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西周时,“士”不仅可以占有田并指使子弟为其劳作,还要负有亲自执干戈、卫社稷的世职;而到春秋战国时期,“士”失去宗主的庇荫,或负书,或带剑,往来于各国王公之间。这一变化反映出当时 A. 官僚政洽开始兴起 B. 贵族政治走向崩溃 C. 分封制度已被废除 D. 各国关系走向和谐
|
2. 难度:中等 | |
齐桓公在建立了“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霸业、获得了“礼乐征伐自诸侯出”的资格后,他要效仿古代帝王“封泰山,禅梁父”,但被管仲极力劝阻,未能成行。这反映出当时 A. 齐国内政被卿大夫操纵 B. 管仲在政治上思想保守 C. 西周社会结构根本改变 D. 传统文化影响政治取向
|
3. 难度:中等 | |
秦国君主的继承方式在春秋初年以前以(兄死)弟及为主,自秦穆公后,秦国也采取了子继代替弟及的承继制度,但它的子继不分嫡庶,“择勇猛者而立”。秦国继承制度的变化 A. 确保了君主血统的纯正 B. 利于秦国贵族内部的稳定 C. 有利于树立国君的威信 D. 强化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
4. 难度:中等 | |
汉武帝给刺史规定了明确的监察职责,叫“六条问事”,除第一条外,其余五条都是针对二千石郡守的,监察王国的内容没有载入明文。据此可知,当时 A. 郡守势力已日益膨胀 B. 监管郡守成国家工作重心 C. 王国问题已基本解决 D. 国家大一统局面已经形成
|
5. 难度:困难 | |
西晋时,太子的卫兵多达万人以上,太子师傅增至6人,太子舍人、庶子、洗马等属官增至三四十人,都是由当时的名流担任。南朝宋武帝刘裕即位后,立即增加太子兵力,到宋文帝时“至实甲万人”。梁朝太子精兵估计也不下万人。这些史实表明,西晋南朝时期 A. 太子掌控朝廷实权 B. 官僚政治日趋完善 C. 皇权诉诸亲缘维系 D. 皇子争立现象频繁
|
6. 难度:中等 | |
隋初,文帝接受大臣建议,“悉废汉以来州郡辟署佐僚之制”,“大小之官,悉由吏部”,吏部在选用地方官佐时全都使用外地人。刺史、县令皆每年考核政绩,三年一迁,佐官四年一迁,不得重复任用。这一做法 A. 打破地方政权垄断,健全社会组织 B. 深化对基层官吏监察的强度 C. 破除宗法体制,巩固国家政权统 D. 强化中央集权利于制度变革
|
7. 难度:中等 | |
唐初,中书省负责诏敕的制定;安史之乱后,唐德宗以翰林学士(被天子视为“私人”)负责起草任免将相大臣、宣布大赦、号令征伐等有关军国大事的诏制,中书省则负责草拟日常政令。这种变化 A. 使三省职责更加清晰 B. 是皇权对相权的侵夺 C. 表明中央集权的减弱 D. 旨在提升行政办事效率
|
8. 难度:中等 | |
宋真宗曾作《劝学诗》:“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安房不用架高梁,书中自有黄金屋。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有女颜如玉。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男儿欲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这表明宋代科举 A. 推动了八股取士的形成 B. 完善了中央集权体制 C. 使社会各阶层热衷科举 D. 影响了社会价值取向
|
9. 难度:中等 | |||||||||||||||||||
据学者研究,清代安徽知县的平均任期如下表所示,全国的情况也大致如此。清代安徽知县的平均任期统计表(单位:年)
由此可知清代知县的任期状况 A. 不利于地方的长远发展 B. 确保了地方吏治的清明 C. 受制于列强的外来压力 D. 推动了中央集权的完善
|
10. 难度:简单 | |
明代时,呈送皇帝的题本章奏先由内阁代拟初步处理意见,如果参考意见得到皇帝首肯,则可转到批红环节,下发执行;若皇帝不同意拟办意见,则由内阁另行拟写,直到票拟出皇帝满意的处理意见为止。这一做法 A. 增强了政治决策的保密性 B. 严重制约了皇权 C. 利于减轻皇帝的政务负担 D. 难以形成正确决策
|
11. 难度:简单 | |
近代某不平等条约中规定:“允准英人携眷赴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港口居住,不相欺侮,不加拘制。但中华地方官必须与英国管事官各就地方民情,议定于何地方,用何房屋或基地,系准英人租赁。”据此判断该条约为 A. 《南京条约 B. 《南京条约》附件 C. 《北京条约》 D. 《马关条约
|
12. 难度:困难 | |
中国学者编写出版了“社会变迁与百年转折丛书”:《1840年被轰出中世纪》、《1860年巨痛与自强》、《1895年大梦初醒》、《1901年慈禧太后的革新令》、《1937年大灾难与大牵手》等。以上书名反映了中国近代社会变迁的共同点是 A. 从局部地区扩散到全国 B. 始终贯穿政体改革主线 C. 与战争的影响紧密相关 D. 突变和渐变交错地进行
|
13. 难度:中等 | |
史学家郭廷以说:“海运大开已三百年,中英的接触已两世纪,彼此互感不满。中国虽无调整之意,英国则已不耐,认为非变不可。”这里的“非变不可”主要是指 A. 走私鸦片,扩大商品市场 B. 诉诸法律,建立协调机制 C. 发动战争,打开中国市场 D. 政治结盟,实现经济互惠
|
14. 难度:中等 | |
如图是1884﹣1900年中国反洋教斗争事件统计示意图(单位:次)。这反映出
A. 民众不断抵制西方文化 B. 反洋教发展成全国运动 C. 中国渐沦为文化殖民地 D. 西方列强加强对华侵略
|
15. 难度:中等 | |
“这战争,宣告了华夷朝贡体制的彻底崩溃,进而成为塑造民族国家形成的重要因素”。“这战争” A. 导致中国封建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B. 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 C. 刺激了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D. 客观上有利于“短暂的春天”出现
|
16. 难度:中等 | |
甲午战后,中国出现了赴日留学的热潮。后来清政府发现有不少留学生思想日益激进,走上“排满反清”的道路,于是在1906年,于驻日使馆内设游学监督处,加强对留学生学习、生活和社会活动的管理。这说明 A. 留学教育使民主观念深入人心 B. 清朝专制统治的基础出现动摇 C. 明治维新成效得到了广泛认可 D. 留日学生受到清廷的有效管理
|
17. 难度:简单 | |
“由于这场战争,江、浙及赣、皖、鲁一带官绅商贾为避兵燹,竞相逃往上海,上海的外国人和中国富商把值钱的东西放在船上随时逃跑,英法租界的洋人组建防御工事和巡逻队保护自身的安全。”这场“战争”指的是 A. 太平天国运动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国民革命运动 D. 国民党正面抗战
|
18. 难度:困难 | |
莫理循出任《泰晤士报》中国记者期间(1897~1912年)曾在给友人的信中写道:“迄今为止,所有迹象表明这纯粹是一场内部的、反政府的、反朝廷的运动。这是广泛的反对腐败政治的起义。各种迹象表明这场运动迄今不是针对外国人的。”他的观察 A. 反映出“运动”对西方利益的维护 B. 没有准确认识当前“运动”的影响 C. 肯定了“运动”对社会转型的意义 D. 体现出列强对“运动”的支持立场
|
19. 难度:中等 | |
18世纪中期,英国君主立宪制下的责任内阁制形成并逐渐完善;1912年,孙中山颁布《临时约法》,确立了民主共和制下的责任内阁制。由此可知责任内阁制旨在 A. 体现社会契约的精神 B. 实行天赋人权的思想 C. 实现三权分立的学说 D. 践行主权在民的理念
|
20. 难度:中等 | |
从兴中会、同盟会开始,国民党始终是一个以少数知识精英为主的集合体,不是会党,就是海外华侨;直到1924年以后,国民党才发展为一个开放的、具有广泛政治动员能力的现代型政党。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军阀割据政治环境较为宽松 B. “三大政策”的推动 C. 孙中山加强了革命领导核心 D. 中国政党政治的成熟
|
21. 难度:中等 | |
1903年,清政府颁布《铁路简明章程》规定:无论华洋官商,均可禀请开办铁路。如“华商请办铁路,集股以华股获占多数”,“附搭洋股,以不逾华股之数为限,洋商请办铁路,无论集股若干,总须留出股额十分之三,任华人随时照原价附股”。由此可知该章程 A. 便利列强资本输出 B. 主张铁路国有 C. 不利民营铁路发展 D. 利于救亡图存
|
22. 难度:中等 | |
1919年5月上旬,北京爆发学生运动的消息传到天津,天津各界纷纷成立了救国十人团,其规章中规定:“提倡国货,宁死不买仇人的货物”。抵制日货成为学生演讲的主要内容,其后天津总商会也参与了抵制日货运动。这段材料反映出 A. 中国外交失败直接引发天津斗争 B. 天津斗争是以学生为主体 C. 北京天津成为五四运动两个中心 D. 五四运动有广泛群众基础
|
23. 难度:简单 | |
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善于通过大众化的标语口号来发动人民。下列口号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打倒列强,除军阀 ②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③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 ④打土豪,分田地 A. ①②③④ B. ①④②③ C. ③①②④ D. ③①④②
|
24. 难度:中等 | |
1922年6月15日,中共中央发表《中国共产党对于时局的主张》,其中提到:“辛亥革命战争,是适应近代由封建制度到民主制度,由单纯商品生产制度到资本家商品生产制度之世界共同趋势的战争,是在历史进化上有重要意义的战争。”这表明当时中共中央 A. 意识到要对现行纲领进行调整 B. 对时局的认识脱离实际 C. 注重无产阶级革命的世界属性 D. 有一定的“左”倾倾向
|
25. 难度:中等 | |
1925年,华北五所大学分别就辩题“中国宜用武力统一”举办辩论会,其中四所大学正方获胜。当时有评论称:“正方主张中国宜用武力统一的理由,和一般老百姓希望某一派得胜的思想不谋而合。”据此可知,当时 A. 北伐战争已具备一定民意条件 B. 学生辩论扩大了革命群众基础 C. 军阀割据仍是民族革命的障碍 D. 专制和大一统观念仍占据主导
|
26. 难度:中等 | |
在1927年11月中央临时政治局扩大会议上,通过了罗明纳兹起草的《中国现状与共产党的任务决议案》,认为中国革命性质是“不断革命论”,革命形势是“不断高涨”,革命方针是“全国总暴动”。这一决议 A. 增加了革命失败的风险 B. 高估了中国的社会矛盾 C. 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 D. 加速了革命高潮的到来
|
27. 难度:中等 | |
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在编制的《初中国文甲编》中,选录了《光芒万丈的台儿庄》、《张自忠将军传略》、《壮哉空军烈士阎海文》,《固安一农妇》等,还选取岳飞《五岳祠盟记》、《左宝贵死难记》等作品和传记。这些文章的选录有助于 A. 培养军人勇于牺牲的气节 B. 鼓励学生涌跃参军抗战 C. 增强民众团结御敌的意志 D. 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
28. 难度:中等 | |
1939年2月通过的《陕甘宁边区选举条例》规定,除极少数汉奸特务、依法被剥夺公民权的犯罪分子和神经病患者以外,凡居住在边区境内的人民,年满18周岁,不分民族、阶级、党派、性别、职业、宗教信仰、财产状况、文化程度和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该条例 A. 有利于巩固抗日民主政权 B. 突出中共的核心领导地位 C. 使得边区直接选举制真正确立 D. 真正实现了人民民主专政
|
29. 难度:简单 | |
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认为:抗战作战形式应该是“基本的游击战,但不放松有利条件下的运动战”,并多次强调“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中共 A. 发动群众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 B. 促成国共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C. 团结海外力量结成反法西斯同盟 D. 组织民兵以阵地战防守遏制日军攻势
|
30. 难度:简单 | |
该胜利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粉碎了国内一些人的“恐日病”,为八路军在华北创建抗日根据地,开展敌后游击战争创造了有利条件。这一“胜利”是 A. 平型关伏击战 B. 台儿庄大捷 C. 枣宜会战 D. 百团大战
|
31. 难度:中等 | |
在七届二中全会的总结发言中,毛泽东指出:“新中国与苏联应该站在条战线上,是盟友,只要一有机会就要公开发表文告进行声明。在全国胜利以后的一个相当时期内,我们也不急于去解决关于帝国主义对我国的承认问题。”这反映了当时 A. 冷战爆发影响中共决策 B. 新中国推行“一边倒”外交方针 C. 中共需要苏联经济援助 D. “打扫干浄屋子再请客”的外交方针
|
32. 难度:中等 | |
“比较”是历史学习、研究中的一种重要方法。下表中①②③中对应正确的是
A. ①新中国成立后②规定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性质③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 B. ①解放战争胜利发展②正式确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③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C. ①解放战争胜利发展②正式确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③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 D. ①三大战役胜利②规定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性质③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
33. 难度:困难 | |
1949年人民解放军进军华南地区,准备解放香港,毛泽东指示停止进军,周恩来指示要保证香港的饮用水供应。毛泽东说过,香港,他有点用处。当时中国没有立即收回香港主权,意在 A. 践行“另起炉灶”的外交方针 B. 保留香港作为大陆的国际通道 C. 促使英美同盟战略重心转移 D. 准备和平完成统一祖国的大业
|
34. 难度:中等 | |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中苏关系开始出现了一段波折,甚至一度爆发边境冲突。社会主义阵营内部出现分歧,促使中国重新考虑与美国的外交策略,由此开始了中美之间全新的外交旅程。据此可知 A. 中国外交政策的变化是美苏冷战的结果 B.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阵营之间持续对抗 C. 中美关系的改善改变了冷战双方的实力对比 D. 中国外交策略的调整加速了苏联解体的步伐
|
35. 难度:中等 | |
中国积极参与的某国际组织在成立宣言中写道:“加强各成员国之间的相互信任与睦邻友好;鼓励各成员国在政治、经贸、科技、文化、教育、能源、交通、环保及其他领域的有效合作;共同致力于维护和保障地区的和平、安全与稳定。”据此判断该组织是 A. 上海合作组织 B. 亚太经贸组织 C. 不结盟运动 D. 世界贸易组织
|
36. 难度:中等 | |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为了“谋全局”“谋万世”,从不依据任何一个超级大国的意图来考虑对外政策。这说明我国 A. 以稳定世界的局势为首要任务 B. 建立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C. 奉行积极的独立自主外交政策 D. 以综合国力增强为外交独立的前提
|
37. 难度:中等 |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42年,中英签订《南京条约》,清政府严词拒绝英国遣使进京。庚申之役后,清廷被迫允准外国公使进京常驻,但对遣使驻外无意执行。1864年,总理衙门将系统介绍国际法的译作《万国公法》分发到沿海各重要口岸。1875年,首任驻外公使郭嵩焘使英。甲午惨败,清廷被迫承认朝鲜为自主之国。庚子国变后,清廷广兴新式学堂,鼓励有志青年留学西洋,新式人才逐渐成为驻外使臣来源的主流。1901年,清廷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首。1911年,外务部职能趋于简化,“大臣掌主交涉,昭布德信,保护侨人佣客,以慎邦交”。 ——摘编自何新华《中国外交史(从夏至清)》 材料二 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通过对人类古往今来诸多文明的研究比较,提出了“挑战——应战”模式来解释文明的起源与发展。他把自然界对人的刺激和人对人的刺激统称为挑战,把人对自然挑战的反应和人对人挑战的反应统称为应战。——据汤因比《历史研究》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晚清外交所面临的“挑战”与“应战”,并评价晚清政府的“应战”举措。
|
38. 难度:中等 |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37—1945年抗战期间中国部分省份征发壮丁人数统计表(单位:万人)
(注:此表中的壮丁包括女兵与民夫) ——摘编自何应钦《八年抗战之经过》 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从材料中提取一则抗战期间各省份贡献壮丁的信息,并运用史实加以解释说明。(要求:信息清晰、合理、史实准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