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张岂之《中国历史·元明清卷》中记载:中国商人也踊跃到海外经商。康熙晚期,苏州造船厂每年造船出海贸易者,多至千余,大者可载万余石,小者亦数千石,商人有倾产造船者。上海著名大海商张元隆“广制洋船,海上行走”,拥有海船数十艘,立志要造一百艘海船。材料中可以得出的信息有 A. 中国民间商人海外贸易的积极性高涨 B. 民间海外贸易额一度超过官府海外贸易额 C. 地域性商人群体活跃 D. 闭关锁国政策没能阻碍海外贸易的长期发展
|
2. 难度:中等 | |
宋仁宗时,政府规定交子的发行限额:每一界(“界”是交子流通的期限)交子的发行量只能是1256340缗,到期更新交子,收回旧交子。同时,政府每年还准备了三十六万贯铁钱作为储备金。北宋政府的上述做法 A. 不利于交子的推广使用 B. 说明铁钱是主要的流通货币 C. 损害了交子的信用功能 D. 有助于币值稳定和经济繁荣
|
3. 难度:中等 | |
《通典·食货二》规定,凡18岁以上男子受永业田20亩;凡有爵级、官品、勋级者,可依爵级、官品请受永业田5顷至100顷。据此可知,唐代均田制下 A. 小农经济日益壮大 B. 官僚阶层的贪婪恶化了土地兼并 C. 土地国有化程度提高 D. 特权阶层对土地的占有受到限制
|
4. 难度:中等 | |
据历史记载,唐初令文中多次重申“士”“农”“工”“商”四民分业的规定,但中唐到宋代,职业的等级差别在缩小或消弭,四民之间的流动性日益增强。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 抑商政策的松动 B. 生产方式的革新 C. 田庄经济的兴起 D. 社会经济的转型
|
5. 难度:简单 | |
唐朝出现了结构更为完备,可根据牵引力点高低,控制耕土深浅的农业生产工具,下列生产工具符合题干描述的是 A. 耦犁 B. 大镰 C. 曲辕犁 D. 筒车
|
6. 难度:困难 | |
1074年,宋神宗规定:外国商人的货物到达港口后,先到税务部门领取允许贩卖的凭证,才允许前往别处进行贩卖,如果没有相关的政府凭证,则允许他人告发,按照偷税的有关规定进行依法处罚。这表明当时 A. 政府规范外商贸易行为 B. 政府厉行抑商政策 C. 外国商人偷税现象严重 D. 商税成为主要收入
|
7. 难度:简单 | |
中国是瓷器的故乡。清朝乾隆皇帝曾作诗:“白玉金边素瓷胎,雕龙描凤巧安排;玲珑剔透万般好,静中见动青山来。”这反映出该瓷器 A. 质量精美 B. 历史悠久 C. 分工细密 D. 规模宏大
|
8. 难度:简单 | |
公元前594年,鲁国规定:不论公田、私田,都要按照田亩的实有数目收税。其中“公元前594年”属于 A. 前五世纪末 B. 前五世纪初 C. 前六世纪末 D. 前六世纪初
|
9. 难度:中等 | |||||||||
据下表记述,可以认定的历史事实是汉朝
A. 官员经济贪污现象盛行 B. 封建土地私有趋向破坏 C. 自耕农的数量日益减少 D. 因家重农政策执行乏力
|
10. 难度:中等 | |||||||||||||||||||||||||||||||||||||||||||||||||||||||||||||||||||||
下面为清朝前期获鹿县地权分配情况表,据表可知,当时该地
A. 小农经济较为盛行 B. 土地集中现象严重 C. 流民问题日趋严重 D. 人地矛盾非常激烈
|
11. 难度:简单 | |
唐代均田制基本沿袭隋代,但唐代进一步缩短百姓成丁入老的年龄,把三分之一的男子排除在足额授田的范围之外,同时增加对其他社会成员特别是某些非农业人口授田的内容。这反映了唐代均田制 A. 抑制了土地兼并的行为 B. 促进了地主经济的发展 C. 有利于扩大了统治的社会基础 D. 维护了官僚集团的利益
|
12. 难度:简单 | |
《史记》记载:“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不符合这种记载的是 A. “苏湖熟,天下足。” B. “估客乐哉真复乐,大舶飞山走城郭。” C. “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 D. “乡农卖丝争赴市,客船大贾来行商。”
|
13. 难度:中等 | |
明清时期中国对外贸易出现的新特点是 A. 海上贸易通道已取代陆上丝绸之路 B. 民间的自发贸易成为海上贸易主体 C. 丝织品成为对外贸易中的主要商品 D. 开始与西欧国家形成直接贸易关系
|
14. 难度:简单 | |
早在汉代就出现的商业现象是 A. 富商大贾,周流天下 B. 草市迎江货,津桥税海商 C. 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 D. 今朝半醉归夜市,指点青帘上酒楼
|
15. 难度:中等 | |
据考古发现,南宋国都临安的城市规划异于前代。临安的城市中心为资本和商业集中地,皇宫反倒偏居一隅。这反映出当时 A. 政治中心与经济中心分离 B. 商业发展削弱了专制皇权 C. 工商业发展影响城市布局 D. 传统坊市格局已经被打破
|
16. 难度:简单 | |
明朝中后期,我国资本主义萌芽首先产生于 A. 官营手工业 B. 民营手工业 C. 家庭手工业 D. 地主田庄
|
17. 难度:中等 | |
现代史学界的不少学者认为,公元1500年前后是人类历史的一个重要分水岭,从那个时候起,人类的历史才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史。这里“分水岭”的含义是 A. 世界从封闭走向开放 B. 国际贸易中心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C. 世界从分散走向整体 D. 世界从关注亚洲转向关注欧洲
|
18. 难度:中等 | |
哥伦布曾向葡萄牙王室提出向西航行到达印度的方案,遭到王室的拒绝。学生在讨论王室拒绝的原因时提出以下四个观点,较为合理的是甲:王室在转口贸易中拥有高额利润乙:东进前往印度已经取得重大突破丙:在此之前的迪亚士已然直达印度丁:达·伽马航行获得巨大经济效益。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
19. 难度:困难 | |
“直到1500年以前,大西洋一直是一道栅栏,一个终点。到1500年左右,它一变而为一座桥梁,一个起程点了。”从这一变化中受益的国家不包括 A. 西班牙 B. 葡萄牙 C. 意大利 D. 英国
|
20. 难度:中等 | |
“打个比方,商品经济发展是一个能量巨大的蓄水池,东西方贸易逆差是一块巨石,巨石砸向水池,激起欧洲货币短缺的阵阵波浪,这种波浪通过地区间各种贸易关系传播,最终在伊比利亚半岛找到泄洪口。”这说明了 A. 新航路开辟的必要性 B. 欧洲出现“商业革命” C. 工业革命兴起的条件 D. 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
21. 难度:简单 | |
《全球化和地区开发》中声称:“经济全球化过程至少开始于15世纪末期。欧洲人在掌握了先进的航海技术和丰富的天文、地理知识之后率先进行了跨越大洋、联系外部世界的远航。”这反映的是 A. 开辟新航路 B.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C. 郑和下西洋 D. 工业革命
|
22. 难度:简单 | |
钱乘旦在《西方那一块土》书中指出,经过差不多70年的努力,葡萄牙人终于从非洲最北端沿非洲西海岸南下到达最南端,其中的艰难险阻是难以想象的。关于此次航海说法正确的是 A. 达·伽马最早进入了印度洋 B. 迪亚士抵达“好望角” C. 推动了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D. 从此发现了美洲新大陆
|
23. 难度:中等 | |
“美洲和东印度航路的发现扩大了交往,从而使工场手工业和整个生产的发展有了巨大的高涨,从那里输入的新产品,特别是投入流通的大量金银,冒险的远征,殖民地的开拓,首先是当时市场已经可能扩大为而且规模愈来愈大地扩大为世界市场,——所有这一切产生了历史发展的一个新阶段。”(《马克思、恩格斯选集》)材料中“新阶段”最主要的含义是 A. 交往扩大,使欧洲市场扩大为世界市场 B. 引起早期殖民扩张 C. 加速了欧洲封建制度解体和资本主义的发展 D. 推动了历史的进步
|
24. 难度:简单 | |
阅读如下“三角贸易”简图。据此推断,新航路开辟后美洲大陆
A. 沦为列强的商品市场 B. 人口组成发生较大变动 C. 逐渐开始了社会转型 D. 与欧亚非诸洲联系密切
|
25. 难度:简单 | |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英国拥有)很大的、不断扩展的市场,……由于行会较早瓦解,由于对传统的条块农田的圈占,英国获得了充裕的流动劳动力。”英国获得“充裕流动劳动力”的途径是 A. 殖民扩张 B. 开辟新航路 C. 圈地运动 D. “西进运动”
|
26. 难度:简单 | |
甘蔗种植需要猛烈的阳光和长时间的密集劳动,且甘蔗园往往疟疾肆虐,因此,蔗糖在中世纪的欧洲是难得的奢侈品。15世纪,英国人年均糖摄取量接近于零;到19世纪初,这一数字已上升至8公斤,蔗糖不再是奢侈品。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人口增长与医疗水平的提高 B. 新航路开辟使东西方贸易更加便捷 C. 殖民扩张与黑奴贸易的兴盛 D. 工业革命大幅提升民众的消费能力
|
27. 难度:困难 | |
16、17世纪,建立在全球商品交换基础上的社会分工逐渐形成;美洲和东欧提供自然资源,非洲提供奴隶和劳动力,亚洲制造日常消费品和奢侈品,西欧则主要从事运输业、金融业和制造业。由此可见,当时 A. 亚洲经济地位依然较高 B.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具规模 C. 西欧与东欧的矛盾尖锐 D.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成为主流
|
28. 难度:中等 | |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及殖民体系研究》一文中指出:“资本主义经济的开放性扩张性决定了它的发展要以世界为舞台。”________“是资本主义列强建立世界市场的主要途径。”这里的“________”应填入 A. 技术传播 B. 市场拓展 C. 殖民扩张 D. 制度渗透
|
29. 难度:中等 | |
17世纪的荷兰通过创办养老院、孤儿院和救济院,举办医院,实行日常消费品低税政策等,过着富足的生活。出现这种兴盛局面的重要基础是 A. 成为“日不落”殖民帝国 B. 击溃西班牙的“无敌舰队” C. 发动对法战争并取得胜利 D. 开展商业贸易和海外殖民
|
30. 难度:简单 | |
为纪念荷兰辉煌的航海历史和传统,自1975年开始,阿姆斯特丹每五年举行一次航海节。网友评论“荷兰人总是拿逝去的辉煌年代说事儿”。“逝去的辉煌”是指荷兰 A. 16世纪开辟至好望角航线 B. 19世纪成为“世界工厂” C. 18世纪确立海上霸主地位 D. 17世纪成为“海上马车夫”
|
31. 难度:中等 |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醒世恒言》叙述:明朝浙江淳安县的一个小地主,依靠仆人贩售油漆等物品,致富数千金,于是购置田产,居为大地主。又有苏州王宪,出身于大地主家庭,经营了一个玉器店铺,更富裕了。 材料二 《郑氏规范》介绍,大地主郑氏家族的条规规定:“佃人用货币折租。” 材料三 《清代全史》叙述:杭州人张翰的祖先在成祖末年(明朝)购织机一张,从事纺织,“忻织泞布精良,每下一机,人争鬻之”,因此获利甚多,后来织机发展到二十余张。由于市场和规模扩大,张瀚遂雇佣附近无业的游民工匠采取“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方式组织生产,工匠工钱支付方式或“计日授值”或“计工授值”。 请回答: (1)以上材料反映了明朝什么社会经济现象? (2)材料中提及的人物从事的经济活动有哪几种?据此分析上述经济活动对明朝社会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 (3)哪一种经济活动是当时社会经济的主流?为什么?
|
32. 难度:简单 |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出现了一些城市,如棉纺业发达的松江、陶瓷业发达的景德镇、冶铁业发达的佛山、长江的商品转运码头汉口等地。……丝织巨镇盛泽镇“明初居民止五六十家,嘉靖间倍之……”。到乾隆时,“居民百倍于昔,绫绸之聚亦且十……” ——岳麓版高中教材 材料二 :明万历年间徽州人汪道昆的《大函集》中说:“吾乡左(轻视)儒右(崇尚)贾,喜厚利而薄名高,纤啬之夫,挟一缗而起巨万……要之,良贾何负于闳儒!” 材料三 :明代徽州商人余文义“……少贫困,操奇赢,辛勤以振其家。性不好华靡,布袍芒履,游名卿大贾间泊如也。置义田以养族之不给者,义屋以居之无庐者,义塾以教族之知学者。又市隙地数十亩为义冢,以安乡人之不克葬者,所费不啻万缗,捐四千金建石桥以围水口,以利行人,年逾八十而行义不衰。”清代商人胡荣命“……贾五十余年,临财不苟取,遇善举辄捐货为之,名重吴城。晚罢归,人以重价赁其肆名,荣命不可,谓:‘彼果诚实,何藉吾名?欲藉吾名,彼先不诚,终必累吾名也”。 ——以上材料均选自《中国全史·商贾史》 (1)依据材料一,概括明清时期城市发展的特点及其发展原因。 (2)依据材料二,指出明清时期人们在思想观念上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明清商人的优良品质。
|
33. 难度:中等 | |
“马尼拉大帆船”,是“TheManilaGalleon”的直译,它是16世纪下半叶至19世纪初的250年间,航行于菲律宾的马尼拉与墨西哥的阿卡普尔科之间的货运船只,是一种木制帆船,一般载重量在几百吨到一二千吨左右。由于马尼拉大帆船的货物主要来源于中国,以当时风靡全球的中国生丝与丝绸为主,因此墨西哥人直接把马尼拉大帆船叫做“中国船”。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美洲白银1572年开始一次新的引流,马尼拉大帆船横跨太平洋,把墨西哥的阿卡普尔科港同菲律宾首都连接起来,运送的白银被用于收集中国的丝绸和瓷器、印度的高级棉布,以及宝石、珍珠等物。 ——布罗代尔《15至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 材料二 :16世纪中期至17世纪中期,美洲生产的白银30000吨;日本生产的白银8000吨;两者合计38000吨;最终流入中国的白银7000或10000吨。因此在那一百年间,中国通过“丝银”贸易获得了世界白银产量的之一至之一。 ——樊树志《国史十六讲》 材料三 :16世纪的葡萄牙、17世纪的尼德兰或18世纪的英国在世界经济中根本没有霸权可言。 ——弗兰克《白银资本》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美洲白银大量流入中国的主要原因。 (2)材料二中所述历史现象对中国经济、思想和文学方面各产生了哪些影响?试从政策角度分析中国没有维持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 (3)结合材料一、二,如何理解材料三的观点?
|
34. 难度:中等 |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华社2017年5月14日电 2017年5月14日首届“一带一路”国际高峰论坛在北京隆重开幕,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或派领导人或派特使或派代表团参加,有些国家甚至不顾美国的阻挠执意派代表参加。各国代表齐聚一堂围绕“一带一路”建设主题,共商世界经济发展大计。 材料二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2000多年前,我们的先辈筚路蓝缕,穿越草原沙漠,开辟出联通亚欧的陆上丝绸之路;我们的先辈扬帆远航,穿越惊涛何浪,闯荡出连接东西方的海上丝绸之路。古丝绸之路打开了各国友好交往的新窗口,书写了人类发展进步的新篇章。中国陕西历史博物馆珍藏的千年“鎏金铜蚕”,在印度尼西亚发现的千年沉船“黑石号”等,见证了这段历史。 古丝绸之路绵亘万里,延续千年,积淀了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这是人类文明的宝贵遗产。 …… ——摘自习近平主席《携手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演讲(2017年5月14日)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当今世界呈现什么样的政治格局?材料反应当今世界的主流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中国古代对外贸易通道是什么?根据所学知识,15、16世纪西欧国家做出了什么举措与古代中国对外贸易通道发生交汇?为此做出突出贡献的西欧代表人物有哪些? (3)根据材料二,中国古代对外贸易通道对世界不同文明的关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