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山西省晋中市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对下面知识结构图认识正确的是

 

A. 形成了贵族统治阶层内部的森严等级

B. 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垂直管理体系

C. 郡国并行,造成封国与中央分庭抗礼局面

D. 通过分割地方权力和削弱相权巩固了统治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唐代科举从形式上看和过去的孝廉、秀才有继承关系,只是当门阀盛时被举为秀才孝廉的人必定出于世族,而唐代并无此限制。”材料旨在说明唐代科举制

A. 继承了选官方式

B. 促进了经学发展

C. 扩大了举荐范围

D. 淡化了门第出身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下图是我国古代几个历史时期城市发展变化示意图,你认为下列分析符合材料的是

①城市数量不断增加

②城市的经济功能逐渐增强

③政府对商业活动的限制逐渐放松

④南方城市的经济地位逐渐提升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明万历朝,内阁首辅赵志高曾说:“同一阁臣也,往日势重而权有所归,则相率附之以谋进。今日势轻而权有所分,则相率击之以博名。”材料所述现象

A. 表明内阁大臣有职无权

B. 是皇权专制加强的结果

C. 说明内阁内部矛盾尖锐

D. 表明内阁大臣相互制约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旧唐书·职官三》记述,御史大夫、中丞之职,掌持邦国刑宪典章,以肃正朝廷。宋代御史台还特设检法官,掌检详法律。元朝《台纲》规定:诸官司刑名违错、赋役不均、擅自科差、造作不如法者,委监察纠察。这表明

A. 司法监督是古代监察机构的重要职能

B. 监察机构有权制定并监督法律的实施

C. 监察职能的调整体现了分权制衡原则

D. 法律体系的完善推动司法机构的独立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南宋开庆元年(1259年)建德县各类田地产钱统计(据《景定严州(古杭州的一府)续志》)如下,这一表格说明

 

田地类别

城郭基地

农田

亩数

33,864丈(564.4亩)

桑牧山地

131,635亩

545,297亩

总计产钱

31,172贯

770,448贯

 

 

A. 中国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B. 农村税收高于城市

C. 宋朝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D. 商品经济促进城市地价提高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清代《浦泖农咨》中提到:“棚中猪多,囷中米多,养猪乃种田之要务”,可见家猪对提供肥料具有重要意义。中国古代家猪的饲养(  )

A. 解决了人们的温饱问题    B. 是农耕文明的组成部分

C. 推动了自然经济的产生    D. 是农商皆本思想的体现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晋商和徽商凭借高人一筹的生意手腕、运筹帷幄的权略谋术获得了生意场上的巨大成功,取得了富比王侯的财富,使之在商界风光无限。但有学者却对其作了如下评价:(它们)虽然对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的产生创造了一些条件,但遗憾的是却无法走向资本主义,它们就像生长于牛粪之上的幼苗,不管长势如何诱人,当滔天的洪水奔袭而来时,必然随着牛粪一起消失在历史的洪波之中。这主要是由于古代商帮

A. 发展规模受到限制

B. 没有根植于生产领域

C. 商业经营观念落后

D. 活动得不到官府支持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新全球史》中指出:“总的来说,康乾盛世并不是真的繁荣,鸦片战争也不是彻彻底底的灾难。”其中“鸦片战争也不是彻彻底底的灾难”指的是

A. 扩大西方对华贸易,一地程度上缓解失业

B. 直接加强了中西科技、思想、文化交流

C. 冲击了小农经济,推动了中国近代化

D. 丧失了关税自主权,便于列强倾销商品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近代某一不平等条约规定:“中国国家应允由诸国……会同酌情数处留兵驻守,以保京师至海通断绝之处。如诸国驻防之处,系黄村、廊坊、杨村……山海关。”其影响是

A. 严重侵犯了中国的领海主权

B. 中外反动势力开始勾结

C. 清政府处于外国军队控制之下

D. 中国通商口岸数量增加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热播电视剧《东方》中,面对新中国的成立,阎锡山劝慰蒋介石说:“我们不急,急的是他毛泽东。不就是建个什么国嘛,不要太在意了。1931年他们也成立了苏维埃,几年后,都在湘江里淹死了。”苏维埃“在湘江里淹死”指的是

A. 国民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的力量严重损失

B. 秋收起义失败后向井冈山地区进军

C. 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占领东北地区

D. 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被迫长征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南京国民政府统治的后期有人这样说道:袁世凯其人,虽然在民国史上已经臭名昭著,但袁世凯其“头”(“袁大头”银元),以成色地道,声望日增,仍受老百姓欢迎。这一现象可以反映出

A. 国民政府晚期的恶性通货膨胀

B. 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

C. 中国普通民众觉悟低下

D. 国人对袁世凯的客观评价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下表是抗战时期,中日双方报刊上登载的部分战役中日方伤亡情况的统计数据根据这些数据,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战役名

中方统计

日方统计

平型关战役

歼灭日军1000余人

亡167人,伤94人

武汉会战

毙伤日军20万余人

自身伤亡3万余人,因病减员6.7万余人

徐州会战

毙伤日军5万余人

伤亡3.2万余人

百团大战

毙伤日军2万余人、伪军5000余人,俘日军280余人、伪军1.8万余人

亡302人,伤1719入,皇协军(伪军)伤亡失踪1202人

 

 

 

A. 国共合作共同抗击侵略者

B. 日方的统计数据比较可信

C. 双方开展激烈的宣传攻势

D. 八路军是抗战的中流砥柱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2014年底,台湾军方推出抗战殉职将官名录中列有1942年牺牲的八路军副总参谋长左权。而此前民政部公布的第一批著名抗日英烈名录中,1943年牺牲的国民党将领、国民革命军第一五零师师长许国璋名列其中。(如图)这说明

 

A.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深入人心

B. 海峡两岸都尊重抗战的历史事实

C. 国共联合抗战增进了民族感情

D. “一国两制”政策得到切实执行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梁启超在谈到太平天国时说:“洪秀全之失败,原因虽多,最重大的是他那种‘四不象的天主教’做招牌,因为这是和国民心理最相反的”。他认为太平天国

A. 拜上帝教与传统思想相对立

B. 阻碍了近代民主化的进程

C. 混淆西方文明与宗教的界限

D. 信仰危机无法支撑其政权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要帝制不再发生,民主共和可以安稳……非先将国民脑子里所有反对共和的旧思想,一一洗刷干净不可”,下列言论与材料原意相近的是

A. “中国所以不可为者,由上权太重,民权尽失。废君统,倡民主,变不平等为平等。”

B. “今者中国以千年专制之毒不解,异种残之,外邦逼之,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殆不可须臾缓。”

C. “所谓立宪政体,所谓国民政治,果能实现与否,纯然以多数国民能否对于政治,自觉其居于主人的主动的地位为难一根本之条件。”

D. “君权日益尊,民权日益衰,为中国致弱之根源。今日策中国者,必日兴民权。”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近代电车刚进入上海,有人作竹枝词:“铁线纵横铁轨铺,几如地网与天罗。电车初试人都怕,说是将来肇祸多。"一段时间后,有人又作竹枝词“人坐车中称稳便,儿童指点陆行舟”,“电车行驶通租界,市政经营仗市民”。该材料本质上反映了

A. 西方物质文明深深融人中国社会

B. 西方物质文明完全改变了中国传统习俗

C. 中西文明在抵触矛盾中相互渗透

D. 西方物质文明被上海市民逐步接受

 

详细信息
18. 难度:简单

“用法律保护个人权利,明确所有权归属,这些正是自由交易和市场形成的前提,也许正基于此,很多学者才把发明公司的荣耀归于罗马人。……但真正公司时代的到来,还要在人被进一步解放之后。”对此理解最确切的是

A. 罗马法维护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B. 罗马法影响公司组织的诞生

C. 罗马法具有先进性和时代的局限性

D. 罗马法导致自由市场经济形成

 

详细信息
19. 难度:简单

尽管法国主流文化并不认可巴黎公社时代的社会主义,但是对巴黎公社还是有很多正面的评价。法国人痛恨第二帝国在1870年秋天的失败与新政府的妥协,为自己的国家有这样的理想斗士而自豪。据此判断,法国人正面评价巴黎公社是因为

A. 其对民主政治的推动

B. 其对国际工运的支持

C. 其改造旧世界的理想

D. 其表现出的民族精神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1917年,苏俄早期领导人李可夫扬言:“社会主义变革的太阳将从何处升起?我想,在目前的情况下,就我们这种生活水平要开始社会主义变革,这不是我们的事业,我们没有力量,客观条件也不具备。……我们不能超出资产阶级制度的范围。”该观点主要针对列宁

A. 要求退出帝国主义大战

B. 提出《四月提纲》

C. 落实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D. 实行《土地法令》

 

详细信息
21. 难度:简单

有学者指出:“在二战后的格局下,虽然西方仍时时存在颠覆苏联之心,但巴黎和会时的那种明目张胆的武装干涉却没有再现。”这说明战后新格局

A. 主要体现苏联等国家的意志

B. 便利于东西方间的和平共处

C. 有效维护了东方国家的利益

D. 一定程度上维护了世界和平

 

详细信息
22. 难度:中等

“几十年前还统治全球的欧洲大陆的前途这时似乎是暗淡的、危险的。但20世纪50年代后,东欧和西欧各国却惊人地东山再起。这一复兴同中国日益增长的实力和自信一起导致了一种全新的世界政治格局。美苏短暂的首要地位让位于一种新的多元化社会。这实质上意味着全球地方主义的恢复——至少从政治上来看是如此。”上述材料意在说明

A. “冷战”时期已呈现政治多极化趋势

B. 美苏两极格局已被多极格局所取代

C. 世界格局即将呈现“一超多强”局面

D. 多极化格局的形成是一个缓慢的过程

 

详细信息
23. 难度:简单

哈瑞·杜鲁门总统1947年3月12日在致国会的咨文中提到,要求对希腊和土耳其进行援助,被普遍地认为是“美国的外交政策上的一个新的急剧转变”。对这一“转变”理解正确的是

A. 关贸总协定使美国走上全球扩张

B. 美国在政治经济上支持西欧国家

C. 杜鲁门最先提出反社会主义立场

D. 美国外交政策促使“冷战”的形成

 

详细信息
24. 难度:简单

1948年,美国在巴黎举办了“和平之车”“美国家庭”和“我们正在建设更加美好的生活”等一系列巡展,在西欧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此举意在

A. 配合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B. 缓和两极对峙的紧张局势

C. 应对欧洲一体化的趋势

D. 策划建立北约组织

 

详细信息
25. 难度:中等

1957年西欧六国签订《罗马条约》。对此,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在会见法国代表团时说:“(欧洲)共同市场建成的那一天,将是自由世界最美好的日子之一,甚至要比赢得战争(指“冷战”)胜利的那一天更加美好。”美国支持“共同市场”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 美国希望欧洲一体化为美国霸权服务

B. 欧洲一体化旨在摆脱美苏“冷战”的威胁

C. 欧洲一体化增强了其对抗美国的实力

D. “冷战”的形成是欧洲一体化的必备条件

 

二、材料分析题
详细信息
26. 难度:困难

政治制度的创新和交流推动了社会的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朝中枢机构以三省为核心,中书省掌制令决策,门下省掌封驳审议……三省长官各有官署,但遇军国大事需在政事堂共同商议。唐朝宰相一般有数人担任,多时曾达十余人,其中有一位是首席宰相,称为“执政事笔”。天子只和中书令共同商议政务,行使立案.立案所定的敕命原稿,在经过门下省同意副署后,方能交付尚书省实施.否则就是违制,中央和地方各部门就可以不执行。

——《中国历代官制》

(1)据材料一,说明三省六部制怎样协调君权和相权的?

材料二  英国“光荣革命”大概是我心目中最完美的一次政治设计。……它在一个有长期专制传统的国家找到了一个摆脱革命与专制的循环,能有效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

——杨小凯《中国政治随想录》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找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有哪些?

材料三  在设计一个由人来统治人的(中央)政府时,最大的困难在于:你必须首先使(中央)政府有能力控制被统治者;其次要强制(中央)政府控制自己。

——“美国宪法之父”麦迪逊

(3)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787年宪法是怎样解决材料三中“最大的困难”的?

材料四  :英国的制度大概是改造专制制度以进行制度创新--摆脱专制的革命循环--走向长治久安的最完美的例子。这个例子对中国有意义,而美国的制度对中国意义不大。

——杨小凯《中国政治随想录》

(4)材料四中作者认为英国制度对中国的意义是否合适?结合史实说明理由。

 

 

详细信息
27. 难度:中等

“一带一路”传承着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古代丝绸之路精神。它不是中方一家的“独奏曲”,而是各国共同参与的“交响乐”。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解“一带一路”

——摘自中国日报微信公众号

材料二  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发展到今天,人类社会越来越朝着安危与共、荣损相依的命运共同体迈进。“一带一路”顺应这一潮流,摒弃制度模式偏见,超越意识形态藩篱,抓的是发展这个最大公约数,想的是自己要过好、也要让别人过好,信的是众人拾柴火焰高、互帮互助走得远。沿线国家既有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也有搞资本主义制度的;既有信奉佛教的,也有以伊斯兰教立国的;既有认同西方价值观的,也有秉承东方理念的。“一带一路”致力于沟通这些差异,促进求同存异基础上的相互协调,发掘聚同化异带来的互补潜力,为建设共同发展的世界添砖加瓦。

——摘自《人民日报》2015年5月13日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的丝绸在古罗马市场上价格高昂(12两黄金)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概括20世纪前中国经济总量占全球份额的状况,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3)“一带一路”构想提出后,西方学者称它为中国版的“马歇尔计划”,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两者的不同。

 

 

详细信息
28. 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根据材料,提取关于南方海上丝绸之路的至少2个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分析说明。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