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周天子既是政治上的共主(国王),又是天下同姓(姬姓)的大宗。政治上的共主与血缘上的大宗紧密结合,成为“封建”的精髓。这反映了西周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A. 家国一体 B. 血缘纽带 C. 等级严格 D. 地方分权
|
2. 难度:简单 | |
秦始皇被明代思想家李贽誉为“千古一帝”,还有人认为“中国之政,得秦皇而后行”。秦始皇得此评价的主要原因是其 A. 建立了封建大一统王朝 B. 推动自然经济的发展 C. 创立了三公九卿模式 D. 施行分割相权的制度
|
3. 难度:中等 | |
有学者指出,可将中国历史的社会政治形态发展分为封建、帝制与民治三个阶段。从封建转向帝制是第一次转型,下列选项属于这一历史时期转型特征的是 A. 由“公天下”至“家天下” B. 专制社会向民主社会转型 C. 集权政治向分权政治转型 D. 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型
|
4. 难度:简单 | |
据史书记载:汉武帝“用主父偃谋,令诸侯以私恩裂地,分其子弟,而汉为定制封号,撤别属汉郡。汉有厚恩,而诸侯地稍自分析弱小云”。此记载反映了汉武帝推行 A. 郡国并行制度 B. 推恩令 C. 分封制 D. 郡县制
|
5. 难度:中等 | |
史学家张岂之认为,在中国古代,一个新的封建王朝的建设,“必然要体现自己的新”,但“也离不开别人的旧”。以下史实最能体现材料中观点的是 A. 周朝分封制和秦朝郡县制 B. 西汉察举制和隋唐科举制 C. 魏晋三省制和唐朝三省六部制 D. 明朝废丞相和设内阁
|
6. 难度:中等 | |
元代行省官员所属政务以圆署会议和专官提调相结合的方式处理,行省军权由佩金虎符的丞相、平章等官提调,钱粮、财赋也由朝廷指定官员掌管,其他官员一般不得干预。这表明 A. 地方官员掌握很大的权力 B. 行省制是地方制度的变革 C. 行省官员受中央严格控制 D. 行省长官无权处理地方事务
|
7. 难度:简单 | |
据清代抽样调查资料统计。当时本族直系上五代之内均无功名的布衣子弟,在科举录取的总人数中约占13%,父辈一代无功名的布衣子弟约占33%。由此可见科举制的影响是 A. 实现了社会公平 B. 增加了官员数量 C. 加强了中央集权 D. 扩大了统治基础
|
8. 难度:中等 | |||||
对比清朝内阁与军机处的办事程序,从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 内阁的办事流程更精简 B. 军机处有很强的保密性 C. 内阁能有效地牵制皇权 D. 军机处使专制皇权加强
|
9. 难度:中等 | |
在雅典,公民大会一年召开40次例会,旨在解决一般政策问题,并为政府在外交、军事和财政等领域的活动作出详细的决定。这表明公民大会 A. 是国家最高权力中心 B. 保护了平民的合法权益 C. 易导致公民权利滥用 D. 仅适用于小国寡民的城邦
|
10. 难度:中等 | |
在查士丁尼《法学总论》中,古罗马法学家认为“法律的基本原则是:为人诚实,不损害别人,给予每个人他应得的部分”。这反映了罗马法有利于 A. 保障社会绝对公正 B. 调节社会关系 C. 保护所有公民利益 D. 巩固帝国统一
|
11. 难度:简单 | |
1853年,英国利用最惠国待遇和中美《望厦条约》有关12年后贸易及海面各款稍可变更的规定向中方提出修约要求。1854年,美国、法国也积极活动修约。西方列强积极修约意在 A. 改变不利的贸易局面 B. 获取更多的通商口岸 C. 扩大在华的侵略权益 D. 帮助清廷镇压太平军
|
12. 难度:中等 | |
“他们没有能够利用清王朝和外国资本主义侵略者长期存在的、很难解决的矛盾,阻止两者相互勾结反对自己”,“如果能够做到这一点就有利于集中力量打击主要敌人清王朝,避免两面受敌。”材料评价的是 A. 反割台运动 B. 太平天国运动 C. 义和团运动 D. 戊戌变法运动
|
13. 难度:简单 | |
从1895至1913年,随着通商口岸的外国工业合法化,至少又有136家外资制造业和采矿企业在华建立,它们创办时的资本投资额都超过十万中国元,导致“通商口岸的外国工业合法化”的不平等条约是 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
14. 难度:中等 | |
“冲击——反应”模式是国内外史学界解释中国近代历史的模式之一,其主要观点是中国社会存在巨大惰性,缺乏突破传统框架的内部驱动力;从19世纪中期开始,西方的冲击促使中国社会发生剧烈变化。下列史实对应关系最符合“冲击——反应’模式的是 A. 鸦片战争——洋务运动 B. 甲午中日战争——戊戌变法 C. 八国联军侵华——五四运动 D. 巴黎和会——国民大革命
|
15. 难度:中等 | |
史学家蒋廷黻把某次战争后中国的民族危机形容为“引狼入室”,从而引发了下图中瓜分中国的漫画。这次战争是 (布上的英文是china)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16. 难度:简单 | |
“义和团多戏缘,不辨真幻。聚众起事唱戏,练拳如演戏,戏中人物如神附体,纵火上阵,特技招式.亦如戏之所演。”这反映了义和团 A. 缺乏先进的思想武器 B. 团民以江湖艺人为主 C. 具有盲目排外的特点 D. 团民都信仰民间宗教
|
17. 难度:中等 | |
1917年8月,列宁在《国家与革命》中列举了革命后准备实施的措施:打碎旧的国家机器;一切官吏由选举产生;公务员的薪金不得超过熟练工人的平均工资等。这些措施直接源于 A.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 B. 国际工人协会的指示 C. 空想社会主义的观点 D. 巴黎公社的斗争经验
|
18. 难度:简单 | |
1917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布)发布声明:“彼得格勒的工人和士兵们于11月7日战胜了……政府已经被推翻;这个政府……它践踏人民的利益,提高面包的价格以帮助容克们掠夺战争投机者还未动用的东西。”材料中的“政府”应该是 A. 罗曼诺夫王朝 B. 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C. 孟什维克政府 D. 协约国傀儡政府
|
19. 难度:中等 | |
“中国无产阶级要取得胜利,就必须在各种不同的情形下团结一切可能的革命的阶级和阶层,组织革命的统一战线。”“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一大法宝。”以下有关不同时期统一战线的表述中不准确的是 A. 大革命时期建立的革命统一战线促进了国民革命胜利 B.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国共双方都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C. 人民民主统一战线为建立和建设新中国都作出了贡献 D. 爱国统一战线调动了各界爱国人士参政议政的积极性
|
20. 难度:中等 | |
二万五千里长征,是一次改变中国命运的征途。毛泽东同志宣称:“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长征是以我们胜利、敌人失败的结果而告结束,它预示着中国革命新的局面的开始”。“新的局面”是指 A. 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 B. 中共担负起中国革命的新任务 C. 纠正了“左”倾冒险主义错误 D. 确立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领导
|
21. 难度:中等 | |
抗战时期陕甘宁根据地出现崭新的气象,边区政府废除了迎神庙会、朝圣进香等风俗,取而代之的是扭秧歌或歌舞演出,旧式春联也换成了革命标语,其主要原因是 A. 西方文明传入的影响 B. 当地经济生活相对落后 C. 传播向上的精神文化 D. 反对国民党统治的需要
|
22. 难度:困难 | |
抗战时期国民党军队在沦陷区进行了敌后游击战,据统计到1940年前后,国民党敌后游击战达到鼎盛时期,人数达100万人左右,一度成为日军重点进攻的对象。这一现象说明 A. 国民政府坚持全面抗战路线 B. 国民党的敌后抗战牵制了日军力量 C. 国共两党亲密合作共同抗战 D. 国民党军队坚持抗战成为中流砥柱
|
23. 难度:中等 | |
“保护国家的公共财产和合作社的财产,保护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经济利益及其私有财产,发展新民主主义的人民经济,稳步地变农业国为工业国。”据此判断该材料出自
A. B. C. D.
|
24. 难度:简单 | |
尊重人民主体地位,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共产党的一贯主张。为了保障人民群众有序参与政治,保证人民广泛参加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中共进行了一系列制度建设。这些制度不包括 A.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 政治协商制度 C.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 “一国两制”
|
25. 难度:中等 | |
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建国以后出现三次建交高潮:第一次是新中国成立初期与社会主义阵营国家第二次是1956-1965年与亚非民族独立国家,第三次是20世纪70年代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第二次和第三次建交高潮的出现得益于 A. 日内瓦会议中美关系改善 B. 联合国大会中日邦交正常化 C. 万隆会议中美关系改善 D. 多哈会议中日邦交正常化
|
26. 难度:简单 | |
读下图“历届联大讨论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支持中国票数增长示意图”。下列对图中支持中国票数增长这一结果解读正确的是
A.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大势所趋 B. 中国正式成为多极化格局中的重要力量 C. 亚非拉国家逐渐成为国际事务中的主导力量 D. 中国彻底打破了五十年代以来的外交僵局
|
27. 难度:简单 | |
“就在21世纪的钟声即将敲响之前,从神州大地上消除了最后一块帝国主义侵略造成的殖民地的残痕,完整而彻底地完成了民族独立的历史使命。”完成这一“历史使命”的根本保证是 A. 澳门的回归 B. “九二共识”的确定 C. 中国的强大 D. “一国两制”的提出
|
28. 难度:简单 | |
二战后,驻巴黎的美国记者西奥多·怀特这样描述当时欧洲经济的情况:“它(欧洲)就像一条搁浅在正常潮水无法达到的海滩上的金鱼,如果不能拯救的话,就会死去、腐烂并且污染它周围所有的东西。”基于此,美国 A. 提出杜鲁门主义 B. 组建北约组织 C. 成立经互会 D. 实施马歇尔计划
|
29. 难度:简单 | |
二战后很长一段时间内,美苏两国尽管在经济、军事和外交等方面展开了激烈竞争,但并未爆发大规模的军事冲突,双方总是在对抗中寻求妥协。这一局面的出现主要是因为 A. 雅尔塔体制的规定所限 B. 双方不了解对方的实力 C. 双方力量对比相对均衡 D. 出于对国际舆论的畏惧
|
30. 难度:中等 | |
欧共体成立后,经济实力大人增强,从20世纪70年代起,欧共体国家在一系列重大国际问题上采取了共同政策,对外尽量“用一个声音说话”,进一步加强了政治上的联合,这种联合 A. 恢复世界政治经济中心地位 B. 完全摆脱了美国的控制 C. 导致了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D. 有力地冲击了两极格局
|
31. 难度:中等 |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长期的分裂局面使得德意志民族无法作为整体来追求国家现代化,1870年后,旧的容克地主贵族通过对外战争实现国家统一,并掌握了现代化领导权。不久,德意志帝国宪法颁布。 第十一条联邦的主席职位属于普鲁士国王,普鲁士国王享有德意志皇帝的尊称。皇帝在国际关系上为帝国的代表,以帝国的名义宣战与媾和。…… 第十五条联邦议会的主席职位及其事务的领导权属于由皇帝任命的帝国宰相。 材料二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成立后,在广大人民群众坚决拥护下,国民议会于1875年通过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共和国的立法权由众议院和参议院两院行使。参议院由间接选举产生,众议院通过普选方式产生。行政权由总统和内阁掌握,总统和内阁部长共同向议会负责。总统是国家元首和军队的最高统帅,并与参众两院议员共有创议法律之权,总统在征得参议院同意后,可解散尚未届满的众议院,总统的命令须经其任命的各内阁部长副署。 ——以上材料摘编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Ⅰ》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德意志帝国宪法、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诞生背景的不同之处和两国元首所处地位的不同之处。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国元首在产生方式及其与各自议会之间关系方面的差异。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民主政治建设的认识。
|
32. 难度:中等 |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洪仁玕之所以抛却在香港作为教会中人的平静生活,冒死投效与清军血战正酣的太平军的行列,除了身为洪秀全族弟和心系攘夷大业的因素外,更为其拳拳报国之心所驱使,即试图在太平天国实施他的近代化方案,使中国也走上富强之路。 ——夏春涛《洪仁玕的思想特征及其历史地位》 材料二 孙中山打一个生动的比喻,大意是中国推翻清王朝的专制统治以后应该走什么道路?是走开明专制化道路呢,还是民主政治?这就好比我们中国现在造铁路,造好了就要用火车头,到底是用人家发明的原始的“粗恶的火轮车”,还是用“最新的火轮车”? ——萧功秦《中国百年现代化的六次政治选择》 材料三 十月革命刚一爆发,许多报刊立即指出了它的“社会革命”的性质。认为其发动者“以工场劳动者为基础”、“以激烈手段实行”……1919年初,社会上许多人对俄国革命仍然存在许多误解……到1920年,中国进步知识分子对俄国革命的看法已基本改观,许多人已经在某种程度上相信十月革命的道路是可行的了。 ——摘编自杨奎松《社会主义从改良到革命》 (1)材料一中的“近代化方案”集中体现在哪部著作里?据材料一,概括洪仁玕提出这一方案的目的。 (2)指出材料二中“用‘最新的火轮车’”的含义。列举孙中山为此作出的努力。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促使中国人对俄国革命态度发生改变的关键因素。结合中国近代史的相关史实,简要说明“十月革命的道路是可行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