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江苏省海门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20世纪30年代,美国成立了著名的田纳西流域管理署,负责对田纳西河进行综合治理,这是当时美国兴办的最大的工程,包括建立水电站、提供价电力、生产化肥、植树造林,以及控制洪水泛滥、防止水土流失等。美国政府建立这一工程的直接目的是

A. 拉动就业缓和社会矛盾

B. 发展农业摆脱经济危机

C. 兴修水利防止水土流失

D. 保护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题文)1930年12月2日,胡佛在第二个国情咨文中说:“经济不景气的问题是绝不能用立法的行动或行政的声明来解决的。经济创伤只能由经济实体的细胞——生产者和消费者——来自我治疗。这两方面的合作可以加速复原的过程并且减少不利的副作用。”下列关于胡佛政府的主张理解正确的是

A. 固守“自由放任”政策

B. 支持政府直接干预经济

C. 鼓励企业之间加强合作

D. 主张政府干预和市场结合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1929~1930年,美国有36个州的几百家企业参与制造苏联的订货;1931年美国机器设备出口总量的约50%为苏联所购买。它客观反映了

A. 美国寻求商品销售市场的迫切希望

B. 美苏两国贸易关系相对稳定

C. “斯大林模式”世界影响力不断扩大

D. 美国出现国家干预经济模式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题文)“美国国内经济的不平衡与国际经济的不平衡一样严重,其根本原因在于工资落后于不断上升的生产率,从1920年到1929年,工人每小时的工资只上升了2%,而其生产率却猛增了55%。”这表明造成1929年经济大危机的原因是

A. 资本主义社会固有的基本矛盾

B. 美国经济的虚假繁荣

C. 美国国内的生产相对过剩严重

D. 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结构发生新变化。以下是1990年和2003年不同类型国家三大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表,表中数据表明

 

国家地区时间产业

农业(%)

工业(%)

服务业(%)

1990年

2003年

1990年

2003年

1990年

2003年

低收入

32

24

28

27

40

49

中等收入

14

9

39

36

47

55

高收入

3

2

33

27

64

71

 

 

A. 高收入国家越来越忽视农业生产

B. 中低收入国家各产业间发展均衡

C. 不同类型国家产业结构的变革呈现平衡发展

D. 不同类型国家产业结构的变革趋势基本相同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罗斯福说:我们到底有没有实质的进步,不在于富的人更富,而在于贫穷的人也能有足够的生存来源。为此,新政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A. 调整工业生产 B. 实行以工代赈

C. 调节农业生产 D. 整顿财政金融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1929-1933年发生了一场席卷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其主要表现是产品过剩、生产难以维持、工厂倒闭等。面对这些情况,当时人们最不可能的体验和感受是

A. 失业了,再找工作比买彩票中奖还要难

B. 一只羊才卖两美元,还没人要

C. 很多人身无分文,流落街头

D. 股票价格普遍暴涨,出现“炒股热”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在一次演讲中,富兰克林•罗斯福向公众提出了公民应该享有“免于匾乏的自由”,因为真正自由的人,必须有基本的经济保障,政府应该承担起保障人们免于贫困的责任。为实现这一目标,美国采取了

①整顿银行金融业

②发放紧急救济金

③以工代赈

④建立社会保障体系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有人认为,从1933年开始的“新政”,并没有使美国走出“大萧条”,美国人勒紧裤腰带又苦熬了七八年。美国真正的救星是二战,战时的军需充分吸收了美国剩余的劳动力,大量美军的出征又使美国从一半劳动力闲置走向劳动力短缺,乃至待在家里的妇女都被鼓励出来工作。下列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有

①“新政”的作用是有限的

②二战的爆发完全消除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③二战对美国经济的恢复起着重要作用

④二战使美国人口锐减,劳动力严重不足

A. ①②

B. ①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③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马克思曾做出过这样的论述,即一切真正的危机的最根本原因,总不外乎群众的贫困和他们有限的消费,资本主义生产却不顾这种情况而力图发展生产力,好像只有社会的相对消费能力才是生产力发展的界限。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为缓解这现象采取的措施有

A. 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B. 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C. 推动第三产业和新经济的兴起

D. 建立社会福利国家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20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期间,美国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以增强本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属于这类措施的是( )

A. 保持农产品的生产和消费之间的某种平衡

B. 把进口物品平均关税率从40%提高至47%

C. 废止不公平竞争惯例使各产业生产能力得到充分利用

D. 在美元原来价值的50%60%之间固定它与黄金的比价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1937年,罗斯福再次当选为总统后对他的助理说:“首席大法官领我宣读誓词,当他读到‘捍卫合众国宪法’时,我心里就在说:‘嗯,但这是我所理解的宪法,它灵活性十足,可以应对民主提出的任何新问题——而不是你们最高法院所树立的那部宪法,纯粹是进步和民主的路障。”’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 解决危机必然以牺牲民主为代价    B. 总统在非常时期欲加强其行政权

C. 罗斯福新政破坏了三权分立原则    D. 最高法院阻挠了总统的新政之路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20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欧各国社会福利支出最高时较前增长了15%,占GDP的比重也上升了十个百分点。社会福利的增长速度比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快了一倍左右。据此可推断

A. 社会矛盾激化促使经济政策调整

B. 高福利增加国家的负担

C. 国有化是推行福利制度的前提

D. 福利政策遏制经济危机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美国经济概况》描述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的美国经济时说:“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在保罗·沃克尔及其下任格林斯潘的领导下,很好地发挥了经济交通警察的核心作用,指导国家经济的发展。”这一时期,美国在经济领域

A. 坚持自由放任

B. 加强国家干预

C. 出现滞涨现象

D. 发展混合经济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某班同学做了一个经济史学习的网页。如果在“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栏目下再增加一个链接,则链接项①应该是

A.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B. 经济“滞胀”现象的出现

C. “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D. 戈尔巴乔夫进行经济改革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罗斯福新政期间,部分资本家在报纸上连篇咒骂罗斯福是“向富人敲竹杠”,“叛变了他的阶级”,说罗斯福天天都吃“烤百万富翁”,其举措是“淡红色的社会主义”。下列新政措施中最有可能成为资本家咒骂罗斯福的依据的是

A. 实行美元贬值

B. 调整劳资关系

C. 恢复银行信用

D. 调整农产品结构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经济民族主义的中心思想就是经济活动要为本国的整体利益服务。面对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各国都采取了一些体现经济民族主义的措施。罗斯福新政中最具有经济民族主义色彩的是

A. 调整农业扭转危局

B. 美元贬值刺激出口

C. 以工代赈扭转危局

D. 建立社会福利制度

 

详细信息
18. 难度:简单

英国首相撒切尔(1979-1990年在任)上任后毫不妥协地进行了改革,信奉自由主义的她开始对英国的懒人模式宣战,铁腕对付工会改革,并大刀阔斧地削减公共开支和社会福利。她坚信个人应该通过自己的力量和能力改善生活状态。上述政策的最大特点是( )

A. 对经济进行大力国家干预 B. 建立福利国家制度

C. 减少经济干预,减少福利 D. 完善人民资本主义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罗斯福新政的某项法案在国会讨论时,反对者声称,如果它得到通过,子女就将不再赡养父母,工人也会辞工不干。有人甚至认为这个法案是从共产党的著作中抄来的。下列与之直接相关的新政措施是

A. 整顿财政金融

B. 加强工业计划指导

C. 成立农业调整署

D. 建立社会保障体系

 

详细信息
20. 难度:简单

下列图片能反映罗斯福政府通过增加就业来拉动内需的措施有

 

A. ①③

B. ①②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这场危机首先爆发于

A. 工业领域    B. 贸易领域    C. 农业领域    D. 金融领域

 

详细信息
22. 难度:简单

美国学者艾伦•布林克利在《美国史》一书中说道:“在一个万物奇缺,许多家庭遭受营养不良和无食果腹的社会,政府很难解释为什么要消除产品剩余,毁掉牲畜和庄稼的做法在许多年都无法让人理解。”对于农业调整的做法,最为合理的解释是

A. 减耕减产,降低农产品价格

B. 稳定市场,刺激产品出口

C. 稳定价格,增加农民收入

D. 防止投机,保障农民权益

 

详细信息
23. 难度:中等

(题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将一系列基础工业和英格兰银行收归国有,法国将能源部门、保险部门、金融部门和一些大公司改知阔家接管。与此同时,日本政府设立的国有企业从战争结束的7个迅速增加到70年代中期的114个;美国政府也创办了一些国有企业。这表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A. 开始走上了计划经济的道路

B. 出现了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

C. 加强对经济发展的宏观调控

D. 兴起了第三产业和“新经济”

 

详细信息
24. 难度:简单

1930年,美国提高近九百种商品的关税,其他国家也采取报复措施,提高关税壁垒。”这表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

A.激化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内部矛盾        B.促使世界大国联合应对人类困难

C.使德国和日本走上了法西斯道路        D.引发了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竞争

 

详细信息
25. 难度:中等

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有着“市场失灵”的缺陷,国家干预经济有着“政策失灵”的不足。能体现上述观点的分别是

A. 罗斯福新政与新经济政策

B. 1929-1933年大危机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

D. 罗斯福新政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详细信息
26. 难度:中等

富兰克林•罗斯福曾经明确表示:“从来在美国没有另外一个人比我对于资本主义制度的私人企业、私有财产和私人利润有着更坚强的信仰……当这个私人利润和自由企业的制度临到毁灭的边沿的时候,是这个政府挽救了它。”这反映出他

A. 领导美国彻底摆脱了经济危机

B. 坚定捍卫垄断资本集团既得利益

C. 局限于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局部调整

D. 决心把美国经济纳人政府的全面管制

 

详细信息
27. 难度:简单

列宁指出:1921年开春以来,我们提出完全不同的、 改良主义的办法来代替原先的行动的办法、方案、方法、制度。所谓改良主义的办法,就是……活跃商业、小企业、资本主义,审慎地逐渐地掌握它们,或者说,做到有可能只在使它们活跃起来的范围内对它们实行国家调节。材料中改良主义的办法实际上是  

A.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补充        B.对旧的社会经济结构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C.强调多种所有制经济齐头并进      D.合理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生产

 

详细信息
28. 难度:中等

20世纪30年代苏联五年计划给西方国家留下的印象似乎不像给发展中国家留下的印象那么深,……按照西方的标准,苏联公民到了严重的剥削……”西方国家做出这一评价,主要是因为苏联的五年计划

A.脱离现实没能促进经济发展

B.实行余粮收集制,损害了农民利益

C.引进资本主义,放弃了社会主义原则

D.强调国家利益而忽视民生改善

 

详细信息
29. 难度:困难

苏俄的新经济政策和美国的罗斯福新政都是人类文明演进过程中的创举。两者的根本相同点在于

A. 都强化了国家对经济的全面干预

B. 都将工作的重心转移到工业领域

C. 都注重从实际出发变革生产关系

D. 都对本国乃至世界产生深远影响

 

详细信息
30. 难度:困难

到1989年,由于经济形势严重恶化,苏联工业产值比上年仅增长1.7%,增速已降到战后的最低点。市场供应越来越紧张,经济已十分困难。这说明前几年实行的经济体制改革未能发挥作用。符合材料中“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是

A. 决定用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B. 大规模开垦荒地以及广泛种植玉米

C. 用经济管理方法代替原来的行政命令    D. 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自主权

 

详细信息
31. 难度:困难

1929年,斯大林认为苏联“小农经济的大部分不仅不能实现逐年扩大再生产,相反地,连简单再生产也是很少有可能实现的”。该观点

A. 客观反映了当时农业生产状况

B. 为开展农业集体化运动提供依据

C. 是对新经济政策的继承和发展

D. 准确揭示了农业长期落后的根源

 

详细信息
32. 难度:简单

列宁说:“革命之所以如此容易发生,只是因为……受到沙皇政府极其野蛮的压榨,任何一个国家也没有像俄国那样严重地受到战争的磨难和痛苦。”列宁谈及的“革命”是指

A. 十月革命

B. 七月事件

C. 三月十八日革命

D. 二月革命

 

详细信息
33. 难度:中等

俄罗斯科学院某院士说,我们俄罗斯人以我们自己的沉痛灾难为代价,成为耶稣,悲壮地走上祭坛,向世人和历史宣告,苏联的民主化”“私有化完全是一条绝路、死路。这说明他把苏联解体的原因归结为:

A. 斯大林模式    B. 苏联政局的动荡

C. 西方的和平演变政策    D. 戈尔巴乔夫改革

 

详细信息
34. 难度:中等

奥地利著名作家茨威格在《人类的群星闪耀时一书中,在描绘列宁在19174月,坐着一列封闭的列车转道芬兰回到彼得格勒时,他这样写道:这趟风驰电掣的封闭列车犹如一发炮弹,乘坐在里面的人物犹如威力强大的弹药,这一炮摧毁了一个帝国,一个旧世界。茨威格这句话的意思是说

A. 列宁领导的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制度

B. 列宁领导的革命极大地震撼了世界资本主义统治的秩序

C. 列宁当选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主席对资产阶级是沉重的打击

D. 以列宁为代表的苏维埃政府宣布退出一战,协约国集团分崩离析

 

详细信息
35. 难度:简单

就其实质而言,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改革不能成功的相同原因是

A. 没有突破个人崇拜的禁区    B. 没有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模式的框架

C. 片面发展重工业    D. 扩大地方权力,导致地方分散主义膨胀

 

详细信息
36. 难度:中等

1921年,列宁提出“我们真正需要的是美国的资本和技术。这样就可以让我们的车轮再次转动起来”。为此,苏俄采取的措施是

A. 实行贸易自由化

B. 部分企业允许资本家经营

C. 优先发展重工业

D. 实行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

 

详细信息
37. 难度:中等

“列宁以上述的理论为依据,使他的党作好了1917年第二阶段革命的准备——布尔什维克夺取政权。“体现”上述理论的”文献是

A. 《四月提纲》

B. 《和平法令》

C. 《土地法令》

D. 《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

 

详细信息
38. 难度:中等

《苏联国民经济》记载:1949年,当苏联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成为世界第二核大国,其钢铁和电力发展水平也跃居世界前列之时,而全国平均每人不到一双皮鞋。对此理解合理的是

A.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特别是军事工业,为战胜法西斯奠定物质基础

B.斯大林模式导致国民经济比例失调,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

C.苏联综合国力迅速增强,一跃成为与美国相匹敌的超级大国

D.对美国构成威胁,成为美国对苏联发动冷战的直接原因

 

详细信息
39. 难度:简单

历史学家黄安年曾经评价道:“他的经济改革,冲击了旧有的模式,具有开创性,兼有成功和挫折、经验和教训、创新和夭折。它基本上是纠正某些偏差,是在维持原有结构基础上的局部改革。我们既不能把它看成是异端,也不能视为划时代的创举。”材料中的“他”,应是

A. 罗斯福

B. 斯大林

C. 赫鲁晓夫

D. 戈尔巴乔夫

 

详细信息
40. 难度:简单

列宁说:“假如没帝国主义战争,俄国也许会过上几年甚至几十年也不会发生反对资本主义的革命。”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A. 一战是俄国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

B. 一战激化了社会矛盾,推动了革命的爆发

C. 一战教育了人民,使革命运动高涨

D. 俄国爆发革命必须具备“战争”这个条件

 

详细信息
41. 难度:简单

20世纪20年代,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期间,下列现象可能出现的有

外国资本家被特许经营矿山

农民被允许出售剩余粮食

商品价格由国家统一规定

部分工业企业实行私有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详细信息
42. 难度:中等

在斯大林时期有这样一则笑话:一个美国代表团访问一个苏联的工厂,当局就预先教工人要怎样回答代表团的提问。当问到一个老工人每月的工资是多少,老工人说3000卢布;代表团又问有多少存款,他回答10万卢布。代表团疑惑:“你存了这么多钱准备干什么呢?”老工人回答:“我准备买一双靴子。”这则笑话反映出这一时期的苏联

A. 农轻重比例严重失调    B. 行政管理经济加速工业化

C. 个人崇拜和家长制盛行    D. 计划经济体制提高生活水平

 

详细信息
43. 难度:简单

科夫斯基给列宁的一封信中写道:“我们不应该再当缩头乌龟了,我们要起来革命,我们要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沙皇是毒瘤,那么资产阶级就是毒瘤中的王中王,我们必须连根拔起,才能让人民过上好日子。现在我们有了明确的革命方向了,势力也壮大了,我们不用再抱资产阶级的大腿了,我们有能力独立领导革命,独立掌握政权。”写信人的建议

A. 导致列宁发表《四月提纲》

B. 导致俄国爆发二月革命

C. 促使俄国十月革命的发生

D. 促使俄国颁布《和平法令》

 

详细信息
44. 难度:简单

以下关于俄国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二月革命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②十月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③二月革命推翻了罗曼诺夫王朝

④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详细信息
45. 难度:困难

列宁提出“新经济政策”,毛泽东提出“工农武装割据”道路,罗斯福实施“新政”,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也有市场”。所有这些反映了

A. 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之间互相学习借鉴

B. 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制度没有优劣之分

C. 伟人善于化腐朽为神奇

D. 实事求是原则无处不在

 

详细信息
46. 难度:简单

赫鲁晓夫是第一个敢于向社会主义旧政治、经济模式挑战的改革家,他的改革实践对整个社会主义世界的影响是巨大的。下列对赫鲁晓夫改革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 大规模开垦荒地,严重破坏生态环境

B. 扩大地方和企业权利,承认企业和个人的物质利益

C. 具有探索性和开创性,理论上取得重大突破

D. 一定程度上冲击斯大林模式但未能从根本上改变

 

详细信息
47. 难度:中等

1917年11月8日.中国驻俄记者刘镜人致电北京政府外交部:“广义派联合兵、工反抗政府,经新组之革命军事会下令,凡政府命令未经该会核准,不得履行。昨已起事,夺国库,占车站……电文中的“广义派”、“政府”分别指

A. 俄国共产党沙皇政府

B. 俄国共产党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C. 布尔什维克党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D. 布尔什维克党沙皇政府

 

详细信息
48. 难度:中等

《全球通史》中提到,“农民和新商人即当时所称的‘耐泼曼’,都能雇佣劳力,并能保留他们在经营中获得的利润。不过,列宁设法使国家控制了土地所有权,控制了他所称的‘制高点’(银行业、对外贸易、重工业和运输业)。”材料所反映的政策

A. 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

B. 是一条适合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

C. 使苏联迅速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D. 建立起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详细信息
49. 难度:简单

二月革命后,列宁回到彼得格勒,并于1917年4月17日(俄为4月4日)在塔夫利达宫布尔什维克会议上作《论无产阶级在这次革命中的任务》的报告,在报告中列宁指出

A. 应该建立农民阶级革命政权实行革命过渡

B. 应该进行民主革命彻底推翻沙皇专制政府

C. 应该采取暴力方式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D. 由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

 

详细信息
50. 难度:中等

二战后初期,联邦德国总理阿登纳说:“美国的经济需要欧洲的销售市场,同时美国从它对世界共产主义的安全考虑和出于它自己的经济原因,就必须关心欧洲的复兴。”他是指美国

A. 发表“铁幕”演说

B. 提出杜鲁门主义政策

C. 实施马歇尔计划

D. 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详细信息
51. 难度:简单

历史课上,某同学以流行歌曲的形式诠释了二战后日美两国关系的演变:“跟着美国,走--紧抓住梦的手”,“多边自主外交--我要我的滋味”。该总结其实反映了

A. 日本谋求成为世界政治大国

B. 从两极格局到一超多强的发展趋势

C. 美国霸权主义不得人心

D. 日本对二战中罪行的深刻反省

 

详细信息
52. 难度:简单

(题文)杜鲁门总统声称:无论在何地爆发革命、发生动乱,都与美国的安全有关,美国政府都应进行干预。这表明( )

A. 美苏冷战正式开始

B. 两极格局正式形成

C. 美苏盟友关系破裂

D. 世界大战即将爆发

 

详细信息
53. 难度:简单

二战后日本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主要原因是

①把发展经济作为立国方针并制定了合乎本国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

②外交上坚持以日美关系为基轴,依赖美国的保护发展对外经济关系

③积极改善对华关系,大力拓展中国市场

④重视教育,提高民族素质。

A. 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详细信息
54. 难度:简单

(题文)20世纪60年代末,在世界贸易总额中,西欧国家仅欧共体六国所占比例就超过39%,美国同期从1957年的20.9%下降到15.1%。在世界工业生产中,1951年至1970年,西欧所占比例由20.8%升至28.6%,美国同期则由48.6%降至37.8%。据此可知,西欧经济的发展

A. 促进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B. 强化了欧洲为主导的世界格局

C. 缓和了西欧国家与美国的矛盾

D. 推动了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演进

 

详细信息
55. 难度:简单

在解放全人类的阳光大道上,国际工人运动经历了由空想到科学、由理论到实践、由一国实践到多国实践的历程。下列关于国际工人运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B. 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C. 苏联的解体标志着社会主义道路的彻底失败

D. 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详细信息
56. 难度:简单

1956年7月,印度、埃及和南斯拉夫共同发表宣言,反对“把世界分为强有力的国家集团”,该宣言

A. 成为亚太经合组织的指导方针

B. 奠定了不结盟运动的政治基础

C. 推动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成立

D. 促成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建立

 

详细信息
57. 难度:中等

有人这样评价马歇尔计划:“对美国来说,马歇尔计划达到了一箭几雕的目的。”这里的几雕是指(  )

①稳定西欧经济②有助于美国商品的输出③遏制苏联④把受援助国纳入美国全球称霸的战略轨道。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详细信息
58. 难度:简单

1975年不结盟国家外长会议通过的《利马纲领》指出: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仍然紧紧地束缚在以初级产品同来自发达国家的资本和制成品的“垂直的”交换关系中。这表明不结盟运动将致力于(     )

A. 反对美苏霸权主义    B. 构建国际经济新秩序

C. 解决内部的矛盾和纠纷    D. 维护世界和平

 

详细信息
59. 难度:简单

哈佛大学专家史迪文大胆猜测:我们或许正生活在“自我们这个物种存在以来最和平的时期”,但过去的20年,我们每时每刻都在感受着来自于世界各地的“突发新闻”、“9.11”、“巴以冲突”等等,使我们总觉得自己生活在一个恐怖时代。这最能说明

A. 世界形势呈现缓和与动荡的并存

B. 世界形势处于新旧格局交替时期

C. 广泛又快速的信息传播令人恐怖

D. 和平与发展日益成为时代的主流

 

详细信息
60. 难度:简单

1991年12月,欧共体成员国在荷兰签署了《马斯特里赫特条约》。1993年11月,《马约》得到成员国的批准正式生效。这次缔约活动只用了两年时间就办成了过去几十年一直想办而没有办成的事。这主要是由于

A. 美国的支持

B. 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

C. 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

D. 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详细信息
61. 难度:简单

某班同学在做有关“煤钢共同体、欧洲共同体、欧盟成立、欧元使用”等的历史研究性学习。他们研究的主题应是

A. 欧洲一体化历程

B. 经济全球化

C. 欧美政治同盟的发展

D. 欧洲文化的交流

 

详细信息
62. 难度:简单

1947年联合国大会苏联代表发言:布雷顿森林体系只不过是华尔街的分店,世界银行从属于政治目的,这让它成了一个大国的工具。在此,苏联代表认为布雷顿森林体系( )

A. 是世界控制美国经济的工具

B. 强化了美国在国际金融领域的支配地位

C. 妨碍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D. 最终导致世界经济畸形发展

 

详细信息
63. 难度:中等

“这本书讲述的是一件早已作古的事件,是一部讲述美元与英镑决斗的著作。历史再次走到了一个特殊时刻:今天人民币有能力挑战美元的主导地位吗?世界如何重新建立一个国际货币新秩序?这些问题,人们阅读后都能找到答案。”这本书讲述的应该是

A. 布雷顿森林体系

B. 马歇尔计划

C. 北美自由贸易区

D. 世界贸易组织

 

详细信息
64. 难度:中等

19482月,美国的一份报告称,美国拥有世界财富的50%.却只有世界人口的6.3%。在这种形势下,美国的任务是设计一种在不危及美国国家安全情况下,保持这种优势的关系模式。能够体现这一关系模式的是

A. 确立并维护世界货币体系    B. 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C. 实行贸易保护主义    D. 对欧洲进行经济援助

 

详细信息
65. 难度:简单

有人认为:布雷顿森林体系是自大航海时代以来,最重要的一次全球化进展。该观点的提出是因为布雷顿森林体系

A. 提供全球经济技术援助

B. 确立美国全球霸主地位

C. 消除了各国的贸易壁垒

D. 建立制度化的货币体系

 

二、判断题
详细信息
66. 难度:简单

赫鲁晓夫改革中,在工业方面实行部门管理体制的同时,扩大国营企业的经营自主权,这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________(判断对错)

 

详细信息
67. 难度:简单

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高速增长,出现了高通货膨胀和低失业率并存的局面,这意味着美国进入了“新经济”时代

 

 

详细信息
68. 难度:简单

亚非拉国家通过不结盟运动,成为相对独立的力量,一定程度上冲击着两极格局

 

 

详细信息
69. 难度:简单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和“关贸总协定”这三大经济支柱,调整了世界经济贸易和金融,使规范化、法制化的世界贸易体系最终得以确立。

 

详细信息
70. 难度:简单

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进程中,注重国民经济中农轻重比例的协调发展。

 

三、材料分析题
详细信息
71. 难度:简单

俄国十月革命后,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曾经取得了辉煌成就,也有失败的教训。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目前俄国的特点是从革命的第一阶段过渡到革命的第二阶段,第一阶段由于无产阶级的觉悟性和组织性不够,政权落到了资产阶级手中,第二阶段则应当使政权转到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阶层手中。……不要议会制共和国,而要从下到上由全国的工人、雇农和农民代表苏维埃组成的共和国。

——列宁《四月提纲》

材料二  新经济政策本身并不是作为一个完整的政策体系出台的,而是以实施粮食税为开端逐步充实完善的。实施粮食税引发剩余粮食的交易,从而重新肯定商品货币关系,实行现市场机制。……后来布哈林在阐述新经济政策的意义时说:“我们恰恰要通过市场关系走向社会主义。”

——沈志华《一个大国的崛起与崩溃》

材料三  斯大林创建的经济政治体制在经济方面的特点是,实行工商业企业的国有化和集体农庄的准国有化,把一切不受国家直接控制的经济成分统统消灭掉;否定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的作用,用行政命令甚至暴力手段管理经济,把一切经济活动置于指令性计划之下。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革命的第一阶段”具体指什么历史事件?指出这一事件的性质?在第一阶段向第二阶段过渡时列宁主张采取什么方式,最终何种方式夺取政权?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提及的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根据材料二,指出新经济政策的特点和意义。

(3)根据材料三,归纳“斯大林模式”在经济方面的特点。二战后苏联对经济体制进行了改革,改革失败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详细信息
72. 难度:简单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坚信,在当前的危机时期,你们也会再一次对领导表示支持……我们的首要任务是给人民工作,这项任务部分地可以由政府直接招雇,像战时紧急状况那样,通过雇用这些人员来完成急需的工程……

——罗斯福总统首次就职演说(1933年3月4日)

材料二  1930年5月,美国约有75种农产品和925种工业品提高了关税率。法国对进口美国小汽车增税60%。英国对棉纱和棉织品征收50%的重税。1932年,德国对许多进口商品征收100%的关税。1931年9月,英国率先放弃金本位,禁止黄金出口,实行英镑贬值。1933年,美国也放弃金本位,禁止黄金出口,美元贬值50%。日本在货币战的世界竞争中,实力远不及英美,除采用日元贬值等手段外,还通过剥削比其他资本主义国家廉价的多的国内劳动力,以低价在亚洲市场上倾销商品。为此,英国提出废弃《英日通商条约》和在全世界范围内抵制日货的动议。日本在倾销政策遭到抵制的情况下,国内法西斯势力疯狂叫嚣:“以军事力量确保东洋市场”。

——摘编自方连庆《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材料三  国会于1938年2月通过了一项新的《农业调整法》,此法规定棉花、小麦、玉米、烟叶、大米等5种主要作物的生产者规定生产定额,并对那些耕种定额土地而又遵守土壤保持方法的农民给予补贴。为防止生产过剩,价格猛跌,政府还给予贷款,以便农民将准备出售的农产品暂时贮存,以待善价。

请回答:

——刘绪贻《罗斯福“新政”的农业政策》

(1)材料一中“当前的危机”指什么?结合所学指出,罗斯福新政的特点和实质。

(2)据材料二,概括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应对“大危机”的措施,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对世界的影响。

(3)据材料三归纳罗斯福新政时期农业政策调整的内容

 

 

详细信息
73. 难度:简单

随着二战的结束美苏之间战时同盟关系破裂,世界政治格局随着不同力量的崛起发生着改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美国驻苏大使馆代办凯南向美国政府提交了8000字的“长电报”。电文中认为,克里姆林宫对世界事务的认知根源于苏联传统的不安全感。为了求得安全,他们从未考虑与对手达成妥协,而是要将对手置于死地。凯南还将苏联描绘为一个专制传统早已与意识形态强制相整合的国家,因而它认为外部世界是敌对的。美国必须把对付苏联放在美国对外政策的首位。

——摘编自周建明《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的基本逻辑》等

材料二  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说:“在经济领导的问题上,他们在全世界同我们竞争得非常激烈……同我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相比,美国遇到了我们甚至连做梦也没有想到的那种挑战”。

材料三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两极格局解体,世界向多极化发展。中国不但经受住严峻的考验,而且始终抓住发展经济、社会进步的根本不动摇,中国已成为在世界事务中具有广泛影响的世界性大国。

请回答: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长电报”中提到的美苏已由战时盟友变为“对手”这一变化产生的原因。

(2)据材料二,概括尼克松所处时代美国遇到的那种挑战来自于哪些力量的崛起。这些力量的崛起对世界格局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两极格局结束后,当今国际格局的特点是什么?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