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国家与社会革命》中记述了一个重大的历史事件:1917年,当坏天气恶化了对城市的食品供应时,彼得格勒的工人和士兵则自下而上地推翻了垂死的专制王权。这一事件是 A. 二月革命 B. 发表《四月提纲》 C. 七月流血事件 D. 攻占冬宫
|
2. 难度:简单 | |
尼古拉梁赞诺夫斯基在《俄罗斯史》中写道:“1917年布尔什维克的胜利与列宁的活动分不开。列宁在他的《四月提纲》中采取了极端不妥协的立场。”这个“极端不妥协的立场”是指 A. 宣布要以暴力方式夺权 B. 提出进行社会主义革命 C. 宣布退出帝国主义战争 D. 提出消灭封建土地制度
|
3. 难度:中等 | |
下图是一组反映20世纪初期中、俄两国社会变革的图片,这两个事件都 新军攻占武昌工人赤卫队攻打冬宫 A. 都推翻了专制王朝 B. 都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C. 都改变了社会性质 D. 都掀起了国内革命浪潮
|
4. 难度:中等 | |
有学者认为,新中国成立初期形成的这一制度,主要体现一种精英参政,区别于自下而上选举基础之上的广泛的公民参政,它是对中国政体(中国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一种补充体制。这一制度是 A. 村民自治制度 B. 政治协商制度 C.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5. 难度:简单 | |
“这种制度,从根本上克服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两党制或多党制互相攻讦、互相倾轧的弊病,能够保证集中领导与广泛民主、充满活力与富有效率的有机统一。我们要继续坚持和完善这个制度……”“这个制度”是指中国的 A.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 民主集中制 D.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
6. 难度:简单 | |
1953 年6 月24 日《人民日报》报道:当选的代表李长凤老大娘笑着说话了,“ 旧社会妇女在街上说话都不行,哪有妇女的选举权。……今后大家有什么意见告诉我,我一定给大家带上去。”该新闻报道说明当时 ( ) A. 人民民主原则得到落实 B. 人民代表大会制建立 C. 政治协商制度覆盖面广 D. 民主政治建设法制化
|
7. 难度:中等 | |
1954年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有以下部分条款:“三、协助国家机关,推动社会力量,实现国家关于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建设计划。四、密切联系群众,向有关国家机关反映群众的意见和提出建议。”从上述材料中可以看出: A. 政协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B. 政治协商制度初步建立 C. 政协成为各党派的联合执政机构 D. 政协作为统一战线组织而继续存在
|
8. 难度:简单 | |
下图是2015年是西藏自治区成立五十周年纪念图标,对西藏自治区成立解读正确的是 ①1965年成立西藏自治区 ②自治区政府有权对本民族事务实行自治 ③藏民族在自治区内享有高度自治权 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现了民族平等,促进了民族团结 A. ①②③ B. ①② C. ①②④ D. ①③
|
9. 难度:中等 | |
2018年3月1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这次宪法修改把党的十九大确定的重大理论观点和重大方针政策,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载入国家根本法,体现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新成就、新经验、新要求。可见,我国宪法修订具有 A. 革命性 B. 和平性 C. 曲折性 D. 时代性
|
10. 难度:中等 | |
小明査阅了以下材料: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据此推测,小明研究的最有可能是 A. 新时期民主与法制建设成就 B. 建国初期民主与法制建设 C. 建国以来宪法发展历程 D. 近代中国民主革命历程
|
11. 难度:中等 | |
1988年1月19日,由台湾老兵组成的第一个台湾返乡探亲团抵达北京,准备先赴陕西拜谒黄帝陵,然后到卢沟桥举行向海峡两岸抗日死难同胞致敬典礼等集体活动。台湾老兵能够成行的因素是 A. 汪辜会谈的成功举行 B. 九二共识的达成 C. 台湾当局政策的调整 D. 三通的正式实现
|
12. 难度:中等 | |
下图反映的是2019年1月2日上午10时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大会。《告台湾同胞书》的发表 A. 正式提出“一国两制”构想 B. 打破了两岸之间的隔绝状态 C. 宣布采取和平方式统一中国 D. 表明两岸达成了“九二共识”
|
13. 难度:简单 | |
观察下面漫画,其反映的突出主题是
A. “一国两制”获得成功应用 B. 国际反华势力支持“台独” C. 解决台湾问题已经迫在眉睫 D. 讽刺“台独”势力自不量力漫画“徒劳”
|
14. 难度:简单 | |
有学者认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引领国际新秩序的明灯。这一说法主要依据是它 A. 维护了中国的独立和主权 B. 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C. 消除了世界各国的矛盾 D. 超越了意识形态的界限
|
15. 难度:中等 | |
中国在与西方国家建交问题上有一个国际上前所未有的新创举,与英、荷等西方国家形成了“半外交关系”,这具体表现在双方同意互派代办而非大使。这项创举在我国建国之初有助于 A. 改变半殖民地地位 B. 建立平等的外交关系 C. 冲破美国的敌视中国和外交孤立政策 D. 实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方针
|
16. 难度:简单 | |
历史学家牛军认为,新的对外政策的出发点是维护中国的国家安全,其特点是通过在周边地区建立集体和平秩序和扩大和平地区,争取在中国与美国等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形成安全缓冲地带。下列内容符合“新的对外政策”意图的是 A.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 B. 提出并实施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 1971年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D. 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
17. 难度:中等 | |
1970年美国总统外交政策咨文有这样一段话:“我们预备与北京建立对话。我们不能接受其意识形态观点,或者共产主义中国必然在亚洲施展霸权的理念。但是我们也不希望对中国施加一种国际立场,否定了它的合法国家利益。”这反映出美国对华政策的新动向是: A. 强调中美社会意识形态的差异 B. 中美关系开始走上正常化道路 C. 美国愿意与中国改善外交关系 D. 美国采取遏制中国的外交政策
|
18. 难度:困难 | |
帕尔默在《现代世界史》中说:“尼克松和基辛格的政策来源于对全球局势的重新评估。与1945时只有两个超级大国的两极格局不同,如今兴起了其他的权力中心……在一次未经宣布的行动中,经过细致的秘密准备,曾经以反共为其政治生涯基础的尼克松采取了戏剧性的步骤。”据此判断,该步骤最有可能是 A. 不再遏制苏联的扩张 B. 支持中国重返联合国 C. 前往北京会见毛泽东 D. 改善中美关系并建交
|
19. 难度:中等 | |
20世纪70年代,中国之所以能够摆脱某些大国的孤立,有效地遏制和对付苏联,部分原因就是在意识形态上冲破了与西方交往的障碍,抛弃了非敌即友的陈腐观念。但是,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却认为中国是在“向快要淹死的尼克松扔救生圈”。这表明20世纪70年代的中国 A. 摆脱了苏联的威胁 B. 延续意识形态外交 C. 拯救了美国的衰落 D. 奉行国家利益至上
|
20. 难度:简单 | |
1946年1月,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写给国务卿贝尔纳斯的信中说:“我认为我们不应该再作任何妥协。我们应该坚持完全控制日本和太平洋……我已厌倦于笼络苏联人。”这表明 A. 美苏“冷战”从此开始 B. 二战后美苏两国矛盾加剧 C. 两极对峙格局正式形成 D. 美国公开放弃同苏联合作
|
21. 难度:简单 | |
欧洲如果政治、经济、社会崩溃,对美国经济的影响也将是灾难性的,过剩产品将失去市场,失业、经济萧条以及由于欧洲欠美国大量战债而造成美国预算严重不平衡也会接踵而至。为此,美国 A. 提出杜鲁门主义 B. 实行马歇尔计划 C. 建立“北约” D. 制造两个德国
|
22. 难度:中等 | |
“这是冷战中最富有戏剧性的事件,它将两个大国最大限度地拖到了核战争的边缘,因此它成为人们推断两个大国的对抗究竟达到何种程度的界石,同时也告诉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样的行动来防止核战争。”材料反映的事件是 A. 华约建立 B. 朝鲜战争 C. 越南战争 D. 古巴导弹危机
|
23. 难度:简单 | |
何春超在《国际关系史》中指出:“进入(20世纪)70年代……西欧六国和日本外交上的独立自主倾向日益发展,美国再也不能像战后初期和50年代那样,在西方阵营颐指气使,发号施令。” 这说明( ) A. 美国的世界霸主地位即将被取代 B. 雅尔塔体系即将瓦解 C. 在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不利地位 D. 世界正朝多极化方向发展
|
24. 难度:中等 | |
(2008江苏卷,历史,20)1946年,美国前总统发表声明:“目前,只有我们能够把自己的政策强加给世界。”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发明声明:“美国决心用一种新的彬彬有礼的态度来很好地倾听北约伙伴的意见。”美国态度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美国实力衰弱,寻求欧洲支持 B.古巴导弹危机爆发,美国寻求欧洲帮助 C.美欧关系恶化,美国力图缓和 D.欧洲共同体建立,美国重视欧洲地位
|
25. 难度:中等 | |
特朗普就任总统以来推行“美国优先”的理念,包含以下几个相互关联的观点:一是“美国优先”是衡量一切政策是否必要的唯一标准;二是对现行的国际协定,只要是认定对美国不利,都必须退出,无论该协定多么重要。其理念主要表明特朗普: A. 掩盖其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倾向 B. 追求利益却不愿承担相应责任 C. 建立美国主导的价值观和秩序 D. 企图避开联合国追求单边主义
|
26. 难度:中等 | |
在决定把1973年定为“欧洲年”的时候,美国前总统尼克松说:“美国同新欧洲的关系非改变不可”,“要建立一个比较完善、可以维持的伙伴关系,从而共同合作。”尼克松这段话反映出 A. 西欧在二战后普遍衰落,美国加紧对其控制 B. 西欧与苏联关系改善,动摇了北约组织 C. 欧共体成立并壮大,迫使美国调整对外政策 D. 苏联东欧剧变,美国有机可乘
|
27. 难度:简单 | |
俄罗斯学者说:“在长达10年的时间里人类已从两个国家集团的对抗转向本质上的另一种对抗——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美国和所有其他人的对抗。而且,越是在文化和经济发展上离美国越远的社会,这种对抗就越尖锐,其采取的方式越是残酷和无情”。此观点认为美国 A. 面临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冲击 B. 遭受国际恐怖主义活动的严重威胁 C. 面临欧洲联盟成立后竞争的压力 D. 建立单极世界的目标不利于世界和平
|
28. 难度:困难 | |
“历史发展的逻辑可能是极具讽刺意味的:一方面,美国无法放弃借助苏联解体的历史契机图谋世界霸权的野心;另一方面,美国越是想称霸,越是无法实现称霸的梦想,美国称霸的结果只会加速与其他世界强国实现世界权力均衡的进程。”该材料表明 A. 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 B. 美国放弃霸权政策奉行单边主义 C. 两极格局结束单极世界形成 D. 美国与世界各强国之间势均力敌
|
29. 难度:简单 | |
1953年2月,中央的一份文件指出:“要使国家得到比现在多得多的商品粮及其他工业原料,同时也能提高农民的购买力,使国家的工业品得到广大的市场,就必须提倡‘组织起来’。”在这里,“组织起来”指的是 A. 建立农业合作社 B. 实行计划经济 C. 推行公私合营 D. 开展生产互助
|
30. 难度:中等 | |
1949年中国的农业总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比重高达70%,到1957年时其比重降为43.3%;而同时期重工业总产值由新中国成立初期的7.9%上升到25.5%。这一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 土地改革 B. “—五”计划 C. 三大改造 D. 改革开放
|
31. 难度:简单 | |
1917年列宁发表《四月提纲》,明确提出“不给临时政府以任何支持”的口号,争取以革命方式夺权。
|
32. 难度:中等 | |
改革开放后,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取得巨大成功。下列属于改革开放后的民主政治建设新举措的是民族区域自治成为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
33. 难度:简单 | |
台湾自蔡英文当局上台以来,拒不承认“九二共识”,造成两岸关系严重倒退。“九二共识”是两岸关系的“定海神针”,其核心是一国两制。
|
34. 难度:简单 | |
1972年尼克松总统访华,《中美联合公报》的签署,意味着两国结束20多年对抗,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
35. 难度:简单 | |
20世纪90年代,有人在评论国际时局时说“当今世界,巨人林立,日本是独脚的巨人,俄罗斯是生病的巨人,欧洲是缺乏凝聚力的巨人,美国是萎缩的巨人,中国是潜在的巨人。”这说明世界多极化格局形成。
|
36. 难度:中等 | |
新中国成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法制建设翻开新的篇章。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究竟是一个党好,还是几个党好?现在看来,恐怕是几个党好。……共产党可以监督民主党派,民主党派也可以监督共产党。为什么要让民主党派监督共产党呢?这是因为一个党同一个人一样,耳边很需要听到不同的声音。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 (1)上述材料反映新中国初期哪个民主政治制度?该制度初步建立的标志是什么会议召开?1954年前后该制度的职能发生什么转变?该制度进入新阶段的标志是中共提出的什么方针? 材料二第一章总纲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 ——摘自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根本的政治制度,该制度形成于哪一年,其标志是什么会议召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体现的原则和性质分别是什么? 材料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是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 (3)这一制度实行的目的何在?有何重大意义?
|
37. 难度:中等 |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的原则,为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拥护国际的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间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战争政策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材料二 材料三以“小球转动大球”而作为“破冰之旅”载入新中国外交史册的“乒乓外交”曾经备受瞩目。对此事件周恩来总理引用《论语》中“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表达中国政府心情,并开心地说:“现在,门打开了 ——《环球时报》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初期实行的外交方针和政策。 (2)材料二中图一、图二分别反映了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参加的哪两次国际会议?在图二的会议上周恩来总理提出了什么方针促进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3)结合20世纪70年代中国的外交成就,指出“门打开”后“有朋自远方来”的具体表现。 (4)综合上述材料,归纳影响国家外交活动的主要因素。
|
38. 难度:简单 | |
国家领导人习近平曾在一次外事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说,当今世界是一个变革的世界,是一个新机遇层出不穷的世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二战结束后,美苏为什么从盟友转变为对手?美苏之间的激烈角逐,形成了什么格局,从而取代了长期以来的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政治格局? (2)20世纪六七十年代,哪些新兴力量的崛起,日益冲击着战后初期形成的世界格局?这一时期世界格局发生怎样的变化 (3)20世纪末,世界政治格局又发生怎样的剧变?其原因是什么? (4)综上所述,你认为导致世界政治格局发生剧烈变动的根源是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