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说:“然所谓‘立子以贵不以长,立嫡以长不以贤’,乃传子法之精髓,当时虽未必有此语,固已用此意矣。盖天下之大利莫如定,其大害莫如争。任天者定,任人者争。”这表明 A. 宗法制有利于选拔优秀官员 B. 贵族统治有利于政治垄断 C. 立嫡以长加强了对地方控制 D. 宗法传子有利于社会稳定
|
2. 难度:简单 | |
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认为:“汉代的选举,是由封建贵族中开放政权的一条路;唐代的公开竞选,是由门第特殊阶级中开放政权的一条路。”这表明汉唐选官制度 A. 适应了阶层关系变动 B. 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 C. 选拔方式日益公开 D. 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
3. 难度:简单 | |
“夏朝设秩宗,商朝设卜、巫、史,西周设太史、太祝、太卜、太士等,他们既是神权的掌握者,又是国家的重要执政官,权位显赫。”这表明夏、商、西周政治制度的特点之一是 A. 按照血缘亲疏分配政治权力 B. 形成内外相辅的地方政权体制 C. 实行神权与王权相结合的制度 D. 国家和家族宗法制度密切结合
|
4. 难度:中等 | |
汉宣帝曾称:“与朕共治天下者,其唯良二千石(郡太守)乎!”后来的帝王反复重申上述观念。这主要体现了( ) A. 地方吏治是国家安定的重要因素 B. 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之间的矛盾 C. 汉代地方行政制度为后代所沿用 D. 历代帝王将汉宣帝作为治国榜样
|
5. 难度:中等 | |
明代内阁大学士通过“面对”“密揭”“票拟”等形式参与中枢决策,因而阁臣在国家权力运作机制中,体现出一定程度的决策权。当这种决策得到皇权支持和批准后,就可以影响甚至左右政局的发展。这种现象表明 A. 阁臣在皇权之下参与决策 B. 内阁成为法定的中央机构 C. 国事决策权发生根本转移 D. 阁臣对皇权制约作用弱化
|
6. 难度:简单 | |
明朝后期松江人何良俊记述:“(正德)以前,百姓十一在官,十九在田……今去农而改业为工商者三倍于前矣。昔日原无游手之人,今去农而游手趁食(谋生)者又十之二三也。大抵以十分百姓言之,已六七分去农。”据此可知 A. 工商业发展造成农业衰退 B. 工商业发展导致社会结构变动 C. 财富分配不均引起贫富分化加剧 D. 无业游民增加促成工商业发展
|
7. 难度:简单 | |
八卦是我国古代的一套有象征意义的符号,“卦”字下边的“卜”字,表示竖在地上的杆子及其影子。“卦”字左边的“圭”字是尺子,用来测量影子的长度。通过长期测量,劳动人民掌握了春耕秋收的各种季节规律。这表明 A.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 B. 八卦起源于象形文字 C. 八卦是我国古代农耕文明下的智慧结晶 D. 八卦是我国古代计算季节和时间的唯一方法
|
8. 难度:中等 | |
黄宗羲在《自序》中说:“学问之道,以各自用得著者为真,凡倚门傍户,依样葫芦者,非流俗之士,则经生之业者。此编所列,有一偏之见,有相反之论,学者于其不同之处,正宜著眼理会,所谓一本万殊也,以水济水岂是学问?”这反映出黄宗羲 A. 批判学术僵化,倡导思想自由 B. 倡导经世致用,反对思想一统 C. 批判君主专制,倡导天下之权 D. 批判八股取士,倡导学以致用
|
9. 难度:中等 | |
(题文)《孙膑兵法》中说:“战胜而强立,故天下服矣。”《商君书》也说:“国之所以兴者,农战也。”可见兵家和法家都主张重视战争,赢得战争。出现这种思想的社会根源是 A. 社会矛盾尖锐,人民生活困苦 B. 社会动荡不安,诸侯争霸频繁 C. 思想学术自由,出现“百家争鸣” D. 统治者的大力提倡和重视
|
10. 难度:简单 | |
魏晋时期,有人斥责佛教“使父子之亲隔,君臣之义乖,夫妇之和旷,友朋之信绝”。这反映出当时 A. 佛教传入颠覆了传统观念 B. 儒家伦理不为社会所重视 C. 佛教急于融入本土文化 D. 佛教与儒家伦理抵触
|
11. 难度:中等 | |
韩愈的《原道》中说:“古之为民者四,今之为民者六;古之教者处其一,今之教者处其三。农之家一,而食粟之家六;工之家一,而用器之家六;贾之家一,而资焉之家六;奈之何民不穷且盗也!”由此可见,韩愈认为 A. 工商业者的壮大导致农民贫困 B. 理学地位的确立有助国家经济发展 C. 儒佛道三家并用有助教化百姓 D. 佛道力量的壮大加剧百姓经济负担
|
12. 难度:中等 | |
北宋张载提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人生理想;明清之际的顾炎武发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呼吁。二者的相同点是 A. 强调社会责任感 B. 提倡知行合一 C. 构建新儒学体系 D. 重建伦理秩序
|
13. 难度:中等 | |
冯友兰在《中国哲学史》一书中写道:(明清)在这个时期,在某些方面,中国的文化有了重大进展……官方方面,程朱学派的地位甚至比前朝更为巩固。非官方方面,程朱学派和陆王学派在清朝都发生了重大的反动。这里的“反动”是指 A. 宋明理学的统治地位丧失 B. 对传统儒学地位的彻底否定 C. 对传统儒家思想的批判继承 D. 倡导“自由”“平等”思想
|
14. 难度:中等 | |
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科技固然成绩突出,但“这些成果技术方面停滞于农业和手工业的经验工艺的水平上,在理论上始终贯穿着天人合一的思想,以变幻莫测的道、气等概念来建构学术体系……混有大量的荒诞不经的反科学的成分。”这主要表明中国古代科技 A. 缺乏理性精神 B. 求善而不存真 C. 具有很强的封闭性 D. 落后于西方国家
|
15. 难度:简单 | |
拉尔夫的《世界文明史》记载:“元代戏曲的地位提高,成为一种主要的艺术形式,部分原因是科举中止,使才子们无法求取功名,转而在以往不屑一顾的这种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娱形式上下功夫。”以上论述揭示出元曲兴盛的原因是 A. 国家政策的影响 B. 商品经济的发展 C. 元朝的高压统治 D. 科考功名的需要
|
16. 难度:中等 | |
1900年6月21日,清政府颁布“向各国宣战懿旨”。6月26日,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等与列强驻上海领事商定《东南保护约款》,规定“上海租界归各国公同保护,长江及苏、杭内地均归各督抚保护,两不相扰,以保中外商民人民产业为主”。这表明 A. 列强在华势力受到有效遏制 B. 清政府中央集权面临危机 C. 地方实力派成为列强代理人 D. 地方势力与朝廷分庭抗礼
|
17. 难度:中等 | |
(题文)在耶稣之下,太平天国的首义诸王一夜之间都成了上帝的众子,并按照各自的行序分别对应天象:洪秀全为日,杨秀清为风,萧朝贵为雨,冯云山为云,韦昌辉为雷,石达开为电。(陈旭麓《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这实质上反映了太平天国 A. 宣扬人人生而平等思想 B. 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C. 借助神权重建等级秩序 D. 增强核心领导层凝聚力
|
18. 难度:中等 | |
1926年7月4日,国民党中央通过的宣言中说:“居今日之中国,除少数军阀、官僚、买办、财阀之外,全国人民入则有老弱待哺之忧,出则无立业谋生之地,行则逢掳身丧命之变,居则罹举家冻馁之祸,灾害深于水火,困苦甚于倒悬,凡此皆帝国主义之侵略及卖国军阀之窃权之所致也。”为此,国民政府 A. 召开国民党一大 B. 成立广州国民政府 C. 整编国民革命军 D. 发动北伐战争
|
19. 难度:简单 | |
近年来,有学者通过计量化的统计得出,从武汉失守到太平洋战争爆发期间,国民党正面战场组织了南昌会战等9次大规模战役,占国民党22次会战的41%,甚至有过一些攻势作战,难能可贵。这一时期国民党还有大的战斗496次,占整个抗战时期战斗的44%,共伤亡137.6万人,占整个抗战时期伤亡人数的43%。由此最能说明 A. 正面战场牵制了日军侵华的全部力量 B. 全民族抗战是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 C. 国民党在相持阶段仍然积极抗日 D. 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部分
|
20. 难度:简单 | ||||||||||||||||||
下表是1912年和1936年中国轻工业和重化工业产品进出口比例表,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A. 中国经济结构发生根本变化 B. 列强加强对中国的资本输出 C. 中国的工业化水平有所提高 D. “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成效不大
|
21. 难度:中等 | |
20世纪70年代某国领导人访华时致辞:“遗憾的是,过去几十年中,□□关系有过不幸的过程。其间,我国给中国国民添了很大的麻烦。对此,我再次表示深刻的反省。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关系停留在不正常和不自然的状态下,我们只能坦率地承认这个历史事实。”这一致辞 A. 加快了中国重返联合国进程 B. 推动了美国对华由敌视到合作 C. 促进了中日两国关系的改善 D. 实现了中国外交关系重大突破
|
22. 难度:中等 | |
美国经济学家西奥多•W.舒尔茨认为:“小农的经济行为,绝非西方社会一般人心目中那样懒惰、愚昧或没有理性。事实上,他是一个在‘传统农业’的范畴内,有进取精神并对资源能作最适度运用的人。”按照这一学者的观点评价下列历史事件,相对符合这一观点的是 A. 苏联的农业集体化运动 B. 中国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 赫鲁晓夫的农业改革 D. 中国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23. 难度:中等 | |
伯里克利说“不参与公共事务的人,有人称其为心情平和的人,我们雅典人称其为废物,它毋需公民有多少政治才能,关键是每个公民都本着一切从城邦出发。”这反映了在古代雅典 A. 公民只有形式上的自由 B. 对个人利益极不重视 C. 重视培养公民参政意识 D. 存在着绝对权威势力
|
24. 难度:简单 | |
公元前5世纪的一天,全体雅典公民集会于卫城。人们对泰米斯托克利言论纷纷,说这位民主派领袖、反波斯英雄正变得专横跋扈,并将他的名字划在碎陶片或贝壳上,最终他得票过半而遭放逐海外。由此可见,古代雅典民主是 ( ) A. 直接民主 B. 民主派专有的民主 C. 代议制民主 D. 大多数居民的民主
|
25. 难度:中等 | |
18世纪中叶,一位英国内阁成员在议会发言中说:“诸位都知道,媾和与开战的权力是由国王掌握的……我们的宪法始终表明,国王在决定和平与战争时有权利让议会参与,也有权利不让议会参与。没有哪位明智的国王真的会冒险不让议会参与。”这表明在当时的英国( ) A. 光荣革命成果受到侵蚀 B. 立宪政体未能阻止国王专权 C. 内阁依旧为国王所控制 D. 国王仍旧保留某些名义权力
|
26. 难度:中等 | |
1990年9月12日,苏、美、英、法、西德和东德的外长在莫斯科举行最后一次“2+4”会谈,签署条约,规定:四大国停止对德国的权利和责任,统一后的德国享有完全的主权。这体现的历史背景是 A. 战后世界格局的影响依然存在 B. 两极格局的瓦解 C. 民主德国与联邦德国完成合并 D. 全球化进程加快
|
27. 难度:简单 | |
基辛格在《世界秩序》一书中指出:“一种国际秩序的生命力体现在它在合法性和权力之间建立的平衡,以及分别给予两者的重视程度。无论合法性还是权力都不是为了阻止变革,两者相结合是为了确保以演变的方式,而不是通过各方赤裸裸的意志较量实现变革”。下列选项与材料相符的是 A. 主张按冷战思维来维持世界秩序 B. 注重世界秩序构建过程中的稳定性 C. 仅靠软实力和价值观即可维持世界秩序 D. 强调世界秩序构建过程中的正义性
|
28. 难度:简单 | |
下图为伦敦市地域的扩展示意图。这一变化出现的原因是
A. 早期殖民扩张 B. 工业革命 C. 贸易中心转移 D. 阶级对立
|
29. 难度:简单 | |
苏联农民伊万在河里捉到一条大鱼,高兴地对老婆说:“我们可以炸鱼吃了!”老婆说:“没有油啊!”伊万说:“那就煮!”老婆说:“没有柴啊!”伊万气坏了,抓起鱼扔进河里那鱼刚进水,就探出身体,高举右鳍,激动地高呼:“斯大林万岁!”该笑话主要针对了斯大林时期的 A.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 新经济政策 C. 片面发展重工业政策 D. 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
|
30. 难度:简单 | |
2016年中国股市开市第一天上证指数暴跌7%,触发熔断机制,并带动美股收跌,道琼斯指数录得2008年以来最差开局;标普500指数和纳斯达克指数录得2001年以来最差开局。同时,英股富时100指数收低2.39%、法股CAC指数急跌2.47%、德国DAX指数重挫4.28%。上述现象反映了 A. 世界经济朝制度化、体系化方向发展 B. 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 C. 中国股市震荡是全球股市大跌的源头 D. 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不断发展
|
31. 难度:中等 |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他(秦始皇)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他还解除了除他自己军队之外的所有士兵的武装;下令迁徙各国的旧贵族到首都,以监视他们。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汉制每年八月,举行饮酎(醇酒)大典,诸侯王和列侯献“酎金”助祭。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武帝以列侯酎金斤两成色不足为名,削夺106个列侯的爵位。还有一些列侯因其他各种原因而陆续失爵。 ——晁福林《中国古代史》 材料三 元朝同宋一样,把地方分成路、府、州、县,而实际上元代的地方政权不交在地方,乃由中央派行中书省管理。行省长官是中央官而亲自降临到地方。……所以中书省正名定义,并不是地方政府,而只是流动的中央政府。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1)据材料一,指出秦始皇在全国推行的地方行政制度是什么?这一制度与西周的地方行政制度相比有何突出特点和进步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汉代“侯”“王”的由来及汉武帝削夺其爵位的目的。 (3)据材料三,指出元朝地方行政制度有哪些创新?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历史作用。
|
32. 难度:困难 | |
(20分)新疆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到了19世纪,沙俄逐渐形成了夺取南疆喀什噶尔的基本构想:在经济上,替俄国资产阶级在这一亚洲心脏地区开辟其他列强不易进入的销售市场;在政治上,把它变成俄国控制下同英国角逐中亚的前哨阵地,进可以经帕米尔、克什米尔威胁英属印度,退足以阻遏英国向北的扩张。19世纪60年代,俄国正经历着巨大的社会变动。60年代中叶,沙俄还计划对伊犁和乌鲁木齐实行军事占领。 ----摘编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沙俄侵华史》 材料二 1877~1882年,左宗棠连续五次上书清政府请求新疆建省。1877年7月,当西征军一举规复吐鲁番之际,他向清政府提出“设行省、置郡县”,指出:“伊古以来,中国边患西北恒剧于东南”,“重新疆者所以保蒙古,保蒙古者所以卫京师。西北臂指相连,形势完整,自无隙可乘”。1844年11月17日,清政府正式发布新疆建省上谕:“新疆底定有年,绥(安定)边辑(和睦)民,事关重大,允宜统筹全局,厘定新章。……添设甘肃新疆巡抚、布政使各一员。” ——摘编自沈传经、刘泱泱《左宗棠传论》 (1)根据材料一指出南疆喀什噶尔对俄罗斯的战略价值,(4分)以及俄国对新疆侵略计划的变化,( 2 分)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俄国方面分析引起这一变化的原因。(4 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左宗棠提出的新疆建省的理由。(4 分) (3)综合以上材料.简析清政府在新疆建省的历史意义(6 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