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简单 | |
黄梅戏《天仙配》里有一段经典唱词:“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这是古代中国传统经济的写照。这种传统经济被称为 A. 商品经济 B. 小农经济 C. 市场经济 D. 计划经济
|
2. 难度:简单 | |
现代考古在秦、魏等国故地出土了许多生铁铸造的农具。1950~1951年河南辉县发掘了5座大型魏墓,1号墓出土铁器65件,其中农具占58件,包括䦆、锄、铲、镰、犁铧等一整套铁农具。材料说明战国时期 A.生铁铸造由魏国独断经营 B.成套铁农具有利农业精耕细作 C.铁制农具成为随葬必备品 D.铁制农具最早出现于河南辉县
|
3. 难度:简单 | |
《国语·晋语》中记载,晋国范中行氏的子孙,因避祸逃亡出国,“将耕于齐”,自耕而食。有人就大加指责,说不该将祭祀的牲畜用来耕地。材料主要反映了 A. 春秋时期牛耕已经出现 B. 晋国农业生产技术比齐国先进 C. 传统的保守思想是先进技术传播的阻碍 D. 牛耕技术还不普遍
|
4. 难度:简单 | |
《华阳国志》记载:“灌溉三郡,开稻田,于是蜀沃野千里,号为陆海,旱则引水浸润,雨则堵塞水门。”这是对哪一水利工程的评价 A. 都江堰 B. 郑国渠 C. 隋大运河 D. 会通河
|
5. 难度:中等 | |
(题文)“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计日受值。有他故,则唤无主之匠代之, 曰唤代。无主者黎明立桥以待。”这段材料反映了明代丝织业中 A. 官营手工业规模不断扩大 B. 机户与工匠关系紧密 C. 私营手工业规模不断扩大 D. 产生了雇佣劳动关系
|
6. 难度:简单 | |
在我国古代小农经济中,家庭手工业的主要内容是 A. 冶铁 B. 制瓷 C. 纺织 D. 煮盐
|
7. 难度:困难 | |
隋朝将作大匠宇文凯曾严令:官府工匠不得入市工作,其晚年回乡后亦受到严密监视且不许“收授学徒”和“制作产品”。上述现象主要反映了 A. 官营手工业者的创造力受到束缚 B. 隋朝的官营手工业发达产品精美 C. 工官制度不利于手工工艺的传承和推广 D. 官营手工业者的匠籍制度被废除
|
8. 难度:中等 | |
“嘉树种木棉,天何厚八闽,厥土不宜桑,桑事殊艰辛。木棉收千株,八口不忧贫。”诗中描述的现象最早可能发生于 A. 唐朝 B. 宋朝 C. 元朝 D. 明朝
|
9. 难度:简单 | |
中国古代农业、手工业的发展一直走在世界前列。请将这些历史事件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排列: ①曲辕犁; ②棉布逐渐成为当时民众的主要衣料; ③灌钢法; ④粉彩瓷器工艺的发明。 A. ②③①④ B. ②①④③ C. ③②①④ D. ③①②④
|
10. 难度:中等 | |
中国古代的手工业分类细致,产品精美,技术长期领先世界。下列关于古代中国手工业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商周时期靑铜制造业发达 B. 宋朝制瓷技术大放光彩,出现了五大名窑 C. 唐代制瓷业形成了南青北白两大系统 D. 两宋时期,部分手工业部门中出现了资本主义
|
11. 难度:简单 | |
明朝时嘉兴石门镇有油坊二十家,“杵油须壮有力者……镇民少,辄募旁邑民为佣……一夕作佣值二铢而赢”。这一记载可以用来研究 A. 古代官营手工业 B. 明清资本主义萌芽 C. 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 D. 古代家庭结构的变迁
|
12. 难度:简单 | |
《全球通史》记载:“除了文化上的成就外,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大意义。”下列属于这场“商业革命”的史实是 A. 出现最早纸币交子 B. 工商业市镇兴起 C. 出现最早的商人 D. 白银的广泛外流
|
13. 难度:简单 | |
“自大街及诸坊巷,大小铺席,连门俱是,无空虚之屋……买卖昼夜不绝,夜市三、四鼓,游人始稀;五鼓钟鸣,卖早市者又开店矣。”这种情形最早在哪个朝代普遍出现? A. 汉朝 B. 唐朝 C. 宋朝 D. 清朝
|
14. 难度:中等 | |
宋太宗时期,有官员上奏:“岭南村墟聚落,间日集裨贩(小贩),谓之墟市。请降条约,令于城邑交易。”该建议遭到太宗的拒绝:“徙扰民尔,可仍其旧。”这一史实主要反映了宋朝( ) A. 专业市场每天开市 B. 乡村市场的繁荣 C. 市场监管相对宽松 D. 坊市制继续实行
|
15. 难度:简单 | |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的表现不包括_________。 A. 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B. 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C. 近代企业和民族工业出现 D. 资本主义萌芽兴起
|
16. 难度:中等 | |
鸦片战争后,我国东南演海地区洋布畅销,致使松太布市消减大半,这现象反映出 A. 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B. 商品经济日渐衰落 C. 民营纺织工业兴起 D. 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
17. 难度:中等 | |
史料记载:“(甲午战争后)随便走进哪一家农户,人们都可以看到,曾经是不可缺少的纺车,都蒙上了尘土,被人遗忘了。一捆捆机器压的孟买棉纱似乎使人注意到手纺车已经不合时宜了。”这种现象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 民族工业举步维艰 B. 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C. 手摇纺车效率低下 D. 孟买棉纱质优价廉
|
18. 难度:简单 | |
19世纪60年代初,洋务派为自强“创办的军事工业是 A. 江南制造总局 B. 发昌机器厂 C. 天津怡牟机器磨坊 D. 开平煤矿
|
19. 难度:简单 | |
张謇曾说:“我们儒家,有一句扼要而不可动摇的名言‘天地之大德曰生’。这句话的解释,就是说一切政治及学问最低的期望,要使得大多数的老百姓,都能得到最低水平线上的生活。”因此,他把自己创办的纱厂命名为“大生”。从这个角度看近代民族企业 A. 发展民族工业,救亡图存 B. 应大力发展重工业 C. 以轻工业为主,注重民生 D. 儒家思想指导商业
|
20. 难度:中等 | |
据统计,1865—1894年中国共有商办新式企业139家,创业总资本约455万两,其中上海有29家,广东有95家,从资本数量来看,上海为244.5万两,广东为184.2万两。这表明当时 A. 新式企业的地区分布不平衡 B. 机器生产取代了手工业生产 C. 政府放宽了民间设厂的限制 D. 广东是全国经济贸易的中心
|
21. 难度:中等 | |
1896年,清朝政府下令“多以广开矿产为方今济急要图,当通谕各省将军督抚,体察各省情形,酌度办法具奏”这一谕令反应出当时清朝政府 A. 思想保守,阻碍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B. 出卖矿产资源,维护列强在华利益 C. 应对时局,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D. 强化中央集权,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
22. 难度:简单 | |
有同学收集了--些研究性学习素材,其中涉及“张謇”“短暂的春天”“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军管理”“《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等内容。他探究的主题应是 A. 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B. 近代中国政治民主化的发展历程 C. 近代中国反侵略的潮流 D.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
23. 难度:中等 | |
1914年~1920年,中国生产的植物油、面粉等工业品的出口数量大幅增加,同一时期进口货物的数量却大幅减少。这主要是因为 A. 洋务运动的推动 B. 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C. 中国人民抵制日货、提倡国货运动 D. 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经济侵略
|
24. 难度:中等 | |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不久很快陷入低谷,它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呈波浪形态 B. 官僚资本的形成严重制约了民族资本的发展 C. 战争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 D. 帝国主义的侵略是阻碍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原因
|
25. 难度:简单 | |
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曲折的根本原因是______。 A.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社会性质 B. 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 C. 自然经济的顽固 D. 官僚资本主义的压榨排挤
|
26. 难度:简单 | |
图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曲折发展示意图,造成F和G段发展趋势的原因是 ①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洗劫和破坏 ②美国向中国大量倾销商品 ③官僚资本主义的压榨 ④国民党政府大举内债,溢发纸币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
27. 难度:简单 | |
20世纪30年代中期.为应对世界经济危机。遏制白银大量外流,中华民国实行了 A. 法币改革 B. 废两改元 C. 改订新约 D. 全民抗战
|
28. 难度:简单 | |
下列事件和现象,对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促进作用的是 ①洋务运动 ②实业救国思潮 ③辛亥革命 ④太平天国运动 A. ①②③ B. 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
29. 难度:简单 | |
下面是1866至1913年上海华商机器制造业设厂数和资本额简表,此表反映了该地区的机器制造业 A. 甲午战争后发展较快 B. 较其他产业发展迟缓 C. 被欧美列强暗中控制 D. 成为最大的工业部门
|
30. 难度:简单 | |
最早引进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创办近代企业的是 A. 洋务派 B. 资产阶级维新派 C. 保皇派 D. 资产阶级革命派
|
31. 难度:简单 |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晨鸡鸣邻里,群动从所务。农夫行饷田,闺妾起缝素。 ——唐·王维《丁寓田家有赠》 材料二 (苏州)生齿(指人口)最繁,恒产绝少,家杼轴(织布机上的主要部件)而户纂(赤色的丝带)组(宽丝带),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相依为命久矣。 ——《明神宗实录》卷三六一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我国古代小农经济的特点。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朝出现的新的生产关系以及这种生产关系的基本特征?
|
32. 难度:简单 | |
中国是世界农业发源地之一,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先民创造了辉煌的农业文明。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文帝)诏曰:“农,天下之大本也,民所恃以生也。而民或不务本而事末,故生不遂。” ——《汉书·文帝纪》 材料二 舍本逐末,贤者所非。日富岁贫,饥寒之渐,故商贾之事,阙(缺)而不录。 ——贾思勰《齐民要术·序》 材料三 (一)限制通商口岸。…… 限制外商的居住活动。…… 限制出口货物的种类和数量。…… ——《中外历史知识述要》 (1)材料一中的“本”指的是什么?“末”指的是什么?材料一、二共同反映了中国古代对“本”“末”持何态度?其目的是什么? (2)材料三是清朝哪一政策的基本内容?简析清朝实行这一政策的根本原因。
|
33. 难度:简单 |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国早期民族企业
材料二 民国初年历年新注册工厂数量一览表(不包括矿山,单位:家)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民族企业具有怎样的特点? (2)据材料二,指出民国初年我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状况并说明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