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广东省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学者冯天瑜说:“西周的封邦建国实现了以姬姓为主的贵族阶层、被征服的臣仆、封地土著三种人的结合,突破了(以前)纯粹的血缘组织框架。”对此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A. 分封制强化了血缘宗法关系

B. 分封制扩大了西周疆域领土

C. 分封制保证了周灭商的成功

D. 分封制奠定了地缘政治基础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关于雅典民主政治,苏格拉底说:没有人愿意用抽签的方法去雇用一位舵手和建筑师、吹笛手或其他行业的人,而这类事若出错的话,危害还比在管理国家事务上出错轻得多。这段话

A. 表明雅典人用抽签的方法雇用一些行业的人

B. 实质上揭示了直接民主制度的弊端

C. 认为抽签选举方式的危害小

D. 管理国家事务比抽签雇人容易出错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据史料记载,参与制定1787年美国联邦宪法的55名代表中,有9人是种植园主,有15人是奴隶主,有14人曾任法官,有一半以上的人是律师,有29人受过高等教育。这反映出该宪法的制定体现了

A. 广泛性和公平性

B. 大众性和妥协性

C. 普遍性和代议性

D. 专业性和精英性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中共中央曾致电国民党中央全会,提出“共产党领导的陕甘宁革命根据地的政府改名为中华民国特区政府,红军改名为国民革命军,接受南京中央政府及军事委员会的指导”。中共中央发出此电文的目的是

A. 国共合作推翻北洋军阀统治

B. 团结抗战抵抗日本入侵

C. 以退为进保存革命有生力量

D. 结束内战建设联合政府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陆游在《老学庵笔记》中记载:宋代成都席帽行范氏,自先世贫而未仕则卖白龙丸,一日得官,止不复卖;城北郭氏卖豉亦然,皆不肯为市井商贾或举货营利之事。这种现象

A. 不利于商业的发展    B. 有利于商人地位的提高

C. 打破了坊市的限制    D. 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根据北魏的均田制,大部分国有土地授出后要求受田者年老身死时交还国家再分配,但这种“还”和“受”大多在户内进行。这说明均田制客观上

A. 抑制了土地兼并

B. 加剧了皇权的衰落

C. 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

D. 造成了国有土地的私有化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在中国人口发展史上,到清代乾隆皇帝时,1741年突破1亿,1776年达到2亿,1790年超过3亿。到道光皇帝时的1834年突破了4亿人口,这种人口的大量增长对中国来说

A. 对传统社会形成了巨大的压力

B. 促进了城市化发展

C. 是长期重农抑商政策的结果

D. 是社会生产力高度发达的产物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1908年4月,上海公共租界英商电车公司颁布了乘车守则若干条,其中规定:不准在车辆行驶时上下车、不准头和手伸出车外、不准在车厢内吸烟、不得在车上讲污言秽语、不得在车中吐痰,不得醉酒乘车、不得穿着污秽衣衫上车、传染病患者不得乘车、不得带狗等动物上车等等。该守则

A. 有意贬损中国人道德水准

B. 只适用于租界内的中国人

C. 与中国传统习俗发生抵触

D. 有利于市民公共意识养成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陈云在中共八大上提出,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重要思想,即国家经营和集体经 营是主体,个体经营是补充;计划生产是主体,自由生产是补充;国家市场是主体,自由 市场是补充。陈云的这一认识

 A.突破了我国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模式

B.肯定了过渡时期经济政策的某些做法 

C.促进了我国非公有制经济的迅速发展

D.彻底打破了苏联经济模式对我国束缚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周礼》中的“同姓不婚”被规定于《唐律》中,尽管唐以后的政府在司法实践中不干涉同姓为婚,但直到清代,“同姓不婚”在立法中却始终未能废止。诸如此类立法和司法实践脱离的现象在中国古代社会普遍存在这反映了

A. 唐代以来法律的儒家化

B. 法制理念追求礼法结合

C. 社会进步弱化宗法现念

D. 制度建构经常不拘常规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宋明理学普遍倡导“存理去欲”的修养论,“格物”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齐家平天下”的功名论,其根本出发点是

A. 修身养性,提高个人修养

B. 培养经世致用的人才

C. 规范社会秩序,实现社会和谐

D. 树立理学的统治地位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朱熹认为“礼”是伦理纲常的集中体现,对日常生活中的礼仪做了全面、细致的规定,并且为“建祠堂”、“祭祖先”等旨在巩固伦理纲常的宗族活动制定了行为规范。同时,他还专门从儿童教育方面讲述“爱亲、敬长、隆师、亲友”之道。朱熹这样做旨在

A. 加快儒家伦理的世俗化进程

B. 借伦理纲常维护封建统治

C. 规范宗族和儿童的日常行为

D. 继承宣扬先代的礼乐纲常

 

二、材料分析题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文官制度,产生于政府划分为文武职官和专制主义集权政治确立以后。在漫长的演变和发展过程中,它形成了健全的制度、详密的规范、鲜明的特点。

——张晋藩《中国古代文官制度综论》

中国古代文官制度是在皇权至高无上体系下进行国家活动组织管理的制度设计,这种自上而下、层层相应、运转有序的行政体制在国家管理中发挥独特的功能。

——陈燕青《中国古代文官制度及其现代价值探析》

材料二  1688年光荣革命确立了资产阶级统治和资本主义民主政治。为了克服政治上“政党分赃制”带来的政治混乱和提高官员行政素质,保证政党轮流执政背景下行政工作连续性和稳定性,英国实行了文官制度,逐渐成为英国民主政治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石。在文官制度中,考试制度又是文官制度的核心和支柱,英国文官制度的建立就是以考试制度的建立为开端的。1870年,英国政府颁布枢密院令,规定“凡未经考试并持有合格证书的一律不得从事任何事务性官职”,标志着以考试任职为核心的英国文官制度的正式确立。

——摘自吴湖《英国文官考试制度的演变》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文官制度的主要选拔途径,并分析中国古代文官制度如何“在国家管理中发挥独特的功能”。

(2)依据材料二归纳英国文官制度确立的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

(3)结合上述材料谈谈文官制度对我国目前干部队伍建设的借鉴作用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在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西周的制度发展程度过低,无法更多的满足新兴地主阶级的发展需求。他们力求改变现状。试图获得更多的经济、政治、文化地位。呼唤建立新的社会,从而推动了百家争鸣的产生与发展。

 

——李静、萧洪恩《百家争鸣与文艺复兴的历史比较》

据材料概括百家争鸣产生的历史背景,并结合秦汉时期的相关史实说明百家争鸣所产生的影响。

 

详细信息
15. 难度:困难

    材料  汉武帝一改汉初“无为而治”的传统,实行有所作为的治国方略,先后对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进行了改革,其中有:

一、西汉前期,货币很不稳定。除中央铸币外,还准许地方官府和私人仿铸。固货币的大小、轻重、规格、质量都很混乱,严重影响民间的商业交换和国家的赋税征收。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汉武帝下令由上林三官铸造五铢钱,作为法定货币通用于全国,并严禁地方官府和私人仿铸,同时宣布废除一切旧币。

二、削弱征兵制,以募兵为职业兵,常驻京师,以保卫京师和皇帝。侍从军有三支,还有八支禁卫军,由招募的职业兵组成,驻京师,亦用于出外作战。

三、将全国分为十三个州部,每部为一个监察区,管几个郡;部设刺史一人,直接听命于皇帝,对皇帝负责,官阶都不高,权力却很大。史称这是汉武帝“以内制外,以小制大”的治术。‘

——摘编自《中华文明史》第二卷

(1)根据材料,概括汉武帝的改革举措。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武帝改革的积极作用。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