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河南省2018-2019学年高二(下)3月考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据甲骨文记载,商王鼓吹“帝”是王的祖宗神,王是“帝”的嫡系子孙。这反映了商代

A. 王权与神权相结合

B. 按血缘亲疏分配权力

C. 权力向皇帝高度集中

D. 开始确立“家天下”制度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中国古代,“天”被尊为最高神,周王以“天子”自居,但“汤武革命”使周天子感到“天命无常”,于是提出“顺天应民”的观点,以后历代都遵循。这反映了周以后

A. 天命思想强化了宗法制度

B. 人民的主体地位被确立

C. 政治统治借助于人伦秩序

D. 天命观被赋予实际内容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如图是西周分封示意图(部分).钱穆先生这样解释:“鲁、齐诸国皆伸展东移……周人(都城在镐京)从东北、东南张其两长臂,怀抱殷宋(宋国为殷商后代微子的封国)。”其主要含义是

 

A. 突出鲁、齐在诸侯国中的政治地位

B. 西周重视对殷商遗民的防范

C. 西周疆域向南北方向扩大

D. 镐京与宋成为两大政治中心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春秋左传》中记载:“王后无适,则择立长。年钧以德,德钧以卜。王不立爱,公卿无私,古之制也”。材料表明

A. 礼乐制度规范贵族行为

B. 传统政治中的理性考量

C. 嫡长子继承制受到冲击

D. 儒家伦理决定王位继承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钱穆在《国史大纲》中写道:“秦灭六国……此乃古代贵族封建势力之逐步崩溃……直至汉兴,始为中国史上平民政权之初创。……然在平民政府创建的过程中,却屡次有‘封建’思想之复活。……平民政府的……思想则为‘无为而治’,‘无为’之实则为‘因循’”。下列符合上述观点的是

①汉初沿袭周朝分封制

②汉承秦制体现在大体沿袭了秦朝的官僚制度

③无为而治的统治思想贯穿汉代

④西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平民建立的封建政权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史学家吕思勉在《中国制度史》中说,秦以后由封建时代进入郡县时代,此后虽然出现过“封建的四次反动”,但都以失败告终。这表明

A. 封建专制皇权不断强化

B. 血缘政治的影响深远

C. 官僚政治符合历史趋势

D. 民主思潮的逐渐兴起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许倬云先生在其《西周史》中说:“商周的封建,事实上是基层地方社群政治权力的延续。”周初“封建”的实施主要基于

A. 最高统治者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

B. 周王室众星拱月般政治格局的形成

C. 王权无力伸至诸侯所治理的共同体内部

D. 该制度可从根本上消除中央和地方的对立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赵翼《廿二史札记》载:“自古皆封建诸侯,各君其国,卿大夫亦世其官……汉祖以匹夫起事,角群雄而定一尊。其君既起自布衣,其臣亦自多亡命……天下变局,至是始定。”材料反映了

A. 分封制度开始瓦解

B. 中央集权制度建立

C. 贵族政治遭到破坏

D. 察举制度逐渐形成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史学家认为:“后世官制,变化繁赜。而其原理,不能出于治民、治军、监察官吏三者之外。此亦可见秦之定制,非漫然而设也。”以下相关评述正确的是

A. 材料中的“原理”指的是三权分立与制衡

B. 秦朝的中央官制最早体现此“原理”

C. 作者对“原理”长期不变感到不满

D. 作者对“后世”官制持否定态度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题文)“主父偃说上(汉武帝)曰:‘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今诸侯子弟或十数,而适嗣代立,余虽骨肉,无尺地之封,则仁孝之道不宣。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于是上从其计,亦如己愿”。上述材料中,主父偃建议的巧妙之处在于

A. 以广建侯国的办法来拱卫中央政权

B. 有利于刘姓政权且抚慰了异姓功臣

C. 以分封王国子弟办法来调整统治者内部关系

D. 以宣扬仁孝之道为由而削弱地方王国的势力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三国志•魏书》中说:“自汉季以来,刺史总统诸郡,赋政于外,非若曩时司察之而已。”这表明

A. 刺史实为地方行政长官

B. 刺史不再行使监察职能

C. 中央对地方控制的放松

D. 古代政治制度趋于成熟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王莽建立新朝取代西汉,仅遭到朝野人士的零星反对;东汉末年既有割据一方的豪强,更有权势滔天的权臣,却大都不敢称帝。东汉末年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A. 权臣豪强对中央集权的畏惧

B. 当时社会对“君权神授”的尊崇

C. 儒家忠君思想进一步理论化

D. 儒家“经世致用”思想的恢复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唐代后期,“阙下科名出,乡中赋籍除。”韩愈也自称:“家贫不足以自活,应举觅官,凡二十年。”对此解读准确的是

A. 科举成为享有经济特权的依据

B. 科举有利于造就新的社会结构

C. 唐代后期国家的财政负担加重

D. 唐朝科举制越来越受政府重视

 

详细信息
14. 难度:困难

南朝的要藩重镇,大抵委以皇子镇守;中央三省长官人选,出现了士族比例下降、宗室外戚上升的情况,二者权势互为消长。这种做法的主要目的是

A. 抑制统治层争权夺势

B. 彰显皇室地位

C. 防止大权旁落于异姓

D. 加强皇权专制

 

详细信息
15. 难度:困难

唐初,不仅将宰相的职权分由中书、门下、尚书三省共掌,而且还设立了政事堂,形成一套三省长官共议政事的制度。由此可见,政事堂的建立

A. 避免了决策失误

B. 加强了中央集权

C. 平衡了中央权力

D. 提高了行政效率

 

详细信息
16. 难度:简单

布政使一职始创于北宋赵匡胤统治时期,是为了分拆节度使的财政大权,以此削弱割据势力。此制一直延续到清朝。l853年湖南巡抚骆秉章在长沙开设厘局(税务机关),“以亲信裕麟总之,藩司(布政使)列衔画行,莫能问其数。”布政使被督抚“一脚踢开”意味着

A. 清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削弱

B. 清朝地方财政脱离中央

C. 现代财政制度的正式建立

D. 地方权力制衡制度的建立

 

详细信息
17. 难度:困难

北宋从乾德元年(公元963年)开始,朝廷“命大理正奚屿知馆陶县、监察御史王祜知魏县、杨应梦知永济县、屯田员外郎于继徽知临济县”。北宋知县事的设立表明

A. 县取代州成为基层行政单位

B. 地方行政区划的变迁

C. 君主权力的行使具有随意性

D. 中央集权得到了加强

 

详细信息
18. 难度:困难

日裔美籍学者弗朗西斯•福山在《政治秩序的起源》一书中指出:“从隋朝开国的581年到12世纪的宋朝晚期,中国最普遍的政治发展之一是家族政府的逆转,中央集权得以复原到西汉的古典官僚制。”造成当时“家族政府的逆转”的主要原因是

A. 国家政治统一的实现

B. 三省六部制的实施

C. 科举制的完善与发展

D. 豪门望族势力壮大

 

详细信息
19. 难度:简单

侍御史高鸣进谏:“方今天下大于古,而事宜繁,取决一省,犹曰有壅,况三省乎!”元世祖采纳他的建议

A. 在地方设行中书省

B. 设中书省为最高行政机构

C. 设宣政院管辖西藏

D. 设御史台监察官员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元代划分行省边界时基本不考虑山川形胜,于是出现了许多跨山越岭、逾河渡江的政区。明朝时政区比较符合自然山川形胜。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是明代

A. 形成了国家政治统一的局面

B. 经济重心南移

C. 对地方的控制力进一步加强

D. 边患危机解除

 

详细信息
21. 难度:简单

有人认为我国古代某一朝代的皇帝“身兼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与这一结论相关的是

A. 秦朝的三公九卿制

B. 汉朝的中外朝制度

C. 唐朝的三省六部制

D. 明朝废除丞相制度

 

详细信息
22. 难度:简单

“品”是我国古代官吏的级别分一到九品。在隋唐时期六部最高长官是正三品到了明代提升为正二品。直接原因是因为明代

A. 官员晋升相对容易

B. 中枢机构设置调整

C. 科举选拔趋向严格

D. 中央集权不断强化

 

详细信息
23. 难度:中等

入关前,实行军民合一的八旗制度,军国大事由满族王公共同讨论决定。皇太极于天聪五年(公元1631年)仿明朝制度设立六部,天聪十年(1636)仿明制度将文馆改为内三院。入关后,顺治帝将内三院改为内阁,设大学士,行使原先明内阁的职责。这一政治制度的演变

A. 提高了政府决策科学性

B. 有利于君主专制

C. 加速了满族的汉化进程

D. 有利于社会稳定

 

详细信息
24. 难度:简单

(清)赵翼说:(唐)开元以来,诸王皆居京师,而支庶得自奋于功名。如宗室为宰相者,至有十余人。其出仕于外,嗣虢王巨、嗣吴王牛,当国家寇乱时,俱能守郡掌兵,为国宣力。此法之最善者也。由此可知当时

A. 相权不断削弱,皇权得以强化

B. 利用宗法分封制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C. 科举考试成为宗室子弟控制政权的工具

D. 严格防止宗室诸王发展成地方割据势力

 

详细信息
25. 难度:困难

秦朝,三公九卿的官署在禁宫之内。东汉,尚书台被置于禁宫之内,三公九卿的官署被归于外朝请出了宫城。唐长安大明宫内,门下中书二省分列宣政门左右,三省长官议事于门下省之政事堂。明清官署除了军机处均被移到紫禁城之外。以上变化表明

A. 家事与国事逐渐分离

B. 官制变化影响城市布局

C. 中央行政机构的完善

D. 中央集权逐渐得到加强

 

详细信息
26. 难度:中等

“建设服务型政府”和“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成为当前我国科学推进地方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新口号。纵观历代地方行政机构变迁。下列不属于其变迁规律的是

A. 中央集权是推动地方行政机构变迁的主因

B. 沿袭为主、变革为辅是历代地方行政机构变迁的主线

C. 县作为地方行政层级的基层组织,具有相对稳定性

D. 地方行政机构的权力不断增强,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详细信息
27. 难度:简单

黄仁宇在《万历十五年》中描述了官场的一种现象,文官凭借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结成小集团。有学者概括称之为“姻谊”“乡谊”“年谊”等。其中的“年谊”是指

A. 同年出生的举人或进士

B. 同年为官的各级官员

C. 同乡的举人或进士

D. 同年考中的举人或进士

 

详细信息
28. 难度:简单

如图是学者辛向阳综合考虑“社会稳定”“经济业绩”“科技进步”“思想发展”和“疆域变化”等因素绘成的《中国历代兴衰图》(局部)以下对①②③④各朝代特点描述正确的是

 

A. ①-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疆域广阔

B. ②-科技落后、经济发展、疆域广阔

C. ③-社会动荡、思想停滞、科技落后

D. ④-社会稳定、经济停滞、思想活跃

 

详细信息
29. 难度:简单

古代中国统一朝代对边疆地区进行了有效的行政管理,以下表格中,朝代、区域、管理措施对应正确的是

①秦朝云贵高原、川西和甘南开辟“五尺道”,军事镇守、置三郡

②元朝西藏、四川和青海部分由中央官署宣政院管辖

③明朝云南、贵州等西南地区实行大规模改土归流

④清朝蒙古、新疆和西藏由理藩院管理,加强交通建设与军事防卫。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详细信息
30. 难度:中等

有学者认为在历史学的构建中,对时间的加工至关重要。这不仅仅是排序、按年代排列,或者构造几个时期。这也是根据不同现象变化的节奏来将之分出等级层次。历史学的时间既不是一条直线,也不是被一连串时期打断的一根线条,甚至不是一张平面图:多根线条交织在一起,构成一件浮雕。它有厚度,有深度。该学者认为

A. 历史学家在每次研究时都整个重构时间

B. 历史学家总是依据自身需要来加工时间

C. 不同系列的历史现象在演变时并非齐步走

D. 历史学的时间不只有客观性是主观的存在

 

二、材料分析题
详细信息
31. 难度:困难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奏折是清朝官员向皇帝上呈的机密文书,亦称密折。明朝及清初制度,官员向皇帝奏事,公事用“题本”,私事用“奏本”,两种文书都具有公开性经通政使司阅览、登录,内阁票拟,通常在皇帝审阅之前其内容已为外界知晓,致使上奏人不便畅所欲言,下情不能完全上达,而且往来周转,耽误时间。自康熙时起,开始出现奏折这一新的文书形式,上奏人撰写奏折后不得泄密,不经过其他机构、官员,直达御前。奏折起初的用途,主要是让一些在外公干的近臣汇报地方情况和官民舆论,皇帝阅后在原折上朱批发回,顺便交代新的任务。

雍正帝即位后,进一步扩大奏折的使用范围,规定内外大臣对属于机密、紧急的事务均可先以奏折上闻,然后再写题本作为正式报告。奏折撰写人不仅包括高级官员,一部分中下级官员经皇帝批准后也获得了此项权力。按照雍正的要求,他们对政务利弊、吏治勤惰、上下级官员及同僚品行、百姓生计、地方风俗各方面事务,凡有重要问题,不必等到完全核实,即可先在奏折中“风闻”上报。为加强保密性,对奏折的缮写、呈递过程都做出了更为严格的规定,如有违犯要受到严厉处分。这样奏折逐渐成为清朝最重要的官文书,题本、奏本则变成例行公事。

——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1)依据材料,概括指出从康熙到雍正时期奏折制度的主要变化。

(2)依据材料,简析奏折制度的作用。

 

 

详细信息
32. 难度:中等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1923年,法国联合比利时,以德国不履行条约义务支付赔款为理由,出兵占领了德国的鲁尔区。德国采取消极抵抗政策,停止支付赔款,鲁尔的矿山和企业全部停工。鲁尔危机造成的严峻政治经济形势,以及长期对抗带来的两败俱伤,使法德两国不得不放弃原来的政策,寻求和解。英国在西欧关系中处于特殊地位,也极力促成法德和解,1925年,德、比、英、法、意、波、捷七国召开洛迦诺会议,讨论欧洲安全问题,最终签署了包括《莱茵保安公约》在内的多个条约,总称《洛迦诺公约》。其主要内容有:德法、德比间的边界领土维持现状;不得诉诸战争,一切争端通过外交途径与和平方法解决;英、意作为该公约的保证国,承担援助被侵略国的义务。德国分别与比、法、波、捷签订仲裁条约;法国和波、捷签订互保条约;准许德国加入国际联盟等。《洛迦诺公约》是协约国在欧洲安全问题上,对凡尔赛体系所作的一次重大调整。它暂时解决了安全问题,改善了德国同法国的紧张关系。1939年4月,纳粹德国正式宣布废除《洛迦诺公约》,随即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摘编自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卷》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20年代法德两国关系的演变,并概括洛迦诺公约签订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洛迦诺公约》的影响。

 

 

详细信息
33. 难度:中等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徐光启,官至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相国”。他既是儒家文化坚定的维护者同时又是中国天主教的“基石”和传播西方科学的先驱。他复杂的身份下恰恰透视着中国的饱学之士在西学冲击下的游离与坚持。面对明末沉重的历史现实,徐光启试图通过“会通”中西哲学、宗教、科学,以期达到富国强兵,所谓“镕彼方之材质,入大统之型模”,实现“可以远迈百王,垂贻永世”的宏愿。他“会通”中西的第一步是从翻译开始的。入教伊始,他便与利玛窦合译了《几何原本》,最先揭开了欧洲数学传入中国的序幕。1623年,徐光启上疏的《辩学书稿》是中国历史上最早在中西文化比较的基础上较系统地反思中国传统文化的文献。该书中最重要的思想是徐光启对天主教作为一种道德和政治教化理论的理解,以及赋予这种理论的意义。

——摘编自黄中治《浅谈明末清初中西文化交流》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徐光启在文化领域的贡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徐光启向中国介绍西学的原因。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