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山东省老校区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1903年,英国国王爱德华七世访问法国,当他到达巴黎时,法国群众面带愠色,有的人甚至喊出反英的口号。但他毫不在意,到处发表演说,宣称两国友好在他心目中“常居首要地位”。英王“毫不在意”的主要目的是

A. 调整与法国的矛盾,寻求与法国和解

B. 巩固英法两国签订的英法协约

C. 弘扬英法两国的传统友谊

D. 消除英法在争夺世界霸权方面的矛盾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下列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表述哪些是正确的(   )

大战是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产物

这是一场帝国主义争夺世界霸权和重新瓜分世界的战争

战争不断扩大,战火燃烧到欧、亚、非、拉美等洲

十月革命的胜利结束了这场帝国主义战争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丘吉尔说:“英国的政策并不考虑企图称霸欧洲的国家究竟是哪一个国家……它唯一关心的是,谁是最强大的或具有支配力的暴君。因此,我们不要怕别人说我们亲法反德。如果情况有变,我们同样可以亲德反法。”这一说法反映出英国奉行的外交原则是

A. 民族自决

B. 势力均衡

C. 绥靖主义

D. 严守中立

 

详细信息
4. 难度:困难

学者罗素说:“这场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持续发展的原因则是由于以下因素:俄国渴望占有君士坦丁堡;德国在控制土耳其后,还渴望扩展到巴格达和波斯湾;而对于波兰的独立问题而言,虽然德国希望波兰享有自治权,但是俄国却并不希望如此。”罗素强调的是

A. 帝国主义国家政治发展不平衡演化成战争

B. 列强争夺势力范围斗争的发酵引发了战争

C. 巴尔干地区成为一战前欧洲的“火药桶”

D. 德俄两国的极端民族主义思想孕育了战争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用亚洲人的观点来看,1914——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是欧洲国际社会内的一场内战。”K.M.潘尼卡界定第一次世界大战性质的依据是

A. 第一次世界大战局限在欧洲范围内进行

B.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欧洲两大军事集团矛盾激化的产物

C.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法是主要的分赃国

D. 第一次世界大战给欧洲带来了毁灭性打击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1918年,美国总统威尔逊提出十四点原则。内容有海洋上的航行有绝对自由”“取消一切经济障碍和确立贸易条件的平等”“成立一个一般性的各国联合组织。其最终目的是

A. 争当海上霸主 B. 争夺贸易霸权

C. 建立国际联盟 D. 攫取世界霸权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刊登在英国《笨拙》杂志上有一幅漫画。画面上,鹰的嘴中衔着象征和平的橄榄枝。美国总统威尔逊对鹰说道:“啊!我把你变成一只多么好的鸽子呀!”下列对漫画寓意的解读正确的是

A. 英国反对美国参与对同盟国作战

B. 一战中,美国始终奉行“中立”政策

C. 英国不满美国对德国的扶持政策

D. 美国打着和平的幌子积极谋求战后世界的领导权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此格局还具有在民族自决原则的基础上重新划分欧洲疆界的特点”。这一特点的表现是

①阿尔萨斯、洛林归还法国

②捷克斯洛伐克独立

③德国在中东的殖民地归还英法

④禁止德国与奥地利合并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1919年3月25日,英国首相劳合·乔治说:“你可以把德国的殖民地剥夺,把它的军队减到仅够警察的力量,把它的海军减到五等国家的地位,但结果还是平等的,如果德国认为1919年的和约不公平,它将会对战胜国进行报复。”这段材料表明

①英国反对缔结处置德国的和约

②英国认为《凡尔赛和约》是不公平的

③劳合·乔治预感到德国复仇主义者的威胁

④《凡尔赛和约》将导致战胜国和战败国的矛盾激化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②

D. ③④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从机制上看,国联制止战争、制止侵略的宗旨成为空谈的主要原因是

A. 国联的成员国并非真心维护世界和平

B. 德国等具有发起战争危险的国家加入国联

C. 国联的行政院的权力过大

D. 国联代表大会和行政院决议坚持“全体一致”的原则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被称为上一轮争夺的总结,下一轮争夺的开始。下列表述不能准确反映此结论的是

A. 在解决中国问题上,美日矛盾尖锐

B. 在军备控制问题上,美日矛盾尖锐

C. 在处置德国问题上,英法矛盾尖锐

D. 在殖民地问题上英日矛盾尖锐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1928年,美、法、英、德等国签署了《非战公约》。这一公约

A. 首次改善了法德两国紧张关系

B. 彻底消除了国家的战争权

C. 倡导用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

D. 制定了制裁违约国的措施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20世纪30年代下半叶,丘吉尔曾发表言论指出,“即使德国继续支持叛军一方,苏联以金钱供给政府一方,我们仍然要采取中立态度”,“我确信,严格遵守中立……是目前唯一正确和安全的办法”。丘吉尔“中立”的理由最有可能是

A. 对纳粹德国存在着畏怯心理

B. 遵守《慕尼黑协定》

C. 支持绥靖政策以求国家安全

D. 对集体安全落空的失望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在反法西斯斗争中,西方民主国家、社会主义国家都迫切要求联合行动。美英苏三大国在反法西斯战争中联合行动开始于(  )

A.美英以武器供应苏联的第一个议定书签订

B.《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

C.三国决定开辟欧洲第二战场

D.美苏军队的易北河会师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某学者评价二战中某战役时说:“1940~1941年英国得以避免全面失败,主要是因为他们在20世纪30年代末期做出了一些明智的投资一一特别是在战斗机、雷达和密码破译上,这帮助英国补偿了一些劣势。”结合所学知识,以下表述不正确的是

A. 这是发生于英德之间的一场重要空战

B. 该战役使德军的“闪电战”宣告破产

C. 科技发展对战争结局产生着重要影响

D. 丘吉尔在该战役爆发前出任英国首相

 

详细信息
16. 难度:简单

“到9月中旬时,德国人已打到这座城市的中心,在那里,他们陷入了困境。正当士兵们在地下室里、在屋顶上、在下水道里短兵相接时,两支苏联集团军从东渡过了伏尔加河,对德军形成了钳形包围。”这一战况最有可能发生在

A. 列宁格勒战役

B. 莫斯科战役

C. 斯大林格勒战役

D. 库尔斯克战役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第二次世界大战给我们的启示有

①要及早建立反法西斯联盟制止大战爆发

②要加强国际间的合作谋求共同发展

③和平来之不易,不能让大战的悲剧重演

④意识形态不同的国家可以联合起来对付人类生存发展面临的挑战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1947年苏联向中共提供了价值1.51亿卢布的各种武器、设备和战略材料;1948年苏援增至3.35亿卢布,1949年进一步增至4.206亿卢布。与此同时,美国也向国民政府提供了大量援助。这反映了

A. 中苏两国关系走向破裂

B. 冷战从欧洲蔓延至中国

C. 世界局势影响解放战争

D. 美苏两国主导国共内战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19世纪中期,法国政治家托克维尔“以惊人的洞察力预言”一百年之后的世界格局:“它们起点各异,所走的道路也不相同,然而似乎是天意要它们各左右半个地球的命运。”一百年之后的“它们”指的是

A. 美国与苏联

B. 德国与日本

C. 英国与德国

D. 美国与中国

 

详细信息
20. 难度:简单

下列对雅尔塔体系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取代了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

B. 美国取得了世界霸主地位

C. 在雅尔塔会议基本原则的基础上确立

D. 是美苏两国势力均衡的体现

 

详细信息
21. 难度:简单

从1948到1950年,共有16个国家(基本为西欧国家)接受了美国130多亿美元的援助,其中90%是赠予,10%是贷款,因此丘吉尔把美国的做法称为“人类历史上最慷慨的举动”。美国这一“慷慨的举动”的实质是

A. 金元外交政策的延续

B. 帮助欧洲经济复兴

C. 引诱东欧各国摆脱苏联控制

D. 以经济手段控制西欧

 

详细信息
22. 难度:简单

艾森豪威尔就任美国总统后,提出了对苏联的两手政策,这表明

①美、苏关系出现了一些“和解”的迹象

②美、苏放弃了对世界霸权的争夺

③美、苏之间矛盾得到基本解决

④美国要同苏联结盟

A. ①②③④

B. ①④

C. ①②

D.

 

详细信息
23. 难度:中等

美国人布热津斯基在谈到美苏对抗时说:“苏联的军事力量,以及它在西方人中间引起的恐惧,长期地模糊了这两个争夺者之间根本的不对称性。"这种"不对称性"主要表现在

A. 意识形态的不同    B. 经济水平的差距

C. 军事力量的失衡    D. 国家利益的冲突

 

二、材料分析题
详细信息
24. 难度:简单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历史上,中国虽然宣布了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但并没有真正派出军队参战。真正卷入战争的中国人,是14万中国劳工,协约国称为“中国劳工旅”。

在欧洲战场上,以英法为首的协约国在德国的步步紧逼下损失惨重,面临着严重的人力资源危机。……为了更多的欧洲人从工业劳动中解放出来走向前线参战,英国和法国将他们的目光投向中国廉价又丰富的人力资源。……1916年至1918年间,英法两国在中国共招募华工14万人左右。按照最初约定,华工的工作是以工代兵,并不参战,但事实上华工的工作几乎都是处于最前线。他们到欧洲后多从事挖掘战壕、筑路、救护伤员等战勤和战斗工作,约两万人付出了自己的生命,有的只有工号连名字都没有留下。

中国劳工旅的大多数人在1919年和1920年回国,留下来的三千人在欧洲扎下了根,构成了当时法国和比利时华人社会的核心。

李肇星在凭吊一战赴欧华工墓地后表示,许多一战华工战后成为第一批移居法国的华人,为中法友谊做出贡献。

——摘编自光明网《14万中国劳工参加一战》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劳工旅”出现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劳工旅”的历史贡献。

 

 

详细信息
25. 难度:中等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战造成损失一览表

 

死亡人数

受伤人数

经济损失

大约900万人

2000万人

3321亿美元

 

 

材料二  而最糟糕的是……我们普遍都有的乐观主义欺骗了我们,因为每个国家都相信别的国家将在最后钟被吓退……战争的影子蔓延过我们那全部的时代,不会再从我们这里消失;战争的影子笼罩着我们日日夜夜的每一个念头……

——茨威格《昨日的世界——一个欧洲人的回忆》

材料三  在一战期间,美国一些资产阶级和平团体积极主张建立一个调解国际纠纷的机构。美国总统威尔逊非常赞成这个主张,并将此纳入他的“十原则”,力主建立国际联盟这样一个组织……国联虽然是各国为防止武装冲突、加强普遍和平与安全而建立国际机构的第一次尝试,但在实践中却没有起到维护和平的作用……

——《20世纪国际关系史》

(1)根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概括这场战争对欧洲造成的影响。

(2)根据材料三,指出国联成立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国联“在实践中却没有起到维护和平的作用”的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你得到了什么认识?

 

 

详细信息
26. 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纽伦堡法庭宪章规定,所有英、美、法、苏四国法官到齐才能开庭,为保证正常开庭,每名法官都配备了预备法官;东京法庭拥有十一国法官,约为纽伦堡法庭的3倍,为提高审判效率,东京法庭宪章规定,只要过半数的法官出席法庭即可开庭,而且不设预备法官。纽伦堡法庭宪章规定,法庭的决定需获法官多数通过,如出现赞成票和反对票相等,则以庭长的意见为准;东京法庭宪章规定,法庭的所有决定只要获得出席法官半数以上的支持即获得通过。纽伦堡法庭宪章规定,参加审判的四国各任命一名首席检察官,平等参加审判,议事采用合议制,即多数决定方式;东京法庭宪章规定首席检察官由盟军最高统帅任命,其他国家指派参加审判的检察官为助理检察官,其职责仅仅是协助首席检察官工作,这就造成了美国的大权独揽。东京法庭宪章在“违反和平罪的定义中,将侵略战争不论是否经过宣战都认定为侵略战争,将日本发动的不宣而战的侵略战争纳入追究对象。

——摘编自《东京审判与中国》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东京法庭宪章与纽伦堡法庭宪章在内容上的差异。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所述东京法庭宪章规定的意义及其造成的后果

 

 

详细信息
27. 难度:中等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杜鲁门继任总统后,继续实现罗斯福的“世界蓝图”。1945年12月29日,他在致国会的咨文中郑重宣布:“胜利已使美国人民有经常而迫切的必要来领导世界了。

材料二  苏联在反法西斯战争中锻炼出了一支数量最多、战斗力最强、技术装备精良的军队,使苏联领土扩大了60万平方千米。领土的扩大在战略上加强了苏联的地位,对于战后世界的安排,苏联希望在长时期内保持国际和平,以便医治战争给苏联带来的严重创伤,恢复并振兴经济。

材料三  早在1943年的德黑兰会议期间,丘吉尔就已意识到“英国是一个多么小的国家”。他曾经这样描绘:“我的一边坐着把一条腿搭在另一条腿上的巨大的俄国熊,另一边是巨大的北美野牛,中间坐着的是一头可怜的小毛驴”……他直截了当地告诉美国总统特使说:“我是总统的忠实副手。”

材料四  在战时盟国的许多会议中从没有法国临时政府的席位。戴高乐对此感到愤愤不平,反复向盟国表示:“1500年来,法国就已习惯于一个大国的地位求所有的人,首先是它的朋友们,不要忘记这。”

材料五  美国承认并支持中国的大国地位……英国则竭力反对中国的大国地位……苏联当然不愿意看到蒋介石政府强大,但对中国共产党能够战胜国民党,也不抱信心。

——以上材料均摘自《世界史·现代史编》

请完成:

(1)二战后美、苏、英、法对外政策的基点各是什么?试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战对国际力量的对比产生了什么影响?二战后国际关系的基本格局是什么?

(3)美英对待中国的态度为什么不同?苏联的对华政策有何特点?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