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简单 | |
标志着我国精耕细作传统农业在唐代发展到一个新水平的是 A. B. C. D.
|
2. 难度:中等 | |
《诗经》中描述的“雨我公田,遂及我私”的现象直接表现了西周时期 A.宗法制崩溃 B.井田制盛行 C.礼乐制遭到破坏 D.分封制瓦解
|
3. 难度:简单 | |
(题文)中国秦朝因长城和兵马俑而名满世界,这些举世闻名的工程得以完成的基本条件是 A. 繁多的赋税 B. 沉重的徭役 C. 苛刻的兵役 D. 土地兼并
|
4. 难度:中等 | |
“绢帛绫绸叠满箱,将来裁剪做衣裳。公婆身上齐完备,剩下方才做与郎。”明邝璠的《剪制》诗句反映民间手工产品主要用于 A. 出售赢利 B. 自我消费 C. 向政府交纳赋税 D. 捐赠礼品
|
5. 难度:中等 | |
苏州宋锦色泽华丽,图案精致,质地坚柔,被赋予中国“锦乡之冠”的美誉。宋锦最有可能生产于 A. 民营手工业 B. 家庭手工业 C. 官营手工业 D. 工场手工业
|
6. 难度:中等 | |
考古发现是历史研究的重要依据。在下列出土文物中,可以推断中国丝织技术出现的最早时间的文物是 A. 记载祭祀蚕神内容的甲骨 B. 浙江钱山漾新石器时代遗存中的绢片和丝带 C. 出土的商代遗物中的玉蚕 D. 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素纱禅衣
|
7. 难度:中等 | |
某课题小组在研究“古代商业发展”课题过程中,整理出下列相关信息,正确的是( ) A.秦代推行“重商主义” B.汉代出现最早商帮 C.唐代出现资本主义 D.宋代出现最早纸币“交子”
|
8. 难度:简单 | |
晋商曾自豪的说:“凡有麻雀能飞到的地方,都有山西商人”这一商人群体活跃于 A. 春秋战国 B. 秦汉 C. 隋唐 D. 明清
|
9. 难度:简单 | |
如图所示的“长安市长”在当时的主要职责应是管理
A. 行政 B. 军政 C. 司法 D. 贸易
|
10. 难度:中等 | |
明清时期,农民人身依附关系松弛,农业商品化程度加深,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缓慢发展。这些现象的出现表明 A. 小农经济已经解体 B. 出现了向工业文明演进的趋向 C. 经济结构发生了彻底变化 D. 重农抑商政策已破产
|
11. 难度:中等 | |
《汉书·食货志》记载:“今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尊农夫,农夫已贫贱矣;故俗人之所贵,主人之所贱也;吏之所卑,法之所尊也。”这表明 A. 朝廷重农,百姓抑商 B. 上至朝廷下至百姓皆重农抑商 C. 百姓皆重商轻农 D. 重农抑商政策出现上下相背离倾向
|
12. 难度:简单 | |
有学者论:“政治权力型经济在中国历史上表现得最为突出,最为典型。”这种经济形式在古代中国的表现有 ①盐铁官营制度 ②早市夜市出现 ③商人群体形成 ④重农抑商政策 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
13. 难度:简单 | ||||||||||||||||
下面是鸦片战争前后中国土特产品出口统计表。对该表的理解正确的有
①农副产品日趋商品化 ②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③近代民族工业兴起 ④对外贸易出现顺差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
14. 难度:中等 | |
下图反映了19世纪60—80年代中国棉布、棉纱进口的变化,能够对这一变化作出合理解释的是 棉布进口 棉纱进口 A. 民族工业的产生与发展 B. 列强暂时放松经济侵略 C. 自然经济的顽强抵抗 D. 中国沦为世界市场的附庸
|
15. 难度:简单 | |
鸦片战争后,中国传统经济结构逐渐发生变化。这种变化最早出现在 A. 东南沿海地区 B. 长江中游地区 C. 华北地区 D. 东北地区
|
16. 难度:中等 | |
“1914年2月,农工商部公布了《维持工厂办法大纲七条》,规定糖类、棉毛织物等数十种制造厂家,均在维持之列……此后,农工商部多次发出训令,要求所有公共机关的日用消耗品一律专购国货。”从中可获取的准确信息包括 ①北洋政府倡导使用国货 ②当时民族工业发展的环境相对宽松 ③中国首次出现了抵制洋货的运动 ④政府实行了有利于民族经济发展的政策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
17. 难度:简单 | |
广告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反映历史:“大国耻,用人民的血来洗,小国耻,用五洲固本皂来洗。”“国货运动”在当时号称“文明排外”,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A. 促进民族工业的发展 B. 盲目排外,影响了学习外国 C. 引起了外国武力干涉 D. 强化了民众的极端民族主义
|
18. 难度:中等 | |
张謇曾说:“我们儒家,有一句扼要而不可动摇的名言‘天地之大德曰生’。这句话的解释,就是说一切政治及学问最低的期望,要使得大多数的老百姓,都能得到最低水平线上的生活。”因此,他把自己创办的纱厂命名为“大生”。从这个角度看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A. 发展民族工业,救亡图存 B. 应大力发展重工业 C. 以轻工业为主,注重民生 D. 以“自强”“求富”为旗号
|
19. 难度:中等 | |
19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不少民族企业在内地创办,却在香港注册,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A. 外国资本主义的压迫 B. 香港政策自由 C. 本国封建势力的压迫 D. 民族工业实力强大
|
20. 难度:中等 | |||||||||||
观察下列“外国在华产业资本控制中国主要产品比重(1936年统计)”表,材料表明
A. 清朝政府完全放弃了中国工业化的主导权 B. 民族资本企业沦为西方殖民主义的附庸 C. 外国资本控制了近代中国重工业的主导权 D. 西方列强完全控制了中国的重工业资源
|
21. 难度:简单 | |
下面为外国资本、官僚资本和民族资本在中国产业资本总额中所占比例统计图。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民族资本主义独立快速发展 B. 官僚资本发展受阻,趋向破产 C. 民族资本一直受到挤压 D. 三种资本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
22. 难度:中等 |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孟子对于农商一列平视,从无重农抑商之主张。……孟子以前之政治家……亦从无重农抑商之主张。有此主张并实行此政策者,实自商鞅始。自此视农为“本富”,商为“末富”,所谓“崇本抑末”之思想,渐成为中国流行的经济思想。 ——李剑农《中国古代经济史稿》 材料二 随着西汉社会经济的发展,商人势力逐渐膨胀……严重影响中央财政收入。公元前119年,汉武帝令“初算缗钱”,向工商业主、高利贷者征收资产税,并处罚隐瞒资产或申报不实者。后又下令“告缗”,鼓励民众告发不如实申报的商人,结果“商贾中家以上大率破”。 ——邱树森、陈振江《新编中国通史》 材料三 (宋)太宗淳化二年诏曰:“关市之租,其来旧矣……征算之条,当从宽简。宜令诸路转运使……市征所算之名品,共参酌裁减,以利细民。”又诏“除商旅货币外,其贩夫贩妇细碎交易,并不得收其算”。宋代的“州郡财计,除民租之外,全靠商税”。 ——马端临《文献通考》等 (1)指出材料一中孟子和商鞅对“农商”的态度。商鞅持此主张是基于什么认识?有何具体背景? (2)指出材料二中汉武帝采取的措施及其目的。为实现这一目的,汉武帝还有哪些举措? (3)根据材料三,指出宋代商业政策的变化。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古代政府调整商业政策的认识
|
23. 难度:简单 |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禾丰造纸厂是我国最早的民族造纸企业之一。1923年,褚辅成与友人筹资36万元,在嘉兴南湖畔创办,主要生产黄纸板卷筒,这是嘉兴市区最早的机器工业。但是,日商凭借免税权利压价倾销,黄纸板价格暴跌。禾丰厂大量积压,到1927年底,负债达60万元,不得已宣告破产停业。 材料二 后来,褚辅成将禾丰厂卖给了上海商界人士竺梅先、金润庠。在此基础上,筹设民丰造纸股份有限公司,褚辅成被推选为理事。1932年,民丰联合当时国内5家纸板厂,组成中国纸板同业联合会,共同抵制日货。 材料三 1937年11月民丰被日本侵华部队占领,而后又被日本“三岛制纸株式会社”强占。抗战胜利后,民丰从日本侵略者手中接收过来,但一直奄奄一息:1948年,民丰账面资金一度膨胀到480亿元,却到了崩溃与破产的边缘。 材料四 同年(1948年)3月,褚辅成在上海病逝。他在遗嘱中说道:“余早读儒书,志存报国,五十年来,无敢间息。所憾国家多故,外患迭乘……非真正民主,实施宪法,无以救国。所期爱国之士,至诚团结,共图国是,永奠邦基……”褚辅成带着未竟的心愿,抱憾而去。 ——以上均摘编自2001年6月21日《浙江日报》 (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三,概括禾丰厂、民丰厂发展陷于困境的相同原因。 (2)材料二中,1932年民丰等企业的活动体现了民族企业家什么样的可贵精神? (3)材料三中,民丰账面资金膨胀,但是企业却濒于破产。你认为是什么因素造成了这种奇怪的经营状况? (4)通过以上四则材料中褚辅成一生的实业经历,你对我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命运有何认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