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河南省南阳市2019届高三第十七次考试文综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史记》记载,禹死前禅位给伯益,后来伯益将天下让给了启。战国时期的《竹书纪年》却记载,启在禹死后立即讨伐伯益,夺取了天下。上述记载表明

A. 对先秦史的研究应更注重实物史料

B. 成书于西汉的《史记》叙述更加客观

C. 两书相互印证更为接近历史的真相

D. 明辨史料的可信度是研究历史的前提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在中国封建社会,小农善于经营,可以“累其赢余,益市田数亩”,上升为自耕农或小地主,小地主经营得法,也能上升为大地主。不善经营,大地主也会下降为小地主,小地主破产为自耕农,乃至佃农,及身无立锥之地。这说明

A. 小农经济具有不稳定特征

B. 土地兼并是瓦解等级社会的重要手段

C. 封建经济内隐存竞争要素

D. 封建社会土地耕作面积并未显著增加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16世纪末到19世纪初,马尼拉帆船贸易,在浩渺的太平洋上开辟了一条丝绸之路。藉此,中国的丝绸、瓷器等产品源源不断地输入拉丁美洲各地;反过来,美洲的作物烟草、玉米、甘薯,以及墨西哥的银元等传播到中国。这条太平洋丝绸之路的开辟

A. 引起了菲律宾的“价格革命”

B. 促进了中国工商业市镇的发展

C. 完成了美洲的资本原始积累

D. 把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详细信息
4. 难度:困难

下图为明代和清代两个时期对异域人物的不同描绘,这反映了

A. 清代宫廷绘画流行写实画风

B. 西方人从野蛮时代走向文明社会

C. 天朝上国的观念已经被打破

D. 中外交流拓展了国人的世界视野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下表是某学者统计的1895—1911年间国内开设厂矿企业的情况,对表中数据解读正确的是

 

企业形式

设厂数

资本(万元)

资本所占比重

官办

37

1007.8

9.2%

官办招商集股

6

356.4

3.2%

官督商办

2

73.8

0.7%

官商合办

30

1139.9

10.5%

商办

416

8277.7

76.4%

合计

491

10855.6

100%

 

 

A. 清政府放宽了民间设厂限制

B.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彻底解体

C. 民族资本主义在夹缝中产生

D. 西方列强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辛亥革命发展到高潮时,不少地区的商人支持革命与共和。当革命党人组织的国民党与以袁世凯支持的进步党进行斗争时,商人担心党争的白热化导致战事再起,重演辛亥年间的动荡局面。由此看出当时的商人

A. 饱含着救亡图存的动机

B. 对政治变革态度相对保守

C. 求稳与求变的复杂心态

D. 迫切希望得到政府的保护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1938年,中国共产党六届六中全会决议指出:“提高全党的理论水平……学会灵活的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及国际经验应用到中国每一个实际斗争中来”;“应当彻底肃清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凶恶敌人﹣﹣思想上的及工作中的公式主义、教条主义与机械主义”。由此可知,六届六中全会

A. 开始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

B. 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入新阶段

C. 系统论述了中国革命的性质与革命对象

D. 彻底纠正了党在思想上的“左”倾错误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1962年初,中共中央在北京举行扩大工作会议决定,缩短工业生产建设战线,大量减少城镇人口,加强农业战线,增加农业生产和日用品生产,保证市场供应等。中共中央的此举意在

A. 调整措施改善经济困难形势

B. 反思错误着手改革经济体制

C. 开始探索社会主义工业道路

D. 放弃行政手段凸显市场作用

 

详细信息
9. 难度:困难

当自然常常被古老的民族看作是混沌、神秘、变化无常的时候,公元前六世纪的希腊人却将之视为一个独立于人的有规律的整体,并创造出一套数学语言来力图把握自然界的规律。这表明古希腊哲学

A. 蕴含着理性思维

B. 特别强调以人为本

C. 否定了上帝权威

D. 转向自然科学研究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甘蔗种植需要猛烈的阳光和长时间的密集劳动,且甘蔗园往往疟疾肆虐,因此,蔗糖在中世纪的欧洲是难得的奢侈品。15世纪,英国人年均糖摄取量接近于零;到19世纪初,这一数字已上升至8公斤,蔗糖不再是奢侈品。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人口增长与医疗水平的提高

B. 新航路开辟使东西方贸易更加便捷

C. 殖民扩张与黑奴贸易的兴盛

D. 工业革命大幅提升民众的消费能力

 

详细信息
11. 难度:困难

斯塔夫里阿诺斯指出:“这一团体(第一国际)接受了马克思关于无产者为了以社会主义方式改革社会而夺取政权的纲领。它以自己的宣传工作和参加各种罢工的行动引起了很大注意。但它于1873年分裂,主要是因为其成员除了社会主义者以外,还包括缺乏纪律性、经常不和的浪漫主义者、民族主义者和无政府主义者。”这反映了

A. 马克思主义是第一国际的灵魂

B. 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

C. 民主主义发展致第一国际解体

D. 第一国际是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

 

详细信息
12. 难度:困难

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美国历届政府都积极推动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倡导自由贸易。但从2017年开始,特朗普政府称其为“我们国家史上,也是世界范围内的最糟糕的经济贸易”导致美国人的金钱流失、就业机会流失。这主要说明

A. 发达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处于不利地位

B. 经济全球化不利于各国经济的发展

C. 资本输出在某种程度上影响输出国经济发展

D. 贸易保护主义逐渐成为世界主流

 

二、材料分析题
详细信息
13. 难度:困难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78年,四川省进行扩大企业自主权的试点,确定企业在增收基础上,可以提取一些利润留成。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做出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是:要使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具有自我改造和自我发展能力,成为具有一定权利和义务的法人。国有企业改革转向实行国家所有权与企业经营权的“两权分离”。1986年,国务院提出推行多种形式的经营承包责任制,给经营者以充分的经营自主权。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其特征是“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1994年开始试点。2005年底,52.7%的国家重点企业改制为多元股东的股份制企业,国有中小企业改制面达80%以上。1997年,党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的布局和结构的任务,国有经济主要控制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从一般竞争性行业中逐步退出,开始改变国有企业量多面广和分散的状况。

——摘编自陈清泰主编《重塑企业制度:30年企业制度变迁》

材料二  20世纪70年代末,英国经济增长开始放缓,进入“滞胀”时期。撒切尔夫人执政期间,采纳供给学派的经济主张,开始了以国有企业私有化为核心内容的改革。英国政府分阶段对不同类型的国有企业实施了私有化改革。在企业层面的主要措施是,通过企业公开上市、整体出售给私人企业、职工内部持股等方式批出售国有企业的股票,减少政府对企业的控制。从政策层面上看,政府通过放松对企业的各种管制,辅之以减税政策,力争给企业创造更好的市场环境,鼓励企业自由竞争。之后,撒切尔对处于自然垄断和公用事业行业的国企,以及亏损严重的国有企业进行了私有化的改革。通过私有化的改革,英国的国有企业数量锐减,国有经济大规模收缩,国有经济占其GDP的比重降至6%左右。

——摘编自赵世萍《美国、英国国有企业改革对我国的启示》

(1)根据材料一,指出20世纪70年代后中国国企改革的主要趋势。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进行国企改革的背景,并简要说明英国的国企改革与中国的不同之处。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中、英国企改革的共同影响。

 

 

三、论述题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12年4月12日,被誉为“永不沉没的轮船”的泰坦尼克号沉没,导致1500余人丧生,这是和平时期最为惨重的海难。1997年,美国导演詹姆·卡梅隆将其改编成电影上映,引起世界的巨大轰动。电影梗概如下:

1902年,英国白星航运公司与美国美国国际海运公司合并,为了在与对手英国卡纳德航运公司激烈竞争中赢得先机,建造了当时世界最大的轮船——泰坦尼克号。它耗费巨量钢铁,长269米,宽28米,高32米,以蒸汽机为动力,首航从英国南安普顿至美圆纽约。没落的贵族女露丝随其依靠钢铁制造大发横财的新贵未婚夫搭乘该船前往美国。船上还本自欧洲各国怀着美国梦的各阶层的人们,其中就有穷画家杰克。露丝与杰克抛弃世俗的偏见坠入爱河。他们亲眼目睹了轮船撞上冰山。在无力回天之时,船长向周边船只发出无线电求救。此时,泰坦尼克号上一片混乱,危急之中,有遵循“妇孺优先”的善良与高贵,也有着“金钱至上”的丑恶与卑劣。最后,杰克把生存的机会让给了爱人露丝,自己则在冰海中被冻死。

结合世界史的所学知识,从上述梗概中提取一个情节,指出它所反映的重大历史现象,并概述和评价该历史现象。(要求:简要写出所提取的电影情节及历史现象,对历史现象的概述和评价准确全面)

 

 

四、材料分析题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新中国的教育体制自确立以后,在30多年中基本没有大的变动。1985年,中共中央印发《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提出教育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1994年,关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实施意见出炉:确定了到2000年我国教育发展的目标和任务,并要求加快办学体制改革,进一步改变政府包揽办学的状况,形成政府办学为主与社会各界参与办学相结合的新体制;深化中等及中等以下教育体制改革,完善分级办学、分级管理体制;深化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建立政府宏观管理、学校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体制;同时,逐步实行高校学生缴费上学,大多数毕业生自主择业的制度;加快教育立法步伐,抓紧制定《教育法》《职业教育法》和《高等教育法》等一批教育法律和行政法规。

——摘编自光明日报《中国教育体制改革主要历程》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90年代教育体制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20世纪90年代教育体制改革的意义。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在20世纪60年代,国家遇到严重的经济困难,国防尖端项目面临“上马”还是“下马”的危机。聂荣臻力主发展以导弹、原子弹为标志的尖端武器。在总体战略上,聂荣臻主张立足国情,将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两用的关键技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在基本方针上,聂荣臻从国内外基本形势和国防科技的特点出发,提出了“自力更生为主”的方针。在指导科技攻关时,聂荣臻根据组织大兵团攻坚作战的成功经验,最大限度地调动有限财力、物力和优秀人才进行科技攻关。面对党内“左”倾思想和轻视知识、不信任知识分子的现象,聂荣臻积极调整科技政策和知识分子政策,要求科研机构中的所有党政干部都要做好科研工作和科研人员的“勤务员”,积极为科研工作者创造必需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

——摘编自战琳琳《聂荣臻:新中国国防科技事业的奠基者》

(1)根据材料,概括聂荣臻的国防思想,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形成的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聂荣臻对新中国国防建设的贡献。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