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贵州镇远县金堡乡洌洞中学2019届高三三诊模拟文综-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1933年《申报》上登载了这样一段时事评论:“在内外层层叠叠的高压状态底下的中国,最急需的是整个地实行社会主义的统制经济(计划经济)和集体生产”。材料说明当时中国

①受到计划经济思潮的影响

②面临内忧外患的严峻形势

③民族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④社会主义建设在苏区获得成功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②③

D. ①③④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下图所示内容,反映了屋大维统治时期罗马帝国所面临的实际困难。为有效解决这一困难,帝国在长期的司法实践中形成了

A. 《十二铜表法》

B. 公民法

C. 万民法

D. 自然法

 

详细信息
3. 难度:困难

1938年3月,国民政府教育部长陈立夫发表《告全国学生书》,指出:“国防之内涵,并不限于狭义之军事教育,各级学校之课程不为必须培养之基本知识,即为所由造就之专门技能,均各有其充实国力之意义。纵在战时,其可伸缩者亦至有限,断不能任意废弃,致使国力根本动摇,将来国家有无人可用之危险。”材料表明国民政府战时教育的基本方针是

A. 为中华民族持久抗战储备人才

B. 与国民政府的抗战路线相呼应

C. 强化国民政府在大学的党化教育

D. 战时抗敌教育与战后建国教育相统筹

 

详细信息
4. 难度:困难

公元429年,狄奥多西二世任命了一个由七名官员和一名法学家组成的八人委员会,不仅对君士坦丁皇帝以来的敕令进行汇编,而且把法学家的著作也包括在内,后来没有成功。到公元435年又成立了一个新的委员会,仅对敕令进行汇编,结果于公元438年编成,内容包括自君士坦丁皇帝以来的敕令3000多种。出现该现象的历史根源在于

A. 罗马帝国的迅速扩张

B. 罗马皇帝重视法律的编纂

C. 公民法范围过于狭窄

D. 《十二铜表法》的弊端暴露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题文)观察下面地图,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和地理常识,分析下列各项表述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

A. 汉武帝在接受通判的密报

B. 唐朝时在市坊制度已打破

C. 清朝雍正帝在设立军机处

D. 在《南京条约》中被开放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自1063年起,开封取消宵禁,晚上居民可在城中自由走动,商场和娱乐场彻夜开业……店铺、工场设于全城,坊里已去掉原先的围墙……乡村的‘草市’被允许存在。”法国学者谢和耐的这段记述表明

A. 城市的经济功能受到削弱

B. 小农经济丧失了主导地位

C. 商业发展打破了时空限制

D. 政府放弃了重农抑商政策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1858年、清政府与英、法签订的《通商章程善后条款》规定:“任凭总理大臣邀请英(美)人帮办大税务、母庸英(美)官指荐干预”,并“各口划一办理”。据此,1859年海关英籍税务监督李泰国被派为总税务司。负责募用外国人在各口岸任税务司。这表明

A. 洋务运动正式展开

B. 清政府加强了对海关的管控

C. 中国关税自主权进一步丧失

D. 对外贸易完全被英国控制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美国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道:“罗马人在思想意识方面最重要的贡献在于,他们的法律是基于理性而不是基于习俗。”对“理性”的正确理解是

A. 罗马法完全摒弃了习惯法

B. 罗马法形成了完备的法律体系

C. 罗马法崇尚自由平等

D. 罗马法体现与时俱进,为现实服务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20世纪50年代,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参加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并取得成功。这些成就

A.消除了意识形态对外交的影响       B.体现了外交政策的独立自主精神

C.实现了不结盟外交的政策转变       D.反映了中美关系从对抗走向缓和

 

详细信息
10. 难度:困难

清政府曾严禁商人参预朝廷饷银的汇况业务,1862年却准许户部请求,利用民间票号的资金和汇总网络解决朝廷饷银的调度问题。这一变化反映出

A. 票号成为清政府财政的支柱

B. 太平天国运动影响清政府财政运作

C. 洋务派开始控制国家金融体系

D. 清政府利用商人应对外国资本冲击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下图是关于当前国际关系的一幅漫画。对以下解读,你认为最能够揭示漫画表达的本质问题的是

 

A.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形成“一超多强”局面

B. 大国推行霸权主义是世界局势动荡的主要原因

C. 发展中国家合力抗衡发达国家的干涉和侵略

D. 世界政治格局向着多极化趋势发展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据报道:1974年,为打击侵入我西沙群岛的南越当局,中国政府决定东海舰队“直接通过台湾海峡”驰援南海。台湾蒋介石海军不仅没有阻拦、还友好地亮起“请通过”信号。2008年马英九就任台湾地区领导人后,很快促成两岸直接“三通”。这说明台湾国民党当局

A. 认同和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B. 希望与共产党结成统一战线

C. 与共产党和民族根本利益一致

D. 拥护“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二、材料分析题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改革开放的春风使中国商帮在沉寂100多年之后再度崛起。今日的浙商、苏商、粤商、闽商等比起传统的商帮更具开拓性、创新性,更具全球的眼光和谋略。抚今追昔,鉴古今而知未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张正明《中国十大商帮》

材料二  山东商帮里面,主要是大官僚、大地主兼大商人。这也决定了山东商人所走的道路及商业资本的流向是以末致富,以本守之的。

鸦片战争后,尤其是民国时期,宁波商帮中新一代商业资本家脱颖而出,把商业与金融业紧密结合起来,从而使宁波商帮以新兴的近代商人群体的姿态跻身于全国著名商帮之列。他们所经营的银楼业、药材业、成衣业、海味业以及保险业,也是名闻遐迩。

——张正明《中国十大商帮》

(1)据材料一,概括商帮的特点。从明清时期农业产业结构、货币演变、社会价值观念变化方面分析商帮兴盛的有利条件。

(2)据材料二,指出山东商帮和宁波商帮发展的不同趋向。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窗口,透过这个窗口,可以看到人类社会方方面面的发展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开封位于汴水(汴河)两岸,汴水北通黄河,南通淮河、长江,因此开封市场上有来自江淮的粮食、沿海各地的水产、辽与西夏的牛羊,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酒、果品、茶、书籍,还有日本的扇子、高丽的磨料、大食(阿拉伯)的香料和珍珠。名闻遐迩的东京相国寺的庙会集市,各地来的商品琳琅满目,大山门内出卖飞禽走兽;第二座山门内出卖各种杂货;广场上出卖家用器物……近大殿处,出卖老字号名牌产品……大殿后、资圣阁前出卖书籍、古玩……

——樊树志《国学十六讲》

材料二  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城市化国家。从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中叶,城市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从20%上升至51%,约克郡的城镇数量由1801年的15个增长到1891的63个。从1820年到1830年,曼彻斯特、伯明翰等主要工业城市的人口增长达40%以上,是增长最快的10年。

——摘编自阿萨·勃里格斯《英国社会史》

材料三  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法案正式生效,改革主要包括两项内容:第一,重新分配议席。取消了许多已经衰败的选区(人口大量减少的选区),减少了一些选区的议席;人口增加的郡的议席增多……新兴工业城市得到了65个议席。第二,更改选举资格,扩大选民范围。降低选民的财产和身份要求,工业资产阶级和农村中的富裕农民得到了选举权,选民人数大大增加。

材料四  世博会上海馆石库门演绎“永远的新天地”石库门住宅脱胎于中国传统的四合院。十九世纪后期,在上海开始出现用传统木结构加砖墙承重建造起来的住宅。由于这类民居的外门选用石料作门框,故称“石库门”。……它的出现是一种城市生活的必然。洋场风情的现代化生活,使庭院式大家庭传统生活模式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适合单身移民和小家庭居住的石库门弄堂文化。石库门建筑盛行于20世纪20年代,中共“一大”、“二大”都是在这样的石库门建筑里召开的(见下图:中共“一大”会址)。

(1)根据材料分析开封商业繁荣的原因。以相国寺的庙会集市为例,分析当时集市贸易的特点。

(2)推动英国城市化的原因是什么?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取得了怎样的成果?分析材料二与材料三之间的关系。

(3)透过石库门你能体会出近代上海的哪些特征?任选中共“一大”或“二大”一次会议,解读“石库门演绎‘永远的新天地’”的含义。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徭役);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官奴婢)……为田开阡陌封疆,……平斗桶权衡丈尺。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  诸男夫十五(岁)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对实行两年轮耕的)所授之田倍之,三易之田再倍之(人多地少的地方)乐迁者听逐空荒。

——《魏书·食货志》

(1)据材料,分别归纳两次变法的主要内容,并概括其共同作用。

(2)材料二中受露田指均田制,为了保持土地的肥力实行休耕,还鼓励到地多人少的地方开荒。据材料归纳两次改革内容的共同点。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英法之间在瓜分非洲问题上有利害冲突。英国控制埃及之后,加紧排挤法国势力。在扩大非洲殖民地的过程中,19世纪末双方军队几乎发生武装冲突。为了共同对付德国,1904年英法缔结协约,调整了两国在殖民地问题上的矛盾:法国放弃二十多年来反对英国占领埃及的态度,正式承认埃及为英国的殖民地,英国则同意法国侵占摩洛哥。

材料二  1907年英俄协约的签订,也同英俄调整在亚洲的矛盾有关。按照这项协定,伊朗分为三个部分,北部为俄国的势力范围,南部为英国的势力范围,中部为中立带,双方均可自由出入。阿富汗为英国的势力范围。关于中国的西藏,英俄互相承认对方在西藏的既得利益,同意维持西藏现状,承认中国对西藏拥有主权。

请回答:

(1)据材料,英国同法国签订协约的主要目的是什么?英国为什么要调整与俄国在亚洲的矛盾?

(2)英法协约和英俄协约的实质是什么?其签订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根据上述材料,你对资本主义国家间的关系有何认识?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