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简单 | |
我国古代有一位著名的思想家,他首倡私人办学,提倡“有教无类”。在他的思想体系中还提出了 A. “仁”与“礼”的学说 B. “民贵君轻”“仁政”的观点 C. “兼爱”“非攻”“尚贤”等主张 D. “小国寡民”“无为而治”的观点
|
2. 难度:简单 | |
元朝人胡三省说:“秦置御史,掌讨奸猾,治大狱,御史大夫统之。”他认为御史大夫的重要职责是 A. 执掌奏章,下达诏令 B. 监察官员,审理大案 C. 统领百官,处理政事 D. 草拟诏书,审议执行
|
3. 难度:简单 | |
《耒耜经》记载:“辕有越,加箭,可弛张焉。……所以进退,曰评。进之则箭下,入土也深;退之则箭上,入土也浅。……横于辕之前末曰槃,言其可转也。左右系,以乎轭也。辕之后末曰梢,中在手,所以执耕者也。……江东之田器尽于是。”该农具是 A. 耧车 B. 耦犁 C. 曲辕犁 D. 翻车
|
4. 难度:中等 | |
某机构不设专官,其大臣随时由皇帝在满、汉大学士及各部尚书侍郎中选定;入选该机构的大臣,虽然参与军国大政,但决定权在皇帝,他们不过是皇帝的机要秘书。该机构是 A. 中书省 B. 枢密院 C. 六部 D. 军机处
|
5. 难度:简单 | |
明清之际,从李贽“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到黄宗羲“天下为主,君为客”;从顾炎武批判“私天下”,到王夫之“孤秦”、“陋宋”论,充分说明这一时期思想活跃。对此“活跃”理解正确的是 A. 代表了早期资产阶级的要求 B. 反映了思想家挑战正统的主张 C. 宣告了宋明理学地位的丧失 D. 出现了与儒学对立的新式思想
|
6. 难度:简单 | |
近代列强侵华给中国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时人诗中提到“通川(州)烽火逼,(咸丰帝)仓皇幸热河。密云惟豆麦,宫禁满兵戈。”导致“仓皇幸热河”的战争是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中日甲午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7. 难度:中等 | |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记载:“占领南京后,太平军应一鼓作气攻下北京,这样就有可能推翻清朝。可是林凤祥率领的北伐军并非太平军主力,而是一支孤军深入敌境、自取灭亡的偏师。”这说明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是 A. 阶级局限性 B. 生活腐化 C. 军事失误 D. 内外夹击
|
8. 难度:中等 | |
下图为1882年轮船招商局发行的股票票样(局部),其上印有“奏准设局招商,置备轮船运漕揽载……招集股银一百万两,分作千股”等内容。据此判断轮船招商局是
A. 官商合办的民用工业 B. 中国第一个近代企业 C. 民族资本家创办的企业 D. 清政府创办的军事工业
|
9. 难度:中等 | |
1912年8月9日《晨报副刊》报道,在北京一次有关中西餐的民意测验显示,爱吃西餐和兼食中西餐的人数占调查总数的23%,被调查对象包括普通市民、知识分子等。由此可知当时 A. 西餐开始传入内地 B. 传统饮食结构有所改变 C. 崇洋媚外风气盛行 D. 政治革命促进习俗变迁
|
10. 难度:简单 | ||||||||||||||||
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搜集了荣氏企业发展的一些史料,来探究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其中将时代环境与发展状况对应错误的同学是
A. 甲同学 B. 乙同学 C. 丙同学 D. 丁同学
|
11. 难度:中等 | |
费正清说:“这是一个大约12个二十几岁年轻人参加的会议。会议是在上海法租界的一所女子学校(暑假放假)里召开的,成员们担心巡捕的监视,乘火车转移到(嘉兴南湖)湖上的一所游艇中继续讨论。”材料中所说的会议 A. 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形成 B. 使得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C. 成为中共历史上重要转折点 D. 给思想混乱的中共指明方向
|
12. 难度:中等 | |
1924年8月孙中山指出“我们国民党的民生主义,目的就是要把社会上的财源弄到平均,不过办法不同”。孙中山的这一“办法”是指 A. 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B. 核定地价,国民共享 C. 平均地权,节制资本 D. 主权在民,民族平等
|
13. 难度:简单 | |
某连环画中的一页写道“就这样,杜聿明集团被围困在陈官庄一带方圆10余里的地区,打不出去,走不了。然而,30余万国民党军和随军而来的家属,吃饭成了大问题。撤出徐州时,只带了几天的粮弹。于是,30余万人的生命全系在飘飘忽忽的降落伞上了。”上述文字描述的战役是 A. 辽沈战役 B. 平津战役 C. 淮海战役 D. 徐州会战
|
14. 难度:中等 | |
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认为:“中国人寻找适合中国的政治制度,寻找了两三代,但终究没有寻找到。直到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选择了适合中国国情的政治制度。”这些“政治制度”中最根本的制度是 A. 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 B.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 村民民主自治制度 D.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15. 难度:简单 | |
《耿飚将军回忆录》记录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周恩来总理在一次国际会议上的发言:“我们应该努力使朝鲜的停战状态转入和平状态。……采取措施来巩固朝鲜的和平,以便为和平统一朝鲜创造条件。”据此推断,该会议是 A. 日内瓦会议 B. 万隆会议 C. 不结盟运动会议 D. 第26届联合国大会
|
16. 难度:简单 | |
1952年华东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了一副宣传画《苏联农民的今天就是中国农民的明天》。以苏联为榜样,中国在随后的农业方面采取的措施是 A. 开展土地改革运动 B. 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 C. 推动人民公社化运动 D.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17. 难度:中等 | |
按照大陆公安部出入管理局的统计,1987年11月至1988年4月,办理台胞证登陆者中,旅游经商人数占31.4%,而4月之后的半年里,比例已上升至60%以上。材料中相关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因为 A. 两岸直接三通的实现 B. 和平统一方针的提出 C. 两岸隔绝状态被打破 D. 九二共识的积极推动
|
18. 难度:中等 | |
2013年9月29日,上海自贸区正式挂牌,上海又一次走在了对外开放的前沿,引起外界重大关注。而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上海浦东的开发和开放就曾产生巨大的影响。浦东的开发和开放 A. 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B. 成为我国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的标志 C. 继海南之后成为我国第六个经济特区 D. 带动长三角和长江流域经济的新飞跃
|
19. 难度:中等 | |
邓小平说:“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为推进教育发展采取的最大举措和取得的成就有 ①国民教育体制初步形成 ②提出“三个面向”的指导方针 ③颁布《义务教育法》 ④实行“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
20. 难度:简单 | |
自古以来,人们向往飞天,从嫦娥奔月到苏轼把酒问青天,再到万户航天等等,面对浩渺星空,他们想象的脚步不曾停歇。随着科技日新月异,曾经的人类登天神话在我国梦想变成现实的是 A. 玉兔号月球车 B. 东方红一号 C. 神舟五号 D. 嫦娥一号
|
21. 难度:中等 | |
顾准在《希腊城邦制度》中指出:“梭伦政制……按照希腊的政治概念,这是一种金权政治(Timocracy),而不是民主政治。”他的评价针对的是梭伦改革中的 A. 实行财产等级制度 B. 废除债务奴隶制度 C. 建立四百人议事会 D. 设立公民陪审法庭
|
22. 难度:中等 | |
为纪念荷兰辉煌的航海历史和传统,自1975年开始,阿姆斯特丹每五年举行一次航海节。网友评论“荷兰人总是拿逝去的辉煌年代说事儿。”“逝去的辉煌”,是指荷兰 A. 16世纪开辟至好望角航线 B. 17世纪成为“海上马车夫” C. 18世纪确立海上霸主地位 D. 19世纪成为“世界工厂”
|
23. 难度:中等 | |
“自此以后,人类不再以宗教的眼光衡量世界的一切……革命者大都相信人类可以透过理性的观察与设计,革除一切社会弊病,并获致无限的进步。”推动这一变化的是 A. 智者运动 B. 文艺复兴 C. 宗教改革 D. 启蒙运动
|
24. 难度:简单 | |||||||
下表是《美国中央与地方权力结构表》
该表反映了美国的政治体制是 A. 邦联制 B. 联邦制 C. 总统制 D. 民主共和制
|
25. 难度:简单 | |
1800年,英国伦敦的人口达到了100万,1850年伦敦的人口飙升到了236万。英国有一半的人口生活在城市或者城镇中。导致英国城市人口迅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 A.手工工场的发展 B.工业革命的开展 C.内燃机的使用 D.垄断组织的形成
|
26. 难度:简单 | |
《杜鲁门回忆录》:“(1947年)我也希望向全世界说明,美国在这个新的极权主义的挑战面前所持的立场,我相信,这是美国外交政策的转折点……不论什么地方,不论直接或间接侵略威胁了和平,都与美国的安全有关。”对这段话理解错误的是 A. 美苏战时同盟破裂 B. 冷战政策就此开始 C. 两极格局正式形成 D. 美国力图称霸世界
|
27. 难度:中等 | |
1933年,罗斯福提请国会通过法案,成立“资源保护队”,有250万青年参与,开辟了740多万英亩国有林区和大量国有公园。史学家认为此项措施是新政中最受欢迎、最成功、最没有争议的措施。其原因是 A. 调整农业结构并稳定了产品价格 B. 基本解决就业并消除了危机隐患 C. 政府将资源保护放在新政首位 D. 将失业救济与环境保护有机结合
|
28. 难度:简单 | |
日本外务省1991年版《外交蓝皮书》指出:日本已能对有关国际秩序的所有问题产生很大影响,尤其是必须在亚太稳定与发展方面“起到中心作用”。这表明日本 A. 成为世界头号霸主 B. 拥有国际问题否决权 C. 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D. 主导亚洲稳定与发展
|
29. 难度:简单 | |
某国际组织的宗旨是“稳定国际汇兑,消除妨碍世界贸易的外汇管制,在货币问题上促进国际合作,并通过提供短期贷款,解决成员国国际收支暂不平衡时产生的外汇资金需求。”该组织是
A. 世界银行 B.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C. 世界贸易组织 D. 欧盟
|
30. 难度:中等 | |
1952年海明威第一次在《生活》杂志上发表了《老人与海》的完整版,随后这篇小说成为“每月一书”俱乐部的精选品和最畅销的小说。它通过现代主义创作手法集中体现了人在“充满暴力与死亡的现实世界中”表现出来的勇气而获得1954年的诺贝尔文学奖。下列与这部小说创作风格相似的是 A. B. C. D.
|
31. 难度:简单 | |
中国古代官营手工业由于缺乏市场竞争,工艺技术水平远逊于民间私营手工业。
|
32. 难度:简单 | |
到1956年底,我国基本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在中国基本建立。
|
33. 难度:简单 | |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是对牛顿经典力学的否定,与量子理论一起构成现代物理学的基础。
|
34. 难度:简单 | |
罗斯福新政以后,资本主义告别了国家干预经济占统治地位的时代,迎来了以“自由放任”政策为特征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期。
|
35. 难度:中等 | |
20世纪90年代,美国与加拿大、墨西哥努力通过自由贸易实现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优势互补,增强区域集团的实力。
|
36. 难度:中等 | |
步入近代以来,世界经济一体化不断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1500年前后,世界历史开始了资本主义在欧洲的发展及其从欧洲向外界的传播,当然,自16世纪起,尤其是由于欧洲人兼并了美洲以及由此导致欧洲对非洲——欧亚事务和世界贸易参与程度越来越高,地区间关系发生了某些急剧的变化。 ——贡德·弗兰克《白银资本》 材料二 1780年,英国的铁产量还比不上法国,1848年已经超过世界上所有国家的总和,它一个国家的生产能力比世界上其他国家的生产总和还要多的多,它庞大的远洋船队把数不尽的工业品运往世界各地,再把原材料运回国,加工成工业品,然后再运出去。 ——钱乘旦《英国通史》 材料三 第二次工业革命为资产阶级“征服世界”提供了更加空前强大的经济实力和物质手段,新的内燃机和汽轮机动力、新的通讯手段的使用,带来了铁路、轮船等交通工具的革命性变革,使得远程运输更为广泛、安全、便捷。……随着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的到来,资本输出成为向全球扩张的主要经济手段,……列强最终将世界瓜分完毕。 ——摘自王斯德《工业文明的兴盛——16-19世纪的世界史》 请回答: (1)“1500年前后”推动资本主义从欧洲向外界传播的重大事件是什么?根据材料一概括该事件产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指出19世纪40年代英国的世界经济地位。 (3)据材料二、三概括促进世界市场发展的有利因素和主要途径。 (4)综合上述材料,分析近代前期世界经济一体化的特征。
|
37. 难度:简单 | |
向西方学习,寻求变革是中国近代思想解放的主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倡导维新的人物,无一不受到西方的影响。真正了解西方文化,又能洞悉中国病源所在的为严复。……复就物竞天择、弱肉强食、优胜劣败、适者生存的原理,阐发救亡的论证。 ——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 材料二 两千多年前的孔子、孟子便主张民权……孟子实为我等民主主义之鼻祖。……组织联邦共和政体……将取欧美之民主以为模范。 ——《孙中山全集》 材料三 自西洋文明输入吾国,最初促吾人之觉悟者为学术,相形见绌举国所知矣;其次为政治,年来政象所证明,已有不克守缺抱残之势。继今以往,国人所怀疑莫决者,当为伦理问题。此而不能觉悟,则前之所谓觉悟者,非彻底之觉悟,盖犹在惝恍迷离之境。吾敢断言曰,伦理的觉悟,为吾人最后觉悟之最后觉悟。 ——陈独秀 材料四 俄国的革命,不过是使天下惊秋的一片桐叶罢了。Bolshevism这个字,虽为俄人所创造;但是他的精神,是二十世纪全世界人类人人心中共同觉悟的精神。所以Bolshevism的胜利,就是二十世纪世界人类人人心中共同觉悟的新精神的胜利! ——李大钊《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严复宣传维新思想的理论来源。 (2)据材料二,指出孙中山民权主义思想的来源。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严复和孙中山在政体主张上的不同。 (3)据材料三,概括国人对西洋文明觉悟的过程。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最后的觉悟”的核心内容。 (4)据材料四,指出李大钊的政治主张。综合上述材料,概括他们向西方学习的目的。
|
38. 难度:困难 | |
世界政治格局在一定时期内相对稳定,又不断发展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二战极大地改变了世界主要国家政治力量的对比,战后逐步形成美苏两极格局。这一格局最终形成的标志是什么?两极格局之下,美苏对抗的主要形式是“冷战”。其开始的标志是什么?这一标志的出现,使美苏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冷战”期间,美苏两国未发生大规模的直接武装冲突,即使在关系到国家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也采取克制与妥协,从而使危机逐步降温,与此相关的事件是什么?这一事件的最终结果说明了什么? (3)20世纪60年代,不结盟运动是美苏两极格局之外的第三股政治力量。它所奉行的政策是什么?对世界政治格局有何影响? (4)两极格局瓦解的标志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促使国际关系格局发生变化的最主要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