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中国人“家”的观念十分浓厚,每个姓氏都有自己的族谱。族谱内容十分丰富,记载有本族世系源流、支派辈分、人物传略等,贯穿念其根、睦其族、尊其祖之宗旨,是连接海内外宗亲的桥梁和纽带。下列对中国人重视修订族谱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①古代宗法制的影响 ②传统小农经济的影响 ③受法家思想的影响 ④弘扬传统美德的需要 A. 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
2. 难度:中等 | |
西周贵族爵位有王、公、侯、伯、子、男之分。战国时秦国推行二十级军功爵制,平民也可因军功获得爵位,此为各诸侯国效仿。这一变化反映了战国时期 A. 分封制得到进一步发展完善 B. 社会转型带来社会结构变动 C. 官僚政治完全取代贵族政治 D. 社会等级日益固化且层次复杂
|
3. 难度:简单 | |
西汉武帝元封年间全国有一百零八个郡国一级政区,这些政区由中央直接管理显得有些捉襟见肘。为了加强中央对这些政区的管理,汉武帝创建了 A. 中朝制度 B. 刺史制度 C. 三省六部制 D. 三司制度
|
4. 难度:简单 | |
《宋史·职官志》载:“宋承唐制,抑又甚焉。三师、三公不常置,宰相不专任三省长官,尚书、门下并列于外,又别置中书禁中,是为政事堂,与枢密对掌大政。天下财赋,内庭诸司,中外管库,悉隶三司。”据此解读正确的是 A. 宋代政治制度沿袭唐代,基本没有发展变化 B. 政事掌握在三省手里,三省长官拥有实权 C. 君权被政事堂、枢密院和三司架空 D. 宋代宰相权力进一步被削弱、分散
|
5. 难度:简单 | |
“溉泽卤之地四万余顷,收皆亩一钟,于是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强,卒并诸侯”。这是《史记》中对哪一水利工程的记载? A. 都江堰 B. “井渠” C. 鉴湖 D. 郑国渠
|
6. 难度:简单 | |
唐代制瓷业已经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出现了邢窑、江西景德镇和四川大邑等著名的白瓷产地,景德镇在元朝成制瓷中心,明朝成为“瓷都”。下图所示位置对应景德镇的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
7. 难度:简单 | |
“盖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必在于读书;读书之法,莫贵于循序而致精”;“若其心正、其事善,虽不曾识字,亦自有读书之功。”上述两种观点反映了 A. 孟子与墨子的对立 B. 老子与韩非子的统一 C. 朱熹与陆九渊的对立 D. 陆九渊与王阳明的统一
|
8. 难度:中等 | |
明末清初,黄宗羲的著作《明夷待访录》中的“夷”一般表示“和平与秩序”之义。因此,“明夷”从字面上理解,表示这本书的主题是“探究明治(之道)”。这反映出作者 A. 追求儒家政治的理想 B. 总结明朝灭亡的教训 C. 注重对社会现实的研究 D. 反抗满清统治者的决心
|
9. 难度:简单 | |
辛弃疾词《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有名句“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关于此句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路”是唐代设置的地方行政机构,为宋代所沿用 B. 元代以“路”作为地方常设的最高行政机构 C. 辛弃疾的词风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国运式微的影响 D. 辛弃疾以词怀古,开始打破诗与词的界限
|
10. 难度:简单 | |||||||||
历史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会留下特殊印记,并成为历史见证。下列信息按先秦、汉、唐、宋朝排列正确的是
A. ①④②③ B. ②③①④ C. ④①②③ D. ④①③②
|
11. 难度:简单 | |
中国书法主要有小篆、隶书、草书、楷书、行书五种字体,其中隶书字形结构平衡对称,整齐安定。下列书法作品的字体特征符合隶书的是 A. B. C. D.
|
12. 难度:简单 | |
2018年9月21日,国家文物局证实在大连庄河海域发现甲午海战中北洋舰队“经远舰”残骸。对“经远舰”的考古打捞可以直接研究 A. 《马关条约》的签订 B. 叶祖珪的生平事迹 C. 北洋舰队的覆灭 D. 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情况
|
13. 难度:中等 | |
近代某次战争后,清政府一方面允许外国人“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同时谕令各省“多设织布、纺绸等局,广为制造”。这些举措对当时中国的影响表现在 A.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社会 B. 开启了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 C. 民族工业获得了初步发展 D. 民主革命运动蓬勃兴起
|
14. 难度:简单 | |
费正清在《剑桥中华民国史》中指出:“形式上,辛亥革命与其说是开端,倒不如说是终结。”下列关于“终结”的理解正确的是,辛亥革命 A. 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 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新探索 C. 实现了中华民族的真正独立 D. 标志着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
15. 难度:中等 | |
1898年5月,康有为曾在《列国政要比较表》中列举各国土地、人口、学校、商务、铁路、电线等十三种数据统计,并将这些外国资料与中国的状况一一比较,指出中国“事事远逊人”。其主要意图是 A. 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B. 培养国人国际视野 C. 激发改革图强意识 D. 揭示中国落后根源
|
16. 难度:中等 | |
下图为清末《图画日报》登载的图片。这一现象表明近代中国
A. 传统交通工具被新式交通工具所取代 B. 生活方式受到近代化影响 C. 传统农耕文明衰微 D. 百姓出行难问题得到解决
|
17. 难度:简单 | |
该胜利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粉碎了国内一些人的“恐日病”,为八路军在华北创建抗日根据地,开展敌后游击战争创造了有利条件。这一“胜利”是 A. 平型关伏击战 B. 台儿庄大捷 C. 枣宜会战 D. 百团大战
|
18. 难度:简单 | |
社会主义改造一路高歌猛进,为了继续巩固和扩大人民民主统一战线,中国共产党经过充分讨论,在一次党的代表大会上重申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这次党的代表大会是 A. 中共七大 B. 中共八大 C. 中共十二大 D. 中共十四大
|
19. 难度:中等 | |
20世纪50年代,周恩来在某次国际会议上提出:“一、老挝和柬埔寨境内敌对行动的停止将与越南敌对行动的停止同时宣布。……三、敌对行动停止后即不许从境外向老挝和柬埔寨运入新的陆、海、空军的部队和人员,以及各种武器和弹药。”据此可知,这次国际会议是 A. 日内瓦会议 B. 板门店谈判会议 C. 万隆会议 D. 第26届联合国大会
|
20. 难度:中等 | |
某档案馆在收集整理重要资料时,发现包含如下内容的一份文献:这一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必将使农业社会主义合作化的具体道路更加符合我国的实际。这是在党的领导下,我国农民的伟大创造,是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化理论在我国实践中的新发展。”这份文献最有可能发表在 A. 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B.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C. 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 D. 邓小平南方谈话之后
|
21. 难度:简单 | |
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进入政治建设新时期下列民主和法制建设的大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①中共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的历史任务 ②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把依法治国写进宪法 ③全国人大五届三次会议推进国家领导体制改革 ④邓小平发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讲话 A. ①③④② B. ②③①④ C. ③④②① D. ④③①②
|
22. 难度:中等 | |
考古发现,古希腊城邦最主要的历史遗迹往往是市政广场、议事大厅、神庙、露天剧场等,它们用以举行城邦会议、宗教节庆、戏剧演艺。这些公共空间在当时 A. 增强了公民对城邦的认同感 B. 加剧了希腊社会内部矛盾 C. 抑制了城邦公民的个性发展 D. 实现了希腊人的真正平等
|
23. 难度:中等 | |
《十二铜表法》中有规定:不得为了任何个人的利益,制定特别的法律…对刑事判决不服的,有权上告……任何人非经审判,不得处死刑。”据此不能体现 A. 依法治国思想 B. 注重形式,缺乏变通 C. 限制贵族的专横 D. 自然法的基本原则
|
24. 难度:困难 | |
根据“光荣革命”后建立的政治制度,英国由少数贵族掌管政权。这种制度能够保证工业革命顺利发生,但是当工业革命发生后,它又成为陈旧的制度,必然被工业化社会淘汰这说明“光荣革命” A. 对英国历史进程影响很小 B. 确立了民主的基本原则 C. 正式确立了英国君主立宪制 D. 未改变英国国家权力结构
|
25. 难度:简单 | |
1689年《权利法案》和1701年《王位继承法》在议会的相继通过,标志着议会制在英国真正确立。这是因为英国 A. 国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 B. 议会成为高于王权的最高立法机关 C. 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 D. 确立了责任内阁制度
|
26. 难度:简单 | |
在世界历史上,首次出现“南北美洲生产原料,非洲提供人力,亚洲提供各种奢侈品,西欧则指挥这些全球性活动”。这种现象出现的背景是 A. 新航路开辟加强了各大洲联系 B. 近代通讯工具的革新 C.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D. 工业革命在世界的扩展
|
27. 难度:简单 | |
大型纪录片《公司的力量》中有这样一句解说词:美国独立后,州际贸易由美国中央政府管理,各州政府则继续保留管控公司的权力。上述现象的法律依据源于《1787年宪法》规定的 A. 三权分立机制 B. 联邦制 C. 中央集权原则 D. 民主共和政体
|
28. 难度:简单 | |
诺拉斯在《英国产业革命史论》中提到:所谓工业革命,其中包括六个相互关联的大变化和发展,即机器制造业的发展、铸铁业的革命、纺织机械的运用、化学工业的创制、煤炭工业的发达和交通手段的进步。下列人物的发明创造不属于诺拉斯论述范围的是 A. 贝尔 B. 史蒂芬孙 C. 瓦特 D. 哈格里夫斯
|
29. 难度:困难 | |
一份由美国商人联名签署于1935年的反对新政的宣言中写道:“新政葬送了我们先辈所创造的繁荣,让无功者不劳而获,由此毁掉了我们对于未来创造的进取心。”宣言主要反对新政 A. 增发钞票以解决货币短缺 B. 保护劳工的各项权利 C. 举办了各项公共建设工程 D. 建立了社会保障体系
|
30. 难度:中等 | |
马克思恩格斯在世的时候,虽然《共产党宣言》曾经多次再版,但他们始终没有对《共产党宣言》内容作任何修改,而是先后写下了7篇序言,不断地对《宣言》做出进一步的阐述和说明,不断地对当时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和工人运动情况做出进一步的概括和介绍。这表明 A. 社会主义政权的发展 B. 阶级斗争学说已经过时 C. 资本主义制度的不断完善 D. 西方工人运动的发展
|
31. 难度:简单 | |
1976年8月,第五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通过了《经济宣言》,其中单独列出“目前的国际经济形势与发展中国家的前景”条款,特别强调“贫穷、饥饿、营养不良、被剥夺和没有文化的危机在发展中的世界里一直存在,而且影响着更多的国家和人民。”据此可知不结盟运动 A. 有利于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B. 促使不结盟国家反对经济全球化 C. 冲击了美苏两极格局 D. 加速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崩溃
|
32. 难度:简单 | |
1995年1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正式建立,其总部设在瑞士日内瓦,下列关于世界贸易组织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它的宗旨和基本原则与关贸总协定基本相同 B. 它的诞生标志着世界贸易进一步走向规范化 C. 它的规定对所有成员国没有严格的法律约束 D. 它的成立,标志着全球有序的自由贸易新时期已经开始
|
33. 难度:简单 | |
哈贝马斯认为,经济全球化压力下,国家与市场日益分离,造成现代民族国家治理结构的衰落,因此有必要建立超越民族的国家。最能够体现这一设想的组织是 A. 亚太经合组织 B. 北美自由贸易区 C. 欧洲联盟 D. 上海合作组织
|
34. 难度:中等 | |
下图为中美德日四国1980—2009GDP增长趋势图,其中①为美国,德日两国所对应的曲线序号分别是
A. 德-②日-③ B. 德-②日-④ C. 德-③日-② D. 德-④日-②
|
35. 难度:简单 | |
中国古代农学家贾思勰在其《齐民要术》中指出“(汉代)赵过始为牛耕”。但是1923年考古工作者在山西省浑源县李峪村发掘的战国墓葬中出土了一件青铜器“牛尊”,牛鼻上有环,这被认为是牛耕出现的证据。这说明 A. 史料批判检验不可或缺 B. 文献记载须经考古发掘佐证 C. 牛耕技术始于战国时代 D. 实物史料才能反映真实历史
|
36. 难度:中等 |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松江府志》载:“壤地广袤不过百里而遥,农亩之入非能有加于他郡邑也。所由供百万之赋……”“……全赖此(棉织)一机一杼”。《苏州府志》载:“郡城之东,皆习机业。……计日受值”;盛泽镇“俱以蚕桑为业”。《嘉兴府志》载:王江泾镇“多织绸,收丝缟之利,居者可七千余家……”《湖州府志》载:“俗皆织绢”;“惟湖以蚕……官赋私负咸取足焉”;南淂镇“烟火万家”。 ——根据有关明清时期地方史志资料编写 材料二 他指出,“有道之世”“必以厚生为本”“古之人君,本资讳言财也,……民得其利,则财源通而有益于官;官专其利,则财源蹇而必损与民。”他还指出,“自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而人之有私,固情之所以不能免矣。……合天下之私以成天下之公,此所以为王政也“人君之于天下,不能以独治也,独治之高利繁矣,众治之而刑措矣”,强调“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 ——摘编白《日知录》《亭林诗文集》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根括明清时期江南经济发展的主要情况。 (2)《日知录》《亭林诗文集》的作者是谁?请您根据材料二提嫉其主要思想主张,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评价。
|
37. 难度:中等 | |
2019年是五四运动100周年,广义的五四运动是指自1915年至1926年间,中国知识界和青年学生反思中国传统文化,探索强国之路的思想解放运动和爱国运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五四时期产生了新民主义革命几乎所有的基本因素。陈独秀指出,社会上各项人中“只有做工的是台柱子,因为有他们的力量才把社会撑住”,“若是不主张强力,不主张阶级战争,便再过一万年,那被压迫的劳动阶级也没有翻身的机会”。许多知识分子认为“帝国主义那条旧路是不能再向前走了,唯有去找那条社会主义新路来走”。 ——摘编自陈培军《关于五四运动的领导权问题》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说明五四运动“产生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几乎所有的基本因素”。 材料二 新启蒙运动的倡导者……强化了把五四作为启蒙运动的认知方式。学者殷海光在论及五四运动时,认为它以iconoclasm(打倒偶像)和enlightenment(启蒙)为动力,是一场“中国知识最光荣的运动”。 ——张艳《新启蒙运动对五四新文化运动的评说》 (2)材料二从什么角度评价五四运动?结合二十世纪第二个十年的相关史实,简述作者这样评价的理由。
|
38. 难度:中等 |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由于国际贸易的发展,新货物的品种日益增多,从而带来了消费的选择。香料、丝绸等商品,大大超过了欧洲社会消费的需要,胡椒的价格自1650年以来,一直在跌落。而茶叶、糖、咖啡、烟草和甜酒等新产品深受欧洲人的欢迎。茶叶则是普通欧洲人最重要的饮料,英国人发明了把中国茶与西印度群岛生产的糖混合起来喝的新习惯,这种混合饮料能很快提供能量,在营养方面创造了一场革命。糖在15世紀的欧洲是最昂贵的奢侈品。为了提高糖的产量,葡萄牙人在巴西殖民地种植甘蔗成功,开始了大规模人工种植甘蔗的时代。美洲糖产量的增加,降低了糖价,满足了欧洲消费市场的需要,却引发了臭名昭著的奴隶贸易。从16世纪末开始,欧洲人从南美引入了救命的食物 ——马铃薯,欧洲人获得了高产的、富于维生素的廉价食品。——上述材料均据李世安、孟广林等《世界文明史》整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一时期欧洲“消费选择”所产生的影响。 材料二 由内燃杋和电动机带动的“电工技术革命”的经济增长的速度大大超过蒸汽机带动的第一次工业革命。铁路蹇设成为这一时期新兴工业化的中心。生产单位规模扩大,技术和投资量增长,使银行和国家在推行现代化方面发挥前所未有的重大作用。世界经济在19世纪后期出现爆炸性的大增长。 ——罗荣渠《现代化新论》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电工技术革命”出现的前提,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世界经济在19世纪后期出现爆炸性的大增长”的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