值判断高于史实判断             B.对于民族国家身份的认同

C.历史共识需要批判思维             D.批判思维比历史真实重要

 

详细信息
35. 难度:中等

1960年,石油生产国伊拉克、沙特阿拉伯、伊朗等国家建立石油输出国组织,反映了发展中国家反对旧的世界经济秩序的要求。构成这段文字的是

A. 历史观点和历史解释

B. 历史观点和历史结论

C. 历史结论和历史解释

D. 历史叙述和历史解释

 

详细信息
36. 难度:简单

“据统计在当代发达国家中,由专业人员、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办公职员构成的新的职业群体迅速崛起并最终超过蓝领工人阶层,这个阶层的人数约占总人口数的50%~60%”,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知识经济的发展

B. 社会结构的变化

C. 福利国家的建立

D. 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详细信息
37. 难度:中等

(题文)下图为西班牙《阿贝塞报》刊发的新闻漫画《就欺负你!》。该漫画反映出

A. 欧元居国际货币体系主导地位

B. 欧元与美元竞争激烈

C. 欧洲统一的货币体系走向分裂

D. 欧元推动欧洲一体化

 

详细信息
38. 难度:中等

2018年6月21日,针对美国发动的对欧盟商品加征关税,欧盟正式批准对美图产品加重报复性关税实施条例,并于22日起对美国产品加征关税。这说明

A. 美国建立单极世界遇到阻力

B. 美欧间争夺经济霸权加剧

C. 世界自由贸易原则遭到破坏

D. 经济区域集团化具有优势

 

详细信息
39. 难度:困难

美国总统特朗普于2018年3月22日在白宫签署备忘录,宣布对总值600亿美元的中国进口商品加征关税,主要涉及10个高科技领域,并限制中国企业对美投资并购。此前美国曾动用过5次301的条款对中国进行所谓“贸易战”,主要涉及知识产权和清洁能源领域等。上述现象将直接导致

A. 美国民众的生活成本增加

B. 美国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下降

C. 促进美国国内经济的发展

D. 经济全球化和趋势受阻

 

详细信息
40. 难度:简单

西方学者弗里德曼认为,全球化包括不可阻挡的市场一体化,民族国家发展和科技进步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同时全球化也会使某些国家遭到不公正对待并远远落在后面,从而在这些国家出现强烈的反作用。由此可知,该学者

A. 指出了全球化带来的利弊    B. 批评现存的反全球化思潮

C. 强调了全球化的消极作用    D. 提出了应对全球化的策略

 

二、材料分析题
详细信息
41. 难度:困难

物种交流是世界文明交流的重要方式;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有助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国是大豆的故乡,甲骨文中就有关于大豆的记载。先秦时期,大豆栽培主要是在黄河中游地区,“豆饭”是人们的重要食物,《齐民要术》通过总结劳动人民长期的实践经验,认识到大豆对于改良土壤的作用,主张大豆与其他作物轮种。唐宋时期的文献中都有朝廷调集大豆送至南方救灾、备种的记录,大豆的种植推广到江南及岭南……从古至今,各式各样的豆制品是中国人喜爱的食物,提供了人体所需的优质植物蛋白。

1765年,大豆引入北美,最初作为饲料或绿肥。19世纪60年代,豆腐在美国开始被视为健康食品。19世纪末,大豆根瘤的固氮功能被发现,在美国干旱地区推广种植,至1910年,美国已经拥有280多个大豆品种。1931年,福特公司从大豆中开发出人造蛋白纤维,大豆成为食品工业、轻工业及医药工业的重要原料。1954年,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大豆生产国,种植面积超过一亿亩。大豆在南北美洲都得到广泛种植,美洲的农田和中国人的餐桌发生了紧密联系。

——摘编自刘启振等《“一带一路”视域下栽培大豆的起源和传播》等

材料二:我国曾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生产国和出口国,由于对大豆重视不够,大豆种植科研投入不足,使我国大豆种植面积萎缩,总产量一直徘徊不前。从1996年起,我国大豆进口依存度连年递增,目前我国对外大豆依存度高达85%。中国大豆进口前三大来源国分别是巴西、美国和阿根廷,他们控制着全球70%以上的大豆货源,这些粮商基本都在我国开设油脂厂,掌控我国80%的大豆加工能力。进口大豆价格的上涨很容易造成豆油生产成本的上涨,并直接影响最终消费价格,并且进口大豆多为转基因大豆。

——摘自百度百科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历史上种植利用大豆的特点和作用。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大豆得以在美国广泛种植的原因。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我国大豆严重依赖进口的危害,并给出改变这一局面的建议。

 

 

三、论述题
详细信息
42. 难度:困难

历史叙述、历史解释是历史学习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近现代以来世界金融中心的变迁经历了从佛罗伦萨等独立城市为中心的“北意大利金融”,发展到以阿姆斯特丹为中心的“荷兰金融”,再到以伦敦为中心的“英国金融”和以纽约华尔街为中心的“美国金融”,最后到世界金融中心呈现逐渐向亚太地区转移并逐渐呈现多极化的发展态势等几个发展阶段。

每一个阶段的金融中心都有一段璀璨的历史,他们兴衰更替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导致世界金融中心变迁的因素多种多样,既有必然性因素,也有很多偶然性的因素。世界各金融中心的兴衰变迁历程反映着各国经济、政治、社会、文化背景下的兴衰变迁,其实质是大国崛起与衰落的历程。

——邹明贵《近现代以来世界金融中心的变迁》

概括材料观点,并结合世界近现代史相关知识加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

 

 

四、材料分析题
详细信息
43. 难度:简单

(2018年江苏单科历史26)(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无产阶级革命家列宁晚年在患病休养期间,一直坚持对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思考。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从1921年起,列宁对商品货币关系的观点发生了重大改变。列宁指出,在农村还没有实行共产主义的物质基础之前,决不能过早地提出向农村推行共产主义目标。共产主义与商业并非“风马牛不相及”。在大机器工业还没有充分发展的条件下,商业是“千百万小农与大工业之间唯一可能的经济联系”,“是无产阶级先头部队同农民结合的唯一可能的环节”。国营企业要进行严格的经济核算,改变不讲核算、不要利润的情况。在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期间,要健全货币,整顿货币流通,恢复财政信贷制度,使货币为过渡时期的经济和社会主义建设服务。要掌握市场规律,以此制定经济措施,来调节市场和货币流通。

—摘编自季正矩《列宁传》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概括列宁关于商品货币关系的观点。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列宁关于商品货币关系的观点。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