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左传》记载“郑武公、庄公为平王卿士。王贰(偏心)于虢(另一个卿士),郑伯怨王。……四月,郑祭足帅师取温(王室领地)之麦。秋,又取成周之禾”。这主要反映了 A. 周天子失去天下共主地位 B. 国家政治秩序受到挑战 C. “礼崩乐坏”局面开始出现 D. 诸侯争霸战争连绵不绝
|
2. 难度:中等 | |
《春秋左传》载:“王后无适,则择立长。年钧以德,德钧以卜。王不立爱,公卿无私,古之制也。”材料表明 A. 年龄是宗法制确立继承人的首要依据 B. 王位继承法则也体现理性选择的一面 C. 春秋时期主要靠占卜来解决继承问题 D. 嫡长子继承王位的制度绝对不可更改
|
3. 难度:中等 | |
秦代《置吏律》规定:官吏的初次使用和提拔,必须依据法律规定的程序进行,官吏只有得到中央正式任命后才能行使职权,否则依法处罚。此规定 A. 杜绝了政治腐败发生 B. 体现了依法治国原则 C. 保证了皇帝的任免权 D. 规范了官吏任用程序
|
4. 难度:简单 | ||||||||||||||||||||||||||
如表反映了秦汉时期山东部分地区郡县设置情况秦汉时期山东部分地区郡县设置情况表
对表所反映的情况的合理解释是 A. 姬姓是西周时期分封的主体 B. 秦汉郡县往往沿袭先秦古国国名 C. 兼并战争严重破坏先秦文明 D. 以郡统县的传统发端于秦汉时期
|
5. 难度:中等 | |
汉代对地方割据势力的打击产生了两个“副产品”:一个是强化了郡县制,另一个是产生了新的选官制度——察举制。这主要说明 A. 血缘政治的影响力逐渐减弱 B. 汉代君主专制制度的完善 C. 地方割据势力促进社会转型 D. 地方势力决定集权的发展
|
6. 难度:中等 | |
九品中正制在设立之初,“盖以论人才优劣,非为世族高卑”,但由于专职举士的中正官大都由地方上的世家大族担任,遂使官僚队伍逐渐出现“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现象。由此可知 A. 世家大族子弟的综合素养更高 B. 中央对官员的出身更加重视 C. 中央集权体制有所弱化 D. 民族融合的进程明显加快
|
7. 难度:中等 | |
唐代进士科举不仅依据试卷来录取及第者,而且还考察应考者平时的文学作品,参考其社会声望,并且允许人们同主考官一起推荐优秀人才,当时称为“公荐”和“通榜”。据此可知,通榜公荐法 A. 为营私舞弊提供了可能性 B. 旨在增加下层读书人入仕渠道 C. 有助于选拔真正实用的人才 D. 体现了君主对效率优先的追求
|
8. 难度:中等 | |
宋代常出现“冲龄即位”的幼主,后妃垂帘听政成为权宜之计。一旦皇帝长大成人,具备亲政能力,士大夫便集体制造强大的舆论压力,迫使后妃撤帘归政,使政权交接顺利完成。这反映了宋代 A. 舆论监督有效防止外戚干政 B. 集体统治有利于政权平稳过渡 C. 文官政治对皇权的有力维护 D. 分散相权适应了君主专制需要
|
9. 难度:中等 | |
谏官是中国古代专门谏净和讽议皇帝言行的官员。唐代的谏官属于门下省,他们随从宰相身旁,称“谏议大夫”“拾遗”“补阀”等。宋代出现了独立的谏议机构一谏垣,且谏官不准由宰相荐举任用,谏垣逐渐形成与政府对立之形势。这一变化说明 A. 谏官是对宰相负责的行政官员 B. 谏议机构与政府分权制衡 C. 谏官有利于提高了宰相的权威 D. 宋代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
|
10. 难度:中等 | |
明代“内阁在权力地位上有迫使六部就范的天然优势,在某种程度上,内阁现实的宰相角色取代了吏部的宰相梦想”。由此可知明代 A. 内阁已成为法定宰相 B. 吏部隶属于内阁管辖 C. 皇权专制得到了扩张 D. 内阁与吏部争权激烈
|
11. 难度:中等 | |
明洪武二十四年始设巡抚,初期仅为督理税粮、总理河道、抚治流民、整饬边关,后来也执掌军事。明代巡抚虽非地方正式军政长官,但可出抚地方、节制三司。这表明巡抚的设置 A. 扩大了地方行政权力 B. 有利于朝廷对地方统辖权的加强。 C. 削弱了六部的权限 D. 缓解中央与地方的对立
|
12. 难度:简单 | |
“密折”一词始用于康熙时,最初为一种特权,仅限于少数亲信官员等使用。康熙五十一年前后,地方和中央官员才普遍获得奏折权。雍正帝即位后,又给予道员、知府、同知、副将一级的官员密上奏折的权力。据统计,当时上密折的人数已达到1000人以上。这说明 A. 中央的政治权力进一步加强 B. 清朝中央政府决策的开放性 C.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达到顶峰 D. 清朝加强对人民的控制镇压
|
13. 难度:中等 | |
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中写道:“(鸦片战争后)中国人爽快地接受了英国人提出的值百抽五之核定关税,最简单的原因是,这个税率比现有的帝国税率还高,现有关税平均只有值百抽二到值百抽四,尽管非正规的杂费很高。”这一材料本质上反映出清朝统治者 A. 近代国家的主权意识模糊 B. 推行灵活务实外交原则 C. 仍然以“天朝上国”自居 D. 认为税率不高可以接受
|
14. 难度:简单 | |
“此后英国商民,如有与内地民人交涉案件,应即明定章程,英商归英国自理;内民由内地惩办,俾免衅端。”包含这一条款的文件被称为“中国近代史上最要命的外交文件”之一该外交文件涉及的特权是 A. 关税协定 B. 领事裁判权 C. 片面最惠国待遇 D. 居住及租地权
|
15. 难度:中等 | |
1860年后,英法等国在华设立使馆并派驻公使,清廷内部渐有遣使驻外之议。名士李慈铭指出:“我之使彼,形同寄生,情类质子,供其监策,随其嘲笑,徒重辱国而已。”这表明 A. 中体西用观念兴起 B. 崇洋媚外受到批评 C. 西方列强侵略加深 D. 传统思想根深蒂固
|
16. 难度:困难 | |
186O年,英法联军占领北京后,美国在军事上没有过多行动,在谈判涉及的惩凶、赔款等问题上,为取得清政府好感以便发展美国在华的商业贸易利益,其态度又与其他列强有所不同。这反映了美国 A. 国力强大不屑于炫耀武力 B. 与英国侵华存在本质差别 C. 对华政策具有相对独立性 D. 因内战正酣无力派兵远征
|
17. 难度:中等 | |
1894年7月21日,《申报》报道,“日本最尔岛国乃敢屯兵朝鲜,藐视中国,中国若再隐忍偷安东方大局将有不堪”,因此“今倭寇之犯,恰似天之大声疾呼,实乃中国绝大转移之机”。这种观点 A. 体现了积极务实应对战争的心态 B. 分析了赢得战争胜利的策略 C. 希望以战争为契机实现民族崛起 D. 揭示了甲午战败的根本原因
|
18. 难度:简单 | |||||||||
列强入侵和反抗救亡成为近代中国的时代主题。下表所列信息,按时序排列正确的是
A. ①②④③ B. ②③①④ C. ③②①④ D. ①④②③
|
19. 难度:中等 | |
鸦片战争以来,不平等条约多以割地、赔款、开埠通商为基本内容,而《辛丑条约》却不再有割地、开埠等,虽有赔款,也并非列强的主要目的所在。这一变化 A. 反映了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B. 说明帝国主义侵华策略的转变 C. 说明中国已被列强瓜分完毕 D. 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
|
20. 难度:中等 | |
晚清时期,贫困和破产的宗族成员日渐增多,他们开始脱离宗族庇护,到民间宗教组织和秘密会社中寻求庇护和活路,家庭成员间的冲突日渐撕裂笼罩在这些地区上空的和谐宗法社会之网。材料表明太平天国的兴起得益于 A. 乡村宗法社会瓦解导致成员贫困化 B. 民间宗教组织和秘密会社兴起 C. 西方列强入侵激化了中外民族矛盾 D. 传统政治的社会控制机制衰落
|
21. 难度:中等 | |
定都天京后,洪秀全颁布法令“贵贱宜分上下,制度必判尊卑”,并且刚入(南京)城一个月,敌人威胁还未解除,就开始大兴土木,建造天王府。在外征战的太平军将领一直源源不断将各种奇珍异宝运到天王府。说明洪秀全 A. 背叛了农民革命事业 B. 为了完善农民政权的法律 C. 害怕得不到尊重 D. 没有摆脱封建传统观念的影响
|
22. 难度:中等 | |
太平天国运动借助基督教义反清,义和团运动凭借道教诸神“灭洋”。这表明近代中国 A. 中外文化冲突加剧 B. 民主独立成为时代主题 C. 科学技术发展落后 D. 农民运动缺乏科学理论
|
23. 难度:中等 | |
下图漫画选自1911年的《民立报》。对该漫画解读正确的是 A. 人民群众欢庆南京临时政府成立 B. 漫画作者的政治态度倾向于共和 C.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提高民众地位 D. 辛亥革命使人民群众成为了国家主人
|
24. 难度:中等 | |
作家曹聚仁在《我与我的世界》中记述:“其后两年,辛亥革命到来了。我们乡僻地带(浙江兰溪),交通阻梗,不知秦汉,遑论魏晋,如‘革命’这样的名词,从来没听到过;乡间所说的,还是‘造反’。”这主要表明 A. 农民阶级不知道辛亥革命 B. 辛亥革命对农村影响有限 C. 中国社会未出现丝毫变化 D. 农村地区与外界完全隔绝
|
25. 难度:中等 |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东汉末年,强宗大族遍布各地。随着宗族势力的强大,他们逐渐控制了东汉政府选官任官制度,形成了“选士而论族姓阀阅”的局面,如汝南袁氏一族累世公卿,外戚窦氏更是公侯满门。强宗大族深刻地影响着基层治理。很多地方的郡县㩝吏和乡官里胥就是由当地强宗大族把持。他们既要维护族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又要解决民间纠纷,甚至于担任乡里职务,处理乡里事务。 ——摘编自李小红《中国农村治理方式的演变与创新》 材料二 隋创进士科之后,“取人之道益公,所举中原与边城之人才益均”。中国古代重视监察机构,但若没有科举制的配套,所起的作用十分有限。史书记载,“(元)仁宗皇帝居潜,深厌吏弊作,其即位乃出独断,设进士科以取士。”美国学者罗兹曼说:“科举制度曾经是联系中国传统的社会动力和政治动力的组带,是维护儒家学说在中国的正统地位的有效手段,它构成了中国社会思想的模式。” ——摘编自刘海峰《科举政治与科举学》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东汉末年国家治理中出现的突出问题及其政治根源。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科举制对古代国家治理的积极作用。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古代国家治理技术对当代的借鉴价值。
|
26. 难度:中等 |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上面大事年表能够反映中国近代前期社会发展的诸多历史。整理大事年表,从其中任选两个或多个史实,自拟一个主题进行分析说明。(要求:主题明确;提取信息充分;论证和分析逻辑清晰。)
|
27. 难度:困难 |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代一切诏令皆出皇帝亲旨,大学士只替皇帝私人帮忙,全部责任在皇帝。最初是皇帝亲自在内阁,后来有些皇帝不常到内阁,由内阁条旨、票拟送进去批。甚至有几个皇帝则长久不管事,就变成怕见大臣了;于是经年累月,不再到内阁,一切公事都要送进宫里去,于是皇帝和内阁中间的接触,就多出一重太监上下其手的机会。皇帝有事交付与太监,再由太监交给内阁。内阁有事,也同样送太监,再由太监上呈与皇帝。 ——摘编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二 南京临时政府在行政上采取的是总统制,后为制约袁世凯,《临时约法》规定采取责任内阁制。1912年6月,袁世凯在任命王芝祥的问题上,违背法律规定,剥夺总理的副署权,破坏责任内阁制,导致内阁总理唐绍仪辞职。但从另一角度看,唐的辞职也表明了为维护责任内阁制而进行的斗争。此后在1917年的府院之争中,段祺瑞向黎元洪频频发难所祭起的主要法宝,实际上也是责任内阁制。虽然段祺瑞之后北京政府的历届弱势总理往往受制于大军阀,但责任内阁制之实虽亡,而其名尚存。应当说发端于辛亥革命的责任内阁制,仍是中国政治制度史上一种重要的政治模式和权力运作方式。 ——摘编自马烈《简论辛亥革命在中国政治制度史上的意义》 (1)根据材料一,概括明代内阁制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指出南京临时政府对行政体制做出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这一变化的影响。 (3)根据上述材料,比较明代内阁制与南京临时政府责任内阁制的相同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