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困难 | |
有学者说,在宗教气息浓郁的16世纪,人文主义者只能拐弯抹角地宣传自己的主张,而宗教改革家却坚信自己的所作所为都是符合基督教和《圣经》精神的,这种坚定的使命感使他们在宣传自己的宗教主张时表现得正气凛然和义无反顾。这反映出当时的宗教改革家 A. 主张重建信仰权威 B. 主张扩大基督教会的影响 C. 倡导安贫乐道理念 D. 坚持世俗权力高于教会的原则
|
2. 难度:困难 | |
欧阳修上疏说:“京城近有雕印文集二十卷,名为《宋文》者,多是当今议论时政之言……详其语言,不可流布,而雕印之人,不知事体,窃恐流布渐广,传之虏中,大于朝廷不便……(请)今后如有不经官司详令,妄行雕印文集,并不得货卖。”这反映了 A. 宋代活字印刷开始普及 B. 书籍出版业受到政府的有效管理 C. 北宋与少数民族间关系紧张 D. 书籍出版业的管理受到政府的重视
|
3. 难度:困难 | |
下列我国古代、近代的思想人物与他们的教育思想搭配错误的一组是: A. 孔子----“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 B. 朱熹----“为学乃变化气质耳”。 C. 曾国藩----“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余谓德才不可偏重。” D. 陈独秀----“所谓人能尽其才者,在教养有道,鼓励有方,任使得法也。”
|
4. 难度:困难 | |
中国古代有一种制瓷技术,即用色料在已成型晾干的素坯(即半成品)上绘制各种纹饰,然后罩以白色透明釉或者其他浅色面釉,入窑高温(1200-1400℃)一次烧成。此种制瓷技术的首创地点是在图中的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
5. 难度:困难 | |
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评价中国某个时期经济发展时说:“这些工厂好像商业组织,可是他们没有相对应的公司可以发生商业上的关系。他们是制造者,可是社会上没有材料与零件供应者和推销员。”这类企业 A. 为民族工业出现或发展创造了条件 B. 在建国初期发挥过作用 C. 可能属于19世纪70年代的民营企业 D. 产品用于供应皇室和贵族
|
6. 难度:困难 | |
据布里滕统计,1895年我国报刊共有15家;1895—1898年间,数目增加到60家;1913年有487家;五四运动时期数量更为激增,当时《中国年鉴》的估计是840家,《申报》认为有1134家。材料反映出 A. 辛亥革命后掀起思想解放风 B. 清末政府严格控制报刊创办 C. 五四运动广泛传播民主科学 D. 中国人的文化水平大幅提高
|
7. 难度:困难 | |
美国1920—1929年工业总产值增加了50%以上,新技术、新机器、新管理方法减少了对劳动力的使用,而在业工人的平均工资1929年还低于1920年。这说明经济危机的发生是由于 A. 生产力的提高 B. 工人收入大大下降 C. 贫富差距过大 D. 生产远超消费能力
|
8. 难度:困难 | |
1933年伦敦经济会议期间,美国国务卿赫尔和李维诺夫就涉及两国经济关系的问题交换了意见,之后,美国政府向美出口商提供400万美元的贷款,作为向苏联倾销棉花所需要的资金。这种做法 A. 使美国摆脱了大萧条 B. 使苏联完成了工业化 C. 有利于改善美苏关系 D. 为美苏结盟奠定基础
|
9. 难度:困难 | |
东晋时期,琅琊王氏家族位高权重,政令己出,与皇室力量势均力敌。当时百姓称之为“王与马,共天下”。材料主要说明东晋门阀政治 A. 取代皇权政治 B. 是对皇权政治的有益补充 C. 确保政权稳固 D. 特殊条件下对皇权的分散
|
10. 难度:困难 | |
西方学者指出,雅典的戏剧表演是城邦把自身搬上了舞台,而将城邦置于那样的位置,从中受益的是听众。对此理解正解的应是,古代雅典 A. 戏剧演出主导公民思想观念 B. 重视培养公民的参政意识与能力 C. 城邦体制需要舞台进行表演 D. 音乐有利于缓和公民的不满情绪
|
11. 难度:困难 | |
1997年中共十五大指出,广大人民群众应该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与此同时,我国的民主政治发展的具体表现是 A. 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入宪法 B. 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历史任务 C. 全面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 邓小平发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
|
12. 难度:困难 | |
下图为《共产党宣言》两个时期的不同版本。《宣言》修正观点的主要依据是 A. 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 B. 德国立宪政体的完善 C. 英国议会制度的改革 D. 法国大革命的发展
|
13. 难度:中等 |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战国的一个重大变化就是逐渐用郡县制替代了分封制。……郡县的长官,不再是世袭领主,而是由君主委派官员直接管理。郡县长官由君主任免,对君主负责,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取代贵族领主的职业官僚。 ——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材料二:“论中国政治制度,秦汉是一个大变动。唐之于汉,也是一大变动。”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材料三:元朝大政委于中书省,今冀.晋.鲁.内蒙及河南以北地区称“腹里”,由中书省直辖。中书省也称都省,为全国行政中枢。总领各行省,又兼辖腹里。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元制,凡有重大军事,则遣中书省官员前往督之,其班底仿中书省建制,故称“行中书省”。《元史·地理志》中载:“自封建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 材料四:英国“光荣革命”大概是我心目中最完美的一次政治设计。它在一个有长期专制传统的国家找到了一个摆脱革命与专制的循环、能有效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 ——杨小凯《中国政治随想录》 (1)根据材料一,概括郡县制的特点?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郡县制取代分封制的意义?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二中秦汉和唐朝政治制度“大变动”分别指什么? (3)材料三中元朝设置的中书省与唐朝的中书省有何不同?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元朝为什么实行行省制? (4)材料四中“光荣革命”创造了什么完美的政治设计?该设计是如何有效控制“控制者”的?
|
14. 难度:困难 |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控制着100万匹马力的蒸汽机,依靠1700多万枚机械化纺锤,每年生产出200万码棉布,挖掘了数量5000万吨的原煤,每年进出口货物价值达1.7亿英镑……英国的棉布消费量是美国的两倍、法国的四倍,它生产的生铁占世界发达地区生铁总产量的一半以上……英国实际上已成为“世界工厂”。 ——霍布斯鲍姆《革命的年代:1789—1848》 材料二 {在工业革命}虽然按人口平均的收入有了明显的提高,可是富人的收益要明显地大于穷人……拿手织机织工来说,他们在拿破仑战争的早期年代里(工业革命刚开始时)境况不错,可是后来无论是他们的工资还是就业机会都急剧恶化。 ——勃里格斯《英国社会史》 材料三自工业开始以来,人们一直在在以矿物燃料的形式(煤、石油、天然气)把各种形态的碳从地下开采出来,经过燃烧使之转化为热量、H2O,少量的SO2、CH4和其他气体,并释放出来……使全球空气中CO2的体积比节节上升;从前工业化时代的约280ppm上升到目前的360ppm。 ——格里宾《历史焦点》
依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从经济成长历程出发,谈谈你对工业革命的看法。(要求:观点明确,史实正确,角度任选,条理清晰,表述明确。)
|
15. 难度:困难 | |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署籍……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 1906——1908年,清政府更定刑名,删除凌迟、枭首、戳尸等酷刑,完成了《大清新刑律》的制定,并预定1913年开始实行。新刑律以“折中各国之良规,又不戾乎我国历史相沿之礼教民情”为基本宗旨,并采用西方国家法律中的缓刑和假释制度。 ——据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商鞅变法促进了秦国社会转型的措施 (2)根据材料二概括晚清司法改革的特点并从社会转型角度加以评价。
|
16. 难度:简单 |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962年10月,苏联在古巴部署弹道导弹,随之引发了冷战时期东西方最严重的战争危机——古巴导弹危机。l962年10月16日,美国总统肯尼迪召集其主要顾问,组成国家安全委员会执行委员会,商讨对策。l962年10月22日,肯尼迪向美国和全世界发表广播讲话,通告了苏联在古巴部署核导弹的事实,宣布武装封锁古巴求苏联在联合国的监督下撤走已经部署在古巴的进攻性武器。1962年10月23日,苏联政府发表声明,表示仍要按苏古协议继续使用武器“援助”古巴,“坚决拒绝”美国的拦截,对美国的威胁“将进行最激烈的回击”。1962年10月24日,在68个空军中队和8艘航空母舰护卫下,由90艘军舰组成的美国庞大舰队出动了。剑拔弩张之际,一些国家呼吁美苏冷静下来。同时美苏进行着秘密外交谈判,苏联得到美国同意不入侵古巴,并秘密撤回土耳其导弹的承诺。1962年10月28日,苏联赫鲁晓夫宣布同意撤回古巴的导弹。 ——刘金质:《冷战史(1945——1991)》 (1)根据材料,概括美国应对古巴导弹危机的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古巴导弹危机得以和平解决的原因。
|
17. 难度:中等 | |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光武(帝)建国伊始即以黄老无为作为治国思想,“解王莽之繁密,还汉世之轻法”,致力于恢复生产、安定社会秩序。光武深知真正与民休息,就必须把国家的战争体制转向经济建设体制。《后汉书·光武纪下》曰:“初,帝在兵间久,厌武事,且知天下疲耗,思乐息肩。” 材料二 光武以“柔”为主的边防政策的实施,既保证了政权的稳定与安全,又大大减少了对外战争,从而使东汉精兵简政、休养生息获得了一个良好的社会经济环境。《汉书·刑法志》称:“自建武、永平,民亦新免兵革之祸,人有乐生之虑,与高、惠之间同。”“光武中兴”其实与光武的边防政策密不可分。 ——以上材料均摘自《东汉初期军制改革与其边防政策》 (1)根据上述材料,概括光武帝在建国初期进行改革所采取的措施。(不准摘抄材料原文) (2)根据上述材料,分析光武帝进行改革的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