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春秋时期我国思想文化中心偏于邹、鲁。战国时期儒、墨以鲁国为中心,而儒家传播于鲁、齐、卫,墨家则向楚、秦发展。道家起源于楚、陈、宋,后来流入齐国。这反映出战国时期 A. 中原文学与艺术异常繁荣 B. 涌现出众多文化中心 C. 文化相互影响与融合加强 D. 呈现出社会转型特征
|
2. 难度:困难 | |||||||||||
如表所示为不同史籍关于东汉六朝时期同一现象的历史叙述。据此表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A. 田庄里主要劳动者是佃户 B. 豪族和世族势力同国家政权抗衡 C. 庄园经营与市场相互隔绝 D. 庄园经济以自给自足为主要特点
|
3. 难度:中等 | |
唐代科举考试除考查诗、赋外,最关键的内容为时务策。从《全唐书》中可以发现,时务策多涉及具体而现实的政治、经济、军事、法律、文化、社会、教育等内容,并要求考生给出明确的解决方案。这表明当时 A. 考试的公正性彻底得到保证 B. 全面而务实的人才更符合需求 C. 唐代社会矛盾尖锐问题突出 D. 打破门第世袭扩大了统治基础
|
4. 难度:中等 | |
明孝宗时期,监察御史陈孜上奏指出:“国家政务我太祖、太宗既设司礼监掌行,又命内阁大学士共理,内外相维,可否相济……今后政务,不分大小,俱下司礼监及内阁共同商榷,取自圣裁”。这反映了 A. 内阁与司礼监相互牵制 B. 真正拥有“相职”的是内阁辅臣 C. 政府行政效率得以提高 D. 皇权受到阁权与宦权的共同限制
|
5. 难度:中等 | |
鸦片战争前,出口茶价很高,茶商将茶叶由江南产区运至广州,路途远费用大。鸦片战争后,徽州绿茶、祁门红茶经水运到上海,不过10天,节省了时间。到1894年出口茶已超过内销茶。这说明 A. 传统对外贸易政策开始改变 B. 对外贸易重心出现北移趋势 C. 上海经济中心地位逐渐确立 D. 列强对华商品输出增长缓慢
|
6. 难度:中等 | |
1919年10月20日,蔡元培先生在北京大学为美国教育家杜威举行的晚宴上说:“我觉得孔子的理想与杜威博士的学说很有相同之点,这就是东西文明要媒合的证据了。但媒合的方法,必先要领到西洋科学的精神,然后用他来整理中国的旧学说,才能发生一种新义”。这表明蔡元培 A. 注重全方位提升国民素养 B. 充分肯定学习西方文化的优越性 C. 掌握西方的科学思维方法 D. 提倡“融会贯通”的中西文化观
|
7. 难度:中等 | |
1944年,仅在这一年中,山东解放区就扩大了4万平方公里,人口增加了近千万。伪军在这一年中反正的达140余股.山东八路军已经超过15万人,民兵共有37万,实力远远超过在山东的国民党军队。这反映出
A. 敌占区的势力范围进一步缩小 B. 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已经形成 C. 国共力量对比此消彼长的趋势 D. 全国解放区更加巩固和强大
|
8. 难度:中等 | |
下图的漫画反映出的两国关系特征是 A. 互相对抗,暗中角力 B. 互相试探,战略对话 C. 互相信任,共同发展 D. 互相依赖,携手前行
|
9. 难度:困难 | |
《查士丁尼学说汇纂》中指出:“即使是非典型契约(或称之为协议),若一方当事人已履行主要义务,则该协议就是契约,且可以获得法律上的保障”。这表明罗马法在发展过程中体现的特征是 A. 形式主义重于实际内容 B. 违约案件数量不断上升 C. 法庭只按着契约来宣判 D. 强调重视法律契约精神
|
10. 难度:中等 | |
康德曾预言道:未来的社会将是一个“具有普遍立法的公民社会”,各国人民结成“国际联盟”,在那个理想的社会中,人的潜能和天赋得到充分发展,内部有“完美的民法”,外部遵循“普遍的国际公约”,人类获得“道德的改善”。这表明 A. 理想主义是启蒙运动的重要遗产 B. 人类未来必将充分实行以法治国 C. 启蒙思想家对现实社会的普遍失望 D. 启蒙运动对未来社会发展影响巨大
|
11. 难度:中等 | |
西方学者黑尔曼·格拉姆尔在《帝国砸玻璃之夜》中记述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社会状况时说:“经济上的崛起和对海外地区的征服,应归功于民族的特殊本质,也就是它种族上的特性”。为了德意志人的“世界任务”,对内“必须同时清除低质、危险的犹太因素”。这表明当时德国 A. 工业革命使民族主义产生 B. 与其殖民地矛盾缓和 C. 民族主义的反犹思想凸显 D. 地方势力分裂化加速
|
12. 难度:中等 | |
20国集团(G20)是一个国际经济合作论坛,最初只是由各国财长和中央银行行长参加,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开始举行首脑会议,共同维护国际金融和货币体系的稳定。20国集团的这些变化说明 A. 全球经济治理引起了各国高度关注 B. 政治多极化影响推动经济的全球化 C. 经济全球化加速世界经济共同发展 D. 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越来越明显
|
13. 难度:困难 |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中国古代,猛虎在自然界作为兽王的统治正如天子统治天下一般。自西周以来,皇帝设置虎贲卫士作为守卫王宫、护卫君主的专职人员,其他人不得擅自使用。虎贲一词,孔安国在《史记集解》中解释为“勇士称也。若虎贲兽,言其猛也”。据《周礼》记载:“虎贲氏掌先后王而趋以卒伍,军旅、会同亦知之……王在国,则守王宫。国有大故,则守王门。大丧亦如之。及葬,从遗车而哭。适四方使,则从士大夫。若道路不通有征事,则奉书以使于四方”。汉平帝时,将汉武帝设置的保卫君主的御前部队改称为虎贲军,由虎贲中郎将统领。东汉时期,虎贲中郎将大致由三类人员担任。一是经学家(精通儒家经典的学者),二是外戚,三是权臣。虎贲中郎将虽然掌控的武装规模较小,但负责皇室守卫和政治礼仪,常常对朝廷政治特别是皇帝产生重大影响力。从王莽开始,虎贲作为九锡之一,成为权臣取得皇帝地位,即将墓夺皇位的重要表现。 ——摘编自陈怀宇《装饰与象征:中世纪视野中的猛兽与王权》 材料二 新航路开辟后,人类的活动使很多野生动物遭到了灭顶之灾。十七世纪,渡渡鸟在非洲灭绝,堪称恐龙之外最震惊的灭绝事件。在18世纪后,一些原属贵族享受的物品,如象牙等野生动物制品也开始出现在普通人的家庭。象牙在欧洲高额的利润诱使殖民者前往非洲内陆。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在南非与非洲西部的沿海地区,大象已经灭绝。随着1847年伦敦动物园的开放,来自殖民地的动物使伦敦市民大开眼界。动物园按照动物的来源地区分门别类,使游客们感受到了大英帝国的辉煌,也使得动物园获利颇丰。为了吸引更多的游客到来,动物园鼓励殖民者到非洲等其他地区捕获新的动物。这种行为甚至得到了科学协会与政府的支持,因为随着科考的进行,帝国的政治势力也在不断的发展。而在科考人员眼中死去的动物与活体动物一样重要,其数量越多,越能体现帝国强大的征服力。 ——摘编自刘彬《新维多利亚女性小说中的帝国动物话语研究》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虎贲军的职能,并分析虎贲制度所体现的中国古代皇权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世纪中期英国伦敦动物园来自殖民地动物增多的原因及其对英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动物在人类历史进程中的作用
|
14. 难度:困难 |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78年以来我国春节代表性年货一览表
——摘编自《国家人文历史》 表能够反映自1978年以来中国人的春节年货变化的多种趋势,指出其中一种变化趋势,并说明形成的历史原因。
|
15. 难度:困难 | |
历史一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清代是我国自然灾害多发的历史时期,政府的粮食储备制度用于赈济的投入很大。公元1793年,乾隆发现,较之康熙年间的人口“计增十五倍有余”。并担忧:“以一人耕种而供十数人之食。盖藏已不能如前充裕”。实际上早在康熙时代,人均耕地面积减少的问题已经在南方一些地区有所显现。当时为解决北方粮食供应问题,朝廷不得不考虑在关外东北地区和蒙古地区发展农业生产。从此,东北的大片土地和内蒙古河套地区成为新的产粮区。清代的农业技术并无突破性发展,但单产却高于明代,这源于南方的“一岁数收”,提高复种指数,高产作物玉米、甘薯种植面积的扩大等。此外,马铃薯也在1705年左右传入我国,并在一些地区成为粮食的替代品。康熙十八年(公元1679年)后,浙江沿海兵民贩米出洋,大量出口导致浙江米价不断提高,为此朝廷下令:“商民除自用米粮外,严禁装载50石以上贩卖”。雍正六年(公元1728年)定舶来米谷免税。此后乾隆时期又细化了进口政策。乾隆初,仅晋、鲁、豫、陕等北方4省的烧锅(酒厂),不计农民自酿估算,“城镇之坊,大小相折,以县四十为率,每岁耗谷已千数百万石”。于是,清政府下令4省永禁造酒,节约粮食。 ——摘编自刘坚《中国粮食储备制度的历史沿革》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代康乾时期的粮食问题及其应对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清代康乾时期应对粮食问题采取措施的影响
|
16. 难度:中等 | |
(历史一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1969年12月10日,联大第2535(B)号决议首次指出,巴勒斯坦阿拉伯难民问题,是由于“否认他们根据联合国宪章和世界人权宣言所规定的权利而造成的”。1974年联大第3236号决议郑重宜布:“确认巴勒斯坦人民不可剥夺的权利,即在不受外来干涉条件下享有民族自决权;享有民族独立和(国家)主权”。联大承认巴解组织是巴勒斯坦人的政治代表,邀请巴解组织出席联合国大会讨论巴勒斯坦问题的会议。1974年联大第3237号决议还规定:“邀请巴解组织以观察员身份参加联大和联合国其他机构主办的所有国际会议”。 ——摘编自赵克仁《联合国与中东和平进程》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十世纪六十、七十年代联合国大会颁布的上述决议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二十世纪六十、七十年代联合国大会在巴勒斯坦问题上决议发生变化的进步意义
|
17. 难度:中等 | |
(历史一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马建忠(1844年一1900年),中国近代著名的早期维新思想家之一。他认为要改变当时中国的落后状况,必须做到“转贫民为富民”,则“民富而国自强”。“国富唯籍行商。西方讲富者以护商会为本,护商会而赋税可加、币藏自足;外洋商务制胜之道,在于公司”。凡有大兴作、大贸易集散股,厚其资本,设有亏累,则力足持久,不为外商牵制也;由于国内资金求大于供,所以“欲中国之富,莫若使出口货多,进口货少。出口货多,则已散之时可复聚;进口货少,别未散之时不复散”。如何能达到使出口货多于进口货呢?他建议:“一曰使则在精求中国固有之货,令其畅销也;再曰使则在仿造外洋之货,敌其销路也;三曰开采中国的金银矿,宝藏之聚无待外求;四曰修订外国侵略者强加给中国的不合理关税税率”。为使中国赶上世界经济进步的潮流,他大胆提出:“用洋人之本,谋华民之生”。19世纪70年代,多数中国人对火车很陌生,封建顽固派更视为“洪水猛兽”,马建忠撰文分析铁路发展与西方各国致富的关系,并对修建铁路筹划得甚为周详,但最终未得到清政府的重视和采纳。 ——摘编自石蕾《马建忠雄新思想研究》 (1)根据材料,概括马建忠的主要经济思想。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马建忠的经济思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