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西南推荐2019届高三适应性月考文综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商周时期,人们以地域关系来辨别夷夏;春秋战国时期,随着华夏与夷狄地缘关系被打破,礼义文化成了区分夷夏的标准。这一变化反映了

A. 夷夏观是儒学核心思想

B. 中原文化的优越感增强

C. 民族融合趋势日益加强

D. 夷夏观的标准发生变化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北魏孝文帝雄才大略,提倡汉化,发展教育,洛阳再度成为书法艺术的中心,一种介于汉晋隶书和唐楷书间的独特风格的新书体―魏碑体产生。这表明

A. 艺术繁荣推动政治改革

B. 艺术发展受政治因素影响

C. 魏晋书法艺术达到高峰

D. 魏碑是种综合性强的书体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柳宗元的政论诗《行路难》描述:虞衡(管理山林的官)斤斧罗千山,工命采斫杙与椽。群材未成质已夭,突兀硣豁(高峻的样子)空岩峦。……君不见南山栋梁益稀少,爱材养育谁复论。柳诗意在说明

A. 农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

B. 作者重视环境保护

C. 安史之乱加速唐朝灭亡

D. 唐朝后期政治腐败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明朝末年,为抗击东北女真族,需要增加军费。为解决财政开支,崇祯拟向东南沿海收工商税,内阁不支持向东南沿海收工商税,后这事不了了之。这

A. 符合明朝政治运作原则

B. 体现明朝内阁权力膨胀

C. 表明明朝皇权日益衰落

D. 说明中枢机构相互牵制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下表是1873-1903年中国出口货物情况(单位:%),据此可知

——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

A. 中国形成比较合理经济结构

B. 中国的经济日益半殖民地化

C.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有所发展

D. 西方加大了对中国经济侵略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清华大学的前身清华学堂始建于1911年,其建校的资金源于1908年美国退还的部分庚子赔款。美国捐款建清华学堂的主要目的是

A. 获取中国人好感到美国留学

B. 培育亲美精英影响中国政局

C. 推动中国的教育发展

D. 为构建正义国际形象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下图是《申报》的一则头版头条,这反映了

A. 人民对民族战争胜利的期待心理

B.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决定性作用

C. 抗战胜利实现了社会性质的变迁

D. 报纸报道的新闻和时政密切相关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从1957年开始,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取政治性赠送的方式进行“熊猫外交”,先后有苏联、朝鲜、美国、英国、法国、墨西哥等九个国家接受过中国赠予的24只大熊猫。“熊猫外交”

A. 有利于中国重塑外交策略

B. 说明发达国家是外交重点

C. 体现中国的积极务实外交

D. 改变了“一边倒”外交政策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公元前7世纪中后期,雅典在战场上的成功主要依赖每个战士娴熟地在方阵中坚守自己的位置,一边向敌人投掷标枪,同时还要用盾牌保护身旁的战友。个体战士对英雄业绩的追求转换为对城邦集体声誉和光荣的追求。材料旨在说明

A. 城邦民主政治的优越性

B. 人文精神觉醒

C. 强调公民战斗的积极性

D. 城邦利益至上

 

详细信息
10. 难度:困难

1883年卡尔建立了奔驰汽车公司,189。年哥德利普建立起戴姆勒汽车公司。后为了生存,合并成立戴姆勒一奔驰汽车公司(简称奔驰公司),铸就了名扬世界的品牌―梅赛德斯一奔驰。这反映了

A. 企业组织形式发生变化

B. 垄断组织促进生产力发展

C. 汽车工业成为主导产业

D. 生产集中会改变企业命运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罗斯福在竞选时提出,关心“那些经济金字塔底被遗忘的人们”,新政时建立了“更合理更明智地分配国民收人”的一系列救济法。其主要原因是

A. 罗斯福新政的措施成效显著

B. 福利制度利于缓和社会矛盾

C. 政府强化对经济的全面干预

D. 为保障民生而转变政府职能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巴尔扎克的《高老头》讲述了:一位面粉商如何被两个爱慕虚荣的女儿穷尽了一生的财富;大学生拉斯蒂涅初见世面想要高攀巴黎上流社会,险被逃犯伏脱冷陷害等情节。这说明《高老头》

A. 反映了法国社会的现实状况

B. 抨击封建社会专制

C. 开启了现代主义文学的辉煌

D. 充满浪漫主义色彩

 

二、材料分析题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世纪末,德国地质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在《中国》一书中,把“从公元前114年至会元127年间,中国与中亚、中国与印度间以丝绸贸易为媒介的这条西域交通道路”命名为“丝绸之路”。两千年来,丝绸之路始终主宰着人类文明的进程。不同种族、不同信仰、不同文化背景的帝王、军队、商人、学者、僧侣、奴隶,往来在这条道路上,创造并传递着财富、智慧、宗教、艺术、战争、疾病和灾难。丝绸之路让中国的丝绸和文明风靡全球;罗马和波斯在路边缔造了各自的帝国;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沿着丝绸之路迅速崛起并传遍整个世界;成吉思汗的铁骑一路向西,在带来战争的同时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交融;大英帝国通过搜利丝绸之路上的财富,铸就了日不落的辉煌。丝绸之路的历史就是一部浓缩的世界史,丝绸之路就是人类文明最耀眼的舞台。

——据(英)彼得・弗兰科潘《丝绸之路》

材料二:2013年9月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题为《弘扬人民友谊共创美好未来》的重要演讲,提出了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历史上的丝绸之路主要是商品互通有无,今天的“一带一路”,是在古丝绸之路概念基拙上形成的一个新的经济发展区域,涉及贸易、金融、投资、能源、科技、交通和基础设施建设等10多个领域。地理上包括欧亚大陆和太平洋、印度洋沿岸的65个国家和地区。“一带一路”秉持开放包容精神,继承了古丝绸之路开放传统,东边牵着亚太经济圈,西边系着发达的欧洲经济圈,被认为是“世界上最长、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经济大走廊”。

——摘自《弘扬人民友谊共创美好未来》的演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古代丝绸之路对人类文明的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丝绸之路与“一带一路”的不同之处,并简评“一带一路”战略。

(3)结合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分析我国“一带一路”战略提出的条件。

 

 

三、论述题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915年,陈独秀在《新青年》发表了第一篇文章《敬告青年》。这篇文章以进化论的观点,论证“青年之于社会,犹如新鲜活泼细胞之在人身。新陈代谢,陈腐朽败者无时不在天然淘汰之途,与新鲜活波者以空间之位置及时间之生命。社会遵新陈代谢之道则隆盛,陈腐朽败之分子充塞社会则社会亡”。陈独秀寄希望于活泼之青年,呼唤青年“自觉其新鲜活波之价值与责任”,号召青年“奋其智能,力排陈腐朽败者以去”。提出青年应是:“自主的而非奴隶的、进步的而非保守的、进取的而非退隐的、世界的而非锁国的、实利的而非虚文的、科学的而非想象的”。《敬告青年》一文是陈独秀发动新文化运动的宣言书,在“五四”运动和中国现代思想文化史上均有重要的影响。

——摘编自罗祥凤《陈独秀在新文化运动中的作用》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中国近现代史知识,阐述你对《敬告青年》一文的感想。(要求:围绕材料中的内容展开阐述,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四、材料分析题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材料: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八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明确指出此次土地改革是为了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同时,通过土地改革,使广大农民翻身做主人,支持和保卫新生的人民政权。《土地改革法》明确规定:没收地主的土地,征收祠堂、庙宇、寺院、教堂、学校和团体等在农村的土地。富农所有自耕和雇人耕种的土地不得侵犯,其出租的少量土地一般也予以保留。土改中团结中农,保护农民的土地及其他财产不受侵犯。所有没收和征收得来的土地和其他生产材料,除依法收归国家所有的外,应统一地、公平合理地分配给无地少地的贫苦农民所有。对地主同样分给一份土地,使其自食其力,在劳动中改造成为新人。该法对土地分配的方法,土地改革中特殊问题的处理,以及土改的执行机关、执行方法等,也都作了具体规定。

——摘编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1)根据材料,概括土地改革政策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19世纪初叶,日本民间就出现了法西斯活动。20世纪20年代,“国本社”“一夕会”等120多个千奇百怪的法西斯组织充斥了日本社会,到1936年法西斯组织已增至500多个。1929年,随着经济危机不断深化,政党体制的政权无法扭转经济危机,加之军部势力与各种法西斯组织的结合,使日本国内政治民主化进程与“协调外交”走到了尽头。1936年3月广田内阁成立,法西斯政权在日本确立下来。到1936年时,日本军费已经比1931年增加了一倍以上,占到国民总产值的47%。军工生产急剧膨胀,坦克部队、机械化部队和化学武器部队规模不断扩大。与此同时,日本开始全面扩军备战,并确立了侵略中国,进犯苏联,伺机南进的扩张战略。1936年,日本先后与法西斯德国、意大利签订《反共产国际协定》,结成了反动的国际法西斯集团。

——摘编自《世界现代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日本建立法西斯政权的原因。

(2)根据材料,归纳日本法西斯政权的特点。

 

 

详细信息
17. 难度:困难

    材料:商鞅,卫国贵族,复姓公孙。少好刑名法术之学,一度在魏国做官,但不能施展其才华。秦孝公时在全国延揽人才,商鞅离开魏国前往秦国。蒙秦孝公三次召见,详细阐述其“霸道”治国之策。其治国主张深得秦孝公赏识,被任用为相国,封于商,号曰商君。商鞅适应战国时期社会大变革的时代要求,主张时代变化,法律制度也要变化使国家富强,必须打破陈规陋习。为此,商鞅在秦孝公支持下,在秦国全面实施改革变法:率先废除分封,实行县制和什伍连坐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鼓励一家一户小家庭生产方式,实行重农抑商、奖励耕织的政策;实行军功爵禄制,奖励军功,明尊卑爵秩等级等新法。经过十多年的努力,秦国大治。“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

——摘编自《史记・商君列传》

(1)根据材料,概括商鞅在秦国的主要活动。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商鞅变法。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