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简单 | |
《左传·昭公七年》云:“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与此相应,在“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的原则下,当时的政权机构也就形成了王室、公室、卿大夫的家室的三级制形式。这反映了当时 A. 分封制与宗法制紧密结合 B. 天子逐渐加强对诸侯的控制 C. 宗法制是分封制内在依据 D. 宗法礼乐制度已经遭到破坏
|
2. 难度:简单 | |||||||||||||
下表为学者对中国先秦至两汉思想的相关研究(局部)。
据此可知,这一时期 A. 儒家强调教化的政治理念 B. 儒家思想在借鉴中不断创新和完善 C. 诸子学说的多样性、复杂性 D. “统一”是儒家政治伦理的理想和追求
|
3. 难度:中等 | |
高祖时,齐国辖临淄、胶东、胶西、济北、琅琊等七郡之多,而到景帝时,齐国的十二郡国中,仅存淄川、胶东、城阳三国。与此同时,高祖时有九个王国,十五个汉郡,而到昭帝时汉郡,已达八十七个,而王国仅十七个。这表明汉代 A. 官僚机构、官员数量众多 B. 皇帝权威在不断加强 C. 中央集权制度已日益完善 D. 门阀贵族势力的衰落
|
4. 难度:中等 | |||||||||
下表为学者对中唐以后唐经济的相关研究(局部)。
据此能够被认知的历史事实是,中唐以后 A. 城乡生活方式渐趋融和 B. 市场管理制度日趋规范 C. 经济格局发生重大变化 D. 坊市制度出现松动现象
|
5. 难度:中等 | |
无论是朱熹的“义理之学”,还是陆九渊的“心学”,他们都跳出了汉唐注疏之学的藩篱,转而以学术经世为旨归。这一转变 A. 表明商品经济发展推动个性解放 B. 继承发展了朴素辩证法思想 C. 有利于积极进取时代精神的形成 D. 借鉴了佛道禁欲主义的思想
|
6. 难度:中等 | |||||||||
下表为文献中有关明清经济的相关记载。
据此可知,明清时期 A. 小农经济下百姓的安土重迁 B. 经济架构中的异质因素 C. 商业资本渗入生产领域增多 D. 百姓弃农经商现象普遍
|
7. 难度:简单 | |
魏源曾说:“语金生粟死之训,重本抑末之谊,则食先于货;语今日则货又先于食。”学者称其为以后资产阶级改良派“定为工国”的理论先驱,成为中国近代经济思想的最初奠基者。据此可知,魏源 A. 提出了发展资本主义的愿望 B. 实现了从“师技”到“师道”的转变 C. 表现出关注现实的求变意识 D. 与近代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趋同
|
8. 难度:中等 | |
美国华裔学者郝延平在《中国近代商业革命》一书中评论说,“1884年以后,不幸以盛宣怀为首的官僚紧紧掌握了官督商办企业(他们是中国工业化的早期先锋),在中国工业发展中,官僚资本主义开始比企业家精神起着更重要的作用”。该学者 A. 指出洋务运动缺乏制度理念创新 B. 否定了洋务运动的社会进步作用 C. 认为政治家比企业家对中国工业近代化的贡献大 D. 强调洋务企业严重阻碍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
9. 难度:简单 | |
如图呈现了1911年武昌起义后,纷纷独立的各省在政体实践中建立的不同政体模式代表(局部)。据此可知,当时的中国
A. 民主共和思想已经深入人心 B. 革命大好形势下潜伏着严重的危机 C. 革命派完全掌控了地方政权 D.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封建统治
|
10. 难度:简单 | |
有学者在谈到中国近代的一场运动时说:“它汲取过去由上层精英推动社会变革的局限,试图把学习西方文化的潮流推向广大民众。这一努力是有效的,它孕育了一代新人,催生了一个新型的政党。”据此推知,该运动 A. 旨在宣传马克思主义 B. 认为东西方价值理念有相通之处 C. 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D. 猛烈冲击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
11. 难度:简单 | |
1928年,在莫斯科召开的中共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指出:“中国仍然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现阶段的中国革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主义革命。……党的总路线是争取群众。目前最主要的危险倾向,是盲动主义和命令主义。”据此可知,中共“六大”决议 A. 说明中央已认识到农村根据地的重要性 B. 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独立自主地解决问题 C. 表明共产党内部“右”的错误已日益严重 D. 有利于推动中国革命运动的进一步发展
|
12. 难度:中等 | ||||||||||||||||||||||||||||||||||||||||||||||||||||
下表为近代中国各年出口商品分类比重(%)。
据此可知,这一时期中国 A. 仍处于自然经济落后态势中 B. 近代工业的结构已日趋平衡 C. 对外贸易由入超转变为出超 D. 利用国家力量发展民族经济
|
13. 难度:中等 | |
毛泽东指出:“如果承认持久战或长期战争,又不赞成三个阶段,那么,所谓持久与长期就是完全抽象的东西,没有任何的内容与现实,因而就不能实现任何实际的战略指导与任何实际的抗战政策了。实际上,这种意见仍属于速胜论,不过穿上了‘持久战’的外衣罢了。”这表明 A. 中国的抗战本质上是反法西斯战争 B. 抗战阶段性和持久性是自相矛盾的 C. 抗日战争的阶段性是持久战的精髓 D. 中国抗战是全民族共同奋斗的事业
|
14. 难度:简单 | |
刘少奇在中共八大的政治报告中指出:“各种经济作物、畜产品和副业产品……对于农民收入有极大的重要性。而这些经济作物、畜产品和副业产品,对于轻工业、人民副食品和出口贸易的供应又有极大的意义。”据此可知 A. 中共中央开始对国民经济结构进行调整 B. 发展市场经济是党和政府做的重要决策 C. 中共中央改变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建设方针 D. 这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
|
15. 难度:中等 | |
亚里士多德说过:“依照通例,(雅典)公民范围包括父母双方都是雅典公民所生的儿子,单是父亲或母亲为公民,则其子不得称公民。有时,这种条件还得追溯更远,推及二代、三代或更多世代的祖先。”亚里士多德意在说明,古代雅典 A. 公民内部血缘等级色彩十分明显 B. 公民权具有排他性和闭塞性 C. 公民权原则保证了城邦制的繁荣 D. 民主实质上是奴隶主的民主
|
16. 难度:中等 | |
但丁曾说:“人的高贵,就其许许多多的成果而言,超过了天使的高贵”彼特拉克则公开蔑视神灵。但与此同时,《神曲》仍然重复的是神学思想的故事,“行动中的彼特拉克也是一位恪守传统的基督徒”据此可知,当时 A. 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复兴 B. 新旧过渡的时代特征 C. 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壮大 D. 人文主义者缺乏创新
|
17. 难度:中等 | |
亚当·斯密提出了著名的“自然秩序”“社会分工”与“看不见的手”等有关社会上各种利益相互协调的论述,在他看来追求个人利益的活动能够增进公共的利益……由此产生的行动必然在自己的利益中包括了别人的利益。由此可知,亚当·斯密的观点 A. 主张政府积极协调各方利益 B. 为工业革命兴起奠定了理论基础 C. 赋予资本主义剥削的合理性 D. 有利于英国社会阶级矛盾的调和
|
18. 难度:简单 | |
恩格斯曾说:“要是巴黎公社不依靠对付资产阶级的武装人民这个权威,它能支持一天以上吗?反过来说,难道我们没有理由责备公社把这个权威用得太少了吗?”恩格斯意在指出 A. 巴黎公社没有建立革命武装 B. 巴黎公社失败的根本原因 C. 革命人民掌握武装的重要性 D. 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必要性
|
19. 难度:简单 | |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帝国立法权由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两院制议会行使,但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的帝国议会完全处于从属地位。宰相对皇帝负责,而不是对议会负责。”由此可知,当时德国 A. 没有改变封建专制体制 B. 政治权力掌握在宰相和内阁手中 C. 立法体制强调中央集权 D. 资产阶级获得国家政治权力有限
|
20. 难度:中等 | |
1862~1864年,美国国会数次通过提高关税的保护主义关税法,将平均进口税从37%提高到49%。1890年国会通过了《麦金莱法案》,全面提高进口税率平均约达50%。与此同时,1894年国会通过《威尔逊—戈曼关税法令》,规定羊毛、铜和木材均被置于免除关税之列。1913年,又通过《安德伍德一西蒙斯关税法令》,使许多商品可以免税进口。这说明,当时美国 A. 政治的民主化推动了经济的工业化 B. 经济发展注重改善民生 C. 自由贸易和关税保护相结合的事实 D. 政府全面干预经济发展
|
21. 难度:中等 | |
它是近代科学革命的顶峰。它标志着哲学与科学的分离,各自从此走上了独立发展的道路。它不仅确立了近代科学的基本模式,还深刻地影响了该时代的哲学与思维方式,整个启蒙运动的纲领都是自觉地建立在它的原理和方法的基础之上的。据此推知,它 A. 标志着西方近代科学的开端 B. 挑战了封建宗教神学创世说 C. 揭示了时间和空间的本质属性 D. 奠定了理性主义的思想基础
|
22. 难度:中等 | |||||
下面是世界学者对经济全球化的认识。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 强权政治决定了经济全球化名存实亡 B. 经济全球化蕴含着浓厚的政治意蕴 C. 经济全球化与政治间的矛盾无法协调 D. 经济全球化实质上就是政治西方化
|
23. 难度:中等 | |
德国资深历史学家埃里克·霍布斯鲍恩尖锐地指出:对于世界局势,“美国想控制,但是,它却控制不了。甚至在军事技术和经济上所占有的令人难以置信的优势都不足以使它能够控制形势。”由此可推知 A. 美国的全球霸权政策寿终正寝 B. 国际政治新格局遏制了美国的霸权政策 C. 世界政治经济多极化趋势加强 D. 地区和民族冲突导致世界局势无法控制
|
24. 难度:简单 | |
他们宣扬自由、平等、博爱,他们塑造的正面人物多数是个人“英雄”,如好心肠的知识分子,“改好了的”资产者,也有社会上的“多余人”,以及温和驯良的“小人物”。他们摆脱了孤立描写个人遭际的模式,把各色人等深深植根于现实的社会环境。据此推知,以下作品中属于这一流派的是 A. B. C. D.
|
25. 难度:中等 |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将官德归纳提炼为“忠言直谏、廉洁清正、公平公正、奉法循理、谨身率先、任人唯贤、体恤百姓、鞠躬尽瘁”等内容,并采取多种形式赞颂清官廉吏和倡导官德规范。汉魏时代的刘动认为:“一流之人,能识一流之善;二流之人,能识二流之美。”宋代包拯在《论取士》中讲:“以贤知贤,以能知能。”也就是官德考核工作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考核人员的能力素养。对考评实行全程监督,是古代官德考评实践的一条重要经验。在中国古代的官德考核中,一般不采取秘而不宣、背靠背的方式,而是具有一定的公开性。在长期实践中,逐渐形成了朝廷统揽、分级实施、上计评议、考问结合、注重奖惩等目标一致、方法多样的方法体系。 ——摘编自何元茂、郑元斌《中国古代官德考评的主要特点及启示》 材料二 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后,工业资产阶级参与了政权。他们从功利主义原则出发,迫切要求建立一个廉价政府,以便提高行政效率,节约开支,能把更多的资金用来发展经济。然而当时的文官体制极不适应新形势的需要。1855年,帕麦斯顿政府颁布关于“录用王国文官的第一个正式法令”,并决定成立文官制度委员会,负责考试事宜,这一命令奠定了考试用人的组织基础,这种用人和晋升的方式又叫“功绩制”。1870年6月,格莱斯顿政府又颁布了第二个改革文官体制的法令,该法令规定大部分文官均需通过公开竞争考试,择优录用。这样一来,剥夺了贵族垄断官职的特权,提高了政府的行政效率。这次文官改革,最终确立了英国文官制度,也是世界上创立的第一个较为完整的现代的文官制度。 ——摘编自王铭《英国文官制度述论》 材料三 西方国家公务员的录用虽然宣称是民主、平等的,但其形式平等多于实质平等,种族、民族问题的存在使得公务员录用的民主、平等难以真正实现。我国《国家公务员录用暂行规定》指出:“民族自治地方政府和各级政府民族事务部门录用国家公务员时,对少数民族报考者应予照顾。各级国家行政机关录用国家公务员时,对退役军人应予照顾。录用公务员时,对报考者要从‘德’和‘才’两方面去衡量,二者得兼,不可偏废。”《国家公务员录用暂行规定》,第四章“报考资格审查”第十四条规定:“报考国家公务员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有‘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社会主义’。”这是与我国的政治制度、政党制度息息相关的,与西方国家要求公务员保持“政治中立”形成鲜明对比。 ——摘编自百度文库《关于中西方公务员录用制度比较及我国公务员录用制度分析报告》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官德考核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近代文官制度改革的特点及其背景。 (3)根据材料三,说明我国公务员制度与西方公务员制度的不同之处,并综合材料谈谈你从中得到的启示。
|
26. 难度:简单 |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民所以多僻,以散故也。故曰:“上失其道,民散久矣。”保甲立,则亦所以使民不散,则奸完故宜少。今所以为保甲,足以除盗;然非特除盗也,固可渐习其为兵。既从能射,然后使与蔡兵相参,则可以消募兵骄志,省养兵财费。——王安石 材料二 保甲法实施一段时间后,司马光批评道:“保正保长,依倚弄权,坐索供给,多责赂遗,小不副意,妄加鞭挞,蚕食行伍,不知纪极。中下之民,废其耕稼,馨家所有,侵肌削骨,无以供亿。愁苦困弊,靡所投诉。”到宋神宗末年,“诸路盗贼蜂起,皆保甲为之,本欲御寇,乃自为寇”。马端临说,“保甲之事”“徒足以困百姓,而实无益于军实”。 ——摘编自周联合《论保甲法的体制性腐败》 (1)根据材料一,指出王安石认为实行保甲法的益处。 (2)根据材料二,指出保甲法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由此得出的认识。
|
27. 难度:简单 |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世纪末,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在法国广泛传播,年轻的拿破仑成了卢梭民主共和思想的崇拜者。从热月政变到雾月政变期间,拿破仑的民主共和思想没有进一步深化,相反,民主的和专制的交错在一起。雾月政变后,随着个人权力的无限膨胀,拿破仑无限加强个人独断的特征,1804年,拿破仑称帝,这样,他的民主共和思想丧失殆尽。 ——摘编自郑佑断《拿破仑与华盛顿的民主共和思想之演化》 材料二 拿破仑在其所有征服地区都贯彻法国革命的一些基本原则。他废除封建制度和农奴制,承认所有公民的平等,实施其著名的法典。……对拿破仑来说,最致命的是他于1812年侵入俄国时所遇到的俄国各阶层人士的激烈抵抗。这种抵抗正像冰天雪地一样,造成拿破仑大军的灾难性的毁灭。从俄国冰冻的平原上开始,拿破仑的事业便一落千丈,并不可避免地在厄尔巴岛上结束了。因而,法国革命的思想意识对其创始人发生了反作用。拿破仑所“冒犯”的人民先是因“自由、平等、博爱”的口号而觉醒并充满热情,然后又在其导师背叛自己的原则时转而反对其导师。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拿破仑政治思想发生的变化及原因。 (2)材料二是如何评价拿破仑的对外战争的?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评价历史人物应坚持的原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