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简单 | |
西周时期,“君权宗法化”是王权得到进一步加强的体现之一。下列选项可用来说明这一观点的是 A. “文王孙子,本支百世” B.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C. “赳赳武夫,公侯腹心” D. “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
2. 难度:中等 | |
“上古三代时期,商朝人将统御天下的权力看作是天帝的眷顾,并且这种眷顾是持久存在的。而当周人取代了商人成为华夏共主之后,周人首次提出了天命的迁徙,统治者有可能因为失德而被天命所抛弃,取而代之者则会成为新的宠儿。”材料表明,上古三代时期 A. 政治制度带有神权与王权结合的特点 B. 权力的传承必须凭借个人德行 C. 最高执政集团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 D. 血缘关系成为王朝更迭的依据
|
3. 难度:中等 | |
殷商晚期,商王的配偶逐渐有了妻妾之分。在此基础上,西周将其进一步严格化,并将其由天子、诸侯推广到卿大夫、士等各级贵族阶层。这一变化 A. 强化了天子权力 B. 有利于加强政权稳定性 C. 降低了女性地位 D. 标志着贵族政治的形成
|
4. 难度:中等 | |
夏、商、周三代更替的事实,使周人不得不怀疑“天命”的永恒,对此,《尚书》记载:“天命糜常”、“惟德是辅”。这说明 A. 孔子继承了夏商周的主流文化思想 B. 《尚书》是研究此历史的唯一证据 C. 西周确立的宗法分封制具有优越性 D. 周人认为天命、道德是治乱的关键
|
5. 难度:简单 | |
钱穆先生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中说:“自秦以后中国古代之封建贵族已全崩溃,于是四民社会遂正式成立。”这里所说“四民社会”其社会制度应该是 A. 分封制 B. 共和制 C. 宗法制 D. 封建制
|
6. 难度:中等 | |
宋朝经过摸索,创建了路制。一改汉州、唐道固定区域、固定治所、固定机构、固定人员、权利集中的设置原则。路以交通路线为主干来划分,采取分面治之、相互牵制的方针。这一建制 A. 旨在扩大宋朝疆域 B. 体现了文武分权的特点 C. 打破了市坊的界限 D. 利于解决藩镇割据现象
|
7. 难度:中等 | |
(题文)西汉前期在皇帝陵墓旁边设置陵县,专为奉祀陵园之用,该县居民都是强迫迁徙而来的关东豪族和天下富商。这一举措 A. 解除了豪强势力对中央的威胁 B. 提升了皇帝的独尊地位 C. 使行政区划带有祭祀色彩 D. 有利于巩固国家的统一
|
8. 难度:简单 | |
秦汉时期,三公九卿虽然各有执掌,分工清晰,但当时职无常守的现象也普遍存在,官吏既可能有职而无权,也可能有实权而未授职务。这主要表明秦汉时期 A. 官员选拔注重实践能力 B. 中央官僚体制受到冲击 C. 君主专制统治得到巩固 D. 世袭贵族势力干政严重
|
9. 难度:中等 | |
战国时庶民要求参政的呼声很高,一个很平凡的士,通过游说,一旦受到国君赏识,便可擢拔为执政大臣。商鞅本是魏相国公叔痤的家臣,入秦后说动了秦孝公,当上了秦的大良造。这反映了当时 A. 社会转型加速 B. 贵族政治没落 C. 改革变法兴起 D. 诸侯争霸激烈
|
10. 难度:困难 | |
“黔首”一词在上古时指战俘奴隶;战国时被广范使用,含义与“庶民”相同;秦始皇下令将天下百姓统称为“黔首”。反映了 A. 君主专制的建立 B. “大一统”的加强 C. 百姓地位的下降 D. 奴隶制度的废除
|
11. 难度:简单 | |
“万岁”是古代中国皇帝的代称,始于汉武帝,后来礼颂皇帝时,都要用“万岁万岁万万岁”的敬辞。这反映了统治阶级意在 A. 突出君主独尊地位 B. 彰显帝王丰功伟业 C. 强化皇权主义思想 D. 固化君臣等级秩序
|
12. 难度:中等 | |
(题文)据《史记》记载,秦“立石刻,颂秦德,明得意”,称颂秦始皇仁、义、圣、德,“端平法度,万物之纪”、“以明人事,合同父子”,使“尊卑贵贱,不逾次行”。这反映出秦朝 A. 重视人伦秩序和社会教化 B. 注重维护官僚政治体制 C. 借法家思想建立君主专制 D. 以仁义道德来遏制人欲
|
13. 难度:中等 | |
对于郡县的划分,《汉书·百官公卿表》记载:“县大率百里,其民稠则减,稀则旷。”由此可知汉代
A. 郡县制最终取代分封制 B. 南方郡县多地旷人稀 C. 南方郡县比北方数目多 D. 北方郡县经济实力强
|
14. 难度:中等 | |
汉代初年,二千石以上官任职满三年,可举子弟一人为郎;在有市籍的商人之外,家资满10万(文帝时减为4万)可任郎官。中央或地方官有缺额时即可由郎官中选用。这表明汉初 A. 因长期战乱官员严重匮乏 B. 依政治需要选官形式多样 C. 世卿世禄体制尚未被打破 D. 商人入仕优化了官僚体制
|
15. 难度:中等 | |
《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三年》载:“凡军国大事,则中书舍人各执所见,杂署其名,谓之五花判事。”这一做法旨在 A. 削弱门下省审议权 B. 减少决策失误 C. 完善中央监察制度 D. 集权于中书省
|
16. 难度:困难 | |
《唐律疏议》规定:“来自同一国家的外国人在中国发生法律纠纷时,依该国法律;来自不同国家的外国人在中国发生法律纠纷时,则依据唐律处理。这表明《唐律疏议》 A. 阻碍中西文化交流 B. 坚持传统夷夏观念 C. 维护了国家司法主权 D. 奠定了封建国家立法原则
|
17. 难度:中等 | |
(后改为中书省),魏曹丕始设,掌机要、发布政令的机构。沿至隋唐,遂成为全国政务中枢;门下省原为皇帝的侍从机构,南北朝时权力逐渐扩大,北朝政出门下,成为中央政权机构的重心。隋唐时,与中书省同掌机要,共议国政,并负责审查诏令,签署章奏,有封驳之权。这种演变表明 A. 隋唐君主权力不断加强 B. 国家行政机构日益庞大 C. 皇权专制下的权力转移 D. 中央官吏权力过度集中
|
18. 难度:简单 | |
唐代科举考试礼部录取后,还需经过吏部考试合格后才能做官,岁取不过三十人。宋代增加了由皇帝主持的“殿试”,通过后即可入仕,每次录取五百人以上,甚至达千人。对此理解准确的是 A. 科举制度更加客观公正 B. 贵族政治影响日益减弱 C. 削弱六部职权强化皇权 D. 皇帝开始掌握选官权
|
19. 难度:中等 | |
钱穆在评唐朝的三省制时指出:“一切政府法令,须用皇帝诏书名义颁布者,事先由政事堂开会议决。送进皇宫画一敕字,然后由政事堂盖印中书、门下之章发下。没有政事堂盖印,即算不得诏书,在法律上没有合法地位。”由此可见,唐朝的政事堂 A. 使三省体制走向完备 B. 是尚书省的代替机构 C. 发挥重要的决策作用 D. 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
|
20. 难度:中等 | |
先秦时期,周成王“桐叶封弟”;汉末农民义军立一个刘姓放牛娃为君,说他是刘邦后裔;五代时,沙陀人李克用本与唐朝李姓宗室无任何血缘关系,但当他建国时也自号为唐,以表明其是承唐朝的正统。古代政治活动中的这类现象表明 A. 君主获天意认可才能凝聚民心 B. 君权宗法内涵有重要意义 C. 古代民众对明君治国的期盼 D. 儒家学说影响古代政治
|
21. 难度:中等 | |
关于中国封建专制的基本特征,史学家白钢认为:政治上的表现,一是有权就有一切,二是家长制,三是官僚政治;经济上的表现,一是以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为其经济基础,二是以自然经济为基本面貌的封建生产方式,文化上推行蒙昧主义,一是天命观。其中“有权就有一切”、“家长制”、“官僚政治”、“蒙昧主义”历史根源分别是 A. 三公制、宗法制、中央集权制、道家思想 B. 皇权制、宗法制、中央集权制、道家思想 C. 三公制、宗法制、中央集权制、儒家思想 D. 皇权制、宗法制、中央集权制、儒家思想
|
22. 难度:中等 | |
《新唐书•百官志》载:“凡考,中上以上,每进一等,家禄一季;中中,守本禄;中下以下,每退一等,夺禄一季。”这表明唐王朝 A. 对官员的考评与官员升降赏罚直接挂钩 B. 制定了严格考核官员的标准 C. 通过加强考核实现了唐王朝的长治久安 D. 选官考核存在严格等级秩序
|
23. 难度:中等 | |
虽然汉以后,曾有过南北朝的割据局面,但南北政权都争以“中国”为正统。隋唐两朝,天下一统,在修史时,将历史上分裂的南北政权,都归入“中国”,纳入正史。据此可知从汉到隋唐 A. 统治者注重从法统上坚持统一意识 B. 南北方形成了共同的民族认同感 C.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统治逐渐加强 D. 中国的内涵随着时代发展而发展
|
24. 难度:中等 | |
律学是中国古代对法律注释讲解的学问。唐朝律学的学习内容是律令格式和儒家经典,宋代的学习内容除当朝律令、断案外还有儒家经术。这表明唐宋律学 A. 体现了三教合流的特点 B. 延续了以礼入法的传统 C. 凸显律学哲理化的趋势 D. 适应了中央集权的需要
|
25. 难度:中等 | |
宋孝宗是个围棋爱好者,为此内廷中供养着一名叫作赵鄂的围棋国手。赵鄂自恃得宠,向皇帝跑官要官,孝宗说:“降旨不妨,恐外廷不肯放行。”由此反映出 A. 宋代皇权受到一定制约 B. 朝政混乱,大权旁落 C. 赵鄂自恃得宠失去信任 D. 外廷权力急剧膨胀
|
26. 难度:简单 | |
北宋前期沿唐制,以政事堂为宰相、参知政事议事办公处,设于禁中。政事堂囊括门下省、中书省和尚书省的大部分或主要职权,在政事堂召开的宰相联席会议由皇帝亲自主持。据此可知 A. 宋代最高行政机关实行分权制衡原则 B. 宋代的专制皇权受到严格的制约 C. 政事堂为宋代前期全国最高的决策机构 D. 政事堂的设置成为宋代冗官现象的根源
|
27. 难度:中等 | |
元朝行省对掌行政、财赋、军事、刑名等庶政,采用圆署会议和专官提调(负责)相结合的方式处理。朝廷在直接掌握某些基本权力的同时,把相当一部分权力分寄于行省。这说明元代 A. 地方行政效率得到提高 B. 完善了中央集权模式 C. 外重内轻局面得到改变 D. 注重君主权力的加强
|
28. 难度:中等 | |
明朝地方机构的设置几经变化。最初因袭元旧制,设立行中书省或中书分省,后形成以三司分治省政的基本体制;宣德年间,设置巡抚主持地方政务(巡抚总领一省军民大政、三司悉听节制);正德年间,为应对农民起义、倭寇入侵等问题,又加派兵部尚书督察院御史身份的“总督”管理数省。由此可见,明朝 A. 意在健全各级基层机构巩固统治 B. 地方过度分权导致机构运转不灵 C. 临时性措施复杂多变,漏洞百出 D. 地方管理政策具有中央集权色彩
|
29. 难度:困难 | |
明朝万历皇帝因立太子之事与内阁争执长达十余年,最后索性三十年不再上朝,内阁出现了“人滞于官”和“曹署多空”的现象,部、寺大官十缺六、七,史称“万历怠政”。这反映了当时 A. 君权与相权矛盾的激化 B. 君主专制出现弱化趋势 C. 内阁对皇权制约的强化 D. 政治体制存在严重弊端
|
30. 难度:困难 | |
清初皇帝用奏折的形式与总督、巡抚这一级封疆大吏建立直接的统辖关系,后总督、巡抚的属官布政使和按察使也有了直接向皇帝呈递奏折的权利。这一改变 A. 遏制了地方官僚腐败 B. 提高了地方行政效率 C. 强化了对地方的控制 D. 扩大了地方行政权限
|
31. 难度:中等 | |
据载,从1748年始,奏折与题本成为清朝两种并行的上行文书。中央和地方官员往往用奏折向皇帝密报机密事务,用题本报告一般例行公事。清朝“奏折”制度的创立( ) A. 提高了行政效率 B. 减少了决策失误 C. 确保了政治清明 D. 削弱了中枢权力
|
32. 难度:困难 | |
“廷寄”上谕是清代军机处官员日常工作之一,其内容大都是告诫臣工、指授兵略、查核政事、责问刑法之失当等。这体现了军机处的职能是 A. 传达皇帝旨意 B. 参与行政决策 C. 总领全国政务 D. 负责监察百官
|
33. 难度:简单 | |
明清总督是兼管两省或三省事务的高级地方官,“掌厘治军民,综制文武,察举官吏,修饬封疆。”其意图是 A. 扩大地方的权力 B. 提高地方的行政效率 C. 整饬地方的吏治 D. 协调地方和中央关系
|
34. 难度:中等 | |
据《礼记·玉藻》记载,周代服饰的颜色以“青、赤、黄、白、黑”为正色而象征尊贵。但春秋时期齐桓公“好服紫”,以致齐国的百姓争相效仿,最终一国尽服紫。这一变化说明 A. 礼乐制度已经丧失殆尽 B. 分封割据逐渐走向统一 C. 宗法分封制度走向崩溃 D. 齐国彻底独立于周王室
|
35. 难度:困难 | |
(题文)据考证,战国之前的传世作品中均无“黄帝”的史料,之后始现“黄帝”之说,如传世的《吕氏春秋》、《史记》等记载的历史皆从黄帝开始。到了秦汉时期,黄帝已成为大家认可的祖先。这说明 A. 百家争鸣的兴起奠定了黄帝至尊的地位 B. 宗法制对这一共识的形成具有决定作用 C. 华夏民族皆源自于黄帝的嫡亲血缘关系 D. 国家统一有助于血缘系统一体化的形成
|
36. 难度:简单 | |
有学者指出“从汉朝以迄明清,宰相一旦威权既重,组织形态发育成熟,便会蜕变为闲曹,为皇帝身边发育出来的新的宰相机构所取代。以皇权为中心,中国的宰相机构呈现出‘波纹式循环发生’状态。”其揭示出的核心问题是 A. 宰相制度逐渐衰落 B. 封建官僚机构的日益完善 C. 君主专制的不断加强 D. 政府监察职能得以完善
|
37. 难度:中等 | |
乾隆时期,军机处扩大到“内而六部卿寺,暨九门提督,内务府太监之敬事房,外而十五省、东北奉天、吉林、黑龙江将军所属,西南至伊犁、叶尔羌将军、办事大臣所属,迄至四裔诸属国,有事无不综汇”。由此可见,乾隆时期的军机处 A. 成为全国政事中枢 B. 囊括内阁六部机构 C. 辅助皇帝处理政务 D. 各项制度趋于健全
|
38. 难度:中等 | |
东汉顺帝之前乡举里选,被推荐的多为“年少能报恩者”;汉顺帝时规定,被举荐者来到中央后,需要通过政府组织的两轮考试,考试不合格的要被“黜落”。这一规定 A. 确立了分科考试的录取方式 B. 否定了重视德行的选拔标准 C. 根除了察举制官士勾结弊端 D. 打击了豪强把持官场的特权
|
39. 难度:中等 | |
秦汉地方长官称为“牧、守、令”即“主人”的意思,宋代地方长官为知府知州。“知”是代理名义上以中央官员兼任地方。这一变化说明 A. 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体系形成 B. 中央对地方管辖和监督加强 C. 中央和地方关系得到了改善 D. 地方割据问题得到根本解决
|
40. 难度:中等 | |
汉武帝时,刺史能够“周行郡国,省察治状,黜陟能否。断治冤狱”。东汉时有诏书云:”刺史二千石”,又常刺史兼领兵作战之事。由此可以看出当时 A. 刺史的权力有扩大趋向 B. 东汉时刺史失去监察职权 C. 西汉朝刺史的职权变化无常 D. 刺史的监察对象为各级官员
|
41. 难度:中等 | |
隋炀帝在位时期的许多措施对后世泽被深远,但隋朝却短命而亡。史学家评论时说:他错就错在把这许多措施放在了一起做了。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隋炀帝采取的措施违背了时代潮流 B. 隋朝的灭亡对后世影响深远 C. 指出了其灭亡的根源是制度腐败 D. 该评论分析了隋朝灭亡的主要原因
|
42. 难度:中等 | |
周朝封建卫、鲁时,命二国“皆启以商政,疆以周索”,封建晋国时,命晋国“启以夏政,疆以戎索”。据查,商政、夏政是商、夏两朝对统治民族因其故俗制定的统治制度。这说明周初 A. 被分封地都沿用商夏的旧制 B. 分封制达到“以藩屏周”的目的 C. 放松了对分封地的管控力度 D. 对分封地采取了灵活的民族政策
|
43. 难度:中等 | |
汉代天子下诏举贤,名目极多,例如:“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文学高第者”、“孝悌、有行义闻于乡里者”等等。汉代天子下诏举贤( ) A. 运用了名目众多的选举方法 B. 推动选贤举能的制度产生 C. 利于士人依据标准自由报名 D. 形成了有规模的选官制度
|
44. 难度:困难 | |
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在今天看来是再正常不过的外交行为,可当时的人们却感到愤愤不平。这种“不平”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 强烈的国家主权意识 B. 对国际外交原则缺少理解 C. 传统的天朝上国思想 D. 不断增强的爱国主义意识
|
45. 难度:中等 | |
鸦片战争以来,不平等条约多以割地、赔款、开埠通商为基本内容,而《辛丑条约》却不再有割地、开埠等,虽有赔款,也并非列强的主要目的所在。这一变化 A. 反映了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B. 说明帝国主义侵华策略的转变 C. 说明中国已被列强瓜分完毕 D. 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
|
46. 难度:困难 | |
恩格斯1894年11月深刻地指出:“在中国进行的战争给了古老的帝国以致命的打击。”然而,这场战争也毫无疑问地成为中国历史命运的分水岭。对“分水岭”一词的含义理解正确的是,这场战争 A. 加快了中国殖民地半殖民地化进程 B. 活生生中断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C. 是中华民族觉醒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D. 彻底唤醒了“天朝上国”的迷梦
|
47. 难度:中等 | |
1884年中法战争期间,北洋水师和南洋水师拒绝前去救援受敌攻击的福建水师;甲午战争期间,北洋水师抗击日本海军时,南洋水师保持中立,材料说明此时期 A. 部分洋务官员视水师为个人私产 B. 清政府己经丧失军事指挥的权力 C. 地方自强势力与清政府分庭抗礼 D. 新兴汉族地方割据集团逐步形成
|
48. 难度:中等 | |
中国的租界制度以最早建立的上海租界为蓝本,租界最主要的特点是内部自治管理,并不由租借国派遣总督,而是成立市政管理机构——工部局,担任市政、税务、警务、工务、交通、卫生、公用事业、教育、宣传等职能,兼有西方城市议会和市政厅的双重职能。这表明,近代中国的“租界” A. 已成为西方列强的殖民地 B. 凸显了浓厚的半封建色彩 C. 把西方民主照搬到了中国 D. 具有明显的半殖民地特征
|
49. 难度:中等 | |
对于被迫签订的条约,咸丰皇帝认为“自古要盟不信,本属权宜”,表示不必严格守约。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恭亲王奕诉提出办理中外交涉,要“以守约为主,以践言为先”。这种变化说明清政府 A. 外交政策失去了自主权 B. 放弃了保卫国家主权的立场 C. 逐步接受近代国际规则 D. 灵活利用国际规则维护权益
|
50. 难度:中等 | |
1839年9月,距离鸦片战争爆发还有9个月,英国战舰从英国本土开往中国。此时林则徐向道光帝上了一道奏折,称“知彼(英国)万不敢以侵凌他国之术窥伺中华……”这反映出 A. 林则徐对当时的英国完全缺乏了解 B. 天朝上国观念影响清朝政府官员认知 C. 地方官员仍执行传统抚夷外交政策 D. 清政府已经做好应对侵略的充分准备
|
51. 难度:简单 | |
材料:唐初统治者吸取隋朝“拒谏饰非”而国破身亡的历史教训,重视和鼓励谏官们积极谏言:《贞观政要》之《求谏》篇记载了唐太宗向群臣求谏:“朕每闭居静坐,则自内省。恐上不称天心,下为百姓所怨。但恩正人匡谏,欲耳目外通,下无怨滞。”除了鼓励群臣谏言,唐初统治者还设置了散骑常侍、谏议大夫、拾遗、补阔、给事中、起居郎等谏官职务专司谏诤之权。武则天统治时期,设置东西南北四个铜匦,由谏官充任知匦史,本意是加强对百官的监督:“以青匦置东方,以受养民劝农之事;以丹匦置南方,以受谏论时政之书;以素匦置西方,以爱陈冤诉屈之状:以玄匦置北方,以受举报高密之信”。在唐统治者的倡导和建议乏下,涌现了一大批谏臣,谏官群体规模庞大,谏诤之风蔚然兴起。 ——摘编自关庆华《唐代谏官制度:组织架构、历史价值与现代启示》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前期统治者重视谏官谏言的原因及采取的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唐前期统治者上述措施的意义
|
52. 难度:中等 |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79年,法国政局发生变化,共和派的刚必达、茹费理内阁接连执政,鼓吹殖民扩张。法驻越海防领事公开叫嚣:“法国必须占领东京(越南北部地区)……一旦欧洲各国企图瓜分中国时,我们将是一些最先在中国腹地的人。”《申报》似乎感知到这一脉动,相继抛出四篇评论,指出了安南(越南)局势的危险:“今安南之于法人……设有不和,西南境上若广西、若云南,逦迤三四千里,骤议防堵有此大力量乎?”……1882年,李维业率(法)军攻占河内。 ——摘编自彭利芝《中法战争期间的<申报>舆论》 材料二 1883年至1885年爆发的中法战争,使清政府内部出现两种不同观点,一派主张同法国作战,认为国家通过洋务运动,自身经济、军事实力都比鸦片战争时期有所提高,不应再屈辱求和;另一派主张同法国讲和,认为同资本主义列强相比,还十分落后,同法国作战不可能取胜,不可力战。鉴于上述两种观点,清政府左右不定,难于决策,于是决定进行两方面准备,一面派兵防御,一面寻求机会求和。 ——摘编自兰森《中法战争时期清政府内的和战之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法国发动侵略“安南”战争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清政府对中法战争的态度。综合上述材料,从影响战争胜负的角度,说明中法战争给我们的启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