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四川省南充市2018-2019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牛在中国作为勤奋、力量、镇邪、诚实、吉祥、丰足的象征,其形象已深深地融入中华文化之中,形成诸如“鞭春牛”“送春牛图”及“舞春牛”“唱春牛”“跳春牛”“春牛会”等灿烂的“春牛”主题的民俗文化。“春牛”民俗文化的形成主要缘于

A. 农耕文明不断发展

B. 个体小农经济的长期存在

C. 政府重视农业生产

D. 重农抑商政策的长久推行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春初砍山,众木尽噘。至当种时,伺有雨候,则前一夕灭之,借其灰以粪。明日雨作,乘热下种,即苗盛倍收。”上述耕作方式是

A. 刀耕火种

B. 铁犁牛耕

C. 耜耕

D. 耦犁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造成古代中国封建社会出现“有力者无田可耕,有田者无力可耕”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 贵族、官僚及豪强霸占良田

B. 封建土地制度的存在

C. 政府采取不抑兼并的政策

D. 地权和劳动者的分离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下图是某学生在学习研究古代中国的农业发展时使用的两幅示意图,从图中反映出的主题是

 

 

A. 政府重视耕作技术的推广

B. 封建自然经济具有脆弱性

C. 西汉农业生产技术的发展

D. 江南地区普遍推行曲辕犁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天子之六工,曰土工、金工、石工、木工、兽工、草工,典制声材《礼记·曲礼》中的这段文字反映的是古代中国手工业的哪种经营形态:

A. 工场手工业 B. 家庭手工业

C. 官营手工业 D. 私营手工业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万历三十四年萧近高说:“(景德)镇上佣工,皆聚四方无籍游徒,每日不下数万人。清代唐英在《陶冶图说》中也记载了当时的实况:“景德镇袤延仅十余里……以陶来四方商贩,民窑二三百座,工匠人夫不下数十万,藉此食者甚众。有关材料的表述正确的是

A. 景德镇产生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

B. 中国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C. 景德镇历史悠久

D. 景德镇窑器工艺技术不断发展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康熙松江府志》记载:农暇之时,(松江)所出布匹,日以万计,以织助耕,女红有力焉。材料反映出(  )

A. 手工业与农业的结合日益密切

B. 家庭手工业与市场联系日益密切

C. 当时已经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D. 家庭手工业的技术水平显著提高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史记·货殖列传》载:“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虞不出则财匮少。”这反映了司马迁

A. 主张农工商并重

B. 主张“工商食官”

C. 坚持“重本抑末”

D. 肯定“重义轻利”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新唐书·百官志》载:“两京置市署:令一人,从六品上;丞二人,正八品上。掌财货之易,度量器物,辨其真伪轻重……凡市,日中击鼓三百以会众,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而散。”这主要是说明

A. 唐代手工业经济发达

B. 唐代对“市”的贸易不加任何限制

C. 唐代商业经济发达

D. 唐代对商业进行严格、规范的管理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下图是《万里茶路》示意图,一条弥漫着茶香的曲线从中国福建的武夷山脉伸向俄罗斯的恰克图。这便是由中国晋商开辟的绵延清代200余年,长达万里的中国“茶叶之路”。这反映出清代

A. 闭关锁国到被迫开放的过程

B. 重农抑商政策逐步被打破

C. 地域商帮崇尚逐利进取精神

D. 工业文明推动的商品化浪潮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高王凌在《近代中国经济地理的主要变化》中指出:在南海县九江乡,明末清初已是鱼塘十之八,田十之二,力农本务无几。材料反映出(   

A. 农业经济的衰退                       B.农业产生资本主义萌芽

C. 自然经济的解体                       D. 经济结构的变动

 

详细信息
12. 难度:困难

明清时期著名的商帮之一是徽商,徽商经营成功后,往往是一手抓票子,一手执“红顶”,继而大兴土木。这一现象对经济发展所产生的消极影响,主要是

A. 商业发展打破封建专制统治    B. 商人为官导致政治的腐败

C. 奢侈之风严重破坏社会风气    D. 抑制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1686年,清政府设立广州十三行。从官府的角度来说,十三行是外商的代表;从外商的角度来说,十三行又是清政府的代表。行商是得到官府承认的唯一合法机构,因此,“通过行商采购的货物,必须由行商抽取一部分手续费,然后以行商的名义办理出口报关”。这表明清政府

A. 禁止中外贸易往来

B. 维护外商经济利益

C. 重视海关税收征收

D. 废除闭关锁国政策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清代,北京门头沟煤矿资本多采取分股合伙的制度。一方面,有“自备工本,赴窑开采”的“窑户”,有协助“窑户”管理窑务的“掌相”和“管帐”;另一方面,有受雇佣的“窑夫”以及担任技术指导的“作头”。材料可以用来研究清代

A.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

B. 煤矿生产社会化趋势

C. 煤矿的近代企业属性

D. 政府对于民间开矿的态度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清朝规定“如有打造双桅五百石以上桅式船只出海者,不论官兵民人,俱发边卫充军”。材料反映了当时政府推行的政策是

A. 重农抑商

B. 工商皆本

C. 重商主义

D. “海禁”政策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近代竹枝词反映了历史的变迁。陆家宅辟轧花场,土法泽机迭改良。人力终输蒸汽力,天然淘汰慨乡庄。该竹枝词记载的史实最早应出现于(  )

A. 19世纪二三十年代    B. 19世纪六七十年代

C. 19世纪八九十年代    D. 20世纪初期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清政府规定:“凡通商口岸,内省腹地,其应兴铁路、轮船、开矿、种植、纺织、制造之外,一体准民间开设,无所禁止。”该政策

A. 大力支持了洋务运动的发展

B. 促使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C. 使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

D. 使民族工业迎来了进一步发展的春天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下表为中国工业发展初期(1872-1911年)设立的厂矿数量统计表。其中,纺织业的数量最有可能是

 

行业

矿冶业

机器业

纺织业

食品工业

其他工业

数量(家)

72

3

100

153

 

 

A. 2

B. 31

C. 73

D. 193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题文)轮船招商局成立后首先遇到美国旗昌轮船公司的竞争。旗昌公司联合其他外国船运公司将运价压低一半,力图一举击垮新组建的轮船招商局。招商局通过吸纳商股、延揽漕运等方式度过了难关。旗昌公司在竞争中败下阵来,股票下跌一半,濒临破产。轮船招商局决定购并旗昌轮船公司。材料主要说明

A. 洋务企业在夹缝中艰难生存

B. 民族资本主义与外国资本竞争激烈

C. 洋务企业一定程度上抵制外国资本主义经济侵略

D. 洋务企业实力强于外国资本主义企业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1904年(光绪30年),日俄战争爆发后,日本倾销东北的洋布锐减,南通关庄土布得以在东北畅销,一年总销数在15万件(每件40匹)以上,而当时大生纱厂的棉纱产量仅及关庄大布用纱量的一半,这就给大生纱厂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1905年获利特厚,增加股本67万两。由此你得到的发展经济的启示是

A. 抓机遇    B. 筹资金

C. 重技术    D. 敛人才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民族资本家范旭东在创办永利碱厂时,英国卜内门洋碱公司起初反对,后又要求合作,范旭东以股东以享有中国国籍者为限将卜内门公司拒于永利大门之外,打破了卜内门公司独霸中国碱业市场的企图。这则材料可以说明(   )

民族工业与列强企业存在矛盾 范旭东是位爱国资本家

民族企业可以从根本上破除外国资本主义的束缚  民族工业的发展处境艰难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详细信息
22. 难度:中等

表为中国茶叶、生丝出口数量统计表(单位:担)该表反映了

 

 

1830——1833年

1868年

19世纪70年代末

茶叶

年平均328000

1440000

2000000

生丝

年平均8000

57000

80000

 

 

A. 中国丝茶在国际市场占主导地位

B. 种植区扩大促进丝茶出口增加

C. 中国日益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D. 农村自然经济解体范围逐步扩大

 

详细信息
23. 难度:中等

郑观应在《盛世危言》冲说,“洋布,洋纱洋花边洋林洋市入中国,而女红失业:煤油、洋懒洋电灯入中国,而东南数省之柏树皆弃为不材:洋铁洋针、洋懒洋电灯入中国,而治业者多无事投闲……华民生计皆为所夺矣。”材料说明列强的商品输出

A. 在一定程度上瓦解了中国的自然经济

B. 使中国传统的经济迎来了发展机遇

C. 对中国社会传统的经济生活影响很小

D. 大幅度提高了中国经济的发展水平

 

详细信息
24. 难度:中等

史书记载:1872年侨商陈启源创办继昌隆缫丝厂,采用蒸汽机和传动装置,雇女工数百人,“出丝精美,行销于欧美两洲,价值之高,倍于从前,遂获厚利”。以上材料说明继昌隆缫丝厂

A. 没有跳出中国传统生产方式

B. 产品主要面向国内市场

C. 实质是外国资本家在华创办的企业

D. 属于近代的民族工业

 

详细信息
25. 难度:简单

1948年,在老百姓中流传着这样一首顺口溜:粒米一百元,寸布十五万,呜呼蒋介石,哪得不完蛋!对这则材料分析错误的是

A.当时的国民政府实行了恶性通货膨胀政策

B.严重的通货膨胀是导致蒋介石倒台的重要原因

C.顺口溜中的现象对民族工业影响非常有限

D.表明当时民众对南京国民政府的强烈不满

 

二、材料分析题
详细信息
26. 难度:中等

经济活动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武帝下令:“敢私铸铁器煮盐者,钛(古代刑具)左趾,没入其器物。”

——《史记·平准书》

(1)材料一表明汉武帝在铁业经营方面采取了怎样的经济政策?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这一政策的实施目的。

材料二  (明朝时广东地区)一个冶炉场按中等规模十座冶炉计算,其雇工要在二三千人以上……“凡一炉场,司炉者二百余人,掘铁矿者三百余人,汲者、烧炭者二百有余,驮者牛二百头,载者舟五艘。计一铁厂之费,不止万金。”

——齐涛主编《中国古代经济史》

(2)材料二所描述的明朝矿冶业具有什么特点?这一类工矿业在明清时期发展受阻,请写出阻碍的因素。

材料三  1937年7月抗战爆发后……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的民族工业在战火中被迫大规模西迁,这一举动被称为中国工业发展史上规模最大的“中国实业界的敦刻尔克大撤退。”……这次内迁的工矿企业,基本上都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骨干企业,它们带去了大批的机器设备和技术力量,利用当地丰富的资源,迅速恢复和发展生产并带动了整个后方工矿业的发展,奠定了后方近代工业的基础,使大后方第一次建立了带有独立性的工业体系。

——摘编自刘国武《抗战时期内迁民族工业的历史作用》

(3)根据材料三概括抗战时期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并分析其影响。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