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北京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在中国古代的信仰中,“社”是土神,“稷”是谷神,但“社稷”却被用做国家的代称。这主要是因为

A. 鬼神迷信思想盛行

B. 中国古代以农业为立国之本

C. 人们要依靠土地和谷物生存

D. 国家的税收主要是土地上出产的谷物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诗经》、《楚辞》既是中华文学宝库的瑰宝,也可以作为研究当时社会经济的第一手材料。《诗经》中出现了135种植物,《楚辞》中出现了100种植物。其中“稻”“黍”等作物两者都有记录。由此可以推论出

A. 经济重心已移至长江流域    B. “稻”“黍”等作物已经广泛种植

C. 外来高产农作物大量引入    D. 《楚辞》成书时间略早于《诗经》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历史现象发生在特定的历史时空之中,出现于下图所反映的历史空间中的经济现象是

A. 农业生产以集体耕作为主

B. 劳动工具材质以青铜器为主

C. 铁犁和牛耕逐步得到推广

D. 南方经济逐步超过北方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学者许倬云说,精耕细作型的农耕文明讲究聚族而居,代代相传。不少中国文人即使在城市里呆很久,也认为是“客居”,迟早也要还乡。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①精耕细作的小农经济

②重视农业的观念

③“安土重迁”的思想

④家庭手工业的发展促进商品流通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2016年是殷墟妇好墓考古发现40周年,首都博物馆为此举办了《王后母亲女将》展览。该墓共出土礼器、乐器、工具、生活用品、武器、马具、艺术品、杂项八大类青铜制品468件。由此可以推论出殷商时期

A. 农业落后,未出现青铜农具    B. 技术进步,青铜器品种多样

C. 战争频繁,武器均用青铜铸造    D. 社会发展,广泛使用青铜制品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三辅黄图·未央宫》:“织室,在未央宫,又有东西织室,织作文绣郊庙之服。”《汉书·百官公卿表》:“少府属官有东织、西织令丞,河平元年省东织,更名西织为织室。”这两段文献材料中涉及的都是

A. 民营手工业

B. 官营手工业

C. 家庭手工业

D. 工场手工业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唐朝时期我国社会经济迅速发展。这一历史时期

A. 青铜冶炼成就突出

B. 形成了南青北白的制瓷格局

C. 纸币在南方开始流行

D. 棉布成为百姓的主要衣料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观察下图与唐朝相比,宋朝城市商业活动发生的变化

 

A. 对经商区域的限制被打破

B. “草市”盛行,集镇兴起

C. 出现了按地域集结的商帮

D. 政府加强对商业活动的监管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汉书·食货志》记载:贾人有市籍,及家属,皆无得名田,以便农。敢犯令,没人田货。该禁令的主要目的是

A. 限制商人经营范围    B. 增加赋税收入

C. 加强商人户籍管理    D. 保护小农经济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世界著名经济史学家质德·弗兰克认为:“11世纪和12世纪的宋代,中国无疑是世界上经济最先进的地区。自11世纪和12世纪的宋代以来,中国的经济在工业化、商业化、货币化和城市化方面远远超过世界其他地方。”下列史实不能够印证材料观点的是

A. “交子、会子”的出现

B. 坊市界限的打破

C. 商帮的形成

D. 官营手工业的发达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对下图所反映明代工商业的历史信息解释准确的是

 

A. 经济中心开始向向南方转移

B. 私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

C. 工商业地区专业分工明显

D. 政府放弃了重农抑商政策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明清时期,社会上有“富室之称雄者,江南则推新安,江北则推山右”之说,“新安”和“山右”是当时人数最多、实力最强的两个商帮。他们分别是

A. 苏商和晋商

B. 徽商和晋商

C. 浙商和晋商

D. 徽商和浙商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清朝唐英《陶冶图说》记载景德镇“商贩毕集,民窑二三百区,终岁烟火相望。工匠人夫不下数十余万,靡不借瓷资生”。这反映了当时

A. 景德镇开始成为瓷都

B. 瓷器出口量大幅增长

C. 手工业分工日益细密

D. 私营制瓷业发展迅速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据资料统计,在明后期至清前期的200余年间,世界白银产量的一半流入中国,拥有一流城市和最为密集完善的市场网络的中国,成为当时世界经济和贸易的中心区域。然而当时它却没有形成强大的扫荡旧经济基础的革命性变化。其中内在的和人为的原因在于

A. “重农抑商”和“闭关禁海”政策的压制

B. 大河流域的农耕文明不适于工商业的发展

C. 鸦片的大量流入进而导致白银的大量外流

D. 英国工业革命后大肆对中国进行商品输出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19世纪中期,中国经济结构的主要变化是

①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②近代工业开始出现

③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④小农经济完全破产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⑧

D. ②④

 

详细信息
16. 难度:困难

下表是民国初年统计的国内若干个地区的农村消费情况统计数据,该数据反映出的主要结论是


 

北部
平均
 

安徽
怀县
 

河北
平乡
 

河南
新郑
 

山西
武乡
 

中东部平均
 

福建
连江
 

江苏
淳化
 

江苏
江宁
 

自给(%)
 

73.3
 

67.3
 

79.3
 

77.5
 

72.0
 

58.1
 

59.6
 

46.2
 

42.1
 

购买(%)
 

26.7
 

32.7
 

20.7
 

22.5
 

28.0
 

41.9
 

40.4
 

53.8
 

57.9
 

 

 

A. 北部地区的城市化水平较低

B. 中东部地区工业化程度较高

C. 经济发展受到自然环境影响

D. 自然经济解体存在不平衡性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李鸿章说:“中国积弱,由于患贫。必须先求富,而后才能自强。”下列企业体现“求富”这一思想的是

A. 创办江南制造总局

B. 开办轮船招商局

C. 成立天津机器制造局

D. 创办福州船政局

 

详细信息
18. 难度:简单

蒋廷黻认为:“恭亲王奕诉是个有血性的人,且真心为国图谋。他认为中国应该接受西洋文化之军事部分,于是下了很大决心推行他们的新政。”这里的“新政”指的是

A. 洋务运动

B. 戊戌变法

C. 清末新政

D. 预备立宪

 

详细信息
19. 难度:简单

1893年,有位官员上奏朝廷说:近来体察沿海各口商务情形,洋纱一项进口日多,较洋布行销尤广。江、皖、川、楚等省,或有难销洋布之区,更无不用洋纱之地。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 洋纱洋布主要在通商口岸使用    B. 进口洋布在中国销售市场萎缩

C. 长江流域传统织布业逐渐消失    D. 民族织布业大量使用进口洋纱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看到发昌机器厂、继昌隆缫丝厂、贻来牟机器磨坊等企业的资料,你会联想到的历史现象是

A. 列强开始在中国投资办厂

B. 农工商总局的成立

C. 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限制

D. 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甲午中日战争以后,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的发展,其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 政府放宽对民间办厂的限制

B. 沿海通商口岸的开放

C. 利用列强向中国输出的资本

D. 维新变法运动的影响

 

详细信息
22. 难度:中等

杨德才在《中国经济史新论》中指出,1920年同1913年比较,厂矿数和资本额分别增加了152%和51.3%。促使这种增长的国内因素是

A. 洋务派大力投资兴办了新式企业

B. 戊戌变法中成立农工商总局

C. 政府鼓励及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

D. 南京国民政府重视经济建设

 

详细信息
23. 难度:中等

在美国,产值在100万美元以上的大企业,1904年约为1900个,占企业总数的0.9%,它们拥有工人占工人总数的25.6%,它们产值占总产值的38%。材料体现出的美国的社会生产的特点是

A. 企业生产全球化

B. 资本和生产的集中

C. 国民贫富差距缩小

D. 生产社会化趋势加强

 

详细信息
24. 难度:中等

下图所示的广告中有“真正国货”“请国民每年挽回四千五百余万之权利”等字样。作为直接证据,它可以用于研究

 

A. 洋务运动兴起

B. 实业救国热潮

C. 工人阶级诞生

D. 近代企业出现

 

详细信息
25. 难度:中等

1915年华侨商人在北京创办了双合盛啤酒厂。其初创时期的资料可以用来研究

A. 洋务运动的民用工业    B. 戊戌变法时期的民族工业

C. 民国初年的民族工业    D. 国民政府时期的官僚资本

 

详细信息
26. 难度:中等

张謇曾说:“我们儒家,有一句扼要而不可动摇的名言‘天地之大德曰生’。这句话的解释,就是说一切政治及学问最低的期望,要使得大多数的老百姓,都能得到最低水平线上的生活。”因此,他把自己创业的纱厂命名为“大生”。从这个角度看近代民族企业

A. 发展民族工业,救亡图存    B. 应大力发展重工业

C. 儒家思想指导商业    D. 以轻工业为主,注重民生

 

详细信息
27. 难度:中等

史学家陈旭麓曾谈到:“中国近代产业工人的人数,辛亥革命前不过50—60万人,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即达到了200万人。”促成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A. 清末洋务运动的推动

B. 民国政府鼓励发展实业

C. 20世纪初期工人的觉醒

D. 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详细信息
28. 难度:中等

20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的一些农村吹哨上工,农民听到“头遍哨子不买帐,二遍哨子伸头望,三遍哨子慢慢晃。”这一顺口溜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 农村的生产关系中已经出现了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环节

B. 经济建设的速度超越了客观规律

C. 这是由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最好形式

D. 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详细信息
29. 难度:简单

“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三年内,外轮就损失了1300万两白银。湖北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10万匹。”。这说明洋务运动

A. 能够使中国走上“求富”道路

B. 为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创造条件

C. 引进了西方的先进技术和人才

D. 对外国经济势力的侵略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详细信息
30. 难度:中等

1852年英国外交部大使密切尔报告“过去将近十年的时间里,我曾经在三个省分住过,但是我从没见过一个在田间劳作生活的中国人穿过的一件用我们的布料做的衣服,这些农夫动员自己的妻儿从事纺织,这种古老的布机完成了工作,他们人数众多,因而胜过了蒸汽动力。”,此报告主要说明

A. 说明中国从事农业的人口数量大

B. 英国开拓中国市场步履艰难

C. 自然经济的顽强抵抗

D. 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支持国货

 

详细信息
31. 难度:简单

乾隆四十年(1775年),两江总督高晋两次到松江府一带巡视后禀奏说:“以现在各厅州县农计之,每村庄知务本种稻者,不过十分之二三;图利种棉者,则有十分之七八。”上述材料反映了

A. 资本主义萌芽在松江府一带出现

B. 松江府土地兼并现象严重

C. 松江地区农业商品化的发展

D. 重本抑末政策有所松弛

 

详细信息
32. 难度:中等

下图中工业建设成就的取得是在

 

A. 新中国成立之初国民经济恢复期间

B. 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

C. “大跃进”运动期间

D.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详细信息
33. 难度:简单

下表是中国某一时期不同所有制企业总产值对比表(单位:%)

 

年代

全民

集体

公私合营

私营

个体手工业

开始年

41.5

3.2

4

30.7

20.6

结束年

54.5

17.1

27.2

0.04

1.2

 

 

该表中的开始年和结束年是指

A. 1946、1949

B. 1952、1956

C. 1966、1976

D. 1978、1982

 

详细信息
34. 难度:中等

“火花”是指火柴盒上的贴画,在方不盈寸的火花上,我们可以看到它忠实地记载历史的变革、社会的变迁。下图是汕头利生火柴厂的一枚“火花”,其反映的主要历史时期是

 

A. 建国初国民经济恢复时期

B. 大跃进时期

C. 三大改造时期

D. 文革时期

 

详细信息
35. 难度:简单

历史学家徐中约说:“根据一位美国著名科学家的研究,1960年时中国的25万科学家和工程师中,有90%是在1949年中国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培养出来的,而在1960年,中国工科毕业生数量大约是美国工科毕业生的75%。”对此现象的合理解释是

A. 社会主义改造的需要

B. 社会主义工业化的需要

C. 实施“211工程”计划

D. 推行“科教兴国”战略

 

详细信息
36. 难度:中等

下图是“大跃进”时期的一幅宣传画,它反映了

 

A. 农业生产中的虚报浮夸

B. 经济建设取得重大进步

C. 农业科技取得突出进步

D. 农业合作化取得成果

 

详细信息
37. 难度:中等

1961年,中共中央起草颁布了《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草案)》,取消了农村部分供给制和公共食堂。这说明

A. 由于物资匮乏,生活必需品要凭票供应

B. 中共中央纠正农村工作中“左”的错误

C.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全面展开

D. 为调整国民经济取消了人民公社体制

 

详细信息
38. 难度:简单

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粮食产量由1978年的3.05亿吨增长到1984年的4.07亿吨。农业生产实现快速增长的原因是

A.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B. 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C. “大跃进”运动的开展

D.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详细信息
39. 难度:简单

1978年以后,中国开始进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②农民有了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

③改变了农村土地的所有权

④极大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A. ①②③

B. ②⑧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详细信息
40. 难度:简单

小说《平凡的世界》中描述到,田福堂太痛苦了:当年搞合作化时,他曾怀着多么热烈的感情把这些左邻右舍拢合在一起;做梦也想不到二十多年后的今天,大家又散伙了。田福堂的“痛苦”是缘于其不理解当时

A. 农村所有制的变革

B. 农村经营方式变化

C. 农业经济发展状况

D. 大家伙对他的背叛

 

详细信息
41. 难度:简单

改革开放以来,一批新型城市兴起,其中被誉为“一夜崛起的城市”的是

A. 珠海

B. 厦门

C. 深圳

D. 汕头

 

详细信息
42. 难度:简单

1980—1987年,上海金融保险业提供的GDP由7.02亿元,增长到34.04亿元。对此,《上海通史》认为,上海金融保险业高速增长的根本原因是制度释放。“制度释放”的具体表现有

①经济特区的设立

②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行

③沿海港口城市的开放

④浦东的开发

A. ①④

B. ①②

C. ②③

D. ③④

 

详细信息
43. 难度:简单

有历史学家指出:大西洋一直是一道栅栏,一个终点。但在1500年左右,它一变而成为一座桥梁,一个启程之地,其巨大的影响波及各方。此变化源于(   

A.西欧发生的商业革命

B海上马车夫荷兰沟通世界

C.蒸汽轮船用于远洋航行

D.葡萄牙和西班牙支持的海上探险

 

详细信息
44. 难度:简单

下图中,意大利航海家哥伦布的航海路线是

 

 

A.

B.

C.

D.

 

详细信息
45. 难度:中等

中国近代民族企业举步维艰,但是他们犹如一颗小树在夹缝中仍然顽强生长,以张謇创办的大生纱厂和荣氏见弟创办的申新纺织公司为例,近代民族企业的共同点有

①都采用机器生产

②都是中外合资企业

③都是洋务运动的直接产物

④产品主要面向市场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详细信息
46. 难度:中等

下图是北美洲海地岛1493~1570年人口变化图。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 环境恶化水灾泛滥

B. 大批土著被卖为奴

C. 殖民者掠夺和屠杀

D. 工业污染损害健康

 

详细信息
47. 难度:中等

16世纪,一个荷兰船队经过北极圈,在零下40度严寒中死伤过半,但他们丝毫未动别人托运的货物,而其中就有能挽救他们生命的衣物和药品。半个世纪后,荷兰使团到达北京,遇到觐见皇帝须三拜九叩的麻烦,“几乎没有一位欧洲国家外交官愿意接受这种苛刻的天朝规矩。但是荷兰人却毫不犹豫地答应了”。荷兰人执着与变通的巨大差异折射出其

A. 殖民扩张的野心

B. 商业立国的理念

C. 资本输出的要求

D. 世界工厂的自信

 

详细信息
48. 难度:简单

奇波拉在《欧洲经济史》中写道:“工业革命之所以首先发生在英国,主要是由于该国在17世纪时,政治结构……已经发展到适合于工业化的程度。”作者在此要表明的是

A. 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是工业革命的前提

B. 海外市场的扩大成为工业革命的必要条件

C. 血腥的殖民掠夺为工业革命准备了资本

D. 工场手工业的发展为工业革命提供了技术

 

详细信息
49. 难度:简单

有人描述19世纪初英国的情景时说,妇女和女孩们曾从黎明到深夜整天不断地使用的嘤嘤作响的纺车,如今已被弃置屋隅。那些打着拍子砰然作响的手织机也多半闲置闻。这说明

A. 生产领域出现革命性变化    B. 工业革命推动妇女解放

C. 重工业成为国民经济主导    D. 家庭手工业已不复存在

 

详细信息
50. 难度:中等

某历史探究小组的同学收集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与发展”、“殖民扩张与掠夺”、“两次工业革命”、“交通与通讯技术的发展”等相关资料,你认为他们要研究的课题最有可能的是

A. 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

B.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由分散到整体

C. 城市化的进程

D. 社会生活的变迁

 

详细信息
51. 难度:简单

19世纪末的经济发展,再加上海洋运输和铁路上的交通革命,培植出一种真正的世界经济。到1900年时,欧洲人从世界各地进口牛肉、羊毛、咖啡、硝酸盐等物资;欧洲资本同样投向了海外,以建设铁路、矿山、电厂和银行。这说明( )

A. 工业革命推动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B. 全球资源通过世界市场流向欧洲

C. 欧洲在世界贸易中占据主导地位

D. 世界逐步建立起合理的经济秩序

 

详细信息
52. 难度:简单

英国1836年铁路总里程1600—千米,到1855年达12960—千米。这一现象出现的直接原因是

A. 蒸汽机的广泛应用

B. 内燃机的广泛应用

C. 发电厂的广泛建立

D. 城市人口迅速增长

 

详细信息
53. 难度:简单

1851年5月1日,万国博览会在伦敦开幕,前来剪彩的英国女王维多利亚反复使用一个词语,来表达自己的兴奋情绪:荣光、荣光、无尽的荣光。在当时能让英国女王感到“荣光”的参展产品是

A. 火车机车、水力纺纱机

B. 电灯泡、电动机

C. 汽车、汽轮

D. 电话机、内燃机

 

详细信息
54. 难度:中等

下列农作物的原产地在中国的是

 

①玉米

②水稻

③小麦

④粟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详细信息
55. 难度:简单

黄梅戏《天仙配》中有这样的一段唱词:“……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寒窑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这段词反映了我国古代:

A. 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

B. 农业灌溉方式的变化

C. 手工工场的生产方式

D. 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

 

详细信息
56. 难度:中等

下图是某同学的历史课堂笔记。根据笔记,他学习的主题应该是

 

A. 两汉的农业

B. 唐朝的金融

C. 元代的外贸

D. 明朝的经济

 

详细信息
57. 难度:中等

1947年,上海《大公报》连载漫面《三毛流浪记》,作品揭示了流浪儿童的苦难生活,三毛对当时中国市场上到处充斥着某国商品感到疑惑不解,其真实原因是

 

A. 官僚资本主义的压榨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B. 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产品出口额减少

C. 中美签订了《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

D. 国民政府通过改定新约运动,收回关税自主权

 

详细信息
58. 难度:中等

1992年,英国《金融时报》评论说,邓小平到经济特区视察“在全国引发了自由市场经济改革的新浪潮”。材料中“新浪潮”的实质是

A. 打破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

B.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 建立国有企业现代制度

D. 加入世贸组织以扩大开放

 

详细信息
59. 难度:中等

司马迁著《史记》时,文献关于黄帝的记述内容不一甚至荒诞,有人据以否定黄帝的真实性。司马迁游历各地,常常遇到人们传颂黄帝的事迹。有鉴于此,他从文献中“择其言尤雅者”,编成黄帝的事迹列于本纪之首,这一撰述过程表明

A. 《史记》关于黄帝的记录准确可信

B. 最完整的历史文本记录的历史最真实

C. 历史文献关于黄帝的记录应当与口头传说相印证

D. 传说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历史真实

 

详细信息
60. 难度:中等

“南海1号”发现于南海北部。沉没于800年前的宋代木质船,现已出土数千件完整的宋代瓷器,还出土了许多“洋味”十足的瓷器。专家认为,“南海1号”的发现具有非同寻常的学术价值。它所提供的历史信息可能包括

①宋代制瓷技术的进步

②宋代海上陶瓷之路的盛况

③宋代造船技术的发展

④手工工场的生产状况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二、材料分析题
详细信息
61. 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同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下表为晚清财政收入结构表(单位:万两)

项目年代

农业税收入

工商杂税收入

其他收入

总收

数额

比重

数额

比重

数额

比重

数额

比重

1849

3281

77

969

23

 

 

4250

100

1885

3071

40

3923

51

714

9

7708

100

1991

4810

16

20441

69

4445

15

29696

100

 

 

 

(1)借助表格分析晚清财政收入结构的变化。结合所学说明变化的原因。

材料二  当时清政府财政因巨大的赔款陷入严重的困境,兼以官办工业毫无成效,无一不是亏蚀累累。它不得不在1895年命令各省督抚对所办局厂“亟应从速变计,招商承办”,借以缓和国内阶级斗争。不久,它又命令各省设立商务局,主持设厂;颁发章程,奖励民营,从立法上奖励私人投资设厂。

——张国辉《洋务运动与中国近代企业》

(2)根据材料二,概括清政府对官办和民营工业分别制定了怎样的政策?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制定这些政策主要目的是什么?

材料三  怎样搞工业化是民国南京政府主要思考的问题,工业化的重点一开始就被确定在重工业上。……至于具体操作,最突出的是政府于30年代新组建了资源委员会,从资源委员会1936年和1937年的实际建设活动来看,主要集中在与军事工业密切相关的钢铁、治金、燃料、电力、机械、电器、化学等基本工业领域,其活动地区是以江西、湖南、湖北为中心并及四川、云南、陕西、甘肃等省。

——陈勇勤《中国经济史》

(4)材料三中,国民政府的工业化政策有哪些特点?并分析有哪些影响。

 

详细信息
62. 难度:中等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人民为了民族复兴进行了长期不懈的努力和探索。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下列图片直观地反映了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一些重要片段。仔细观察下列图片。

 

(1)依据图片反映历史事件的时间先后顺序,写出关键词,画一个时间轴。

 

(2)任选期中两幅图片,结合所学,用3—5句话进行解读。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