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简单 | |
中国古代收养养子时,往往有“异姓不养”的规定。如明清律法都规定,若收养异姓子为嗣,则收养人和送养人都要被杖六十下,其子归宗(即送回送养人家中)。与此规定密切相关的制度是 A. 分封制 B. 世袭制 C. 察举制 D. 宗法制
|
2. 难度:困难 | |
寻找历史地图中的关键词是阅读历史地图的重要方法。所谓“关键词”就是能够识别地图的关键信息点。某同学在查阅地图时找出了“匈奴”“北海郡”“胶东国”等关键词。他查阅的地图应该是 A. 秦汉时期 B. 西汉初期 C. 北朝初期 D. 蒙元帝国
|
3. 难度:简单 | |
唐朝掌管草拟和颁发政令以及审核政令的机构分别是 A. 中书省和门下省 B. 门下省和尚书省 C. 政事堂和门下省 D. 中书省和尚书省
|
4. 难度:中等 | |
明代的厂卫组织拥有侦缉、审判、执行的权力,甚至可以干预行政、军事、立法事务,他们直接对皇 帝负责,除了皇帝之外,不受任何部门制约。厂卫制度 A. 体现君臣共治、分权制衡 B. 彻底解决了君权相权的矛盾
C. 行使了与内阁相同的权力 D. 通过特务制度加强封建皇权
|
5. 难度:简单 | |
下列不平等条约中,最早允许外国人在中国通商口岸投资设厂的是 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
6. 难度:简单 | |
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中指出“协定关税和口口口口口是我们近年所认为不平等条约的核心,可是当时的人并不这样看。口口口口口,在道光时代的人的眼中,不过是让夷人管夷人。”“口口口口口”应为 A. 五口通商权 B. 领事裁判权 C. 最惠国待遇 D. 内地传教权
|
7. 难度:中等 | |
下列关于辛亥革命历史意义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彻底结束了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B. 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C. 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D. 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
|
8. 难度:简单 | |
“它结束了近代以来中国反侵略战争屡遭失败的厄运,大大提升了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形成了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材料观点 A. 认为国民党军队是抗战胜利的根本保证 B. 否认了中国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贡献 C. 没有看到抗战胜利对民族自信心的影响 D. 肯定了全民族的抗战对中国的积极影响
|
9. 难度:中等 | |
美国著名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曾经说过:中国没有以民主的名义使自己陷入政党争斗局面,而是以一党体制实现现代化,发展出一种独特的纵向民主,这是形成稳定的关键。“中国没有陷入……政党争斗”的局面的原因是中国实行了 A.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C.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 依法治国方略
|
10. 难度:简单 | |
你台湾同胞书指出:“尊重台湾现状和台湾各界人士的意见。采取合情合理的政策和办法,不使台湾人民蒙受损失-我们寄希望于一千七百万台湾人民,也寄希望于台湾当局。这文件 A. 谋求祖国和子统 B. 倡导“一国两制”方针 C. 坚持“九二共识 D. 提出以立法遏制“台独
|
11. 难度:简单 | |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宪法》为核心的百年中国宪政之路终显曙光。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进我国《宪法》是在 A.1954年 B.1979年 C.1982年 D.1999年
|
12. 难度:中等 | |
西塞罗曾说:“如果人们之间的协调性能得到维护,那么人类便可以像神一样的生活。”古代罗马用以维护人们之间协调性的重要工具是 A. 命令 B. 宗教 C. 法律 D. 道德
|
13. 难度:简单 | |
黑格尔说:“古希腊人有一部分人知道自己是自由的。”在古希腊知道自己自由的这“一部分人”是指 A. 妇女 B. 外邦人 C. 全体公民 D. 奴隶
|
14. 难度:中等 | |
罗马不允许相距甚远的城市选举代表到罗马参政;投票只在罗马进行,边远地区的人民也很少肯到罗马投票;罗马也从未允许外省选代表到罗马参加公民大会或进入贵族院。材料反映出 A. 古代罗马交通的落后 B. 共和国衰落的必然 C. 罗马政治制度的弊端 D. 奴隶制民主的局限
|
15. 难度:中等 | |
钱乘旦先生认为,英国最符合“统一民族国家--建立专制王权--克服专制王权”这一进入现代化的常规路径,走得是最顺利的。英国在“克服专制王权”这一环节上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关键一步是 A. 处死国王,建立共和国 B. “光荣革命”的胜利 C. 《权利法案》的颁布 D. 两党制的形成
|
16. 难度:简单 | |
英国一位政治家说,美国1787年宪法是迄今为止,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人类智慧和意志所创造出的最美妙的杰作。美国1787年宪法最“美妙”之处是 ( ) A.规定美国总统由选举产生 B.维护了美国独立战争的成果 C.理顺了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关系 D.保证了权力之间的制约与平衡
|
17. 难度:简单 | |
有人说:“马克思启蒙了数以千计争取自由正义的人民,他是现代政治思想之父。”之所以这样说,主要是因为马克思 A. 改造空想社会主义 B. 发表《共产党宣言》 C. 赞扬巴黎公社革命 D. 指导十月革命
|
18. 难度:中等 | |
(题文)有学者认为这场革命“是19世纪初期以来工人运动的高峰与总结,它验证了马克思主义暴力学说和无产阶级专政学说的正确性,是无产阶级暴力夺权的一次尝试,是在特定条件下的一次城市起义。”这场革命是 A. 法国里昂工人起义 B. 巴黎公社 C. 俄国二月革命 D. 俄国十月革命
|
19. 难度:简单 | |
有人认为俄国十月革命是一个“偶然事件”,是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发动的一次“成功的政变”,其主要依据是: A. 俄国是发达的帝国主义国家 B. 俄国无产阶级政党早熟 C. 俄国社会矛盾尖锐复杂 D. 一战加速了十月革命的爆发
|
20. 难度:中等 | |
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发表。后来,马克思和恩格斯为其在各国出版撰写了7篇序言。这些序言中他们多次强调“《宣言》中所阐述的一般原理整个说来直到现在还是完全正确的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正如《宣言》中所说的,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可见,他们强调 A.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随时可变 B. 各国工人要以《宣言》指导革命 C. 《宣言》的唯物史观完全正确 D. 《宣言》的原理要与具体国情相结合
|
21. 难度:中等 | |
1824年,欧文在美国购买了3万英亩土地,建立了许多个“公社”,实行人人劳动,按需分配制度。然而这些“公社”不久就都瓦解了,其根本原因是( ) A. 社员们思想觉悟太低 B. 人们不理解他的主张 C. 超越了历史发展的阶段 D. 缺乏大量的后续资金
|
22. 难度:中等 | |
1917年二月革命胜利之后,某政府表态“要恪守我国同其他大国结成同盟的义务,要坚定不移地执行协约国签订的协定”。据此判断该政府应当是 A. 沙俄政府 B. 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C. 工兵代表苏维埃 D. 苏俄政府
|
23. 难度:中等 | |
1946年3月,丘吉尔在美国发表了“铁幕”演说,这个演说实际上揭开了美国对苏联实施冷战的序幕。构成这段文字的是 A. 历史观点和历史解释 B. 历史观点和历史结论 C. 历史事实和历史解释 D. 历史结论和历史解释
|
24. 难度:中等 | |
“经济复兴会产生溢出效应,它将在心理上恢复西欧对美国乃至西方阵营的信心,并对苏联形成压力,马歇尔计划最大的胜利恰恰是心理上的”。材料反映马歇尔计划 A. 推动了欧洲国家经济的复兴 B. 是美国冷战政策的组成部分 C. 干涉了其他国家的内政 D. 直接导致两级对峙格局的形成
|
25. 难度:简单 | |
二战后,日本大力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并加以本土化,成功建立起自己的科学体系。这说明日本的崛起得益于 A. 政府政策的推动 B. 调整了国内产业结构 C. 外国势力的扶植 D. 注重技术引进和创新
|
26. 难度:中等 | ||||||||||||||||
下面是关于捷克等四国对西方国家的贸易额占其对外贸易总额比重的数据表。造成1952年各国数据与1948年数据差距较大的直接原因是
A. 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B. 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C. 北约成立 D. 经互会的成立
|
27. 难度:中等 | |
观察亚太局势漫画,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A. 中美是亚太地区和平稳定的重要力量 B. 美苏争霸有助亚太地区平稳发展 C. 世界格局呈现出“一超多强”的局面 D. 以美国为主导的单极世界的形成
|
28. 难度:中等 | |
有学者预言,21世纪全球将出现“大国群体体系”,即美国支配下的北美、一体化的欧洲、日本和中国居突出地位的东亚、印度称雄的南亚。这说明 A. 两极格局已经解体 B. 和平已成为世界主流 C. 世界新秩序已建立 D. 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
|
29. 难度:中等 | |
应劭《风俗通义·佚文》述:“牛乃耕农之本,百姓所仰,为用最大,国家之为强弱也。”材料表明 A. 牛耕在农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B. 牛耕在当时开始出现 C. 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的生产特点 D. 农耕经济在国家中的重要地位
|
30. 难度:简单 | |
《论衡》中记载:“深耕细锄,厚加粪壤,勉致人工,以助地力。”这体现了我国古代农业经济 A. 精耕细作的特点 B. 男耕女织的生产形式 C. 自给自足的特征 D. 租佃式的经营方式
|
31. 难度:简单 | |
据记续载,宋代时,“陈、许、颖、亳等州,止因去秋一次水灾,(农户)遂致骨肉相食,积尸满野”。这说明小农经济 A. 具有保守性 B. 缺少防灾意识 C. 具有脆弱性 D. 有自给自足性
|
32. 难度:简单 | |
有学者认为“中国传统的自然经济中实际包含着阻碍资本主义萌芽成长的致命因素”,这是因为自然经济 A. 完全排斥商品市场的存在 B. 自给自足的特性不利于商品交换 C. 导致出现大量自由劳动力 D. 自身是一种比较先进的经济形态
|
33. 难度:中等 | |
王国维《西域井渠考》:“西域本无此法,及汉通西域,以塞外乏水,且沙土善崩,故以井渠法施之塞下。”材料所说的井渠是 A. 战国时期郑国主持开凿而成 B. 汉代关中农民所创造 C. 流行于云南一带的灌溉工具 D. 东汉南阳太守杜诗所发明
|
34. 难度:简单 | |
唐宋时期,江南一带稻麦复种范围不断扩大,面食种类不断增加,包子、馒头、千层饼等已进入寻常百姓家,从而出现“饮食混乱,无南北之分”的现象。这反映了 A. 南北经济交往密切 B. 经济南移趋势明显 C. 饮食文化日益丰富 D. 耕作技术不断提高
|
35. 难度:困难 | |
《国语·晋语》中说:“公食贡,大夫食邑,士食田,庶人食力,工商食官。”“工商食官”说明西周时期 A. 手工业开始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 B. 私营手工业得到迅速发展 C. 家庭手工业是主要经营形态 D. 手工业被官府垄断
|
36. 难度:简单 | |
商周时期,土地归国家所有,贵族组织奴隶、平民进行农业生产;到了春秋战国时期,逐渐形成了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这两种耕作方式 A. 都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B. 都引发了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动 C. 都与当时的社会生产力水平相适应 D. 都实行以家庭为单位的经营方式
|
37. 难度:简单 | |
下图漫画《围剿公田》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井田制的瓦解。“围剿公田”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A. 农民对井田制的破坏 B. 铁犁和牛耕的使用 C. 土地所有者间的矛盾和斗争 D. 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
38. 难度:简单 | |
宋代出现了“贫富无定势,田宅无定主”的现象,这反映了当时 A. 财产平均分配 B. 禁止土地买卖 C. 实行土地国有化 D. 土地所有权转移频繁
|
39. 难度:简单 | |
史书记载:“番薯亩可得数千斤,胜五谷几倍”,“玉米种一收千,其利甚大”,大大缓解了民食问题。上述记载最早可能出现于( ) A. 魏晋时期 B. 隋唐时期 C. 宋元时期 D. 明清时期
|
40. 难度:中等 | |
有学者认为,从经济近代化的角度来看,明清时期已处在“近代的前夜”。下列史实能证明这一论点的是 A. 租佃制经营方式已经推广到全国 B. 世界贸易中白银一半以上流入中国 C. 制瓷冶铁纺织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D. 苏州等地丝织行业出现“计日受值”
|
41. 难度:中等 | |
南宋《清波杂志》中记载"汝窑宫中禁烧,内有玛瑞为袖。唯供御拣退方许出卖,近尤难得。"这表明 A. 官营商品流向放宽 B. 瓷器市场竞争激烈 C. 窑务管理渐趋松懈 D. 汝窑产品质地欠佳
|
42. 难度:简单 | |
歌谣:“黄道婆,黄道婆,教我纱,教我布,两只筒子,两匹布。”描述的是 A. 西汉时期的丝织业 B. 北宋时期的丝织业 C. 元代的棉纺织业 D. 明清资本主义萌芽
|
43. 难度:中等 | |
中国古代民营手工业在纺织、制瓷等行业中赶上甚至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全社会手工业生产主导地位是在 A. 商周时期 B. 唐朝中叶以后 C. 宋元时期 D. 明中叶以后
|
44. 难度:中等 | |
“物勒工名(将工匠的名字刻在所生产的器物上)”本是官营手工作坊为保证产品质量而采取的一种制度,宋代以后有些匠人或私有作坊主也多仿效此形式,将自己的名字或商号标注在生产的商品上。这反映了 A. 民营手工产品大多假冒官营产品 B. 民营手工业与官营争夺市场激烈 C. 民营手工业注重提高自身知名度 D. 官营手工业已落后于民营手工业
|
45. 难度:中等 | |
《宋刑统》规定:“诸侵街巷阡陌者,杖七十”,“其有穿穴垣墙以出秽污之物于街巷,杖六十。主司不禁与同罪。”这表明 A. 宋朝刑罚较为严酷 B. 市坊不分造成市镇混乱 C. 城市商品经济繁荣 D. 经济发展推动城市治理
|
46. 难度:简单 | |
宋代出现了“交子”。“交子”的“交”,是交合的意思,指两张券合得起来就交钱。据此可知“交子” A. 具有一定“防伪”功能 B. 满足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 C. 促进了古代经济的发展 D. 源于唐代类似汇票的飞钱
|
47. 难度:中等 | |
明成祖时,徽商……或以捐纳的方式,谋取“功名”虚衔,以保护子孙后裔科举“光宗耀祖”。 清雍正时,废除贸易禁令,但从前逗留外洋之人,不准回籍。说明 A. 富商大贾难成革新的力量 B. 功名是富商大贾最终目的 C. 海禁松弛仍有诸多的限制 D. 重农抑商的观念根深蒂固
|
48. 难度:中等 | |
钱穆在《国史大纲》中写道:“此田制用意并不在求田亩之绝对均给,只求富者稍有一限度,贫者亦有一最低之水平。”该记载反映的土地制度是 A. 均田制 B. 井田制 C. 地主土地所有制 D. 小农土地所有制
|
49. 难度:中等 | |
明代官员张邦奇在《西亭饯别诗序》中提及,“禁令之下,每岁孟夏以后,漳州大舶数百艘,乘风挂帆,蔽大洋而下……闽人与‘蕃舶夷商’贸贩商物,往来络绎于海上。”由此可见 A. 海禁并未影响中国的对外贸易 B. 区域长途贩运使海禁政策瓦解 C. 海禁政策出现上下相背离现象 D. 明代政府并未真正实行过海禁
|
50. 难度:中等 | |
“至宋代,国家对商人的政策也有了明显的变化,许多立法保护商人的合法经营和合法收入,商人的子弟品行才能出众的可以参加科举考试……”下列对此材料的理解有误的是 A. 商人的地位有了明显提高 B. 政府采取一定措施保护商人利益 C. 国家彻底放弃重农抑商的政策 D. 说明当时商品经济相当发达
|
51. 难度:中等 |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丘吉尔“铁幕”演说:“……不久刚被盟国的胜利所照亮的大地,已经笼罩上了阴影。没有人知道苏俄和他的共产主义国际组织打算在最近的将来干什么,以及他们扩张和传教倾向的止境在哪里,如果还有止境的话。……” 材料二 现有的军事集团正在发展成为越来越强大的军事、经济和政治集团,根据逻辑和它们的相互关系的性质来看,必然不时引起国际关系恶化……在这种情况下,和平共处的原则是代替“冷战”和可能发生的全面核灾祸的唯一办法。 ——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宣言(1961年9月) 材料三 国际形势的变化怎么看?旧的格局是不是已经完了,新的格局是不是已经定了?国际上议论纷纷,国内也有各种意见……现在旧的格局在改变中,但是实际上并没有结束,新的格局还没有形成。和平与发展两个问题,和平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发展问题更加严重。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丘吉尔发表演说的目的何在?对于当时的世界产生了什么影响? (2)根据材料二,分析不结盟运动产生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指出当前国际形势的基本特点是什么,造成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
52. 难度:中等 |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江南地区自唐宋时代开始逐渐成为中国的经济中心,明中叶以后,当地传统市镇的军事及行政机能渐趋退化,商业机能日渐凸现,其规模和数量远超过宋代。至盛清时代,市镇经济呈现出空前繁荣的景象,市镇和农村之间逐渐形成一种生产与贸易的连锁体,构成市镇网络。 ——摘编自《明清江南市镇与农村关系史研究概说》 材料二 1757年,清政府关闭厦门、宁波等港口,只留广州一地与外国进行贸易,并规定不许中国官吏与外商直接贸易,由十三行办理一切进出口贸易。 ——冷鹏飞《中国古代社会商品经济形态研究》 (1)根据材料一,分析明清时期江南市镇的变化。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中国古代城市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上述政策给中国社会造成的严重后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