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江苏省常州市“教学研究合作联盟”2018-2019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15世纪末西班牙国王和水手签订的一份协议:“授予由其亲自发现或占据的一切岛屿和陆地的海军上将头衔;根据卡斯蒂利亚的特权惯例,该头衔是终身的,可继承的和永久的。……可获得辖区范围内财产或商品的十分之一。”这位水手最有可能是

A.

 

B.

 

C.

 

D.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有国外学者说,如果世界结束于1820年,一部此前300年全球经济史的主体就会是东亚;只有结尾的简短一章可能提到遥远的大西洋沿岸。大西洋沿岸可能被提及的主要原因是

A. 新航路开辟扩大了世界贸易

B. 西方早期殖民扩张扩大了资本原始积累

C. 工业革命使欧洲迅速崛起

D. 第二次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社会财富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第一次工业革命到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变革是全方位的巨大变革,其中生产组织形式的飞跃表现在

A. 工厂制到垄断组织    B. 轻纺工业到重化工业

C. 蒸汽化到电气化    D. 商业资产阶级到工业资产阶级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下列两幅图片最能形象反映的社会现象是

A. 工厂制度的形成

B. 世界市场的形成

C. 垄断组织的形成

D. 殖民体系的形成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鸦片战争后,地处长江口岸的南通上海地区,面对洋纱涌入,手工棉纺织业由依赖土纺棉纱转而采用大量廉价的机制棉纱。这一现象

A. 推动洋务运动兴起

B. 抵制外来经济侵略

C. 促使传统经济解体

D. 加速资本原始积累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1872年,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3年后它从洋商那里分回了1300余万两的市场份额,并把一些外商轮船公司挤垮,长江上的华商航运已经占了六成。材料说明洋务企业

A. 实现了“求富”的追求目标

B. 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侵略

C. 使外商企业在中国陷入绝境

D. 主导了近代中国经济的发展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1928—1937年中国工业产值年增长率为8%以上,1936年工业产值达到近代以来的最高水平。这一时期民族工业较快发展的原因是

A. 中国自然经济完全瓦解

B. 辛亥革命的推动和影响

C. 清政府谕令“多设织布、纺绸等局”

D. 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下面为外国资本、官僚资本和民族资本在中国产业资本总额中所占比例统计图。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民族资本主义独立快速发展

B. 官僚资本发展受阻,趋向破产

C. 民族资本一直受到挤压

D. 三种资本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苏维埃政府曾经有法令规定:国家要对全部存粮实行平均主义分配,不交出余粮者被宣布为人民敌人。与此法令有关的政策是

A.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 新经济政策

C. 苏联模式

D. 全盘集体化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列宁认为,资本主义经过数百年的发展,掌握了大量先进技术与经济管理经验,而初掌政权的共产党人在这方面则极为缺乏,因此号召共产党人要向商人、向资本家“学习”。下列能体现列宁这一主张的是

A. 农业上实行了余粮收集制

B. 商业上取消一切自由贸易

C. 工业上实行国家资本主义

D. 重工业上有计划优先发展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1935年6月,访问苏联的法国文学大师罗曼·罗兰在日记中写道:“我从这次旅行中得出的主要印象和感觉是:……无比高涨的生命力和青春活力的强大浪潮,……他们正在为人类更美好的、灿烂的未来而工作……”这一“浪潮”带来的成果是

A. 苏联迅速实现工业化

B. 推动农业蓬勃发展

C. 丰富了人民物质生活

D. 国民经济基本恢复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赫鲁晓夫的经济改革揭开了苏联改革的序幕。关于这一改革,说法不准确的是

A. 针对问题,苏联经济特别是农业形势严峻

B. 创新突破,大规模开垦荒地和种植玉米

C. 下放权力,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自主权

D. 物质刺激,削减农业税,提高农副产品的收购价格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在一次演讲中,富兰克林•罗斯福向公众提出了公民应该享有“免于匾乏的自由”,因为真正自由的人,必须有基本的经济保障,政府应该承担起保障人们免于贫困的责任。为实现这一目标,美国采取了

①整顿银行金融业

②发放紧急救济金

③以工代赈

④建立社会保障体系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1981年里根在总统就职时说:“政府并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政府本身才是问题所在。”下列政策与其主旨一致的是

A. 广泛补贴出口产品

B. 实行工业国有化政策

C. 降低利率放宽信贷

D. 大规模削减政府开支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1958年9月5日,毛泽东在第15次最高国务会议说,一为粮食,二为钢,加上机器,叫三大元帅。三大元帅升帐,就有胜利的希望。还有两个先行官,一个是铁路,一个是电力。此论断

A. 找到了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

B. 适应了经济现代化的发展趋势

C. 推动了经济建设热情的过度高涨

D. 促使我国工业化体系初步形成

 

详细信息
16. 难度:简单

邓小平指出:农村改革的成功增加了我们的信心。我们把农村改革的经验运用到娜市,进行以城市为重点的全面经济改革。城市改革的中心环节的是

A.明确承包责任制                B.多劳多得分配制度

C.增强企业的活力                D.市场化的经营道路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从下图获取的正确历史信息是

 

 

A.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开展

B. 我国所有制形式趋向多样化

C. 公有制主体地位发生了改变

D.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

 

详细信息
18. 难度:简单

1978年12月,陈云在一次中央工作会议上说:“我们不能到处都紧张,要先把农民这一头安稳下来。农民有了粮食,……就都好解决了。摆稳这一头,就是摆稳了大多数,七亿多人口稳定了,天下就大定了。”材料说明中央将

A. 增加粮食供应    B. 调整农村生产关系

C. 变革土地制度    D. 废除人民公社管理休制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20世纪中国共产党召开全国代表大会,经过几番姓“社”姓“资”的争论,在对恪守传统苏联模式的“左”的理论观点进行了深刻批判的基础上,市场经济在中国终于真正成了主角。这次会议应该是

A.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C. 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    D. 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前不久,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对于我国目前主要矛盾作出了新的判断,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的形势下,提出国内主要矛盾的会议是

A. 第一届人大

B. 中共八大

C. 中共十二大

D. 中共十三大

 

二、判断题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1498年,达·伽马在印度获得了建立商埠的许可,到16世纪中叶他们已经在西非和东亚之间建立50多处贸易商埠。”材料中的“他们”最有可能是英国人。

 

 

详细信息
22. 难度:简单

1889年法国巴黎举行一次万国博览会,这次博览会上展出新发明成果很多,却不包括飞机。

 

 

详细信息
23. 难度:中等

罗斯福政府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要求工业制定本行业的公平经营章程,规定生产规模、价格水平,将生产的无序状态纳入国家的有序管理,防止盲目竞争,调整企业关系。

 

详细信息
24. 难度:简单

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高速增长,出现了高通货膨胀和低失业率并存的局面,这意味着美国进入了“新经济”时代

 

 

详细信息
25. 难度:中等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展开,实行以家庭承包经营为主形式的责任制。这种责任制使农民拥有土地所有权,生产和分配自主权,农村开始了历史性的变革。

 

 

三、材料分析题
详细信息
26. 难度:中等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仅在农商部注册登记了的,1912~1914年7月的二年半中,新开设的工矿企业即达99家,资本总额约2455万元,平均每年开设新式企业近40家,资本总额近1000万元。……在1914年8月到1918年的近四年半中,新设工矿企业即377家,资本总额约11832万元,平均每年开设工矿企业达84家,资本总额超过2692万元。

——史全生《辛亥革命与民国初年的“产业革命热”》

材料二  迨欧战告终,出口之粉渐少,外粉又复侵销,麦产不加多而采购者日众,销路不加广而输入者日多,……此后粉业又入盛极而衰时期。

——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荣家企业史料》

材料三  提倡国货最根本之办法,在乎奠定民族工业之基拙。而建立中国民族工业之前程,厥惟三端:曰民族独立。曰政治清明。曰农村繁荣。

——陈翰笙《建立中国民族工业之前提》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民国初年民族工业发展的特征。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时期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原因。

(2)据材料二,指出面粉业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

(3)据材料三,归纳民族工业发展的必要条件。

 

 

详细信息
27. 难度:中等

近代以来,大国的兴衰深刻影响着世界经济的发展态势。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  公元1500年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因为它标志着地区自治和全球统一之间冲突的开端。在这以前,不存在任何冲突,因为根本就没有全球的联系,遑论全球统一。……由于欧洲人在这一全球历史运动中处以领先地位,所以正是他们支配了这个刚刚联成一体的世界。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英国人在1846年着手制订一项系统的自由贸易政策,紧跟着其他国家也采取了同样的行动。经济活动处于普遍的自由主义环境里,在这种环境下,商业被认为应该不受政治国家限制,因而经济活动依然主要是国家性和全球性的。一个名副其实的世界市场业已创立起来。货币、劳务、金钱、资本和民间往来,差不多不再顾及国界。

——帕尔默《工业革命:变革世界的引擎》

材料三  电灯的发明和电力系统的应用,使美国率先开启了电气时代,并由此率先进入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在资本主义世界的竞争中,美国很快取代了英法的领先地位,以领头羊的姿态走在了世界前列,正是在电气时代,美国经济后来居上。在20世纪后半叶,又是美国率先开创了信息革命,使美国得以再次走在前列,并保持其领先的优势。

——摘编自《大国崛起:美利坚后发制人称霸世界》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这一“重要转折点”相关的历史事件及最早从事的国家?并从全球化的角度指出其历史意义。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846年英国着手制定“自由贸易”政策的经济原因。这种政策的推行有利于英国形成怎样的国际地位?

(3)据材料三说明“美国经济后来居上”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世界市场的影响。综合上述材料概括影响世界经济发展和大国兴衰的主要因素。

 

 

详细信息
28. 难度:中等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罗斯福无意发动一场革命,也无意为美国创造一种新的体制机构。相反,他是在设法医治一个资本主义社会的暂时疾病,通过护理使它恢复健康。只是因为常规疗法再也不能奏效,他才试用了试验性疗法。

——(美)内森米勒《罗斯福正传》

材料二  1945年底,(英国)议会通过大英银行国有化法案,1946年开始实施煤炭工业国有化。法国(20世纪60年代)鼓励和积极推进科技进步和全民教育事业,不惜投入巨额资金发展高科技产业和支持科学研究活动,国家投资开办职工职业培训工作。1949年,美国总统杜鲁门正式提出“公平施政”的政策纲领,把过去各种建议合并起来,形成一个更广泛、更系统、更具体的计划。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

材料三  英国撒切尔夫人执政(1979年——1990年)11年间一反传统的经济政策,率先在西方国家中推行以现代货币主义为中心的新经济政策,人们通常称这付药方为撒切尔主义。它首先对付结构性经济危机,重新倡导资本主义自由经营和私人首创精神。

——摘编自黄安年《评撒切尔夫人治理“英国病”》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指出“资本主义社会的暂时疾病”是什么,罗斯福的“试验性疗法”使得美国的经济政策发生了怎样的转变。

(2)据材料二,概括二战后初期英法美国家发展经济的各自方式。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时期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策的理论来源。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英国结构性经济危机的具体表现,为此英国撒切尔政府的主要措施。

 

详细信息
29. 难度:困难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苏联工业化创造了一种不同于资本主义工业化的模式,即通过国家职能部门制订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这种类型的工业化伴随着高度的独立自主,带有强制性。这是一种在内部自发经济动力不足的条件下以非常手段进行的赶超型工业化道路。在工业化初期阶段,其资金积累的唯一来源是农业,苏联工业化开始时,农民不但要交纳直接税和间接税,还得通过低价出售农产品和高价买进工业品的价格剪刀差的办法,使资金从农业流向工业。这是一种以牺牲农业的利益来达到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

材料二: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基本上实现国家的工业化……从1953年起,我们就要进入大规模经济建设了,准备以20年时间建成中国的工业化……但是首先重要并能带动轻工业和农业发展的是建设重工业。1956年,毛泽东又在《论十大关系》中指出:“重工业是我国建设的重点。必须优先发展生产资料的生产,这是已经定了的。但绝不可以因此忽视生活资料尤其是粮食的生产。如果没有粮食和其他生活必需品,首先就不能养活工人,还谈什么发展重工业?所以,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必须处理好。”《论十大关系》实际上是思考开辟一条跟苏联有所不同的中国工业化道路的问题。

(1)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工业化与斯大林时期苏联工业化的异同。

(2)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56年前后新中国对苏联工业化模式认识的变化并分析发生变化的历史背景。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