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宋朝梅尧臣有一首《水轮咏》:“孤轮运寒水,无乃农自营。随流转自速,居高还复倾。”文中所描绘的灌溉工具是
A. 戽斗 B. 筒车 C. 水排 D. 翻车
|
2. 难度:简单 | |
康熙皇帝任命曹雪芹的祖父曹寅主持江宁织造局的生产。根据当时的制度,该局产品 A. 全部投放市场,收入全部归皇室 B. 部分用于纳税,部分投放市场 C. 部分供皇室使用,部分投放市场 D. 全部供皇室使用,不投放市场
|
3. 难度:简单 | |
某地发现一座古墓,考古人发掘出的随葬文物有以下物品,请判断此古墓的大致年代 ①丝织品 ②景德年间瓷罐 ③唐三彩 ④哥窑瓷瓶 ⑤珐琅彩 A. 唐朝 B. 北宋 C. 南宋 D. 清朝
|
4. 难度:中等 | |
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开展了以“会馆的发展变迁”为课题的研究性学习,收集到下列相关信息,你认为正确的是 ①会馆是管理商业贸易的政府机构 ②会馆的出现是商品经济发展结果 ③会馆的出现与明代商帮密切相关 ④会馆是孕育资本主义萌芽的场所 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②③
|
5. 难度:简单 | |
“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用雇佣劳动的方式剥削无产者,生产的目的是攫取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下列近代企业中具有这种特征的是 A. 上海发昌机器厂、汉阳铁厂 B. 天津机器制造局、湖北织布局 C. 上海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 D. 上海发昌机器厂、保兴面粉厂
|
6. 难度:中等 | |
甲午中日战争前30年,民族资本的总额只有680万元,而甲午中日战争后3年间,民族资本的总额就增加了一倍多。这一时期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不仅表现为商办企业数量的增加和规模的扩大,而且还表现出由沿海向内地的扩展。这主要得益于 A. 外资企业、洋务企业的诱导 B. 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的高涨 C. 列强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D. 清政府放宽对民间办厂的限制
|
7. 难度:中等 | |
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政府大员在南京、上海、北平、天津等大城市进行“接收”时,当地老百姓开始流传这样一首歌谣:“想中央,盼中央,中央来了更遭殃”,出现了工厂陆续关门的景象。由此推断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 美国资本的入侵 B. 民族资本经营不善 C. 官僚资本的压榨 D. 国共内战社会动荡
|
8. 难度:简单 | |
建国初,中央在一份决议中指出“引导个体农民经过具有社会主义萌芽的互助组,到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初级社,再到完全社会主义性质的高级社合作化的发展道路。”据此推断,建国后进行了 A. 土地改革 B. 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 人民公社化运动 D.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9. 难度:中等 | |
“对发展经济来讲,中国的人民公社化运动和苏俄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都是不成功的。”这句话旨在说明这两件事共同的缺点是 A. 严重超越了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B. 远远地落后于生产力发展水平 C. 没有把经济建设放在首要位置 D. 过分地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
10. 难度:中等 | |
1985年3月,中国银行珠海市分行成立了我国境内第一家信用卡经营公司——珠海市信用卡有限公司,并发行了境内第一张信用卡——“中银卡”。此卡发行的时代背景是 A.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B.沿海经济特区的设立 C.“南方 谈话”的发表 D.城市经济改革的完成
|
11. 难度:中等 | |
“中国经济增长的速度,如果从国际比较的角度看,并不是独一无二的,导致它增长的基本因素也并不特殊……仍然是人类发展的共同规律。”基于这一视角,下图2006—2016年中国GDP增长的“基本因素”是
A. 三大改造的完成 B. “一五计划”的实施 C. 沿海港口城市的开放 D. 市场与调控的结合
|
12. 难度:简单 | |
1990年3月初,邓小平在同几位中央负责同志谈话时提出:“机会要抓住,决策要及时,要研究一下哪些地方条件更好,可以更广大地开源。”对此,国家做出的战略决策是 A. 创办深圳经济特区 B. 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C. 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 D. 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
|
13. 难度:中等 | |
亚当·斯密说:“发现美洲和经过好望角至东印度群岛的航道,是人类历史上所记载的最伟大、最重要的事件。”文中所谓“发现美洲和经过好望角至东印度群岛的航道”的历史人物分别是 A. 麦哲伦、达·伽马 B. 哥伦布、达·伽马 C. 哥伦布、迪亚士 D. 迪亚士、麦哲伦
|
14. 难度:简单 | |
法国数学家笛卡尔因其思想不见容于当道,被迫流亡他国。1631年,他称旅居的城市是“货物无奇不有”之地。他问道,“要找到世人所可能希冀的各种货物和珍奇物品,这世上还有哪个地方比这个城市更让人如愿?”由此可知,当时笛卡尔流亡于 A. 意大利 B. 西班牙 C. 荷兰 D. 英国
|
15. 难度:中等 | |
“1500年至1763年的这些岁月是全球开始统一的时期,是从1500年以前时代的地区孤立主义到19世纪欧洲的世界霸权的过渡时期。”不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A. 新航路的开辟 B. 欧洲国家的对外扩张 C. 工业革命开展 D. 英国确立了殖民霸权
|
16. 难度:简单 | |
1866年,清政府最早派赴欧洲考察的官员斌椿,途径英国城市曼彻斯特,印象深刻。他在《乘槎笔记》中写道:“此地人民五十万。街市繁盛,为英国第二埠头。中华及印度、美国棉花皆集于此。所织之布,发于各路售卖……往织布大行(指工厂)遍览。楼五重,上下数百间。工匠计三千人,女多于男。棉花包至此开始,由弹而纺,而织,而染,皆用火轮法。”此时的曼彻斯特 A. 城市规模世界之最 B. 是英国的重工业基地 C. 出现纺织垄断集团 D. 是世界棉纺工业之都
|
17. 难度:简单 | |
第二次工业革命比第一次工业革命更快的推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其根本原因在于( ) A. 科技与生产的结合更加密切 B. 发生的范围领域广泛 C. 工人的干劲增大 D. 各国统治者的重视程度加强
|
18. 难度:中等 | |
下图是有关美国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的漫画,对此解读不符合当时的社会状况的是
A. 生产严重过剩 B. 失业加剧贫困,社会购买力下降 C. 物价快速上涨 D. 体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
19. 难度:简单 | |
《全球通史》记载:“我在西雅图看到许多妇女在大超市的弃货堆里找寻剩余的食物…我在纽约和芝加哥等城市里看到人们在丢弃的罐头听里找剩肉…”对此,美国罗斯福总统采取的措施有 ①增加农业产量 ②以工代赈 ③扩大进口 ④社会救济 A. ①②④ B. ②④ C. ①③ D. ②③
|
20. 难度:中等 | |
20世纪30年代,西方不少国家出现了“妇女回到家庭去”“妇女的天职在教养子女”等口号。这主要是由于 A. 西方国家普遍重视教育 B. 经济危机增大就业压力 C. 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制度 D. 科技发展提高了生产力
|
21. 难度:简单 | |
下图是1950-1989年美国国内生产总值变化曲线图。对图中②时段解读正确的是( )
A.美国经济出现“滞胀”现象 B.“新经济”得以快速发展 C.美国经济处于“黄金时期” D.国家干预经济得到强化
|
22. 难度:中等 | |
1981年里根上台时,美国经济已经陷入衰退。里根政府强调,“国家已做好准备,把经济政策更加彻底地向右转”。这里“右转”的意义是 A. 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B. 加大社会福利资金的投入 C. 增加国有制经济的比重 D. 大力实施“新经济”模式
|
23. 难度:中等 | |
1919年俄国1普特(重量单位)粮食的价格:国家零售价为30卢布,黑市价格为200卢布,但农民必须以6卢布的价格卖给国家。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①俄国发生了严重的自然灾害 ②苏俄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③连年战争对经济造成了严重破坏 ④苏俄实施新经济政策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
24. 难度:简单 | |
在俄国十月革命后的国内战争(1918—1920)时期,一位莫斯科市民拿着若干卢布到粮店购买了100斤粮食,这是真的吗?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A. 真的,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B. 假的,余粮收集制的实行 C. 假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取消了自由贸易 D. 真假难辨
|
25. 难度:中等 | |
1922年在庆祝苏联成立的活动中,一个农民兴高采烈地对身边的伙伴说今年的粮食丰收了,他在交纳了粮食税后还剩下不少的余粮。按照当时规定,这些余粮 A. 全部上缴国家 B. 只能由政府收购 C. 必须限量交易 D. 农民可以自由支配
|
26. 难度:中等 | |
融入世界经济潮流是国家发展与进步的必然选择。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1世纪和12世纪的宋代,中国无疑是世界上经济最先进的地区。自11世纪和12世纪的宋代以来,中国的经济在工业化、商业化、货币化和城市化方面远远超过世界其他地方。 ——(德)冈德•费兰克《白银资本——重视经济全球化中的东方》 材料二 一幅漫画:“皇上,我朝物产丰盈,无需与他国交流。”
材料三 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在西方国家产业革命以后变得落后了,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闭关自守。建国以后,人家封锁我们,在某种程度上我们也还是闭关自守,这给我们带来了一些困难。三十几年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发展不起来。 ——《邓小平文选》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宋代经济“在工业化、商业化和城市化方面远远超过世界其他地方”的主要表现。 (2)据材料二,图中的漫画反映了清朝的什么经济政策?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实行该经济政策对中国社会带来的影响。 (3)据材料三,概括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对外开放格局的特点
|
27. 难度:中等 | |
荣氏家族的兴盛衰荣就是中国民族工商业发展的历史缩影。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899年)这本书(《美国十大富豪传》)荣德生读了好久,他从中知道实业使他们致富,实业使国家强大。……两兄弟一合计,决定把钱庄资金转移到实业上面来。……由于交战国国内实行战时经济,面粉萎缩,需求量增大,……两兄弟于是抓紧时机,不断拓展企业规模,连年增设新厂。 材料二 1927年,蒋介石以荣氏企业认购国库券不力,下令封杀他们在无锡的产业,迫使荣宗敬认购巨额国库券而了事。八一三事变后,荣氏企业备受重创,申新一、二、八厂全部被毁,其他企业不同程度遭受损失、劫掠和强占。在此逆境下,荣氏家族为求生存,历经艰难将申新四厂、福新五厂迁往后方。 材料三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高德步评价说:“从近代开始,荣家三代对中国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荣宗敬和荣德生兄弟创办的企业是中国民族企业的前驱;解放后,荣毅仁支持中国政府的三大改造,对我国经济的发展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改革开放以后,荣家第三代荣智健等人对中国市场经济、新兴民族企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指出荣氏兄弟投资实业的目的。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时机”的内涵。 (2)据材料二,概括荣氏企业发展艰难的原因。 (3)据材料三,荣毅仁有着“红色资本家”的美誉,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新时期荣氏企业再度辉煌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
28. 难度:中等 | |
中国的发展需要有一个“日本坐标”。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自汉唐直至1919年,中国的GDP一直超过日本。到了清朝末年,列强入侵中国。据史学记载:中日甲午战败后,日本得到了价值1亿两白银的战利品和2.3亿两的赔款。这笔巨款相当于日本当时7年的财政收入。在1919年五四运动前后,中国GDP首次被日本历史性地超过,改变了数千年来GDP弱于中国的局面。……2010年中国GDP再次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许梦博《中日GDP三次赶超的历史真相》 材料二 中美日GDP比较(单位:10亿美元;数据来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注:GDP(国内生产总值),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驻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服务价值的总和,常被认为是衡量国家(或地区)经济状况的指标。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从中国的角度,分析“中国GDP首次被日本历史性地超过”的主要原因。2010年中国GDP再次超越日本之后,媒体和各方声音各有不同,究竟该如何看待?谈谈你的建议。 (2)据材料二,指出中国经济近40年来呈现出怎样的态势?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指出促成美国20世纪90年代经济发展态势的政策因素。 (3)201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70周年华诞。70年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中国奇迹。你认为创造这一奇迹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
29. 难度:中等 | |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地理大发现之后,随着西欧人贸易范围的扩大,欧洲市场上汇集了来自各大洲的商品,如美洲的烟草、可可,非洲的咖啡、象牙,亚洲的香料、茶叶、丝绸等。……由地理大发现引发的“商业革命”,通过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贸易网开始把原先封闭的地区性经济联系起来。 材料二 北美是我们的玉米地;澳大利亚有我们的牧羊场;秘鲁送来白银,南非和澳大利亚的黄金流向伦敦;印度人和中国人为我们种植茶叶,我们的咖啡、甘蔗和香料种植园遍布东印度群岛。我们的棉花长期以来栽培在美国南部。 ——1865年(英国)经济学家杰文斯 材料三 1870年以后的三十多年间,世界贸易额增长了三倍左右。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等地区的非工业国家生产的粮食和原料源源不断地运往工业化国家,工业化国家生产的工业品则销往全世界,国际分工日益明显。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指出“商业革命”的内涵,地理大发现对世界市场有何影响? (2)据材料二,分析这一时期英国的国际经济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有学者认为,19世纪英国提倡的自由贸易并非是为全世界各国共同发展谋利的行善之举。你认为支撑这一观点的主要理由是什么? (3)据材料三,指出这一时期世界贸易增长的关键推动因素是什么?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到了什么新阶段?
|
30. 难度:中等 | |
罗斯福新政是20世纪资本主义发展历程中的重大事件。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总统大选前不久,1928年8月,赫伯特·胡佛曾经宣称:“我今日美国,比历史上任何时期、世界上任何国家都更接近摆脱贫困的目标。贫民救济院正在从我们眼前消失”。 ——[美]艾伦·布林克利《美国史(1492~1997)下册》 材料二 值此我就职之际,同胞们肯定期望我以我国当前情势所要求的坦率和果断来发表演说。现在确实尤其有必要坦白而果敢地谈一谈真情实况,全部的真情实况。我们没有必要去躲闪,没有必要不老老实实地面对我国今天的情况。因此,首先,允许我申明我的坚定信念:我们唯一值得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会使我们由后退转而前进所需的努力陷于瘫痪的那种无名的、没有道理的、毫无根据的害怕。 ——罗斯福1933年总统就职演说 材料三 一个叫Jim Powell的人,写了一本《罗斯福的过失:罗斯福和他的新政如何延长了大萧条》,从书名就可以看出其内容的“反动”,经济学诺奖获得者弗里德曼和布坎南都曾盛赞该书。又比如罗斯福时代的经济专栏作家HenryHazlitt一生坚持批评新政,其要旨被总结在《经济学一课》一书中,该书从1950年代畅销至今。历史学家John Flynn的《罗斯福迷思》则描述了罗斯福本人限制自由、破坏宪政的一面,旨在“把罗斯福还原成一个正常人”。另一个历史学家RobertHiggs在《危机和利维坦》一书中,同样表达了对罗斯福政府大肆扩张、限制经济自由的不满。 ——刘瑜《揭开“罗斯福新政神话”的真相》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你赞成胡佛的观点吗?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 (2)据材料二,你是如何看待罗斯福就职演说词的? (3)据材料三,概述针对罗斯福新政的不和谐的声音。人们对罗斯福和他的新政毁誉不一,你认为实现从神话到走向真相的关键之处何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