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辽宁省沈阳市郊联体2019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世说新语·言语》载“桓公入峡,绝壁天悬,腾波迅急,乃叹曰:“既为忠臣,不得为孝子。”’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则写道:“在二十四史众多的列传里,凡忠臣必然又是孝子。”这说明了中国传统社会

A. 家庭伦理道德举上

B. 家国一体社会观念

C. 忠孝认知存在矛盾

D. 宗法血缘思想浓烈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中国古代原始社会土地公有,所以沟洫阡陌等,都井井有条。后世则不然,土地变为私有,寸寸割裂,凡水旱蓄池等事,总是要费掉一部分土地的,这就造成了公益和私益的冲突不断。这一现象反映了

A. 封建经济导致农民收入锐减

B. 土地公有制优于土地私有制

C. 土地私有是社会矛盾的根源

D. 中国古代农业进化阻力重重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在价值层面,贵族化是宋明理学的根本特征,理学家否定现实社会中个人的生命、情感、欲望等世俗价值,而明末一些儒家学者在价值取向上正好相反,肯定“财之与势同英雄之所必资,而大圣人之所必用”,是“吾人禀赋之自然”。这一变化说明

A. 社会经济发展与思想文化变化息息相关

B. 明末儒学的发展体现出世俗化为主流

C. 明末儒学家们否定宋明理学的价值观念

D. 儒学从贵族化到世俗化是历史的必然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1895年5月13日,光绪帝通过总理衙门电谕驻俄使臣许景澄:“辽东地方借三国之力,矮允归还,大有利益。现在和约己换,三国视事已了结。惟台湾众情不服,势将变乱,难以交接,此中国最为棘手之事。闻台民不愿从倭,意在他国保护。著许景澄将此情形臣密商俄外部,能否仍联三国,设一共同保护之策……”这反映了清王朝

A. 希望三国干涉范围扩大到台湾

B. 与俄国在对日问题上达成一致

C. 积极采取措施消除战争影响

D. 与世界各国获得同等的地位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孙中山民权主义思想不断演进发展,表现出极为鲜明的时代特点。他力求紧随世界民主潮流而前进,同时留意避免西方民主制的弊端,主张通过中西结合来完善民主制度。这里的“中西结合”表现为

A. 用暴力革命实现民主共和

B. 倡导民权为资产阶级所独有

C. 用政治革命完成民主共和

D. 主张民权为一般国民所共有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1958年中国各地建立人民公社的运动正处在最高潮,但直到1985年底,没有任何权威的苏联领袖谈起过中国的公社,即使新中国9周年纪念活动提供了明显的机会,苏联报刊发表的文章只有3篇提到了公社,其中专门谈公社问题的只有地位比较低的《文学报》发表的一篇文章。这可以反映出当时

A. 苏联不愿中国建立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

B. 中苏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模式有分歧

C. 西方国家“和平演变”的战略奏效

D. 苏联已经清醒的认识到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20世纪80年代,中国电影由宏大叙事逐渐向个体表达回归,往往讲述“大时代的小故事”,展现生活的低吟浅唱和个人的沉浮起落,使人感同身受并寄寓对真善美的美好渴望。这一变化

A. 顺应了社会发展的趋势

B. 体现了传统道德的回归

C. 得益于新技术手段的运用

D. 反映了消费市场快速成长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巴黎公社公报集》宣称:“如果说巴黎公社超出了它正常职责范围的话,很抱歉,那是它要回答凡儿赛政府的战争挑衅。巴黎公社只希望拥有自己的自治权,它充分尊重法国其它城镇的平等权利。”这

A. 表明巴黎公社遭到资产阶级的镇压

B. 展现了巴黎公社的革命首创精神

C. 暗示了巴黎公社准备实行武装割据

D. 看出巴黎公社满足当前革命成果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二战后,美国不断发生种族危机,这引起国际舆论尤其是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强烈批评,这迫使联邦政府不断推进民权改革。同时,美国政府也利用改革的成果,向国外讲述了美国种族和民主的故事,宜扬民主是解决美国种族问题的唯一方法。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 和平与民主成为时代的主流

B. 美国民族问题的处理远远不如苏联

C. 国际关系格局影响社会发展

D. 美苏通过输出价值观争夺文化霸权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无疑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肯定是要发生的。生产力的发展需要金融资本更大的运动自由,而战后政治力量被用于管理经济,尤其是金融市场的做法,也使美国意识到,只有抛弃布雷顿森林体系,才有继续保持优势的可能。”材料表明

A. 资本自由化冲击美国霸主地位

B. 美元的优势地位已经不复存在

C. 美国逐步丧失世界贸易主导权

D. 知识经济与信息技术日益重要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传统制造业曾被认为是“夕阳产业”。但国际金融危机后,通过科技创新驱动传统经济发展成为多国的国策。美国正实施“再工业化”战略,德国提出“德国工业4.0”战略目标,中国也将“中国制造2025”定位在战略层级。上述现象的出现反映了

A. 传统经济取代经济济发展模式

B. 世界各国跨入到知识经济时期

C. 国家干预政策己占据主导地位

D. 新经济的发展加剧了全球竞争

 

详细信息
12. 难度:困难

新教伦理所表现的现世禁欲精神,合理安排的伦理生活却无意中促进了经济活动的开展,新教伦理赋予了经商逐利行为以合理的世俗目的;印度教、佛教、儒教、道教、伊斯兰教、犹太教等没有经过宗教改革的各大宗教,其古老宗教伦理精神对于这些民族的资本主义发展起了严重的阻碍作用。上述材料体现了

A. 新教伦理精神是资本主义发展的精神动力

B. 只有奉行现世禁欲精神才能发展资本主义

C. 没有经历宗教改革的地区经济不可能发展

D. 经商逐利的世俗目的能推动资本主义发展

 

二、材料分析题
详细信息
13. 难度:困难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众所周知,西欧中世纪末叶肇始的海外市场的开拓促进了母国生产结构的专业化和商品化,促成了开放的经济体系和市场体系,并成为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来源。与西欧海洋商业型和单一经济型的民族国情不同,古代中国,其生产力的突破性发展和生产关系的本质性变革不得不主要依靠国内市市场。然而,鉴于国内各地区的巨大差异,就海外贸易对国内市场影响而言,明清经济结构和市场结构虽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外向型转化,但还是发生一些显著变化,如欧洲商旅、殖民者用白银交换中国的生丝、绸缎等产品。明代外贸中心已由宋代的广州转移到邻近江南发达地区的福建,且走私商港、岛屿也多在闵、浙近海岛屿。这些都表明,东南沿海特剥是江南产品适应了输出的要求,海外市场的拓殖刺激了江南商品性生产和经济货币化。到19世纪初叶,中国对外贸易一直占据出超优势,但结果更多的是生产商品化的扩大、市场化的深化,难以见到生产力质的突破和生产关系结构性的革新。似乎一切都发生在内陆国家农耕社会经济的藩篱内,地方社会的动机和要求匍匐在国家意志下。

——摘编白孙竞昊《明清地方与国家视域中的“海洋”》

材料二  :实践告诉我们发展壮大,必须主动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坚持对外开放,充分运用人类社会创造的先进科学技术成果和有益管理经验。改革开放初期,在我们力量不强、经验不足的时候,不少同志也曾满怀疑问,面对占据优势地位的西方国家,我们能不能做到既利用对外开放机遇而又不被腐蚀或吃掉?当年,我们推动复关谈判、入世谈判,都承受着很大压力。今天看来,我们大胆开放、走向世界,无疑是选择了正确方向。20年前甚至15年前,经济全球化的主要推手是美国等西方国家,今天反而是我们被认为是世界上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的最大旗手,积极主动同西方国家形形色色的保护主义作斗争。这说明,只要主动顺应世界发展潮流,不但能发展壮大自己,而且可以引领世界发展潮流。

——摘自习近平总书记的相关论述

(1)根据材料一并结台所学知识,概括中世纪末叶肇始的海外市场对中、欧产生影响的异同并分析产生不同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分析指出当代中国融入经济全球化的显著进步之处并说明其重大影响。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时间

政府

收回主权史实

1917年

北京北洋政府

取消德国在华驻兵权,收回天津、汉口德租界,废除德国、奥匈帝国领事裁判权

1926年

北京北洋政府

取消芬兰领事裁判权.协定关税权

1927年

武汉国民政府

收回汉口,九江英租界

1928年

南京国民政府

除日本外,各主要国家均承认中国关税自主权

1929年

南京国民政府

正式收回镇江英租界

1930年

南京国民政府

中国全面实现关税自主权,正式收回厦门英租界,收回威海卫英国租借地

1943年

南京国民政府

收回上海、厦门公共租界,收回天津、广州英租界,废除其美在华领事裁判权

1955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

收回苏联租借旅顺海军基地

1997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

收回英占香港地区

1999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

收回葡占澳门地区

 

 

——摘鳊自王建朗(中国废除不平等争约的历史考察》等

上表提供了近现代中国废除不平等条约,收回主权的简要历程,蕴含了诸多信息。解读材料,提炼一个概括材料的核心观点,并结合所学的中国近现代史知识予以阐释。(要求: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村料:在近代西方列强东侵的强烈撞击下,晚清的军事变革作为一种自然的回应,在逐渐兴起,其本质就是实现军事近代化,缩小乃至消除中国与西方军事上的差距,从而有效抗御列强的侵略,保障国家安全。以甲午战争失败为标志,晚清军事变革可以分为前后两个阶段。甲午战前为第一阶段变革,随兴办洋务而起,因甲年战败而衰。主要内容包括推进陆军火器化;建立近代海军,加强海防;创办近代军事工业;革新军事教育等。甲午战争的失败,使30余年惨淡经营的成果毁于一旦,也标志着晚清军事变革步入了第二阶段。由于《马关条约》及其后《辛丑条约》的签订,清政府背上了极其沉重的赔款负担,国家进一步衰败,已无力再投巨资建设海军,因此,这个阶段军事变革的重点集中在陆军,最主要的内容是编练新式陆军和发展陆军教育。第二阶段的军事变革,因中央集权不断削弱,各省各自为政,非但未能有救增强国家的整体军力,反而为清朝的覆亡挖掘了坟墓。

——钟少异高炜《晚清军事变革及军事近代化为什么失败》

请回答:

(1)根据材料并结台所学知识,指出晚清两次军事变革的共同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晚清两次军事变革失败的原因。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1943年10月,中、美、英、苏四国共同签署了《关于普遍安全的宣言》,宣告在战后建立一个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的国际组织,奠定了联合国成立的基础。1944年8~10月,中、美、英、苏四国代表在美国举行会议,中国代表团提出的关于处理国际争端的原则等多项建议后来被纳入联合国宪章,被称为“中国建议”。10月9日,中、美、英、苏四国同时发表了《关于建立普遍性国际组织的建议案》,确立了未来联合国宪章的基本内容,1945年4月,联合国制宪会议在旧金山召开,四个发起国的首席代表轮流担任大会主席,中、英、法、俄和西班牙文为会议正式语言,设立了中、美、英、苏、法等十四国首席代表组成的执行委员会。6月25日制宪大会一致通过《联合国宪章》。次日,与会的50个国家举行签字仪式,中国代表团第一个在宪章上签字,中国成为联合国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

—摘编自张海鹏主编的《中国近代通史》

(1)根据材料,概述中国在参与联合国创建过程中的主要活动。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主要原因。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刘昞(约370-440年),宇延明,敦煌人氏。父亲刘宝,以儒学见长。"独河西一隅自前凉张氏以后尚称治安,故其本土世家之学术既可以保存,外采避乱之儒英亦得就之传授。"刘昞十四岁时,投拜到博士郭踽的门下学习,固品行端雅、学业优异,深爱郭踽赏识。公元400年李暠割据敦煌,建立西凉,让刘昞主持经籍校勘注释工作,他读书著述里加勤魁。刘昞著有记载前凉张氏政权事迹的《凉书》)十卷,撰写了记载敦煌地区史地人物等西凉历史的《教煌实录》共二十卷,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实录体史书,又注释了《周易》《韩子》等书。公元420年,甸奴后裔北凉沮渠蒙进打败西凉,拜刘昞为秘书并请他在学馆中教授弟子。其子沮渠牧犍更尊刘昞为国师,令文武百官跟随刘昞学习经史。刘昞门生弟子遍及河西,"前后显达,至尚书牧守者数十人"。魏世祖平定凉州,士民东迁,拜授他为乐平王从事中郎。不久刘昞病逝。朝朝廷诏令:"昞德冠前世,蔚为儒宗,太保启陈,深合劝善。其孙等三家,特可听免。"

——根据《《魏书》等整理

(1)根据材料,说明刘昞能够"蔚为儒宗"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刘昞的历史贡献。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