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简单 | |
关于一战,有人认为是工业文明的产物,有人认为是民族主义泛滥而造成的,而主流的观点认为其实经济竞争和争夺殖民地的结果。1914年以前,“经济竞争”和“争夺殖民地”最为激烈的国家是 A. 英国和美国 B. 法国和德国 C. 英国和德国 D. 美国和日本
|
2. 难度:简单 | |
1914年战争爆发后,一位德国官员绝望的评论道:“这一切都来自这种该死的联盟体系,他们是现代争端的祸根。”该“联盟体系” ①直接导致两大军事集团剑拔弩张 ②掩盖了战争性质 ③加速了战争到来,扩大了战争规模 ④形成了国联的雏形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
3. 难度:中等 | |
现代交通和信息(铁路.公路网的萌芽,尤其是电报和印刷机)的出现,不仅远没有实现四海之内皆兄弟,反而加深了分歧,唱出变革的“莎琳”之歌。这说明,20世纪初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得以爆发的根本前提是 A.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B. 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 C. 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 D.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建立
|
4. 难度:简单 | |
对下图所示战役的描述正确的是 A. 使德军速战速决的计划破产 B. 英军第一次使用坦克 C. 西线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战役 D. 协约国军队突破“兴登堡防线”
|
5. 难度:简单 | |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美国和德国都是后起之秀,都是采用新技术成果的典范。可在一战后期这两个国家却成为敌人,其根本原因是 A. 德国成为美国盟国的敌对国 B. 美国和英国两国有着历史渊源 C. 美德对外扩张的矛盾和冲突 D. 德国的“无限制潜艇战”的伤害
|
6. 难度:简单 | |
茨威格在《昨天的世界——一个欧洲人的回忆》中写道:“而最糟糕的是……战争的影子蔓延过我们那全部的时代,不会再从我们这里消失;战争的影子笼罩着我们日日夜夜的每一个念头。”这表明一战 A. 打击了西方列强的殖民统治 B. 导致各国人员财产损失严重 C. 造成一战后西欧的相对衰落 D. 给人们带来严重的精神创伤
|
7. 难度:中等 | |
“在当代革命中,东方各民族为了不再仅仅充当别国发财的对象而参与决定世界命运的时期到来了。”这句话反映了一战带来的影响是 A. 欧洲出现了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B. 东方各民族民族解放运动出现了新高潮 C. 建立了新的国际体系 D. 俄国爆发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
8. 难度:中等 | |||||||||||||||||
下表为英国女性劳动力在不同时期从事工作的统计表(单位:人)。该表表明英国
A. 经济结构发生重大调整 B. 开始步入工业文明时代 C. 妇女社会经济地位提升 D. 社会经济出现全面繁荣
|
9. 难度:中等 | |
在1919年巴黎和会上,主要战胜国经过几个月的讨价还价,最后签订了对德和约。和约签订前,德国曾试图对该和约作有利于本国的修改,但遭拒绝,因此不得不 ①承认奥地利独立并不得与其合并 ②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 ③接受美英等国对其实行分区占领 ④支付协约国大量赔款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0. 难度:中等 | |
1919年6月,成千上万的德国群众在柏林胜利塔下集会(如下图),该集会的主题是
A. 庆祝巴黎和会胜利召开 B. 反对屈辱的《凡尔赛和约》 C. 庆祝欧洲新政治格局形成 D. 为美国不参加国联而欢呼
|
11. 难度:简单 | |
观察下面漫画,日本在巴黎和会上能够分得“和平蛋糕”一角的关键因素是
A. 中国的五四运动激怒了帝国主义列强 B. 日本取得了美、英、法等国的支持 C. 日本在和会上不插手欧洲事务 D. 德国主动请求和会把其在中国山东的权益交给日本
|
12. 难度:简单 | |
1921——1922年的华盛顿会议签订了一份使“美国人得意,日本人沮丧,中国受伤害”的条约。这份条约是 A. 《四国公约》 B. 《五国条约》 C. 《九国公约》 D. 《凡尔赛和约》
|
13. 难度:中等 | |
1920年1月10日,国际联盟正式宣告成立。它 ①是战后世界人民对战争反思的成果之一 ②是巴黎和会的重要成果之一 ③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的国际组织 ④对促进国际间的合作做出了许多有益的尝试 A. ① B. ①②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
14. 难度:简单 | |
学者资中筠说:“美国虽然没有参加‘国联’,后来1922年在美国主导下召开的华盛顿九国会议等于替代‘国联’达成了一些重要的国际协议。”这反映出美国 A. 试图影响和领导世界 B. 占据了世界道义的制高点 C. 事实上为了世界霸主 D. 彻底摆脱“中立主义”束缚
|
15. 难度:简单 | |
有人说:“把纳粹的暴政加在自己身上的是德国人自己。”此言论依据的事实是 A. 纳粹党通过议会选举成为会会第一大党 B. 纳粹党的对外政策得到民众的支持 C. 迫害犹太人迎合了大多数的国人的心理 D. 法西斯主义给德国人带来实际利益
|
16. 难度:中等 | |
1936年广田弘毅上台后,采取了一系列强化法西斯体制的措施,规定陆海军大臣必须由现役中将级以上的军人担任,使内阁成为军部的工具;禁止纪念“五一”国际劳动节;颁布了全面侵略中国、进一步南北并进,大肆对外扩张的《基本国策纲要》,使日本建立所谓的“准战时体制”。以上措施产生的最主要影响是 A. 发动九一八事变 B. 建立起军事法西斯专政 C. 亚洲出线世界大战的策源地 D. 军部出现“北进派”“南进派”分歧
|
17. 难度:简单 | |
慕尼黑协定签订后不久,丘吉尔在英国下院演讲说:“这无疑是西方民主国家向纳粹武力威胁的彻底投降。这种失败不会给英国和法国带来和平或安全,恰恰相反,这将使这两个国家的处境更为软弱和更加危险。”这表明丘吉尔 ①斥责张伯伦的绥靖政策 ②主张制止法西斯侵略 ③反对把战争祸水东引 ④认为绥靖政策是在怂恿侵略 A. ①④ B. ①②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
18. 难度:中等 | |
《慕尼黑协定》和《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共同点是 ①纵容了法西斯侵略 ②带有大国强权政治色彩 ③使德国发动战争时避免两线作战 ④签约各国划分了势力范围 A. ①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 D. ③④
|
19. 难度:中等 | |
“1939年起,德国采取一连串的对外侵略行动,波兰、捷克、挪威相继为德国控制,1940年六月以后的一年里,只有一个欧洲国家与德国抗衡。”这个国家是 A. 英国 B. 法国 C. 西班牙 D. 苏联
|
20. 难度:简单 | |
《丘吉尔传》记载:(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当确认日本偷袭珍珠港的消息后,丘吉尔感到十分高兴。这是因为他认为 A. 英国将不战而胜 B. 德国将新增强援 C. 日本将称霸全球 D. 美国将成为盟友
|
21. 难度:中等 | |
下图是75年前的苏军阅兵式。斯大林向红军战士发表讲话:“让我们的伟大祖先……的名字,在这次战争中鼓舞着你们!让伟大的列宁的旗帜指引着你们向胜利前进!”受阅部队直接开赴前线作战。这次战役 A. 使德国失去了战场主动权 B. 是苏德战争中最激烈战役 C. 宣告德军“闪电战”破产 D. 发生了规模最大的坦克战
|
22. 难度:中等 | |
为了抗击法西斯国家的侵略,反法西斯国家军民浴血奋战,逐渐取得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下列各次重要战役,按其开始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斯大林格勒会战 ②中途岛战役 ③诺曼底登陆 ④柏林战役 A. ②①③④ B. ②③①④ C. ③①②④ D. ②④①③
|
23. 难度:中等 | |
把历史的镜头回放到1943年,假若你作为一名中国外交官,和蒋介石、宋美龄等人一起代表中国出席开罗会议,在这次会议上,你应该会看到 A. 英国和法国操纵了这次会议 B. 斯大林率领苏联代表团参加会议 C. 签署了要求日本归还中国领土的文件 D. 杜鲁门总统代表美国签字
|
24. 难度:中等 | |
下列各项中,由二战期间苏、美、英三国首脑会议决定的内容是 ①英、美、法、苏四国分区占领德国 ②朝鲜南北分别为美苏受降区 ③旧金山召开联合国制宪会议 ④不能单独与敌方停战或讲和 A. ①③ B. ②④ C. ②③ D. ③④
|
25. 难度:困难 | |
1946年5月3日至1948年11月12日,远东国际军事法庭进行了历时31个月的“东京审判”。期间公开庭818次,有419名证人出庭作证,受理证据4336份,英文审判记录48412页,认可、采纳证据3万余页,完成了1231页的判决书。由此表明 A. 日本侵略覆盖亚欧、北美地区 B. “东京审判”建有复杂性和严谨性 C. 战后远东国际新秩序得以确立 D. “东京审判”根除了日本右翼势力
|
26. 难度:中等 | |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发展的重要转折点,具有划时代的影响,在政治上主要表现为,二战 ①消除了国际秩序中的大国强权色彩 ②使国际政治格局发生了根本变化 ③终结了帝国主义在世界的殖民统治 ④开创了社会主义发展史的新局面 A. ①③ B. 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
27. 难度:中等 | |
“二战期间,美国研制了原子弹并用于实战;1946年美国投入使用的第一台电子计算机,最初是用来计算炮弹弹道的;德国研制成功远程液体燃料火箭,是用于空袭英国的。”以上史实说明 A. 科技革命是战争爆发的导火索 B. 科技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 C. 第三次科技革命加速了二战的爆发 D. 二战加速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到来
|
28. 难度:困难 | |||||
下表是中日历史教科处中对一些历史事件的不同描述,我们从表中能够得出的结论是
A. 实学研究方法影响历史解释 B. 年代久远导致历史真相模糊 C. 研究者立场直接影响历史结论 D. 二手资料难以还原历史真相
|
29. 难度:中等 | |
两次世界大战初期,德国对法国进攻的相似之处是 A. 迫使法国东西两线作战 B. 法国一直被动应战 C. 绕道比利时进攻法国 D. 进攻取得巨大成功
|
30. 难度:中等 | |||||||||||
下列为20世纪上半期召开的国际会议。它们
①反映了解决国际争端方式的变化 ②都是由大国操纵并损害弱国利益 ③都体现不同社会制度国家的合作 ④体现了人类对和平的美好追求 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
31. 难度:中等 |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九一八事变后,国民党政府请求国际联盟解决东北问题。1932年1月,国联成立以英国人李顿爵士为团长的调查团。1932年10月2日,《国联调查团报告书》在日内瓦、南京、东京三地同时公布。报告书称中国抵制日货运动是“中日冲突的重要原因”。报告书主张:既不应该维持“满洲国”的现状,也不应该恢复到九一八事变以前的状态,中日两国都应从中国东北撤出武装力量,东北由西方列强共管。 ——摘编自《名声扫地的李顿调查团》 材料二 20世纪30年代是萧条、危机和战争的10年。1938年3月,德国占领奥地利,美法控制的国际联盟未予反对。捷克斯洛伐克成为下一目标。9月,英、法、德、意四国在慕尼黑召开会议,捷克斯洛伐克和苏联没能参加。会议决定答应希特勒在捷克斯洛伐克的所有要求,捷克斯洛伐克被出卖,绥靖政策达到顶峰。慕尼黑的绥靖政策受到了英法两国民众的欢迎,张伯伦被欢呼为和平的使者。1939年,德国闪击波兰,二战全面爆发。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李顿调查团对东北问题的解决办法。国联的态度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法推行绥靖政策所产生的影响。
|
32. 难度:中等 |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40年12月17日,罗斯福总统发表讲话,提出美国可以借出军火,并用生动的比喻加以说明:假使邻居失火,我只能把浇园的水龙带借给他去灭火,而不应让他事先付钱买这条水龙带,待火灭后令居元武送还即可。他还说:“美国必须成为民主国家的兵工厂。”1941年3月11日,美国参、众两院通过的《租借法》经罗斯福签署后正式生效。法案授权总统可以以出售、交换、转让和租借的形式向被认为其防御对美国安全具有重大意义的国家提供武器、军用物资、粮食等任何军需品。该法案的通过埋葬了《中立法》,是美国由孤立主义走向参战的重要步骤。据此,美国共向英、苏、法、中等几十个反法西斯国家提供500多亿美元的物资。 ——摘编自刘子靖《罗斯福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材料二 1941年8月,罗斯福与丘吉尔在加拿大纽芬兰海面的军舰上举行会谈,双方于8月14日发表了共同宣言即《大西洋宪章》,其主要内容有:不承认法西斯通过侵略造成的领土变更,恢复被暴力剥夺的各国人民的主权,在彻底摧毁纳粹暴政后确立和平,促成一切国家在经济方面的合作,各国在贸易和原料方面享受平等待遇,公海航行自由,等。宪章所宣布的八项原则虽然有些空泛,“但是,有了我们可以当做目标的原则总是一件好事”。美国作为一个尚未参展的国家,与英国一起向世界宣布了反法西斯的目标和实现战后和平的设想。“(宪章)也让人们看到了一个基于国际道德经久不衰的真理的国际组织的未来。” ——摘编自朱庭光主编《外国历史大事记(现代部分第册)》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通过《租借法》时欧洲和亚洲的战略态势。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大西洋宪章》确立的目标和原则。
|
33. 难度:中等 | |
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们留下了许多思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维也纳、彼得堡、柏林、巴黎和伦敦,战争的爆发将欢呼的爱国者人群带到大街上。罢工停止了,抗议取消了,工人阶级聚居区的路障也被拆除了。这就是亚瑟·朗索姆描绘的“将一个民族聚合成一个整体的时刻”。德国计划六星期进驻巴黎。英国政治家也宣布“战争将在圣诞节结束”。1916年和1917年冬天,在整个欧洲,无论在战壕中还是在后方,处处都是悲观情绪。一场惊天动地的大风暴正在酝酿。但它会在哪里爆发呢? ——摘编自尼尔·福克纳《世界简史》等 材料二 由于新技术对于所有大国都具有极大的吸引力,所以这场战争在人类历史上开创了战争越打越野的先河。科学实验使得人类开发了众多的既具有实用性又有趣味性的实物产品。这些在当时简直难以令人置信的发明被希望用来在世界人民中产生一种新的更好的关系。然而,第一次世界大战却把哪些具有建设性意义的新技术变成了用于战争的武器。所有这些毁灭性武器研发的周期都非常短暂,并且还导致了作战样式和战争思维方式的变革。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技术性特征表明,人类已经在学术思想和发明创造方面实现了指数性跨越,而预先能够确定战争进行方式的年代也从此一去不复返了。 ——《美国人眼中的第一次世界大战》 (1)根据材料一,分别指出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欧洲民众与政府对战争的看法。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新技术变成了用于战争的武器”,并简要概括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特点。
|
34. 难度:困难 | |
世界稳定与大国政治密切相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凡尔赛和约》要求德国人承担战争责任求德国人答应赔偿战争所造成的损失。在凡尔赛,对赔款支付的数额和时间表没有达成协议。在以后几年中,这一问题不仅是协约国与德国之间,而且是各协约国之间长期不和的根源。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关于凡尔赛体系的脆弱性,有以下两种认识可供讨论:①欧洲领土划分问题是凡尔赛体系脆弱的重要原因。②英国实行的“扶德抑法”政策,加剧了凡尔赛体系的脆弱性。 ——据王明芳《近现代国际关系史简明教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一战后巴黎和会上三个主要协约国不和的表现。 (2)阅读材料二,你更侧重于解读哪一种认识?侧重解读①请结合所学予以阐释说明。侧重解读②请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国实行“扶德抑法”政策的原因,并指出该政策在巴黎和会期间的表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