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江苏省苏州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某同学在上大学先修课中国古代文化时,在周振鹤的《中国历代行政区划的变迁》一书中看到下图,请问这幅行政区划图描述了哪个时期的地方行政制度

 

A. 西周

B. 秦朝

C. 汉初

D. 元朝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唐代的科举制有“投牒自举”一项,就是自学有成就的人可以书面提出申请,经考试合格后,再由州县送尚书省参加考试。而宋代的科举制建立了糊名和誊录制度,既糊住举人试卷上的名字、乡贯,也糊住初考官所定的等级。对于唐宋科举制变化的理解,下列正确的是

A. 唐代考生只能通过“投牒自举”方式参加科考

B. 宋代糊名和誊录制度从根本上杜绝了舞弊现象

C. 反映了科举制在人才选拔机制上的进一步僵化

D. 严格选拔途径和手段从而使人才选拔更加公正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俞森《荒政丛书》卷5记载:“一妇每日纺棉三两,月可得布二匹,数月之织,可供数口之用,其余或换钱易粟,或纳税完官。”材料表明古代中国

A. 重农抑商已有所改变

B. 农业是财政的主要来源

C. 已显露近代化的曙光

D. 小农经济并非完全封闭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唐后期,武进开凿孟渎,引江水溉田四千顷。《新唐书》记载:天下大计,仰于东南。这表明当时

A. 兴修水利是江南发展的唯一因素    B. 我国经济重心已转移到江南地区

C. 江南地区的粮食生产居全国首位    D. 江南粮食高产推动地域商帮出现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下图为晚清财政收入结构表(单位:万两),对该表所含信息正确的解读是

 

项目年代

农业税收入

工商杂税收入

其它收入

总收入

数额

比重

数额

比重

数额

比重

数额

比重

1849

3281

77

969

23

 

 

4250

100

1885

3071

40

3923

51

714

9

7708

100

1911

4810

16

20441

69

4445

15

29696

100

 

 

A. 中国古代以来的自然经济完全解体

B. 洋务企业成为晚清经济的主要来源

C. 近代民族工业发展对晚清财政影响

D. 外国资本主义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下图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时期的一幅战争示意图中据图中信息判断在这次战争的进程

 

A. 歼灭了所有的反动军阀

B. 国共两党达成亲密合作

C. 建立了农村革命根据地

D. 出现了革命的高潮阶段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如表列出了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写的《周恩来传》的部分目录,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表中的序号“九”应该是

目录

南开学校

黄埔军官学校

 

十二

南昌起义

二十六

坚持在重庆(上)

 

 

A. 五四风暴

B. 从统一广东到北伐

C. 长征

D. 抗战胜利和双十公告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1912年1月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规定,中华民国实行总统制,临时大总统拥有“统治全国”等各项权力;而1912年3月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则改总统制为内阁制,规定“国务员辅佐大总统,负其责任”。临时约法做出这一修正的原因是

A. 强化议会权力防范个人独裁

B. 加强总统的行政决策权力

C. 革命党内部争斗,妥协退让

D. 立宪党人和旧官僚的支持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把敌人这个既重要而又薄弱的战略后方,变成了解放军继续前进的战略基地,南可进退长江,威慑国民党统治的中心;西可直出汉水、大巴山,叩击川东门户。这样的战略态势

A. 揭开了渡江战役的序幕

B. 出现在淮海战役结束后

C. 得益于进军大别山的行动

D. 表明国共决战的时机成熟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20世纪50年代,尼泊尔代表团团长评价某次国际会议时说:“最重要的事实是到处洋溢着团结感。这种团结感是这样强烈,连那些反对公理并且跟着另外一方跑的人最后都不能不同意,因为他们不想违背潮流。”在这次国际会议上新中国

A. 首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 首次步入世界外交舞台

C. 提出“存同存异”方针

D. 积极奉行不结盟的政策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1954,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被称为第一次真正的人民大会。这次大会的主要功绩是

A. 确立人民代表由海选产生的制度    B. 中国人民开始成为真正的国家主人

C. 制定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    D. 人民有了行使政治权力的唯一机关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1969年3月,中苏边防部队在珍宝岛发生武装冲突,毛泽东认为:“中苏发生交战了,给美国人出了个题目,好做文章了”。6—10月,陈毅等四位元帅应中央要求,就当时的国际形势提交了《对目前局势的看法》等报告。陈毅等人对“目前局势”的战略性建议最有可能是

A. 积极改善中美关系

B. 争取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C. 推动中日两国建交

D. 发展与周边国家的友好关系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亚里士多德认为雅典“第五个政体是僭主制被推翻之后的克里斯提尼政体,它比梭伦的政体更为民主”,这主要是因为克里斯提尼执政时期

A. 雅典公民参政更直接更广泛

B. 雅典公民可以竞选所有公职

C. 铲除了血缘纽带的贵族专权

D. 通过陶片放逐法对付僭越者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公元前560年,雅典开始举办城市酒神节,戏剧表演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当时,由公民大会选出的执政官指定富有的雅典公民担任赞助者。在戏剧公演前,以抽签方式选出评委以行使戏剧评判权,这与集体议政程序如出一辙。当时古代雅典的戏剧表演活动

A. 推动了财产等级制度的确立

B. 说明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

C. 利于营造城邦民主政治氛围

D. 反映出旧贵族特权被基本铲除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1796年,一位英国医生发布了曼彻斯特儿童健康状况调查报告。该报告指出,大纱厂所雇用的童工很容易遭受烈性热病的传染,这类传染疾病一旦发生,会迅速感染封闭空间中的密集人群。材料表明

A. 圈地运动使得城市中人口剧增

B. 英国社会的阶级矛盾十分尖锐

C. 英国社会保障制度未顾及儿童

D. 工业化进程带来新的社会问题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美国政治的伟大之处在于作为一个“制衡机器”,它具有相当的自我纠错能力……一个充分制衡的政治制度,等于无形中增加这个制度里的“协商点”,从而尽显消减公共政策中的专断性。材料说明

A. 三权分立和制衡利于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B. 维护民主利于提高政治决策的理性成分

C. 联邦制度有利于避免中央权力过于集中

D. 分权与制衡利于人民充分实行民主精神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1831年,英国《人民之声报》发布工人阶级政纲,指出“劳动是财富的源泉,工人们是中间和上层阶级的支持者”;1834年,英国“全国各业统一工会”宣布“要建立一种新的秩序,只有社会中真正有用的和有智慧的阶层,才能管理国家事务”。这一变化反映了

A. 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一次伟大尝试

B. 认识到世界工人联合斗争的必要性

C. 英国工人阶级主体意识的自我觉醒

D. 马克思主义诞生推动英国工人运动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列宁主张不要议会制共和国,而要自下面上的,由全国苏维埃组成的共和国。但由于苏维埃支持临时政府,而群众又信任苏维埃,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号召立即推翻临时政府,那是错误的。基于这种分析,列宁提出

A. 以暴力方式夺取政权

B. 建立工兵代表苏维埃

C. 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

D. 立即退出帝国主义战争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全球人口的流动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缩影。下列关于不同时期的人口流动现象,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①“全球移民的供应地也从欧洲转移到第三世界的发展中国家”

②“66%移居美国的移民来自英国,大规模的向外移民源于经济的发展”

③“在这一时期,国际人口迁移人数最多的是非洲黑奴”

④“法国、英国从中国征集了近50万劳工作为其军事后援”

A. ①②③④

B. ③②④①

C. ②③④①

D. ②③①④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有学者认为,世界格局进入了一个无领导者的“碎片化”时代。自二战结束以来,首次没有任何单个国家或国家集团能够推动国际议程。这里的“碎片化”

A. 推动了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B. 有利于国际政治关系的民主化

C. 表明多极化趋势开始出现    D. 使欧洲丧失了世界中心的地位

 

二、材料分析题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秦汉王朝是中国官僚政治发展的重要时期。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盖秦汉间为天地一大变局。自古皆封建诸侯,各君其国,卿大夫亦世其官,成例相沿,视为固然。其后积弊日甚,暴君荒主,既虐用其民,无有底止。强臣大族,又篡弒相仍,祸乱不已。……其势不得不变,而数千年世侯世卿之局,一时亦难遽变。……汉祖以匹夫起事,角群雄而定一尊,其君既起自布衣,其臣亦自多亡命无赖之徒,立功以取将相,此气运为之也,天之变局,至是始定。

——(清)赵翼《廿二史札记》

材料二  官僚政治运转正常时,官员“更新率”一般是较高的,经常有父为高官而子为匹夫,或朝为高官而暮为匹夫的情况,从而对贵族化趋势构成抑制。但另一方面,“世卿世禄”在汉代还不是太遥远的记忆,官僚显贵世代传承权势的要求显得“合情合理”,君主应予保障以换取其效忠,并为之提供了“任子”一类特权性起家途径。由此,“世家”、“官族”在一度中衰之后,便在新政权中开始了新一轮的缓慢积累。

——摘编自吴宗国《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指出秦汉间为“天地一大变局”的表现,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出现“变局”的历史背景。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代官僚政治出现贵族化趋势的原因,并说明官僚贵族化的主要途径。

(3)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官僚贵族化对政治发展的消极作用

 

 

详细信息
22. 难度:中等

明初实行朝贡贸易政策,后日渐不能适应时代发展和国际形势,于明朝中后期瓦解。

材料一  明朝推行朝贡贸易政策,外国使节前来“朝贡”,中国则给予优厚“回赐”。入贡时还可以“附载方物,与中国贸易”。在这种朝贡贸易体制下,首使来华的贸易活动必须在政府的控制下进行,民间的商船往来则是不合法的。1567年(隆庆元年),明朝准许中国商民出海贸易,私人海外贸易得到发展,此后朝贡贸易名存实亡。

——摘编自张顺洪等《明清时代的中国与世界》

材料二  隆庆元年开放海禁,于是“五方之贾,熙熙水国,……所贸金钱,岁无虑数十万”,濒海地区致有“买不尽松江布,收不尽魏塘纱”之谣。到了万历年间,“自大江以南,强半用银……则钱之所行无几耳”。手中握有大量白银的商人足迹遍及全国,这在徽商身上表现得最为突出。徽州的士人十之七八"以儒而贾,以贾而儒",时人评价:"今为学者,其好则贾而已矣"。

——摘编自晁中辰《明后期白银的大量内流及其影响》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朝贡贸易体制的含义,分析朝贡贸易瓦解的原因。

(2)据材料二,归纳明朝开放海禁对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朝贡贸易和海禁的关系

 

 

详细信息
23. 难度:困难

五四爱国运动是中国人民日渐自觉的理性民族主义时代的到来,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篇章。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巴黎和会前后的爱国运动,遍及海内外所有中国人中间,国人对以往的外交政策及本国政府不再抱有希望。既如此,只有自己行动起来,“国民外交”成了一个响亮口号。爱国各阶层将帝国主义侵略和对中国主权领土的破杯视为外敌与内奸共同作用的结果,这表明此时中国民族主义运动发展到国民整体主动地将反帝反封建斗争结合起来的新阶段。

——摘编自卫金桂《论五四时期的中国民族主义》

材料二:20世纪20年代的国民革命,在“打倒列强除军阀”的共同目标下,工人、农民、青年学生以及商人、妇女等各个阶层的广大民众都被动员起来。当时的国共两党,一个关注上层,一个关注下层;一个重视军事,一个重视民众。北伐战争的迅猛推进,时论认为“枪与笔联合起来,所以到处如入无人之境”。

——摘编自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通史》

材料三:抗日战争部分大事摘录

 

 

时间

大事

1935年5月24日

《义勇军进行曲》借助电影《风云儿女》开始传唱大江南北

1937年9月22日

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中共提交的《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

1938年5月26日

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指出人民战争的力量及其源泉

1940年8月20日

八路军对华北日军发起总攻,参战兵力达105个团

 

 

——摘编自张宪文等著《中华民国史》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概括五四时期中国民族主义的基本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导致这一时期中国民族主义高涨的国际政治背景。

(2)据材料二,归纳国民革命运动促进中国民族主义发展与深化的集中表现。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北伐战争的迅猛推进”取得的重大成果。

(3)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枢纽,请结合材料三加以分析。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复兴的基本条件有哪些?

 

 

详细信息
24. 难度:中等

美国人向来引以为自豪的是他们有一部近代世界最早、延续时间最长的成文宪法。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第三款总统应经常向国会报告联邦的情况,并向国会提出他认为必要和适当的措施,供其考虑;在特殊情况下,他得召集两院或其中一院开会,并得于两院对于休会时间意见不一致时,命令两院休会到他认为适当的时期为止。

——1787年《美国宪法》

材料二  美国宪法的生命力首先来自于它的精神实质。美国宪法不是单纯确立政府体制的法律文件,它奠基在特定的社会和政治理念基础之上,与人类对理性政治与美好生活的追求相吻合,它不是海市蜃楼式的,而是配以明确的原则。美国宪法有一个基本预设:使不同时代的不同利益集团(群体)能够通过妥协不断修正旧的宪法原则和实践,使各自的利益得到不同程度满足的同时也使宪法不断更新,成为一部“活着的宪法”。

——摘编自李剑鸣《美国宪法何以成为“活着的宪法”》

完成下列要求:

(1)依据材料一,指出美国总统与国会的具体关系。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利益集团的“妥协”有哪些?体现了哪些“明确的原则”?

(3)综合上述材料,归纳美国宪法能保持长久生命力的原因

 

 

详细信息
25. 难度:中等

二战结束至今,大国发展与区域发展、全球发展一直是相互影响、密不可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50年7月,联邦议院通过一项决议求根据《基本法》的规定缔结《欧洲联盟条约》,以建立“拥有立法、行政和司法职能的超国家联盟机构”,并使之具有必要的权力,以达到欧洲的经济统一、共同的外交政策、各国人民的权利平等等目标。

——(德)康拉德•阿登纳《阿登纳回忆录》

材料二  戴高乐就任法兰西第五共和国总统期间(1958—1969年)的外交措施(部分)

1960年,提出“缓和、谅解、合作”的东方政策,希望改善苏法关系;

1960年,法属非洲殖民地有14个国家独立(当年总共有17个非洲国家独立);

1963年,《法德合作条约》签订;

1964年,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并呼吁各国也承认新中国;

1964年,访问拉美,号召拉美反对美国霸权;

1965年,反对美国干涉越南;

1966年,致函美国总統约翰逊,宣布法国退出北约军事一体化机构;

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中,站在阿拉伯国家立场上反对美国支持以色列。

——据(法)皮埃尔•米盖尔《法国史》整理

材料三  英国脱欧虽在很大程度上是英国的特定历史文化传统和近年来卡梅伦政府玫策失当使然,但同时也是欧盟面临的深刻合法性危机的反映。欧洲一体化之初,其合法性主要是从三个方面确立起来的:其一是在两次世界大战梦魇的基础上通过国家间的联合实现长久和平;其二是通过一体化安排促进市场开放和经济增长;其三是通过福利国家改造和克服激进民族主义挽救民族国家。

——AlanMilward,TheEuropeanRescueoftheNationState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战后德国对欧政策的核心理念。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作此抉择的主要因素。

(2)据材料二指出戴高乐执政期间法国对外政策的出发点。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这些措施对欧洲和世界的影响。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脱欧”的主要外因。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