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安徽省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当代美国政治理论家罗伯特·达尔指出:在民主国家,政治和官僚精英力量固然强大,远胜于普通公民,但他们还不是专制君主。这表明

A. 民主国家难以避免君主专制    B. “主权在民的观念不断强化

C. 政治精英危害公民基本权力    D. 政治和官僚精英权力受到制约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英国光荣革命后的一系列法令,规定了国王不得违反某些法规,但对国王可以行使的权力却未明确规定。结合所学,国王仍保留的权力是

A. 筹集税款    B. 干预立法    C. 招募军队    D. 任命大臣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市民法亦称公民法,是罗马国家早期的法律…… 罗马法采用属人主义而非属地主义,就是说凡是罗马公民均受法律的保护,而不论其居住地区如何。据此判断,建国之初(公元前5 世纪早期以前)的罗马

A. 公民在外邦活动时受公民法保护

B. 公民在外邦活动时受万民法保护

C. 公民在本邦活动时受成文法保护

D. 居民在本邦活动都受公民法保护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罗马共和国早期,当罗马遭受外族进攻时,平民曾多次将自己组织的队伍撤离罗马,拒绝作战。迫使贵族在政治上做出让步,《十二铜表法》的制定就是这种斗争的成果之一。可见当时

A. 贵族逐步丧失制定法律的主导地位    B. 平民采取有效方式争取自身权益

C. 贵族让步在法制发展中起决定作用    D. 平面与贵族的政治诉求日趋一致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公元前123年的罗马《索贿罪法》规定,主持审理贪污受贿案件的裁判官应按照法定程序,从拥有一定财产的居民中挑选50名陪审员,组成审判团参与审判。由此建立起来的陪审制

A. 照搬了希腊的司法制度    B. 标志着罗马法律的日趋完备

C. 反映了罗马政体的改变    D. 体现了罗马司法程序的进步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唐初以三省长官为宰相。高宗时,打破宰相任用资历限制,允许三省中四品以下官员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名义行宰相权,参预朝政。其目的是

A. 重用人才,推行科举取士    B. 分割相权,加强君主专制

C. 分工协作,提高行政效率    D. 缓和矛盾,抑制朋党之争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钱穆在评论中国古代某制度时说,它可以培植全国人民对政治之兴味……可以团结全国各地域于一个中央之统治。这一制度是

A. 郡县制    B. 察举制    C. 科举制    D. 行省制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如下图所示为《唐书》所载 830 名进士的出身分布比例,由此可见,唐代科举制(   

A. 为选拔士族子弟而设立    B. 仍然是九品中正制翻版

C. 缩小了人才选拔的范围    D. 兼顾多个阶层但不完善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殷商后期,兄终弟及制为父子相承制代替……帝乙的长子启,因母亲身微,非正妻,因此启虽为长子却不能承帝位。帝乙的小儿子辛(即纣王),因其母是正妻,嫡出,故继承了殷商的帝位,这说明:

A. 殷商末期嫡长子继承制已经确立

B. 商朝末期嫡长子继承制尚未确立

C. 商朝大力推行嫡长子继承制

D. 商朝政治推行内外服制度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根据美国1787年宪法,众议员名额按照各州人口比例分配,各州人口数按自由人总数加上所有其他人口的五分之三予以确定。这规定违背了《独立宣言》中提倡的

A. 主权在民原则    B. 天赋人权原则

C. 各州自治原则    D. 各州平等原则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恩格斯曾指出,罗马法虽然是奴隶制社会的法律,但它同时又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法律的最完备形式。是商品生产即资本主义以前的商品生产的完善法”。罗马法之所以能够获得近代伟人的高度评价,究其原因主要是罗马法的基本精神突出表现在其自然法精神、私法精神和理性精神。以下各项与以上三种精神对应正确的一组是

A.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契约自由原则—公平正义

B. 契约自由原则—公平正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C. 天赋人权—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反对专制

D. 维护法律公正—保证公民财产—调节经济纠纷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罗马法内容丰富,体系完善,它的许多原则和制度对近代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产生了重要影响。其中主要有:

①“没有东西比皇帝陛下更高贵和更神圣”

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③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④奴隶在法律上是“可以购买的东西”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

D. ②③④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中国秦朝制定的法律细密严苛,实行“轻罪重罚”;古罗马《民法大全》规定“不得基于怀疑而惩罚任何人”。这主要是由于两者

A. 对犯罪的界定不同

B. 都依法治国形成法治社会

C. 立法的出发点不同

D. 打击犯罪的效果不同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辞海》中“陶片放逐法”的解释:“(雅典)每年初召开民众大会,公民将其认为可能危害民主政治的人的名字记于陶片上;某人票逾半数(通常认为是六千票),则被放逐国外十年。”下列对这一法规理解正确的是

A. 体现了奴隶制法律的严酷性

B. 表明了雅典物质文化水平较低

C. 是雅典维护民主政治的手段

D. 反映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充分成熟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古代雅典,每年均依据公民大会表决通过是否需要进行陶片放逐投票,以使城邦摆脱影响力太大的人士,得票最多的人士即为当年放逐的人选。由此可知雅典公民

A. 消极行使民主权利

B. 努力维护社会公平

C. 可能滥用民主权利

D. 积极防止权力集中

 

详细信息
16. 难度:简单

“自秦、汉以来,仕者不世,然其贤人君子犹能识其先人,或至百世而不绝,无庙无宗而祖宗不忘,宗族不散,其势宜亡而独存,则由有谱之力也。”这一现象说明

A. 宗法制是维系分封制的基础

B. 宗法观念是维系家族亲情的纽带

C. 宗庙是维系亲情延续的关键

D. 宗法制构筑了家族内部等级观念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汉武帝元光元年……在京师建立了太学……学成考试合格,可授予官职……但是,如果不为地方所举,仍不能做官。材料反映了汉武帝时的选官特点是

A. 察举制是唯一方式

B. 察举与考试相结合

C. 察举与门第相结合

D. 察举与征召相结合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说:“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之守宰(宰:县令)……此其所以为得也。”柳宗元这段话实际上

A. 肯定了秦朝的郡县制

B. 肯定了三公九卿制度

C. 肯定了秦统一货币的制度

D. 肯定了秦统一文字的政策

 

详细信息
19. 难度:简单

从汉至元,中央由三公九卿到三省六部再到中书省、枢密院二府并重,地方由郡国并行到州县两级制,再到行省制度的创立,反映了

A. 中央政治制度发生了根本变化

B. 中央集权制度不断民主化的趋势

C. 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强化的趋势

D. 中央与地方权力日益增大的趋势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著名史学家冯天瑜认为:实考秦至清两千余年,封建制已退居次席,而地主经济、专制政治于起伏跌宕间一以贯之,故秦至清是“非封建”的“皇权时代”。对此,以下关于“皇权时代”的认识,正确的是

①“皇权时代”皇权逐渐强化、经济力量主要掌握在地主阶级手中②“皇权时代”专制统治,始终没有封邦建国

③秦到清一以贯之,都属于“皇权时代”

④专制集权与封邦建国相互冲突、对立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二月革命后,布尔什维克党的机关报《工人之路》以通栏标题向人民发出号召:“把唯—彻底的和坚韧不拔的革命党——布尔什维克党选进立宪会议!”这表明当时布尔什维克党主张

A. 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B. 利用和平方式掌握政权

C. 与临时政府彻底决裂

D. 主张立即发动武装起义

 

详细信息
22. 难度:中等

20世纪60年代以来,“一股股新的力世在萌动……这些活跃的‘地缘战略手’以自己的力量,自己的声音,震荡着世界,改变着世界。"这说明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发展趋势是

A. 全球化

B. 多极化

C. 一体化

D. 集团化

 

详细信息
23. 难度:简单

1949年4月,陈毅欣然写道:“旌旗南指大江边,不尽洪流涌上天。直下金陵澄六合,万方争颂换人间。”该诗描写的历史事件应该是

A. 刘邓大军千里跃进,挺进大别山

B. 渡江战役,推翻南京国民政府

C. 平津战役,和平解放北平

D. 民众支前,淮海战役胜利

 

详细信息
24. 难度:困难

毛泽东说:“两霸,我们总要争取一霸,不能两面作战。”周恩来说:“这一突破使世界上的国家都愿意跟我们来往了……收获就在这里。”两人话题的核心是指

A. 中苏建立同盟关系

B. 中国重返联合国

C. 中美关系缓和

D. 中日邦交正常化

 

详细信息
25. 难度:困难

1853年5月,马克思撰文指出:“当西方列强用英、法、美等国的军舰把“秩序”送到上海、南京和运河口的时候,中国却把动乱送往西方世界。”马克思在材料中主要说明

A. 中国革命将加剧欧洲工商业危机

B. 太平天国运动将阻断中外贸易

C. 英法发动侵华战争的目的将落空

D. 中国发动自卫战争以抵抗列强

 

详细信息
26. 难度:简单

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沙俄政府内务大臣玛克拉科夫就预言:“可能在新的战争结束之后俄国骚乱重起。”这主要是因为

A. 垄断资产阶级掌控国家政权

B. 自由主义思想在俄国影响深远

C. 战争会加剧俄经济和政治矛盾

D. 军事失败必然引发俄统治危机

 

详细信息
27. 难度:简单

1919年5月,北京学生发动了一场伟大的反帝爱国运动。纪念这次运动的节日是

A. 护士节

B. 教师节

C. 青年节

D. 劳动节

 

详细信息
28. 难度:简单

列宁说:“马克思主义是人类在19世纪所创造的优秀文化成果……当然继承者”。这里所指的“优秀文化成果”主来源于

A. 法德意

B. 美德法

C. 英美法

D. 英法德

 

详细信息
29. 难度:中等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对于国民党政府与外国政府所订立的各项条约和协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应加以审查,按其内容,分别予以承认,或修改,或重订。体现此规定精神的外交政策是

A. 一边倒    B. 另起炉灶

C. 不结盟    D.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详细信息
30. 难度:简单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构想,是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之一。“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确切含义是

A. 一个国家.两种法律制度

B. 一个国家,两种经济制度

C. 一个国家,两种文化制度

D. 一个国家,两种社会制度

 

二、材料分析题
详细信息
31. 难度:中等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东汉沿袭西汉,在任官制度上实行察举制……察举制注重孝廉一科,从西汉武帝元光元年起,郡国每年都要向上推举孝廉;三公、九卿或列侯也都有权向皇帝推选人才。察举的对象,多为……精通经学的儒生和有德行的处士。东汉时,随着政治的腐败,察举不实的现象渐趋严重。……大族出身的官吏们为了维持本家族的利益,

“朋党用私,背实趋华”。……士人为了做官,也投靠依托权门。……东汉时“选士而论族姓”……

——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材料二:今立中正,定九品,高下任意,荣辱在手。操人主之威福,夺天朝之权势。……所欲与者,获虚以成誉;所欲下者,吹毛以求疵。高下逐强弱,是非由爱憎。随世兴衰,不顾才实,衰者削下,兴者扶上,一人之身,旬日异状。或以货赂自通,或以计协登进;附托者必达,守道者困悴。……是以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愚臣以为罢中正,除九品,弃魏氏之弊法,立一代之美制

——《晋书》卷四五《刘毅传》

材料三:自世卿门阀举荐制度推翻,唐宋厉行考试,明清峻法执行,无论试诗赋、策论、八股文,人才辈出;虽所试科目不合时用,制度则昭若日月

——《孙文选集》

材料四:全党全国人民要统一思想,真抓实干,全面落实加快建设人才强国各项战略任务,努力培养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进一步开创我国人才事业新局面,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的人才保证

——摘自人民网

(1)据材料一,指出两汉的选官制度和用人的主要标准分别是什么。

(2)概括材料二中的主要观点。

(3)根据材料三,概括孙中山先生对科举制的看法。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人才问题的看法。

 

 

详细信息
32. 难度:简单

2015年是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70年来我国开展了各种形式的纪念活动,以缅怀历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87年7月7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建成开馆,坐落于北京卢沟桥畔的宛平城内。馆正前方抗战广场中央矗立着象征中华民族觉醒的“卢沟醒狮”,广场中轴线两侧各分布着7块草坪,寓意七七事变爆发地和中华民族的十四年抗日战争

——李泽伟《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铭记日军侵华历史》

材料二  卅万亡灵,饮恨江城。……兄弟同心,共御外侮。捐躯洒血,浩气干云。尽扫狼烟,重振乾坤。……永矢弗谖,祈愿和平。中华圆梦,民族复兴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铭文(节选)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十四年抗日战争”的历史依据。

(2)材料二中“兄弟同心,共御外侮”指的是什么?分别举出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的一个战役,以彰显中国人民在抗战中“捐躯洒血,浩气干云”的气概。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4)综观中国的抗战纪念,形式越来越丰富,规格越来越提升,内涵越来越深刻,这有着怎样的现实意义?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