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四川省泸州市2019届高三(高2016级)第二次教学质量诊断性考试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金文的“华”,字形如一朵绽放的花朵,取义为美。《十三经注疏·春秋左传正义》中也说:“中国有礼义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这表明

A. “礼”成为华夷之辩的主要内容

B. 文字的变化折射出民族交融

C. 西周时期华夏民族已经基本定型

D. 周人对礼乐文化发展的自信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汉代,尽管帝王在“罪己诏”中罗列了诸多罪责,并反复强调“万方有罪,在予一人”,但他们永远不会引咎辞职或将皇位禅让给别人。帝王的“罪己诏”实质是

A. 天人感应思想的反映

B. 加强君主专制的工具

C. 体现民本的治国原则

D. 加强中央集权的工具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白娘子和许宣的故事在唐宋时期就流传开来,但主人翁的身份却在发生变化。唐宋时期的小说和话本中,许宣这个角色或是盐铁使之子,或是统制(将领)之子,而到明代就变为开药铺的了。这反映了

A. 商人社会地位得到提高

B. 文学的内容在不断变化

C. 商品经济有了较大发展

D. 社会等级观念不断强化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秦朝到元朝地方管理机构演变情况表

上表是根据历代《地方志》整理而成,反映出从秦朝到元朝

A. 增设地方行政层级以减轻中央的负担

B. 加强君主专制统治的方式不变

C. 增设地方行政层级以加强对地方控制

D. 州郡等地方行政区的权力不变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朝贡体系是公元前3世纪到19世纪末期存在于东亚、东南亚和中亚地区的,以中国中原帝国为主要核心的等级制网状政治秩序体系。常与条约体系、殖民体系并称,是世界主要国际关系模式之一。以下关于朝贡体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朝贡体系是清政府推行闭关锁国政策的根源

B. 朝贡体系解体的标志是中英鸦片战争的爆发

C. 朝贡体系解体的根本原因是清王朝的腐朽落后

D. 朝贡体系使古代中国不能正确认识世界局势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辛亥革命后,孙中山认为:今后将敷设无数之干线,以横贯全国各极端,使伊犁与山东恍如毗连,沈阳与广州语言相通,云南视太原将亲如兄弟焉,……则中国之前途,可永久适存于世界。其意在说明铁路的修筑

A. 有助于实现中国近代化

B. 有助于增强民族意识

C. 有利于交通条件的改善

D. 有利于实现民生主义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认为:抗战作战形式应该是“基本的游击战,但不放松有利条件下的运动战”,并多次强调“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中共

A. 发动群众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

B. 促成国共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C. 团结海外力量结成反法西斯同盟

D. 组织民兵以阵地战防守遏制日军攻势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1985年中央决定进行工资改革,企业职工的工资和奖金要同企业的经济效益高低、个人贡献大小挂钩,要逐步适当拉开职工收入的档次,改变平均主义状况。这说明当时

A.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

B. 企业完全实现了经济的自主管理

C. 按劳分配原则得到全面贯彻

D. 工资改革逐步推动经济体制改革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伯罗奔尼撤战争期间当伯里克利的政策给雅典人带来沉重灾难的时候他们判处伯里克利一笔罚金;当雅典军队远征西西里失败之后,雅典民众开始转而攻击那些赞成远征的演说家。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民众决策具有强烈的情绪化特征

B. 实现民众对执政者的完全监督

C. 直接民主导致权利被滥用和误用

D. 体现了一定的“主权在民”观念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托克维尔在《旧制度与大革命》中指出,“法兰西民族在行动中如此充满对立,如此爱走极端,不是由原则指导,而是任情感摆布”,以此来理解近代法国政体更替频繁的原因。这说明托克维尔

A. 认为启蒙运动中理性主义没有得到较好的宣传

B. 从法兰西民族特性来剖析历史

C. 认为民族特性是法国政体更替频繁的主要原因

D. 开辟历史研究的新途径和角度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1961年——1975年苏联农业投入情况表

上表数据反映的历史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 希望改变农业落后的面貌

B. 解决重工业产品过剩问题

C. 加大农业生产的投入力度

D. 优化工业化中的资源配置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雅尔塔体系保卫战后和平与发展的任务是通过大国合作来实现的。这种合作,主要通过大国间相互制约的和平机制,即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一致决策”的表决程序来实现。这一机制在冷战中没有改变,在冷战结束后也没有改变。这表明

A. 雅尔塔体系源于五大国实力均衡

B. 冷战的结束标志着雅尔塔体系的崩溃

C. 两极格局结束后冷战思维仍然继续存在

D. 多极化趋势维持着雅尔塔体系的均势与和平

 

二、材料分析题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汉武帝实施“独尊儒术”政策后,引发了对学校教育的高度重视,使西汉的学校教育系统趋于完善,并为整个封建社会的学校教育制度奠定了基础。汉代特别重视发展官学,重点是太学。自隋唐以后,国家教育制度是学校与科举并行。隋文帝开皇年间,奖励学术,重儒兴学。唐代的学校教育异常兴盛,教育行政机关也有系统可寻,较前代进步。北宋时期统治者为了更直接地控制教育,一方面大力兴办官学,一方面推重科举。南宋书院发达同理学的盛行有密切关系。书院成为研究和传播理学的重要基地。到了明清两代,学校轻而科举重,当时国家全部教育差不多为科举所垄断,虽设立较多的教育机构,如中央的国子监宗学、武学、医学,地方的府学、州学、县学等,但政府以科举入仕为奖励,社会人士趋之若鹜,于是学校等于虚设,名存而实亡了。

——摘编自程舜英《中国古代教育制度史料》

材料二:19世纪英国民众文化水平的提高是在没有国家干预的情况下取得的。工业革命中家庭消费观念的变革影响着民众受教育的行为和理念。通过一种经验性的、自发的方式自下而上地影响着英国的教育体系。英国既有的私立教育系统,如伊顿公学,主要是贵族教育;也有学徒制的工业教育方式,以师傅带徒弟的方式教授生产经验和技巧,为工业革命生产线培养人才;良好而完善的宗教和慈善教育制度,则是面对平民的教育,保证了英国初等教育的普及化。这些,产生了英国工业化的基础,并实现了英国工业化的飞跃。

 

——周详《工业革命与英国教育的兴衰》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学校教育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中国古代学校教育相比,19世纪英国学校教育的不同之处,并分析19世纪英国教育发展的影响。

 

 

三、论述题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义之一是对人类文明发展道路多元化的肯定而非否定,为人类文明发展提供了新资源。文化多元化不仅仅是指在全球范围内不同民族文化的共存共荣,而且它也意味着在某一单一民族国家中的传统文化对其他民族文化的宽容以及必要时的吸收。最重要的是,文化多元化还是一种新思维,它要求人们从传统的一元式思想方式转变到多元式思想方法,从绝对论转变到相对论。

——摘编自陈锡喜《“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中国道路世界意义的再审视》

围绕材料,结合近代史的具体史实,提出自己的看法,并予以说明。(要求:看法具体明确,说明须史论结合。)

 

 

四、材料分析题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历史选修1: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20世纪60年代后,随着日本经济的高速发展,原有政府体制中出现的机构臃肿、人浮于事的现象开始阻碍日本经济的发展。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日本国会于1961年批准成立“第一次临时行政调查会”(简称“临调会”),作为行政改革的独立咨询机构,为政府行政改革提供方案。“临调会”经过三年的调查研究于1964年向政府提交了一份题为“关于行政改革的意见”的报告。该报告的内容充分反映了改革的效率取向,其中对政府职能的准确定位为保证行政效率指明路径;分权思想在控制中央行政机构规模的同时又发挥了地方的高度积极性和主动性;行政民主化的理念提出为日本民众参与并监督行政事务提供了可能;在制度上通过实现行政管理的科学化和效率化,在人员机制上通过充分发挥公务员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来达到高效。事实证明,这次围绕效率而展开的改革,极大地促进了日本经济地继续高速增长,并于1968年一跃而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创造了“日本奇迹”。

——摘编自黄晓蓓《二战后日本行政改革的文化视角分析》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日本60年代行政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日本60年代行政改革的影响。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二战后,人权问题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联合国宪章》第一次将“人权”写入国际文件,并纳入国际法的范畴。1946年联合国成立人权委员会。1948年12月10日联合国大会通过了该委员会起草的《世界人权宣言》,共30条,第一条宣布“人人生而自由,在尊严和权利上一律平等”,它在重申近代思想家的“天赋人权”论之后,强调“人人有权享有生命、自由和人身安全”。这就是说,人权首先是人民的生存权,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来说,没有生存权,其他一切权利无从谈起,宣言在确认私有财产权的基础上还规定了各种个人权利和自由,同时,还规定了社会保障、免于失业、同工同酬,给薪休假、受教育和适度生活水平等经济、社会、文化权利。这说明宣言是各种意识形态在战时特殊历史条件下妥协的产物,它是有历史局限性的。某些西方大国从一开始就想利用人权问题干涉别国内政。该宣言是第一个关于人权问题的专门性国际文件。

——摘编自吴于廑等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世界人权宣言》发表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世界人权宣言》的特点。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1420年,葡萄牙恩里克王子在萨格里什开办了航海学校,修建了天文台、研究所、图书馆、小教堂,并聘请当时最有经验的航海家和最知名的地理学家、天文学家、制图家、造船家、仪器家。恩里克王子制订明确的地理政策,部署了一系列的探险活动。1441年,恩里克派出探险队在西非登陆并首次俘获绑架了非洲黑人,并带回了一些金砂和鸵鸟蛋。1448年,恩里克下令在阿尔金海岸建立一个据点,它成了欧洲人在西非海岸的第一个殖民据点和居民点。奴隶贸易开始后去西非航行利润颇厚,恩里克亲王便从冒险家们的所得中征抽1/4金额的税收。1455年,威尼斯人卡达莫斯托在恩里克亲王的批准下,率船到了冈比亚河地区。在该地区进行了易物交换,并记述了这里的各种蔬菜、河马、大象。恩里克死前还留下遗嘱,把来自西非的岁入用于在几内亚地区设立主教区,每区应有一个神甫。

——摘自张箭《未曾远航的航海家恩里克王子》

(1)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恩里克推动远洋航行的背景。

(2)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述恩里克航海举措对后世的影响。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