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简单 | |
南宋后期,在荆州和建康设有火药兵器制作院。荆州每月能制铁火炮一两千支,建康在两年多造出了三万八千多件火药武器,并能制造大量的火箭和十斤重的铁炮壳。这说明 A. 中国古代火药武器的发展 B. 南宋时火药开始用于军事 C. 政府主导古代科技的进程 D. 火药促进南宋的海外贸易
|
2. 难度:简单 | |||||||||||
某学者据元代王祯所著《农书》绘制下表,这反映出
A. 造纸术在元朝开始出现 B. 官府垄断活字印刷技术 C. 元代活字印刷技术成熟 D. 雕版印刷技术业已失传
|
3. 难度:简单 | |
康德拉•希诺考尔《中国文明史》:“《诗经》的特点在于,它反映了各行各业中人们丰富多样的生活经历。有纪念武王伐纣的故事;有关于王室祭祀、节日宴享和重大礼仪场景;有普通民众劳动的情景;有繁重兵役给人们带来无穷灾难……。”据此可知,《诗经》 A. 体现南北文化融合的趋向 B. 具有现实主义的风格 C. 表现了大一统时代的气度 D. 适应市民生活的需要
|
4. 难度:简单 | |
明代小说集“三言”“二拍”中,《张廷秀逃生救父》中以贩布为生的褚卫夫妇有二子,夫妻珍重如宝,延师读书,后二子一起参加殿试,俱在二甲;《卖油郎独占花魁》中,以二两本钱起家的秦小官,夫妻偕老,两个孩儿俱金榜题名。这反映了,明代 A. 传统观念影响小说创作 B. 社会风气渐趋败坏 C. 封建君主制度日益衰落 D. 市民文学开始兴起
|
5. 难度:简单 | |
下图文物出土于殷墟,从19世纪末在殷墟小屯首次发现开始至今,已发现约15万片以上。通过该文物,我们可以研究 A. 书法艺术在自觉阶段的表现 B. 雕版印刷术的发展 C. 秦朝统一文字为小篆的缘由 D. 汉字的演变与发展
|
6. 难度:简单 | |
唐代文学家韩愈评价同时期一位书法家:“观于物,见山水崖谷,鸟兽虫鱼,草木之花实,日月列星,风雨水火,雷霆霹雳,歌舞战斗,天地事物之变,可喜可愕,一寓于书,故其书变动犹鬼神,不可端倪,以此终其身而名后世。”下列碑贴与该书法家风格一致的是 A. 《曹全碑》 B. 《颜勤礼碑》 C. 《古诗四帖》 D. 《兰亭序》
|
7. 难度:简单 | |
下图是南宋李嵩的《货郎图》。描绘了老货郎挑担将至村头,众多妇女儿童围观争购,喜悦之情溢于言表的场景。该绘画
A. 属于风俗画 B. 反映城市商业的发展
C. 注重写意传神 D. 吸取了外来美术风格
|
8. 难度:简单 | |
下图是明末清初画家“八大山人”朱耷的《荷花翠鸟图》,整个画面虽然寥寥数笔,却隐约传递着一种不安、孤寂的气息。该作品的创作特点是 A. 生动再现了社会风貌 B. 追求自然的写实描述 C. 强调个性和抒情写意 D. 表现作者的胸怀坦荡
|
9. 难度:简单 | |
“京剧这个名字最早出现在二十世纪初叶的上海报《申报》上,之所以叫京剧,是出于各地观众对于它出自北京的称谓,充分体现了它鲜明的地域特征。”以下关于京剧形成说法正确的是 A. 最终形成于二十世纪初叶 B. 由北京地方剧种发展而来 C. 博采众长、兼收并蓄而成 D. 基本取材于清朝宫廷生活
|
10. 难度:简单 | |
“如果一个苹果砸到牛顿的头上,使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那么,这个苹果树就是伽利略栽的。”这里的“苹果树”实际上代指伽利略 A. 发现自由落体定律 B. 最早提出万有引力定律 C. 制作了第一台望远镜 D. 否定绝对时空观
|
11. 难度:简单 | |
17世纪英国某科学家“为我们留下了一个统一的科学体系,这个体系能解释大量的自然现象,也能用来做准确的预测。”这位科学家是 A. 伽利略 B. 牛顿 C. 爱因斯坦 D. 达尔文
|
12. 难度:简单 | |
如果满足如下条件:物体的运动速度与光速相比很低,并且时空曲率也不大,而一些小的相关项若被忽略不计,爱因斯坦的理论便能简化为牛顿理论。这说明 A. 科学进步必定否定前人研究成就 B. 相对论对牛顿力学的继承和发展 C. 牛顿力学体系囊括了相对论力学 D. 人类研究视野开始深入微观世界
|
13. 难度:简单 | |
19世纪末,正当物理学家在庆贺“物理学大厦”落成之际,科学实验却发现了许多经典物理学无法解释的事实,如电子和放射线的发现。解决这一难题的是 A. 相对论 B. 生物进化论 C. 量子论 D. 牛顿力学体系
|
14. 难度:简单 | |
下图是1861年英国某刊物上登载的一幅漫画。漫画中人头猴身的达尔文正在马戏团进行表演。此漫画讽刺的学说 A. 成为宗教改革的指导思想 B. 否定了封建神学创世说 C. 奠定生命科学研究的基础 D. 挑战了封建君主的权威
|
15. 难度:简单 | |
《人类简史》:“早在数千年前,当时如果想要把热能转化成动能的话,唯一的办法就是依靠我们人类和动物在新陈代谢过程之中把摄入人体内的能量转换成肌肉的运动。工业革命为我们解决的一大问题就是能源转换的问题。”工业革命时期解决这一问题的发明是 A. 四轮马车 B. 珍妮纺纱机 C. 水力织布机 D. 改良蒸汽机
|
16. 难度:简单 | |
“1882年,法国学者马•德普勒发现了远距离送电的方法,同年,美国发明家爱迪生在纽约创建了美国第一个火力发电站,把输电线连成网络。”这些科技成就 A. 开始了交通运输业的革命 B. 推动了电气革命的开展 C. 使机器工业生产开始兴起 D. 促进互联网技术的发展
|
17. 难度:简单 | |
“互联网的发展史就是平台型经济的成长史。中国互联网巨头百度、阿里巴巴、腾讯及其投资或控股的公司,几乎掌管了中国人日常生活和工作的一切。”材料主要说明,互联网 A. 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 B. 完全改变国人的消费方式 C. 进一步加剧贫富分化 D. 加强全球科技合作和交流
|
18. 难度:简单 | |
《四洲志》是林则徐在英人所著《世界地理大全》基础上编译而成,简要叙述世界五大洲30多个国家的地理、历史和政治状况,是当时中国最早的世界地理志书。这一著作 A. 明确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 B. 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政治制度 C. 编写受到《海国图志》影响 D. 开启国人向西方学习之先河
|
19. 难度:简单 | |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从某种意义上说,洋务运动汲取来的西方知识对中国传统社会的冲击,比十次旧时农民战争更大。”由此可知,洋务运动 A. 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转型 B. 开始了向西方学习的历程 C. 突破了君主专制制度 D. 迈出“师夷长技”第一步
|
20. 难度:简单 | |
郭廷以在《近代中国史纲》中评价一位思想家:“主张改制的人,往往引证中国历史及孔子之言,以破中国不能维新之说。”这位思想家是 A. 李鸿章 B. 康有为 C. 梁启超 D. 李大钊
|
21. 难度:简单 | |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民国的创立并未带来人们期望的和平与秩序,于是,中国的知识分子逐渐相信,如果不进行一场彻底的思想变革,就不可能有良好的政府和进步的社会。”为此,先进知识分子大力提倡 A. 推翻君主专制制度 B. 民主与科学 C. 复兴中国传统文化 D. “师夷长技”
|
22. 难度:简单 | |
《五四时期民主观念的演变路径》中指出:“在新文化运动向前推进的同时,国内外发生了一系列影响深远的重大事件改变了中国近代历史的走势,俄国革命受到追捧,民主观念又开始了新的转变。”这里“新的转变” A. 推动了白话文革新运动 B. 冲击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C. 借进化论宣传维新思想 D. 为中共成立奠定理论基础
|
23. 难度:简单 | |
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说:“许多西方著名学者纷纷表示,要探索人类社会发展前景,必须向马克思求教。”这是因为,马克思主义 A. 揭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 B. 提出了和平夺取政权的策略 C. 阐明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D. 揭露了资本主义的剥削本质
|
24. 难度:简单 | |
厌恶战争的工人和士兵,在彼得堡发动起义,使漫长的、痛苦的、纯粹的绝对专权结束了,俄国第一次成立了共和国。这表明,当时俄国 A. 推翻了罗曼诺夫王朝 B. 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结束 C. 社会主义制度已确立 D. 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
|
25. 难度:简单 | |
列宁在《四月提纲》中说:“这个过渡的特点是:一方面有尽量公开活动的可能,另一方面没有暴力压迫群众的现象。”据此分析,当时的俄国 A. 存在和平夺权的可能 B. 沙皇统治日益腐朽 C. 退出了帝国主义战争 D. 十月革命业已胜利
|
26. 难度:简单 | |||||||||||||||||||
造纸术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发明,在古代中国“四大发明”中,影响最为久远。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一般认为,缣帛作为书写记事材料,约起源于春秋时代,盛行于两汉,与简牍并行了相当一段时间。但历史的车轮进入到政治、经济、文化发达的西汉时代,就开始有了许多发明新的书写材料的历史冲动,这些发明有的可能是有意无意间的发明。仅从我国20世纪30年代8次出土古纸——我们姑且称之为“蔡伦前纸”来看,确实存在类纸物,这些类纸物,确实成为蔡伦发明造纸的“方向”,甚至我们可以说,西汉时代已经有了“纸的雏形”。……蔡伦是个宦官,由一个宫廷宦官,后加位尚方令,他很有才学,经常利用业余时间,到民间做调查研究,后来又组织发明造纸,终于获得成功。 ——摘编自曹天生《蔡伦“发明”造纸术之谜的再探秘》 材料二 造纸术发展大事记
——摘编自戴家璋《中国造纸技术简史》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蔡伦改进造纸术的主要因素。 (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造纸术发展的主要特点。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科学技术等角度分析造纸技术在欧洲发展的主要原因。
|
27. 难度:简单 | |
中国文学丰富多彩、成就辉煌,同时也是时代发展的产物。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当时文人看来,“这种文学形式”是“小道”,不是载道的工具、治国平天下的手段。但是,在诗歌走上“雅正”道路而较少表现纯粹的个人生活情感特别是男女恋情的情况下,它正是以其娱乐艺术的性质、不够堂皇正大却也较少拘谨的地位,而弥补了诗的不足,获得意外的兴旺。苏轼等作为士大夫集团的成员,比任何人都更敏感、更深刻体会到强大的统治思想对个人的压制,而走向对一切既定价值准则的怀疑、厌倦与舍弃,努力从精神上寻找一条彻底解脱出世的途径。 ——骆玉明《中国文学史》 材料二 在新文学以前,文学的等级观念、社会的等级观念是根深蒂固的。文学中文言文为尊,白话文是平民文学,是次等的。与之相对应的是由此划分的社会等级——士大夫、知识者和平民百姓。在新文化运动中,《新青年》的斗士们深刻地批判了文言文的封建贵族化本质,主张建立一种全社会和全民族共通的“国语的文学”。“五四新文学”的革命性成果之一,就是将特权阶层独占的文学权利还到了了最广大的社会平民手中。 ——张烨《文言与白话的千年之争》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概括宋代主流文学表达形式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文学形式“兴旺”的主要原因。 (2)结合所学知识,新文化运动时期“新文学”的代表人物有哪些?据材料二,概括“新文学”的主要特点,并分析文学革命的作用。 (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指出中国文学发展的主要特征。
|
28. 难度:简单 | |
“中体西用”是中西文化交冲汇融后两者可能结合的一种特定形式。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 “每个原理都有其出现的世纪。”虽说“中体西用”后来久被指为包庇封建,其实,那个时候的中国,天下滔滔,多的是泥古而顽梗的士人,在封建主义充斥的天地里,欲破启锢闭,引入若干资本主义文化,除了“中体西用”还不可能提出另一种更好的宗旨。如果没有“中体”作为前提,“西用”无所依托,它在中国是进不了门,落不了户的。 材料二 因为西学是新学,中学是旧学,“中学”和“西用”不会互不侵犯,“用”在“体”中会发酵,势必不断促进事物的新陈代谢。新事物在旧体内总是较有活力的因素,人们虽想把它限制在原先许可的范围内,是很难如愿的。……以后向西方学习的历程,是在“中体西用”宗旨引导下迈开步伐的,又徐徐地冲击着“中体西用”的宗旨。 ——以上材料均摘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概括陈旭麓的主要观点。结合所学知识,“中体西用”思想是如何实践的?并辨证分析其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以后资产阶级在向西方学习的历程中是如何冲击着“中体西用”宗旨的。
|
29. 难度:简单 | |
在解放人类的阳光大道上,社会主义理论日益丰富发展。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工人阶级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得民主。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材料二 俄国当时形势的特点是从革命第一阶段向革命第二阶段过渡。第一阶段由于无产阶级的觉悟性和组织性不够,政权落到了资产阶级手中,第二阶段则应当使政权转到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阶层手中。 ——列宁《四月提纲》 材料三 俄国革命的军事形势……无产阶级政党在苏维埃中获得多数,再加上农民起义和人民转而信任我们党……这一切把武装起义提到日程上来了。因此中央委员会认为,武装起义是不可避免的,并且业已完全成熟。中央委员会建议各级党组织以此为指针,并从这一观点出发讨论和解决一切实际问题…… ——1917年10月24日由列宁起草的举行武装起义的决议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概括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共产党宣言》发表的意义。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俄国革命在“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的革命性质和主要任务。 (3)据材料二、三,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列宁倡导的革命方式出现怎样的变化?并分析其缘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