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简单 | |
著名历史学家苏秉琦先生指出,中国农业起源具有“满天星斗”的特点。以下选项中最能印证该观点的是 A. 在北京人遗址发现采集和猎取食物的遗迹 B. 湖南玉蟾岩、陕西半坡遗址、浙江河姆渡遗址等地都发现了人工栽培水稻的遗存 C. 除了黍、粟、水稻外,起源于战国的粮食作物还有稷、大豆等 D. 在浙江余姚河姆渡的考古发掘中,发现大量稻谷遗存
|
2. 难度:简单 | |
《后汉书》载:“建武年间,(任延)诏征为九真太守。……九真俗以射猎为业,不知牛耕,民常告乘交趾,每致困乏。延乃令铸作田器,教之垦辟。田畴岁岁开广,百姓充给。”这段记载反映了当地 A. 推广曲辕犁后增加了耕地面积 B. 开始注重精耕细作提高农业产量 C. 自然资源的贫乏导致生活贫困 D. 农民意识的落后导致生活贫困
|
3. 难度:中等 | |
“就如中国的农民,欧洲使用木制农具时,他们已经用铁犁耕田。而当欧洲也使用铁制农具时,他们仍在使用铁制农具。中国人把一种经济体制和社会结构运用到很高的水平,却没想到要改善和替代它。”材料说明的本质问题是 A. 小农经济的停滞性 B. 经济体制的稳定性 C. 铁犁技术更新缓慢 D. 欧洲经济后来居上
|
4. 难度:中等 | |
数千年来,中国传统中非常重视以家庭副业、树艺木果、饲养六畜为内容的庭院经济。如北齐颜之推在《颜氏家训》中告诫子孙说,“稼穑而食,桑麻以衣,蔬果以蓄,园场之所产,鸡豚之善埘,圈之所生。……能守业者,闭门而为生之具以足”。可见,“庭院经济” A. 有助于缓解古代农民的贫困 B. 适应了农产品市场化的需要 C. 立足于多种经营和自给自足 D. 是农民发家致富的重要途径
|
5. 难度:简单 | |
下图反映了我国封建社会经济的基本形式,这种经济形式 ①以家庭为单位组织生产 ②生产的目的主要是满足自家生活所需、交纳赋税 ③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全部自己生产 ④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A. 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
|
6. 难度:中等 | |
2016年是殷墟妇好墓考古发现40周年,首都博物馆为此举办了《王后母亲女将》展览。该墓共出土礼器、乐器、工具、生活用品、武器、马具、艺术品、杂项八大类青铜制品468件。由此可以推论出殷商时期 A. 农业落后,未出现青铜农具 B. 技术进步,青铜器品种多样 C. 战争频繁,武器均用青铜铸造 D. 社会发展,广泛使用青铜制品
|
7. 难度:简单 | |
《明史》记载:“隆庆时,诏江西烧造瓷器十余万。万历十九年命万九千,既而复增八万,至三十八年未毕工。”以上材料表明 A. 明朝官窑瓷器大量投放市场 B. 政府对瓷器的需求量不断增加 C. 江西是全国制瓷业中心 D. 政府对官瓷的工艺水平要求越来越高
|
8. 难度:中等 | |
商周时期是我国古代青铜时代的繁盛时期,但当时的农业生产工具绝大部分是木、石、骨、蚌所制,青铜农具极少。造成这种现状的主要原因是 A. 青铜器具太笨重,不适合农业生产发展的要求 B. 作坊集中在王都,产品供王室和贵族使用 C. 青铜器不如铁器锋利,不便于推广使用 D. 青铜铸造规模小,无法满足农业生产的发展要求
|
9. 难度:中等 | |
清《景德镇陶录》载:“景德……业制陶器……四方远近,挟其技能以食力者,莫不趋之若鹜。……景德镇属浮梁之兴西乡……以致陶之业、陶之人及陶中所有之事,几皆半于浮。”材料表明当时景德镇 A. 出现靠出卖劳动力谋生的群体 B. 制瓷业开始兴起 C. 为了谋生,全员参与瓷器生产 D. 民营手工业产品已占领整个市场
|
10. 难度:中等 | |
王韬在《瀛海杂谈》中称:“自黄姑归后,织纴器具大备,机杼之声,比刻相闻。濒海百里,实半赖之。昔完正课之外,尚有余布,是以人民称殷实焉。”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 明朝花楼机的使用,促成了“衣被天下”的局面 B. 元朝的黄道婆传授棉纺织技术,引发了中国的“棉业革命” C. 明朝政府的赋税政策,客观上鼓励了民间棉纺织业的发展 D. 明朝以松江为中心的棉纺织业迅速发展,推动了江南经济的发展
|
11. 难度:困难 | |
蜀锦兴于春秋战国而盛于汉唐,因产于蜀地而得名,在我国传统丝织工艺锦缎的生产中,历史最悠久,影响最深远。“江东(吴国)历代尚未有锦,而成都独称妙。故三国时,魏则市于蜀,而吴亦资西道。”“锦城在益州南榨桥东流江南岸,蜀时故锦宫也,其处号锦里。”“今民贫国虚,决敌之资唯仰锦耳!”从中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A. 丝织品收入是蜀国财政重要组成部分 B. 蜀国织锦业属官营手工业的范畴 C. 蜀地丝织技艺在三国中居领先地位 D. 蜀锦质优价廉,其时已销海内外
|
12. 难度:中等 | |
明朝正德年间,青花瓷以波斯文作为图案主题;从宣德年间开始,梵文也作为装饰性图案附加在瓷器画面上;嘉靖、万历以后,瓷器上出现了用花朵绕梵文构成的一种特殊的“棒子”图案。清代前期,瓷器装饰画面还采用了《圣经》故事画。这反映了明清瓷器 A. 烧制技术达世界一流水平 B. 民间生产技艺经久不衰 C. 在各阶层中使用非常普遍 D. 受到外域装饰艺术影响
|
13. 难度:中等 | |
(时空观念——明朝商业的发展)明朝商人黄汴对苏州市场有这样一段记载:“苏州聚货缎匹外,难以尽述,凡人一身诸行日用物品,从其所欲皆有。”这主要反映了当时 A. 市突破时间空间限制 B. 城市商业发展繁荣 C. 地域性商帮开始出现 D. 区域长途贩运兴盛
|
14. 难度:简单 | |
近年来,“晋商”成为中国文学界、史学界的热门话题,相关的著作纷纷问世。晋商 ①从明代开始出现 ②是山西商人结成的商帮 ③在明清时期拥有强大的商业势力 ④是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的产物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
15. 难度:中等 | |
分析下图,不能得出的认识是
A. 城市的分布由北方向南方发展 B. 商业城市呈现不断增多的趋势 C. 反映了古代中国经济的重心由北向南逐渐转移 D. 商业城市分布地区由北方地区向边疆地区发展
|
16. 难度:简单 | |
日本著名的汉学家斯波义信在《宋代江南经济史研究》一文中认为:“宋代商业的性质和规模,与此前一千年时期相比,则全部悬殊天隔,已不可同日而语。”下列能够支持这一说法的事实不包括 A. 城市中坊与市的界限被打破 B. 城郊与乡村的“草市”更加普遍 C. 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松动 D. 资本主义萌芽在江南手工业中出现
|
17. 难度:中等 | |
“在广州,外人也是不自由的,夏秋两季是买卖季,他们可以住在广州的十三行,买卖完了,他们必须到澳门去过冬。……他们在十三行住的时候,照法令不能随便出游。”(蒋廷黻《中国近代史》)这表明清政府 A. 禁止外国商人来华 B. 重视维护外商利益 C. 加强沿海军事防御 D. 严格限制对外交往
|
18. 难度:中等 | |
有人认为,中国古代某种对外贸易“在下只是些和平民众小规模的商贩活动,在上只是政府借以表示中国文化传播之—种光荣礼节而已。”下列符合这一认识的经济活动是 A. 汉朝的丝绸之路 B. 宋朝的海上丝绸之路 C. 明朝的朝贡贸易 D. 晚清的中英鸦片贸易
|
19. 难度:简单 | |
19世纪末德国学者李希霍芬首次将中国西域至希腊、罗马的交通路线称为“丝绸之路”。现在也有学者根据研究试图将这条交通路线称为“皮毛之路”、“玉石之路”、“珠宝之路”和“佛教之路”等。这些从根本上说明在古代丝绸之路上 A. 交通十分发达 B. 商业贸易繁荣 C. 各种文明相互交流 D. 中国丝绸出口地位不断下降
|
20. 难度:简单 | |
秦朝以后,大部分专制王朝都推行抑制土地兼并的政策,这是因为 A. 小农经济是专制统治的基础 B. 小农与皇帝根本利益相一致 C. 历代帝王大多信奉平等思想 D. 地主与皇帝的矛盾十分尖锐
|
21. 难度:简单 | |
《通典田制》对授永业田规定如下:“其永业田,亲王百顷,职事官正一品六十顷,郡王及职事官从一品各五十顷,国公若职事官正二品各四十顷……石骑尉、武骑尉各六十亩”,“丁男给永业田二十亩”。这反映出唐朝的均田制 A. 助长了土地兼并的风气 B. 是一种地主土地私有制 C. 维护了农民的根本利益 D. 对特权阶层存在两面性
|
22. 难度:简单 | |
《左转》为左丘明解释《春秋》而作。书中记载“郤绮夺夷阳五田”“郤犨与丝矫争田”“晋郤至与周争堠田”(注:“”部分为人名),这些历史现象反映的实质是 A. 贵族间的争权夺利 B. 土地日渐私有化 C. 地主土地兼并严重 D. 少数民族对中原的冲击
|
23. 难度:中等 | |
某班同学就重农抑商政策展开讨论,产生了以下四种观点,不正确的是( ) A. 重农抑商建立在自然经济的基础之上 B. 抑商就是禁止政府官员从事商业活动 C. 重农抑商在很长时期内适应社会发展 D. 重农的目的是维护其政权的经济基础
|
24. 难度:简单 | |
司马迁在其《史记·货殖列传》中说:“夫用贫求富,农不如工,工不如商,刺绣文不如倚市门,此言末业,贫者之资也”。材料反映了 A. 汉代统治者重农抑商的经济思想 B. 汉代贫苦百姓普遍通过经商致富 C. 司马迁的重商思想 D. 汉初工商业发展影响农业生产
|
25. 难度:简单 | |
汉高祖“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至汉文帝时,“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百姓“皆背本趋末”。这说明 A. 抑商政策并不能完全遏制商业发展 B. 汉文帝放弃了“重农抑商”的错误政策 C. 汉朝政府抑商的法律就是一纸空文 D. 封建统治者并不真正实行抑商政策
|
26. 难度:简单 | |
乾隆时期,南洋一带经常发生涉及华人的事端,如荷兰殖民者在南洋的爪哇制造的“红溪惨案”,引起了清朝政府的反感;外国人聚集的地方如(澳门)也经常有洋人犯案,使一向厌恶司法纠纷的清政府不胜其烦。于是,1757年乾隆南巡回京后,实行“一口通商”政策。这表明乾隆实行“一口通商”政策的主要原因是 A. 统治者法律意识欠缺 B. 防止清统治出现危机 C. 对西人制造事端恐惧 D. 应付中外的不满情绪
|
27. 难度:中等 |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自耕农是封建国家直接剥削的对象。为了保证赋税、徭役的供求,封建国家历来关注这一阶层的存在。“稳定小农”是封建王朝长治久安的良策,每一个新王朝建立时,对此尤为关注。他们总是采取鼓励垦荒的政策,积极培植自耕农。诚然,自耕农这一阶层是很不稳定的,经常分化。 ——《明清徽州农村社会与佃仆制》 材料二 民有幸不役于人而有田自耕者,皆以等书于籍而公(官府)役之……至不胜(不能忍受),则贱卖其田,或逃而去。 ——《欧阳文忠公全集》 材料三 自田制坏而兼并之法行,贫民下户复多,而中产之家赈贷之所不及,一遇水旱,狼狈无策,只有流离饿莩尔。 ——《救荒活民书》 请回答: (1)材料中反映了小农经济的一个什么特点?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形成这一特点的原因。 (2)据材料,指出封建国家对小农经济的政策及其目的。
|
28. 难度:简单 | |
材料一 万历二十一年(1601年),江苏巡抚曹时聘因苏州民变上疏皇帝,内中提到“吴民生齿最繁,家杼轴而户纂组。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相依为命久矣”,“浮食奇民,朝不谋夕,得业则生,失业则死。臣所睹记,染坊罢而染工散者数千人,机房罢而织工散者又数千人,此皆自食其力之良民也。” ——《明神宗实录》卷 材料二明万历苏民无积聚,多丝织为生。东北半城皆机户,郡城之东皆习机业。织文曰缎,方空曰纱。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计日受值。有他故,则唤无主之匠代之,曰唤代。无主者黎明立桥以待。缎工立花桥,纱工立广化寺桥,以车纺丝者曰车匠,立濂溪坊,什百为群,延颈而望,粥后散归。若机房工作减,此辈衣食无所矣。 ——《苏州府志》卷三回答: (1)根据以上材料,概括提炼明朝中后期苏州地区丝织业的发展情况。(逐条列出,不得摘抄材料原句。) (2)史学界普遍认为:明朝中后期苏州丝织业中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试从两则材料中各摘引最有说服力的一句加以论证。
|
29. 难度:困难 | |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窗口,透过这个窗口,可以看到人类社会方方面面的发展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开封位于汴水(汴河)两岸,汴水北通黄河,南通淮河、长江,因此开封市场上有来自江淮的粮食、沿海各地的水产、辽与西夏的牛羊,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酒、果品、茶、书籍,还有日本的扇子、高丽的磨料、大食(阿拉伯)的香料和珍珠。名闻遐迩的东京相国寺的庙会集市,各地来的商品琳琅满目,大山门内出卖飞禽走兽;第二座山门内出卖各种杂货;广场上出卖家用器物……近大殿处,出卖老字号名牌产品……大殿后、资圣阁前出卖书籍、古玩…… ——樊树志《国学十六讲》 材料二 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出现了一些城市,如棉纺织业发达的松江、陶瓷业发达的景德镇、冶铁业发达的佛山、长江的商品转运码头汉口登地。……丝织巨镇盛泽镇,本是青草滩上一荒村,“明初居民止五六十家,嘉靖间倍之,以陵绸为业,始称为市”。因“丝绸之利日扩”,到乾隆时,“居民百倍于昔,陵绸之聚亦且十倍……盖其繁埠喧盛,实为邑中诸镇第一。 ——岳麓版高中新课程《历史》必修Ⅱ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开封商业繁荣的原因。以相国寺的庙会集市为例,分析当时集市贸易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指出明清时期新兴城市的有利条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明清时期城市经济发展的新特点。
|
30. 难度:简单 |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对于努力耕作者免其徭役,对于怠于种田或因从事手工业、贾贩活动而致贫者罚为奴隶。 ——《商鞅变法》 材料二 重农抑商政策是否阻碍了经济的发展?从短期看,应该如此。由于重农抑商,资本积累速度会放慢。但是,从长期看,则恰好相反。资本积累周期越长,积累规模将变得更加巨大。经济史料支持这种逻辑分析。清朝时期,广东怡和行商的伍秉鉴拥有资本达2600万两白银,约为清政府年财政收入的一半左右。当今欧美各国也没有哪一位大资本家能够拥有如此比例的巨额财产。伍秉鉴的财富并非鹤立鸡群,同期的一位宁波商人拥有2000万两白银,晋商、徽商拥资千万两白银的亦不鲜见,至于拥有百万两白银者则不计其数了。 ——引自《重新认识中国历史》 (1)材料一体现了我国古代的什么经济政策?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3)你是怎样评价重农抑商政策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