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简单 | |
中国史前社会经历过一个集体生产、平均分配的农耕聚落阶段,能反映这种情况的是 A. 姜寨遗址 B. 炎黄传说 C. 二里头遗址 D. 尧舜禹传说
|
2. 难度:中等 | |
西周时期有“刑不上大夫”的原则,那么对大夫的行为具有约束作用的是 A. 禅让制 B. 礼乐制 C. 九品中正制 D. 察举制
|
3. 难度:简单 | |
“汉兴,扫除繁苛,与民休息。……五六十载之间,至于移风易俗,黎民醇厚,周云成康,汉言文景,美矣!”此段文献描述的是 A. 文景之治 B. 光武中兴 C. 贞观之治 D. 开元盛世
|
4. 难度:简单 | |
在我国封建社会中丞相被称为“百官之长”,丞相一职的设立和废除分别是在 A. 秦朝隋朝 B. 秦朝唐朝 C. 秦朝宋朝 D. 秦朝明朝
|
5. 难度:中等 | |
《汉书·地理志》载:“秦遂并兼四海,以为周制微弱,终为诸侯所丧,故不立尺土之封,分天下为郡县。”材料中的“周制”是指 A. 郡县制 B. 分封制 C. 王位世袭制 D. 行省制
|
6. 难度:简单 | |
唐朝《步辇图》反映了唐朝与哪个民族的关系? A. 吐蕃 B. 蒙古 C. 匈奴 D. 突厥
|
7. 难度:简单 | |
汉武帝时,“周行郡国,省察治状,黜陟能否,断治冤狱……”官员的身份 A. 丞相 B. 郡守 C. 御史 D. 刺史
|
8. 难度:简单 | |
主张“威势之可以禁暴,而德厚之不足以止乱”和“有无相生,难以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的思想家分别是 A. 韩非子孔子 B. 韩非子老子 C. 孔子老子 D. 老子庄子
|
9. 难度:简单 | |
卢沟桥事变后不久,日本侵略者故伎重演,在侵略华北的同时,把战火烧到华东地区,国守军坚决予以反击,爆发了 A.淞沪会战 B.太原会战 C.徐州会战 D.武汉会战
|
10. 难度:简单 | |
“研究中国古代边疆史,不能不研究汉武帝。”汉武帝在巩固边疆方面的贡献是 A. 修筑长城,抵御匈奴侵袭 B. 反击匈奴,夺取河套和河西走廊 C. 设宣政院加强对西藏管辖 D. 设置伊犁将军控制天山南北地区
|
11. 难度:简单 | |
“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演变成通经致用,成为古代学者的普遍追求始于 A. 西周时期 B. 春秋时期 C. 西汉初年 D. 西汉中期
|
12. 难度:中等 | |
某朝官员王锷通过贿赂企图兼任宰相。皇帝同意了其请求,并下诏“锷可兼宰相”。时任给事中的李藩行使职权,驳回诏书。由此推断,给事中隶属于 A. 唐朝门下省 B. 宋朝枢密院 C. 明朝锦衣卫 D. 清朝军机处
|
13. 难度:简单 | |
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中共 A. 六大 B. 七大 C. 八大 D. 九大
|
14. 难度:简单 | |
年号是中国古代常用的纪年方式。它可以用来指称皇帝,如道光皇帝;也可以用来表示历史事件,如开元盛世。下列选项符合后一种用法的是 A. 文景之治 B. 光武中兴 C. 绍兴和议 D. 辛亥革命
|
15. 难度:简单 | |
下列以洛阳为都城的朝代是 A. 西周 B. 西汉 C. 北魏 D. 隋朝
|
16. 难度:简单 | |
1945年5月8日,美国驻苏联参赞凯南说:“人们在吹呼跳跃……,他们以为战争结束了,而战争才刚刚开始。”这里的两个“战争”分别指 A. 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 B.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东战争 C. 第二次世界大战,科索沃战争 D. 第二次世界大战,美苏“冷战”
|
17. 难度:简单 | |
与“专任刑法而欲以致治”这一主张较为契合的学派是 A. 道家 B. 儒家 C. 墨家 D. 法家
|
18. 难度:中等 | |
下列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按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 ①②③ B. ②①③ C. ③①② D. ③②①
|
19. 难度:中等 | |
中国象棋中“楚河汉界”的来历与历史上的“楚汉之争”(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相关。这场战争发生于 A. 公元前2世纪早期 B. 公元前2世纪晚期 C. 公元前3世纪早期 D. 公元前3世纪晚期
|
20. 难度:中等 | |
下列政权若按照建立的时序排列,正确的是 A. 东周——北周——后周 B. 西周——北周——东周 C. 后周——西周——北周 D. 北周——后周——西周
|
21. 难度:简单 | |
“7世纪的初唐,是中国专制时代历史上最为灿烂光辉的一页。”此语可以评价 A. 文景之治 B. 光武中兴 C. 贞观之治 D. 开元盛世
|
22. 难度:简单 | |
孔子生活的时代,中华文明的主要特征是 A. 封邦建国、制礼作乐 B. 社会变革、百家争鸣 C. 帝国分裂、民族交融 D. 帝国鼎盛、开放包容
|
23. 难度:简单 | |
英国小说家伊弗莱明从1955年创作了14部007系列小说,小说中的“反面角色”,不是来自苏联、东德,便是来自中国。由此推知其作品所依托的时代背景是 A. 第一次世界大战 B. 波黑战争 C. 第二次世界大战 D. 两极格局
|
24. 难度:简单 | |
促使下图中B-C阶段西欧经济高速发展的主要措施是 A. 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 B. 欧洲共同体成立 C. 签署《欧洲联盟条约》 D. 启用欧元
|
25. 难度:中等 | |
《国语》讲“祀,国之大节”。有学者认为,青铜器在商周时期被视为“政治的权力。”可推断,商周时期青铜器主要用作 A. 农用工具 B. 祭祀礼器 C. 食具 D. 货币
|
26. 难度:中等 | |
公元前8世纪到公元前3世纪后期,被称为人的发现和觉醒的时代。在西方,这个时代被称为轴心时代,在中国,人们将它称之为 A. 百家争鸣 B. 帝制时期 C. 理性时代 D. 停滞时期
|
27. 难度:简单 | |
历史文献中经常出现“西方列强”、“东方国家”和“南北对话”等涉及方位的概念,它包含有深刻的政治、经济内涵。如,二战后“西方”的概念其内涵是 A. 西欧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B. 大西洋两岸的欧美国家 C. 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 D. 欧洲与美洲的所有国家
|
28. 难度:中等 | |
“西欧国家希望通过建立一个经济共同体,来振兴经济并降低未来战争的可能性。”这表明欧洲共同体建立的目的是 A. 谋求安全和发展 B. 遏制共产主义 C. 同美苏国家对抗 D. 意欲独霸欧洲
|
29. 难度:简单 | |
美国历史学家杰里·本特利指出:当1945年同盟国击败轴心国,摧毁德意志帝国和日本帝国时,随着另一场战争的开始,世界不得不重建。下列选项最符合文中“世界重建”的是 A. 雅尔塔体制/布雷顿森林体系 B. 欧洲联盟/欧元 C. 不结盟运动/亚非会议 D. 冷战/北约
|
30. 难度:中等 | |
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相比,雅尔塔体系最大的进步体现在 A. 主张不同社会制度国家的合作共处 B. 消除了国际间矛盾导致战争的隐患 C. 建立了公平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 D. 中止了主宰世界的强权政治旧惯例
|
31. 难度:简单 | |
有人认为,二战后初期美国的“疆域”覆盖全球。这里的“疆域”是指 A. 军事霸权 B. 政治盟友 C. 货币体系 D. 价值观念
|
32. 难度:简单 | |
“冷战”正式开始的标志是 A. 丘吉尔富尔敦演说 B. “杜鲁门主义”提出 C. 马歇尔计划实施 D. 柏林危机爆发
|
33. 难度:简单 | |
利用‘冷战’的阴影,把‘遏制’共产主义的计划与制造商、出口商的热情融为一体”。这里的“它”是指 A. 马歇尔计划 B. 布雷顿森林体系 C. 关贸总协定 D.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
34. 难度:简单 | |
世界大战后的一份报告称:“如果我们有意去保护欧洲、防范共产主义,我们必须坚持下去。我相信,为了民主制度的未来,我们必须留在这座城市,除非我们被迫离开”。“这座城市”最可能是 A. 巴黎 B. 伦敦 C. 柏林 D. 纽约
|
35. 难度:简单 | |
曾经广泛游历,采集民间传说,考察风土人情,写成《历史》一书,并享有“史学之父”之美誉的是 A. 亚里斯多德 B. 希罗多德 C. 修昔底德 D. 李维
|
36. 难度:简单 | |
穆罕穆德创建的伊斯兰教最终战胜了麦加的偶像崇拜,其根本原因是 A. 穆罕穆德坚持不懈的传教 B. 穆罕穆德对麦蒂那人的强大支持 C. 适应了麦加贵族加强部族统治的需要 D. 适应了阿拉伯社会要求统一的需要
|
37. 难度:简单 | |
世界三大宗教,产生的共同区域是 A. 都诞生于亚洲地区 B. 都诞生于欧洲地区 C. 都诞生于美洲地区 D. 都诞生于非洲地区
|
38. 难度:简单 | |
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说:“如果当时火星上有一位观察者,在观察约1500年前后的世界,那么,给他印象更深的将是伊斯兰世界而不是基督教世界。”其中,“伊斯兰世界”是指 A. 波斯帝国 B. 奥斯曼帝国 C. 蒙古帝国 D. 阿拉伯帝国
|
39. 难度:简单 | |
十世纪时,一位阿拉伯学者到西欧去考察,他对于西欧的感观,最可能是: A. 对西欧落后和民俗鄙陋大加批评 B. 对统一西欧的强大政权印象深刻 C. 对西欧经济和城市的繁荣赞赏不已 D. 对西欧的大学林立感到惊讶不止
|
40. 难度:简单 | |
“男人在田间劳动,女人操持家务;大家一起去教堂做弥撒,听牧师布道,做晚祷;享用一日三餐或领主为酬劳农奴的收割而提供的丰盛晚宴”。这一田园风光常见于 A. 雅典城邦 B. 罗马帝国 C. 阿拉伯帝国 D. 中世纪西欧
|
41. 难度:简单 | |
《三字经》中有这样一句话:“夏传子,家天下,四百载。”以下四项中与“家天下”有关的是: A. 大同之世 B. 传贤不传子 C. 禅让制 D. 世袭制
|
42. 难度:简单 | |
1949年初,苏联外交部长在联合国大会上发表声明:“美国现在正以经济方式向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渗透,因此,我们不得不采取必要的措施对其回击,以巩固我们的社会主义阵营”。苏联“回击”的措施是 A. 实施马歇尔计划 B. 实施莫洛托夫计划 C. 北约组织 D. 建立华沙条约组织
|
43. 难度:简单 | |
某论文的中心词主要有“欧洲共同体的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和“苏联解体”。此论文研究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A. 世界格局多极化的趋势 B. 美国霸权地位的崩溃 C. 世界政治的多元化趋势 D. 世界多极化格局的形成
|
44. 难度:简单 | |
1951年,“坚冰已经突破,更广泛的欧洲联盟的前景出现在地平线上”是因为 A. 舒曼计划提出 B. 欧洲煤钢共同体建立 C. 欧洲共同体成立 D. 《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签署
|
45. 难度:简单 | |
当今世界一些顶尖科学家预测,由于全球变暖,大约100年后,世界很多地方将被上升的海平面淹没,人类生存面临危机为此,人们所做的努力有 A. 组织“七十七国集团” B. 签订《京都议定书》 C. 大力发展互联网经济 D. 组建世界贸易组织
|
46. 难度:简单 | |
“对于欧洲或北美之一个或数个缔约国之武装攻击,应视为对缔约国全体之攻击,每一缔约国应协助被攻击之一国或数国以恢复并维持北大西洋区域之安全。”上述内容出自 A. 《开罗宣言》 B. 《大西洋宪章》 C. 《联合国宪章》 D. 《北大西洋公约》
|
47. 难度:简单 | |
某区域,1919年协约国决策者曾考虑将它作为防止布尔什维主义的缓冲区;二战后,有11个国家和1亿人口被置于共产党政府的统治之下。以该区域的国家为主体成立的组织是 A. 北约 B. 华约 C. 欧盟 D. 联合国
|
48. 难度:中等 | |
“德意志命运的难解之结,不能用执行双雄(普鲁士和奥地利)并立政策这种温和方式来解开,而只能用剑来斩开。”“国家权力的问题,归根结底,要用刺刀来解决。”材料所说的“问题”解决后的德国版图(示意图)是
A. B. C. D.
|
49. 难度:简单 | |
在下列文学作品中,充满了古代印度历史信息的是 A. 《荷马史诗》和《摩诃婆罗多》 B. 《罗摩衍那》和《摩诃婆罗多》 C. 《罗摩衍那》和《吉尔伽美什》 D. 《伊利亚特》和《一千零一夜》
|
50. 难度:简单 | |
世界古代历史上,对东西方文化交流与传播做过突出贡献的是 A. 埃及人 B. 阿拉伯人 C. 印度人 D. 印第安人
|
51. 难度:中等 | |
“这一法律适用的对象是罗马人与外国人及外国人相互之间的讼争案件,它所调解的社会关系不再是一个共同血缘团体内部的关系,而是不同民族的人之间的关系。”材料中的法律主要是指 A. 《十二铜表法》 B. 公民法 C. 自然法 D. 万民法
|
52. 难度:中等 | |
文化的繁荣往往需要一定的社会条件,在下列各要素中,有利于希腊古典文化繁荣的是 ①发达的海外航运 ②频繁的工商贸易 ③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 ④开放的民主政治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
53. 难度:简单 | |
“虽非最古老的,却是最长命的,是上古时代人类文明的硕果仅存”的文明是 A. 埃及文明 B. 两河文明 C. 中华文明 D. 印度文明
|
54. 难度:简单 | |
20世纪初,历史学家王国维在证明《史记·殷本纪》时总结研究方法说:“吾辈生于今日,幸于纸上之材料外,更得地下之新材料……此二重证据法,唯今日始得为之”。在这里王国维所言“纸上之材料”与“地下之新材料”分别指的是 A. 前人笔记与碑刻史料 B. 古代书籍与竹木简牍 C. 神话传说与出土文物 D. 文献记录与甲骨文字
|
55. 难度:中等 | |
1949年前后的世界 1949年前后,国际形势出现新变化。观察上面的示意图,根据提示完成问题: (1)示意图中,①在1946-1949年国内发生的最重大事件是 。 (2)①原为一个国家,这一时期分裂为两个国家的是示意图中的 和 。(填写标号) ②造成国家分裂的根源是什么? (3)①这一时期主导国际格局的是示意图中的 和 。(填写标号) ②这一时期国际格局是 。
|
56. 难度:简单 | |
中国地方制度
指出上述三幅图片所反映的地方管理制度分别是什么?这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的趋势是怎样的?
|
57. 难度:中等 | |
世界格局之演变 材料一:美国和苏联之间的对峙是为了争夺霸权,每一方都认为对方威胁到己方。西方盟国以条约组织包围了苏联阵营;苏联迂回到西方的背后,培养革命的盟友。 ——(美)非利普尔《世界:一部历史》 材料二:享利基辛格曾注意到:“21世纪的国际体系将至少包括六个主要的强大力量美国、欧洲、中国、日本、俄国,也许还有印度以及大量中等国家和小国。” ——(美)萨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 (1)材料一中学者认为推动美苏对峙加剧的因素有哪些? (2)从材料一、二看,国际格局演变的趋势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造成这种趋势的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