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1902年2月1日,清政府颁布“懿旨”,革除“旧例不通婚姻”的禁令,“开除此禁,所有满汉官民人等,著准其彼此结婚”。此政策的主要目的是 A. 应对革命排满风潮挽救统治危机 B. 推进满汉民族融合的历史潮流 C. 顺应婚姻关系民主平等的趋势 D. 推动婚姻主婚权向当事人转移
|
2. 难度:简单 | |
《明太祖宝训》指出,“我国家赋税制度已有定制,樽节拥堵,自有余饶。减省徭役,使农不废耕,女不废织,厚本抑末,使游惰皆尽力田亩,则为者疾而食者寡,自然家给人足,积蓄富盛。尔户部政当究心,毋为聚敛,以伤国体”。明朝政府推行的这一政策 A. 推动了全国统一税制的形成和长期稳定 B. 适应了当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C. 有利于培植明朝政权的经济基础 D. 推动了家庭手工业的发展和农村市场的兴旺
|
3. 难度:简单 | |
1876年12月法国新任命的内阁总理茹尔·西蒙在两院亮相,当他站在众议院的讲坛上时,他先是大声标榜:“我完全是一个共和派”,继而又小声补充道:“也完全是一个保守派。”当他站在参议院的讲坛上,他先是低声说道:“我完全是一个共和派”,然后又立即拉直嗓门表白:“也完全是一个保守派。”西蒙这样说,折射出当时法国 A. 总理与皇帝共掌行政权 B. 保守派与共和派斗争激烈 C. 共和派在两院都占据压倒性优势 D. 议会两院的政治立场已趋向相同
|
4. 难度:简单 | |
1926年,毛泽东在《国民革命与农民运动》一文中指出,若“论功行赏,如果完成民主革命的功绩作十分,则市民(工人)及军事的功绩只占三分,农民在乡村革命的功绩要占七分。”这反映了毛泽东 A. 认为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 B. 形成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 C. 否定无产阶级在革命中的作用 D. 在阐述国民革命运动的功绩
|
5. 难度:简单 | |
欧洲不再是资本主义的一统天下,自19世纪以来欧洲的世界中心地位和对世界的支配地位受到了真正的挑战和动摇。这一变化始于 A. 19世纪末20世纪初 B.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 C.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D. 20世纪八九十年代
|
6. 难度:中等 | |
1970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对其助手基辛格说:“我想请你的助理人员起草一份研究材料,对我们在联合国接纳中国问题上将采取什么方针提出建议……我认为,我们没有足够的票数去阻挡。接纳的时间比我们预料的要来得快。”这说明 A. 两极格局已经被打破 B. 美国已丧失了世界霸主的地位 C. 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 D. 美国孤立中国的政策发生动摇
|
7. 难度:中等 | |
关于《南京条约》中“协定关税”条款的规定,英国人认为:“同英国臣民进行贸易的中国臣民将不因为他们那方面进行交易而承受特别的负担或特殊的苛捐杂税”。清政府认为:这个税率(值百抽五)比现有的帝国税率(值百抽二到值百抽四)还高,所以应允了英方的要求。中英双方不同的认识说明 A. 英国通过该条款进一步控制中国 B. 中国日益卷入资本主义市场 C. 中国逐渐丧失对关税主权的保护 D. 清政府缺乏国家主权的概念
|
8. 难度:简单 | |
清朝咸丰年间《夷场行》中写道:“人间何地无沧桑,平填黄浦成夷场;高高下下嘘蜃气,十十五五罗蜂房;青红黄绿辩旗色,规制略似棋枰方……”揭露了列强 A. 强迫开放通商口岸 B. 割占香港 C. 攫取领事裁判权 D. 强建租界
|
9. 难度:中等 | |
俾斯麦说:“一个期待养老金的人是最守本分的,也是最容易被统治的,社会保险是一种消除革命的投资。”在此俾斯麦是针对 A. 民众要求建立福利国家的愿望 B. 结束分裂实现国家统一的目标 C. 德国社会主义运动的影响日增 D. 动员民众投入对外扩张的需要
|
10. 难度:简单 | |
观察下图中法国政治发展进程的特征,从中可知这期间的法国( ) A. 大资产阶级力图借助强权人物维护正常的统治秩序 B. 工业革命进展缓慢,传统势力与民主力量基本相当 C. 封建专制思想根深蒂固,启蒙运动对民众影响深刻 D. 受英美代议制改革影响,人民的民主权利意识增强
|
11. 难度:中等 | |
19世纪初,英国兴起抵制教会的“新大学运动”,出现了以自由、民主精神办学的伦敦大学等一大批高等院校。剑桥、牛津大学也进行改革,取消必须信奉加尔文教的宗教宣誓,并增设许多自然科学课程。该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 教会对传统大学控制的削弱 B. 两次工业革命的推动 C. 文艺复兴及启蒙运动的影响 D. 达尔文进化论促成思想解放
|
12. 难度:中等 | |
古罗马《民法大全》规定:“不得基于怀疑而惩罚任何人。与其判处无罪之人,不如容许罪犯逃脱惩罚。”其法律制定的出发点是 A. 维护奴隶主的利益 B. 私有财产不可侵犯 C. 权力应该相互制衡 D.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
13. 难度:中等 |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所谓西学者,无非中国数千年来所创”,……我们现在又向西方学习,学的即是我们传过去的东西,中国古已有之,传到西方,现在“天将器还中国”,我们又学习,这是合理的,必要的。 ——桑咸之《晚清——政治与文化》 材料二 无论政治、学术、道德、文章,西洋的法子和中国的法子绝对是两样,断不可迁就调和……若是决计革新,一切都应该采用西洋的法子(陈独秀《今日中国之政治问题》);不必拿什么国粹、什么国情的鬼话来讨论。 材料三 中国应该大量吸收外国的进步文化……形式主义地吸收外国的东西,在中国过去是吃过大亏的。中国共产主义者对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应用也是这样,必须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完全地恰当地统一起来。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 (1)概括指出材料一的主张,该主张在当时有何积极意义? (2)根据材料二指出陈独秀对待中西文化的态度。材料中“西洋的法子”核心内容是什么? (3)中国共产主义者曾多次将“外国的进步文化”与“中国具体实践完全地恰当地统一起来”,试举两例。 (4)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应该如何对待外来文化?
|
14. 难度:中等 |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凡民间寡妇,三十以前夫亡守志(不改嫁)者,五十以后不改节(节操)者,旌表门闾(表彰其家族),除免本家差役。 ——《明会典》 材料二 女子周胜仙与男子范二郎相遇,“四目相视,具各有情”,二人通过巧妙的自我介绍,订下终身。 ——后期小说《醒世恒言》 材料三 梁启超曰:居今日之中国,而与人言妇学,闻者必曰:天下之事,其更急于是者,不知凡几?百举未兴,而汲汲论此,非知本之言也。然吾推极天下积弱之本,则必自妇人不学始,请备陈其义以告天下。……女学最盛者,其国最强,不战而屈人之兵,美是也;女学次盛者,其国次强,英法德日本是也;女学衰,母教失,无业众,智民少,国之所存者幸矣,印度波斯土耳其是也。……吾推及天下积弱之本,则必自妇人不学始。 ——梁启超《变法通义·论女学》 材料四 以梁启超为首的维新派也因此成为近代妇女解放的代言人。但历史地看,梁启超的“贤妻良母”也难脱传统女子价值观的束缚,也有把女子的价值划在“相夫教子”的狭小圈子之嫌。 ——王美蓉《中国近现代不同类型的女子教育目的之比较》 (1)材料一、二分别反映了怎样的婚恋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所反映婚恋观的成因。 (2)据材料三概括梁启超妇女教育观的特点。结合材料和所学,分析该教育观的影响。 (3)材料四用什么方法评价梁启超妇女观的?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指出妇女观的变化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
15. 难度:中等 | |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王荆公知明州鄞县,读书为文章,三日一治县事。起堤堰,决陂塘,为水陆之利;贷谷于民,立息以偿,俾新陈相易;兴学校,严保伍,邑人便之。故熙宁(宋神宗年号)初为执政,所行之法,皆本于此。 ——邵伯温《邵氏闻见录》 材料二 又熙宁雇役之法,三等人户,并出役钱,上户以家产高强,出钱无艺(没有限度),下户昔不充役,亦遣出钱。故此二等人户,不免咨怨(怨恨)。至于中等,昔既已自差役,今又出钱不多,雇法之行,最为其便。及元祐(宋哲宗年号)罢行雇法,上下二等,欣跃可知,唯是中等则反为害。……赋役所出,多在中等。 ——苏辙《三论分别邪正札子》 材料三 范纯仁(范仲淹之子)批评王安石:“欲求近功,忘其旧学。舍尧、舜知人安民之道,讲五伯(霸)富国强兵之术。尚法令则称商鞅,言财利则背孟轲。” ——《续通鉴纪事本末》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王安石在鄞县推行了哪些变法措施。 (2)材料二中不同民众对差役法与雇役法(免役法)有何不同反应? (3)据材料三,概括反对派否定王安石变法的理由。 (4)综合以上材料,你认为确保社会改革措施顺利贯彻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
16. 难度:中等 | |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斯大林于雅尔塔)战时保持团结并不太难,因为有一个打败共同敌人的共同目标,这谁都清楚。艰难的工作在战后。那时,各种不同的利害关系往往会使同盟国分裂。 材料二 1947年,杜鲁门宣称世界已分为两个敌对营垒,“几乎所有国家必在两种生活方式中挑选一种”,一种是“自由制度”,一种是“极权制度”。6月,马歇尔在哈佛大学演讲说:“……我们的任务是唤起合理经济的再生,促使政治社会的结构容纳自由制度的存在。……任何政府诚意协助复兴工作的,必会得到美国政府的全力合作。任何政府钩心斗角阻挠他国复兴工作的,必不能享用我们的援助。” 材料三 有人说两极格局下的美苏冷战客观上带来了世界的和平,它的积极作用占主导地位;有人说美苏两极格局使世界笼罩在战争的阴影下,难以谋求真正的和平,它的消极作用占主导地位。 请回答: (1)二战后的“各种不同的利害关系”主要表现是什么?其实质是什么? (2)从材料中可以看出,美国对他国实施援助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3)材料三中的观点你同意哪一种,请用史实说明。并说明另一种观点的可理解之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