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西周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制,不仅是当时分封制实施的基础,也对后世产生了深刻影响。这表现在 A. 重视法制与规则意识 B. 家族中的“长兄如父,小儿不及长孙” C. 婚姻中的“门当户对” D. 注重个体自主意识与平等权利
|
2. 难度:简单 | |
参加科举考试的人多了,录取标准总成为问题。唐朝科举考试考诗赋,宋朝则考“经义”,即仁义道德,演变到明朝,又在“经义”中渐渐演变出八股取士制度。明朝实行八股取士制度意在 A. 明朝政府希望通过八股文来选拔真正的人才 B. 明朝政府通过八股取士来加强对民众思想控制 C. 受到宋明理学的影响 D.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强化
|
3. 难度:简单 | |
根据如图示意图判断,它最有可能反映的是
A. 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B. 元朝的行政制度改革 C. 明朝调整中央和地方官制 D. 清朝的国家机构设置
|
4. 难度:简单 | |
如下图所示,与隋朝大运河相比,元朝大运河航道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洛阳城市经济衰落 B. 加强对南方的控制 C. 政治中心向北迁移 D. 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
5. 难度:中等 | |
“金宝庐舍,转瞬灰烬,惟有田者,岿然而独无恙。故上自绅富,下至委巷工贾胥吏之俦,赢十百金,即莫不志在良田。”这一观念的形成 ①是重农抑商政策的结果 ②反映了自然经济的主体地位 ③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④反映了商品经济的繁荣 A. ①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
6. 难度:简单 | |
一位学者在他的著作里说:“在20世纪的大幕拉开的时候,当时的世界大国在东方进行了一次很不光彩的集体亮相。”“这一集体亮相”给中国带来的影响是 A. 打开了日本闭关锁国的大门 B. 资本主义殖民体系确立 C. 英国实现了对印度的占领 D. 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7. 难度:简单 | |
有些史学家认为,“太平天国的改革方案包含了很多激进的特征,对不满的民众很有吸引力。其方案中对民众最其吸引力的是 A. 平均分配土地 B. 发展工商业 C. 建立民主政治 D. 兴办学校教育
|
8. 难度:中等 | |
“这是鸦片战争以来在中国民意基础上,中国政府代表第一次对国际条约说了‘不’字。从此以后,由于中国社会出现新的生产力、新的阶级、新的思想和主义,中国社会在各方面出现了新的积极向上的因素。”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 A. 标志着中国民主革命进入了新阶段 B. 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阴谋 C. 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D. 取得了反帝斗争的完全胜利
|
9. 难度:中等 | |
电视剧《大染坊》主题曲《把感动留在人间》唱道:“总以为泪水早已擦干……总以为彩虹就在眼前,我却在风雨中越走越远,这一场荣华富贵好心酸,这一场锦绣年华欲说无言……”该剧讲述了主人公陈寿亭在20世纪初从一个叫花子到拥有雄厚资产的印染厂主的曲折历程。若要改变“心酸”“无言”的陈寿亭的命运,从根本上说,应该 A. 引进外国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技术成果,解决技术落后问题 B. 大量吸收外资、民间资本解决资金少、规模小、竞争力低下等问题 C. 成立营销团队,扩大营销范围,解决市场狭小问题 D. 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现状
|
10. 难度:中等 | |
《城南旧事》描绘了20世纪20年代北京城的社会风貌,曾被评选为亚洲周刊“二十世纪中文小说一百强”。下列情景可能出现在小说中的是 A. 主人公去教堂参加新式婚礼 B. 穿着列宁装是一种时尚 C. 报纸上报道“杂交水稻”的消息 D. 火车出行被众人谴责,称破坏京城“气脉”
|
11. 难度:简单 | |
下表是新中国成立后历届人大任期时间及召开会议的次数。关于此表的分析,符合史实的是
A. 第一届人大通过的《共同纲领》具有临时宪法的性质 B. 第二届人大决定开始实施我国第—个五年计划 C. 第三、四届人大工作受到“左”倾错误的干扰 D. 第五届人大期间将“依法治国”方针写入宪法
|
12. 难度:简单 | |
基辛格第一次秘密访华,看到“打倒帝国主义”口号时,曾经表示过不满。尼克松访华时,毛泽东竟然提起此事,并笑着说:“我认为,像我这样的人放了许多空炮……你(尼克松)不在打倒之列,他(基辛格)也不在内。都打倒了,我们就没有朋友了嘛。”毛泽东说自己“放空炮”,是在暗示 A. 中美之间的矛盾是虚构的 B. 美国已经不是帝国主义国家 C. 中国在淡化中美意识形态的分歧 D. 中国感谢美国帮助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
13. 难度:简单 | |
下图是1952—2000年我国国民经济增长百分比示意图.对此表述正确的是 A. ①④形成的共同因素是所有制形式的根本变革 B. ②低谷的形成是由于国家经济政策的严重失误 C. ③是由于国家找到了适合国情的经济发展道路 D. ④到⑤的变化是由于市场经济体制遇到了挫折
|
14. 难度:简单 | |
中共十四大被外电评论为“一次加速和外国接轨的会议”,主要是因为这次会议 A. 作出了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伟大决策 B. 提出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新目标 C. 决定以上海浦东为新的对外开放区 D. 调整了新时期的外交方针和政策
|
15. 难度:中等 | |
读图,当今中国“吃”文化如此备受关注,是因为吃货眼中的中国
①中国餐饮文化及其丰富 ②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③现代传媒技术的发展 ④“吃”可以感受不同民族、地域的风情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
16. 难度:简单 | |
公元前445年,罗马废除贵族与平民不能通婚的旧法;公元前367年,又以法律形式授予平民与贵族分享公有土地的平等权利……罗马制定上述法律的主要目的是 A. 完善法律体系 B. 稳定社会秩序 C. 保障平民利益 D. 维护帝国统治
|
17. 难度:中等 | |
谈及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很多人认为“光荣革命”是一次完美的政治设计。其“完美”体现在 A. 以妥协方式确立民主制 B. 确立责任内阁制 C. 实行了议会主权 D. 建立起君主立宪政体
|
18. 难度:简单 | |
18世纪美国政治家汉密尔顿曾经说道:“现在几乎达到国家蒙受耻辱的最后阶段了。……我们所经历的祸患并非来自局部的或细小的缺点,而是来自这个建筑物结构上的基本错误,除了改变建筑物的首要原则和更换栋梁以外,是无法修理的。”该言论的历史背景是 A. 美国当时仍受英国控制 B. 宪法制订面临重重矛盾 C. 独立后的美国邦联松散 D. 人民主权原则得到落实
|
19. 难度:中等 | |
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说“资产阶级在他不到一百年的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所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马克思所说的历史现象产生的政治前提是 A. 启蒙运动的影响 B. 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确立 C. 工业革命的影响 D. 法国大革命的推动
|
20. 难度:简单 | |
新航路开辟后,欧洲社会的价值观念、风尚习俗全都变了;水手成了最令人羡慕和尊敬的职业;各种游记成为畅销书;商业精神大大加强。而这些观念、习俗变化的轨迹都强调了人的价值作用。下列对该现象本质原因的分析最准确是 A. 新航路开辟导致欧洲价值观念、风尚习俗巨变 B. 新航路导致欧洲职业选择巨变 C. 文艺复兴为探险家提供精神动力——人文主义 D. 资本主义萌芽引起欧洲社会广泛变化
|
21. 难度:简单 | |
为了证明一位或许过分敏感的德国人所说“每年都有几近荒诞不经的新颖事物出现”,一位外国人考察了乔治四世(1820年即位)统治下的英国,以下属于“荒诞不经的新颖事物”的是 A. 蒸汽机车 B. 内燃机 C. 电梯 D. 奔驰汽车
|
22. 难度:中等 | |
1929年11月29日,在华尔街股市崩盘后不久,胡佛宣布:“从经济学的观点看,由于(工资降低)突然间购买力减少了,突然间购买力减少了,这些行动只会加剧萧条,所以现在工资水平不应该下调,不应该减产,不应该解雇工人。”材料主要说明胡佛总统 A. 继续奉行自由放任的政策 B. 主张利用市场实现自我调节 C. 认为工人失业是危机加深的原因 D. 对经济危机采取了干预的措施
|
23. 难度:中等 | |
下表是1913~1973年年两方各国政府总支出占现价GDP 的百分比表。由此推出的结论符合史实的是
A. 马歇尔计划推动了欧洲经济复苏 B. 西方各国逐渐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 C. 西方各国放弃了自由贸易政策 D. 资本主义世界呈三足鼎立局面
|
24. 难度:简单 | |
西方史学家评论苏联经济体制:“苏联社会在大多数西方人看来,似乎并不是一个值得效仿的社会主义乐园。”下列能支撑这一观点的史实有 ①余粮收集制 ②取消商品贸易 ③实行固定的粮食税 ④国民经济比例失调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
25. 难度:中等 | |
某组织规定,参加它的国家会议必须具备如下条件:“……支持民族独立运动;不参加大国军事同盟;不与大国缔结双边军事协定;不向外国提供军事基地。”那么该国际组织最有可能是 A. 联合国 B.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C. 不结盟运动 D. 欧洲共同体
|
26. 难度:中等 |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宋太宗在即位诏书中说:“先皇帝创业垂二十年,事为之防,曲之为制,纪律已定,物有其常,谨当遵承,不敢逾越。”宋代士大夫们在谈及国家的政治取向、制摩原则时。经常与“祖宗之法”联系起来,从这个意义上说,“祖宗之法”就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宋代中央集权的活力与僵滞,①权力机构的分立与集中,②文武制衡关系的形成,乃至赵宋王朝的兴与衰,处处都会遇到所谓“祖宗之法”的问题。 ——摘编自陈苏镇主编《中国古代政治文化研究》 材料二:19世纪的欧洲发生了一系列重要的政治变革:
请回答: (1)依据所学知识,对材料一中标示的①②分别予以说明。 (2)你如何评价材料一中宋朝这种特别重视“祖宗之法”的政治取向? (3)依据材料二,归纳19世纪欧洲政治文明演进有哪些主要方面,并任选其中一个方面予以说明。
|
27. 难度:中等 |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21年初,苏俄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战争使工业生产受到严重破坏,“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行也压抑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社会不满情绪影响了政治稳定。在这种情况下,俄共(布)召开了第十次代表大会。根据列宁的提议,大会通过决议,决定以新经济政策取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这一政策实际上是削弱社会化和鼓励有限的自由经营。其目的在于把占苏联人口绝大部分的农民争取过来。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受到广大农民的欢迎,也得到了工人和其他劳动者的拥护。它使苏俄遭受战争破坏的经济迅速恢复,工农联盟日益巩固,苏维埃政权不断加强。 材料二 当罗斯福接替胡佛担任美国总统时他意识到持续近四年的大萧条已经让美国这个世界头号工业国变得千疮百孔、风雨飘摇。上任的第二天,罗斯福就实施了一系列旨在克服危机的政策措施,即“新政”。“新政”的核心是三个R:改革(Reform)、复兴 (Recovery)和救济(Refief)。经过一系列“新政”的实施,美国经济回升,失业人数大幅度下降;也使得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宏观控制和管理得到加强,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力明显增强。新政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新模式,为其他国家实施国家干预经济,进行体制性自我调整提供了宝贵的经验,美国也由此进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期。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世界简史》 (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新经济政策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不同之处,并概括新经济政策在什么方面对社会主义建设有所发展。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罗斯福新政与苏俄新经济政策的共同之处。 (3)你认为罗斯福新政与苏俄新经济政策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有何启示。
|
28. 难度:中等 |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古今中外的历史都告诉我们,世界上没有一个民族能够亦步亦趋走别人的道路实现自己的发展振兴,也没有一种一成不变的道路可以引导所有民族实现发展振兴;一切成功发展振兴的民族,都是找到了适合自己实际的道路的民族。 ——习近平《在纪念孙中山先生诞生15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运用中外近现代史的史实,对材料中的一个观点进行探讨。(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史实准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