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简单 | |
下列生产工具,按用途划分,不同于其它各项的是 A. 杜诗水排 B. 高转筒车 C. 马钧翻车 D. 风力水车
|
2. 难度:中等 | |
我国古代有许多农业谚语,如“小满前后,种瓜种豆”、“麦要浇芽,菜要浇花”、“小暑不种薯,立伏不种豆”、“黄牛过河各顾各”等。材料体现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中的 ①“重农抑商”思想 ②“精耕细作”特点 ③“自给自足”形态 ④“靠天吃饭”观念 A. ①②③ B. 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
3. 难度:中等 | |
比较下列两幅图所反映的城市商业,北宋比唐朝最明显的变化是
A. 北宋城市商业更加繁华 B. 北宋打破了市的地点限制 C. 北宋出现了草市 D. 北宋开始出现外国商人
|
4. 难度:简单 | |
《水浒传》中的一幕:一日,鲁智深来到五台山福地牌楼前的小市镇买些酒吃,听到叮叮当当的去处,却是三个人在那里打铁。他进去说打禅杖和戒刀。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A. 铁匠铺中的工匠来自于官营手工业作坊 B. 当时的私营手工业已经占据了主导地位 C. “计日受值”的雇佣劳动关系已经出现 D. 私营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商品经济繁荣
|
5. 难度:中等 | |
“朝奉”本为官名,有些徽商是由仕而贾的,他们不愿人们称其为“老板”,而代之以“朝奉”。久之,到明末,世人统称徽商为“徽州朝奉”。徽商不愿被称为“老板”,这从本质上反映出 ( ) A. 徽商社会地位的提升 B. 明清政府对商人的歧视和压制 C. 徽商已走上了官商结合之路 D. 北宋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
|
6. 难度:简单 | |
明清时期,中国农耕文明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峰,并分离出一些迥异于传统经济模式的变异,这些变异带有工业文明的倾向。这种变异的实质是 A. 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 B. “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雇佣关系产生 C. 私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 D. 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
|
7. 难度:中等 | |
外国资本主义的侵入为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某些客观条件,这主要包括 ①壮大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 ②分解着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 ③扩大了商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 ④传入了西方近代生产技术和机器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
8. 难度:中等 | |
数据统计是研究经济史的重要途径。观察下图,可以得到的正解结论是
A. 官营手工业束缚了中国经济发展 B. 闭关锁国政策使中国落后于世界 C. 开放通商口岸加速中国经济发展 D. 列强侵略是中国落后的主要原因
|
9. 难度:中等 | |
读“近代中国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示意图”,图示中两次发展低谷出现的共同原因是 A. 中国社会制度的根本性变革 B. 帝国主义经济势力的入侵 C. 中国政府经济政策的重大调整 D. 中国官僚资本的经济垄断
|
10. 难度:简单 | |
张謇说:“二十年来,所见诸企业之失败,盖不可以卒数,推原其故,则巾创立之始,以至于业务进行,在皆伏有致败之衅,则无法律之导之故也。……无公司法,则无以集厚资,而巨业为之不举;无破产法,则无维信用,而私权于以重丧。”据此,他认为民族工业进程迟缓的主要原因是 A. 缺乏必要的法律保障 B. 受中外反动势力双重压迫 C. 官僚资本的经济垄断 D. 缺乏充足货币资本的支持
|
11. 难度:简单 | |
一·二八事变爆发后,民族资产阶级积极捐款,支持十九路军;长城抗战爆发后,各地工商界人士开展捐款购机运动;爱国商人自发抵制日本经济侵略等。这些史实说明 A.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出现第一个高潮 B. 民族资本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有极大比重 C. 飞机制造已成为当时中国最大的新式工业 D. 民族资产阶级是一支不可忽视的政治力量
|
12. 难度:中等 | |||
在某中学的“上海乡土史”课程上,老师要求学生按指定材料(见下表)确定一研究主题。以下切合材料的主题是
A. 上海,中国现代化的缩影 B. 改革开放在上海 C. 上海,红色的摇篮 D. 上海工业化一瞥
|
13. 难度:简单 | |
维新变法时,康有为提出“剪辫易服”的主张被指责成“妖言惑众”。但1912年以后,还留着辫子则被取笑为封建余孽、满奴。这表明 A. 辫子问题是革命的重要标志 B. 民主共和观念日渐深入人心 C. 政治变革推动社会习俗变化 D. 封建陋习开始丧失社会土壤
|
14. 难度:简单 | |
辛亥革命之前,“太太”一直用于称呼官员的妻子;而民国时期,“太太”成为上流社会和平民百姓共同青睐的称呼。这种变化体现了 A. 传统礼俗消失 B. 科学知识普及 C. 平等观念传播 D. 妇女地位提高
|
15. 难度:困难 | |
1840年前,中文报刊所载“关于宗教之事,居大半”;而19世纪60至90年代的报刊在内容上多主张学习西方的坚船利炮,兴办近代工矿企业,编练新式海军等洋务事宜。该变化反了 A. 列强侵华方式发生根本性变化 B. 阅读报刊已成为华人生活习惯 C. 报刊发展在逐步适应中国社会发展 D. 鸦片战争前华人已有近代报刊
|
16. 难度:中等 | |||||||||||||||||||||||||||||||
下面是上海外白渡桥通行交通工具变化表
——(据《上海研究资料》)
该表反映了当时上海 ①交通工具的种类增加 ②交通工具日益近代化 ③公共交通有一定的发展 ④汽车制造业有了很大发展 A. 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
17. 难度:中等 | |
“消失的旧时光一九四三,在回忆的路上时间变好慢,老街坊小弄堂,是属于那年代白墙黑瓦的淡淡的忧伤……”,以上是周杰伦的歌曲《上海1943》中的一段歌词。下列情况在1943年的上海可能出现的是 A. 青年男女身着西服、婚纱在西式教堂中举办婚礼 B. 恋爱中的青年男女把约会地点放在咖啡馆、西餐厅、网吧 C. 工人上班有的坐公共汽车,有的骑自行车,有的坐地铁 D. 徐小姐爱好很多,读书、阅读《申报》,看上海当地电视台播放的电视节目
|
18. 难度:中等 | |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中国,女孩子不能化妆,不敢穿裙子,更不敢烫发。若要烫发,需要单位开证明,说某某同志是文艺工作者,有烫发之必要。这表明当时( ) A. 受到了苏联生活方式的影响 B. 人们的生活物质非常短缺 C. “左”倾错误困扰了经济建设 D. 人们生活受政治氛围的影响
|
19. 难度:中等 | |
“两盒点心跑一天”到20世纪90年代已不再是人们春节拜年的主要形式。1994年,某城从除夕夜7点到初五中午12点,家庭电话通话次数比平日增多了65%左右;1999年,中国电信网上每天至少有四五千封电子贺年邮件接来送往。随着手机的普及,短信、微信拜年成了现阶段人们春节期间拜年的首选。这一现象主要反映了 A. 邮政电信合一时代到来 B. 电信缩短了人们的心理距离 C. 改革开放加速了城市化进程 D. 通信网络发展改变了生活方式
|
20. 难度:中等 | |||||||||||||
针对下表情况,建国初我国采取的相应对策是
A. 实施一五计划 B. 进行三大改造 C. 开展公社化运动 D. 实行改革开放
|
21. 难度:中等 | |
某学生搜集了以下相关资料:“一五”计划、三大改造、中共八大召开、“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和“文化大革命”。你认为他整理的主题是 A. 政权巩固 B. 曲折探索 C. 改革创新 D. 盛世华章
|
22. 难度:简单 | |
1979年初,宣传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的标语是 A. “为巩固新民主主义制度而斗争” B.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C. “政治挂帅,提高觉悟,争取更大的跃进” D. “深化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23. 难度:简单 | |
1992年是中国改革的标志性分水岭。在这一年抵达北京履新的前世行驻华首席经济学家华而诚向南方周末记者讲述他当时的感受,“如果说此前中国一直在隧道中探索,1992年应该说人们终于看到了隧道口的光亮”。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 A. 确立了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 B. 确定了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 C. 肯定了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 D. 形成了全方位的开放新格局
|
24. 难度:中等 | |
据下图推断该城市是 A. 广州 B. 厦门 C. 福州 D. 上海
|
25. 难度:困难 |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明朝时广东地区)一个冶炉场按中等规模十座冶炉计算,其雇工要在二三千人以上……“凡一炉场,司炉者二百余人,掘铁矿者三百余人,汲者、烧炭者二百有余,驮者牛二百头,载者舟五艘。计一铁厂之费,不止万金。” ——齐涛主编《中国古代经济史》 材料三 明清农村……农民已经不再仅仅是在自给自足之余,将自己的农产品拿到市场上出售,而是更多地依赖于市场,通过产品的交换来满足自己的生产和消费。农户在种植粮食作物之外,都普遍开始种植旨在交换的经济作物,如棉花、甘蔗、烟草、荔枝、龙眼乃至经济林木,并开始对农产品进行加工。……一部分农民由于经营有道、扩大生产而成为“上农”,一部分农民则从自耕农下降为佃农、奴仆或雇工。 ——《中国经济增长与古代城市发展》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原因。 (2)材料二所描述的明朝矿冶业具有什么特点?这一类工矿业在明清时期发展受阻,请写出阻碍的政策因素。 (3)据材料三概括指出明清农村的新变化在社会发展中的积极意义。
|
26. 难度:简单 | |
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夹缝中艰难曲折地发展。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发昌机器厂原是方举赞、孙英德于1866年合伙成立的一个为外商船厂打制、修配船用零件的手工业锻造作坊,制造资本为200元。1869年已经使用车床,这是它从手工作坊转化为近代工业的重要标志。19世纪70年代后,已经能够制造小火轮船,不久又生产车床、汽锤等,但其制造小火轮船的发动机均为英国制造。进入80年代,受到外商排挤,日趋衰落,到90年代,终于被英商开办的耶松船厂吞并。 ——魏永理《中国近代经济史纲》 材料二 在筹办纱厂、创办通海垦牧公司、开垦苏北沿海滩涂荒地时,张謇都是依靠股份制向社会集资。为加强企业经营管理,他“考诸上海各厂,而加以斟酌”,使纱厂在开创之始就建立了一套精干的企业管理机构。……当兴办实业初见成效时,他用企业盈余兴办近代教育事业,创办职业教育机构是大生企业集团培养中低级职员的最佳途径。 ——摘编自陈争平《近代张謇的企业制度创新及其现实意义》 材料三 中国的资本主义近代工业,1911-1919年间,建成厂矿470多个,投资近一亿元,加上原有企业的扩建,新增资本达一亿三千万以上,八年相当于过去全部投资总额。1919年随着欧洲列强的卷土重来,民族工业走向萧条。 ——《中国近代经济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发昌机器厂的特点。 (2)据材料二,概括张謇的企业制度创新的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张謇企业发展的有利社会因素。 (3)据材料三,概括1911-1919年我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这一现象的外部原因。 (4)综合上述材料,从我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中,你能得到哪些认识?
|
27. 难度:困难 |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50年前,中国从世界第一经济强国的宝座跌落,是被发达国家低成本的制成品打败的。20年前,中国走上改革开放道路时,正值世界经济进入又一个低成本生产时代,发达国家把制造业生产转移到其他国家,为的是使用更便宜的资源。 ——侯若石《机遇还是陷阱》 材料二 请回答: (1)怎样理解材料一中的中国“是被发达国家低成本的制成品打败的”? (2)结合材料二指出我国形成了怎样的对外开放格局?这种开放格局与近代有什么相似之处? (3)近现代中国两次对外开放有什么本质区别?
|
28. 难度:困难 |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78年中国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这次土地改革,将土地产权分为所有权和经营权。所有权仍归集体所有,经营权则由集体经济组织按户均分包给农户自主经营,集体经济组织负责承包合同履行的监督,公共设施的统一安排、使用和调度,土地调整和分配,从而形成了一套有统有分、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 ——摘自百度百科 材料二 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的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业专业合作社等规模经营主体。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不得改变土地集体所有性质,不得改变土地用途,不得损害农民土地承包权益。 ——据《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整理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我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特征。根据材料二,指出中国农村土地改革的新发展。 材料三
——彭森主编:《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年鉴》 请回答: (2)据材料三,指出我国生产资料所有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一变化反映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什么? 材料四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在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初以农村改革为重点的第一阶段,和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城市为重点、城乡联动和全面改革以来,以中国共产党十四大为标志,改革进入了新阶段……新阶段是改革的攻坚阶段,是以建立新体制为主要使命的阶段。 ——宁可主编《中国经济发展史》 (3)结合材料四以及所学历史知识,概括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进程的主要特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