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简单 | |
朱熹《劝农文》载:“乡村小民,其间多是无田之家……佃户既赖田主给佃生籍(田主给予的佃田立下户籍)以养家活口,田主亦借佃客耕田纳租以供赡家计,二者相须,方能存立。今仰人户递相告诫,佃户不可侵犯田主,田主不可挠虐佃户。”材料体现了 A. 儒家仁爱和谐思想 B. 宋朝阶级矛盾尖锐 C. 土地兼并问题严重 D. 农村资本主义雇佣关系出现
|
2. 难度:简单 | |
中国传统少儿蒙学读物《教儿经》中有如下训诫:“……不会读书把田种,种田也要用番心……无田无地做买卖,开店铺面要寻人……买卖不成仁义在,一团和气福自生……百样手艺百样好,只怕玩耍不认真……”上述引文 A. 体现了陆王心学的道德价值观念 B. 据表达方式判断应属于明清时期 C. 强调了传统以农为本的经济思想 D. 打破了传统中国对“四民”的划分
|
3. 难度:中等 | |
解缙十九岁中进士,后进翰林院,朱元璋对解缙“甚见爱重,常侍帝前”。他对解缙说:“朕与尔,义则君臣,恩犹父子,当知无不言。”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 纲常伦理成为治国手段 B. 专制皇权不断加强 C. 朱元璋有爱才如子情怀 D. 儒家思想重回正统
|
4. 难度:中等 | |
明清时期的官箴书,主要是讲各级官员必须知道的制度细则和行为规范。“天下之人无过善、不善之两途,而人之慕乎善而远不善也。”。这一规定是下列哪一思想的体现 A. “君人者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 B. “格致诚正,修齐治平” C. “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泰山为小” D. “不期修古,不法常可”,“事异则备变”
|
5. 难度:简单 | |
李时珍于明万历六年写成《本草纲目》,其中有“玉蜀黍(玉米)种出西土,种者亦罕”:乾隆二十三年的记载有“玉蜀黍,俗名玉米……此种近时楚中遍艺之”。玉米种植情况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南北方气候差异 B.人口增长的需求 C.殖民活动的推动 D.经济结构的变动
|
6. 难度:简单 | |
《关于秦汉农业的若干问题》一文中写道:战国初期,粮食产量每亩只有一石半左右(合今1.0517石),而西汉时,据农学家氾胜之讲,在某些地方“中田亩十三石(合今3.76石),薄田亩十石(合今2.89石)”。这说明 A. 铁犁牛耕技术得到推广 B. 精耕细作生产有所发展 C. 国家重农政策效果显著 D. 小农生产的优越性显现
|
7. 难度:困难 | |||||||||||||||||||||||||||||||||||||||||||||||||||||||||||||||||||||||||||||||||||||
下表为古代中国治水事业历史发展及区域分布。对此表分析正确的是
A. 汉代治水活动都集中在黄河流域 B. 魏晋时期南北方经济遭到沉重打击 C. 隋朝时南北农业基本持平 D. 唐代东南发展为农业生产的重要区域
|
8. 难度:简单 | |
《中国经济制度史论》中说:“中国传统手工业各大部门都出现过工厂雇佣现象,唯独棉纺织业没有出现。”中国古代棉纺织业没有出现雇佣现象的原因主要是 A. 政府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B. 外来棉纺织品的强有力竞争 C. 棉花主要是官营手工业 D. 小农经济的阻碍
|
9. 难度:简单 | |
有学者指出:明清之际,江南出现了“妇女半边天”的说法,显示江南妇女的家庭地位日益重要。这种现象发生最可能的原因是 A.甘薯、玉米等新作物的引进改变了农业生产方式 B.通俗文化的盛行和平民识字率的提高 C.江南地区人口大量外移导致性别比例失衡 D.江南棉纺织业兴盛推动了家庭手工副业的发展
|
10. 难度:中等 | |
乾隆时期,地方政府多设立机局,“雇募织工以教民纺织”。乾隆八年,决定“凡各省有可开采之山场”,除金银外,“其余俱听百姓于地方官给照开采”。这些做法 A. 放弃了重本抑末政策 B. 体现出对传统手工业重视 C. 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 D. 促进了官营手工业的发展
|
11. 难度:中等 | |
陆游诗云:“千钱买轻舟,不复从人借。樵苏晨入市,盐酪夕还舍。岂惟载春秧,亦足获秋稼……常侵落月行,不畏恶风吓。”该诗歌所反映的经济现象体现了 A. 小农户个体经营的封闭性 B. 重农抑商政策已经被打破 C. 草市具有完备的服务功能 D. 农民生活与市场联系密切
|
12. 难度:中等 | |
清雍正元年,明令以银两支付官俸:“米每石,自五钱至一两;豆每石,自五钱至九钱七分;草每束,自三厘至九厘二毫不等。均照从前额定各地方价值,折给官兵,自行采买。”之后,用银两支付俸给的范围扩大了。据此可推知 A. 官员腐败可以得到有效控制 B. 货币赋税开始取代实物赋税 C. 社会经济发展推动俸禄改革 D. 为强化集权克扣地方的军费
|
13. 难度:中等 | |
材料 美国汉学家史景迁认为,讲述中国近代历史的时候,总是从19世纪中国受的屈辱和侵略开始切入。40年前他在开始教授中国历史时就觉得这非常不合理,如果要更好地研究中国历史,我们应该从十七八世纪的中国开始研究。因为当时的中国在世界上表现出一种更自信的姿态。我们应该研究是哪些因素促成了中国在明朝之前的这种蓬勃发展和增长。在这些因素的基础上,怎样导致了中国在19世纪末的衰落,我想这可能是更好的一种研究方法。 ——《时代周报》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史景迁的观点。(要求:对该观点赞成、反对或另有观点均可;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
14. 难度:中等 | |||||||||||||||
阅读材料(下表),回答问题。 古代科举殿试有对策一科。应考者要回答皇帝关于治国策略的问题,康熙、雍正两朝部分殿试策问如下。
问题: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康熙、雍正面临哪些问题,并对这些问题予以分析。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此后清政府的应对方式,并说明其影响。
|
15. 难度:中等 | |
材料一 真正的法律乃是一种与自然相符合的正当理性,它具有普遍的适用性并且是不变而永恒的。罗马的法律和雅典的法律并不会不同,今天的法律和明天的法律也不会不同。 法是一种自然权利,是理智的人的精神和理性,是衡量正义和非正义的标准。——西塞罗礼义法度者,是圣人之所生也……圣人积思虑习伪,故以生礼义而起法度。……故顺情性则弟兄争矣,化礼义则让乎国人矣。 ——荀子 材料二 唐代统治者制定《唐律疏议》颁行天下。唐律继承了古代立法传统,“以礼入法”,然后将各种法规熔为一炉,采取了刑事立法的形式,全部律条都围绕着“罪”和“刑”分别加以规定、解释。唐律规定了严惩十恶,依次为:谋反、谋大逆、谋叛、恶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义、内乱。唐律还规定如果赃证已经明确,“理不可疑”,犯人即使不招,也可根据犯罪事实进行判决。《唐律疏议》成为以后历代刑律的蓝本,也是中国古代法典的楷模和中华法系的代表。中华法系以自己独特的风采影响着亚洲与其有交往的各地,在世界法制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摘编自叶孝信《中国法制史》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荀子和西塞罗关于法律的认识有什么不同? (2)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比较罗马法系和《唐律疏议》代表的中华法系的区别。 (3)近代西方资产阶级的立法司法更多地借鉴了罗马法而不是中华法系,根据所学,说明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