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简单 | |
从西周“一人跖(踏)耒而耕,不过十亩”到战国“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引起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土地兼并的严重 B. 铁犁牛耕的使用 C. 社会的稳定 D. 统治者的重视
|
2. 难度:简单 | |
被孟子称为“贱丈夫”的民间商人,最初是不合法的,不能到城里市场上去交易。他们只能在野外找个土岗,“以左右望”,获取利益。后来,民间商人向政府纳过税后就可以在城里的市场上进行交易了。这一变化反映了 A. 政府放弃重农抑商政策 B. 民间商人推动商业市镇崛起 C. 政府不再监管商业活动 D. 民间商人可以取得合法地位
|
3. 难度:中等 | |
北魏时期出现了“舟车所通,足迹所履,莫不商贩”的现象,这反映了当时 A. 小农经济解体 B. 商品交易活跃 C. 人口大量流亡 D. 重农政策被废除
|
4. 难度:中等 | |
敦煌出土的唐宋诗有云:“贫儿二亩地,干枯十树桑。桑下种粟麦,四时供父娘。”“妇即客春持,夫即客扶梨。黄昏到家里,无米复无柴。男女空饿肚,状似一食斋。”这反映出 A. 中国北方常受饥谨的威胁 B. 中国农村耕者无其田的现象 C. 耕作技术没有革命性进步 D. 耕织结构下农户贫困的情状
|
5. 难度:简单 | |
都江堰水利工程兴修于 A. 夏商时期 B. 春秋战国时期 C. 秦汉时期 D. 隋唐时期
|
6. 难度:简单 | |
曲辕犁的出现是中国古代农具改进的一大突破。曲辕犁最早出现在 A. 春秋战国时期 B. 秦汉时期 C. 隋唐时期 D. 明清时期
|
7. 难度:中等 | |||||||||||||
根据北宋赋税结构变化表(单位:万贯),结合所学知识作出的最准确判断是
①农业税的减少体现了农民负担大幅减轻 ②税收总量增长使北宋政府缓解财政危机 ③海外贸易税收成为北宋国库的唯一财源 ④商业环境相对宽松推进商业经济的繁荣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
8. 难度:困难 | |
北宋前中期,在今四川井研县一带山谷中,密布着成百上千个采用新制盐技术的竹筒井,井主所雇工匠大多来自“他州别县”,以“佣身赁力”为生,受雇期间,若对工作条件或待遇不满意,辄另谋高就。这反映出当时 A. 民营手工业得到发展 B. 手工业者社会地位高 C. 雇佣劳动已经普及 D. 盐业专卖制度已经解体
|
9. 难度:困难 | |
南宋年初“中原士民、扶携南渡,不知其几千万人”,南方地区小麦价格暴涨,“农获其利,倍于种稻”,小麦在南方大规模种植,南稻北麦的粮食作物分布格局被打破,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①南迁的北方人民对面食的需求推动小麦种植 ②《农政全书》的刊刻推广了先进的种植技术 ③稻麦兼种技术的发展为小麦种植提供了条件 ④曲辕犁开始从北方引入,促进生产效率提高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②③
|
10. 难度:简单 | |
有学者认为,明清时期是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高峰。下列史实能够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①农副产品大量进入市场 ②经济重心逐渐南移 ③出现了区域性商人群体 ④诞生了最早的纸币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
11. 难度:简单 | |
明朝中后期,苏州东城“皆习机业,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机户),计日受值”,清朝前期又出现了“计工受值”。这一现象说明当时的苏州 A. 官营手工业发达 B. 商品经济日益兴盛 C. 小农经济走向衰落 D. 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
12. 难度:中等 | |
明清时期永佃制盛行,佃农在不拖欠地租的条件下,有权“不限年月”“永远耕种”,地租率相对稳定。农民获得相对独立的、长期的土地使用权。永佃制的盛行 A. 减少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B. 提高了佃农的生产积极性 C. 瓦解了地主土地所有制 D. 加重了佃农的封建人身依附关系
|
13. 难度:简单 | |
明清统治者推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其主要影响有 ①保护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②失去了开拓海外市场的契机 ③避免了西方的殖民侵略 ④阻碍了中外民间的贸易往来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
14. 难度:中等 | |||||||||||
明中叶以来,松江府(今上海一带)所辖市镇数量如下表所示。据此表可以得出
①市镇数量增长体现出商人地位上升 ②明清时期松江地区工商业发展较快 ③市镇增多与近代开放通商口岸有关 ④清政府与民国政府都重视商业发展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
15. 难度:中等 | |
17世纪荷兰领先世界的产业是 A. 电力工业 B. 棉纺织业 C. 航运业 D. 采煤业
|
16. 难度:中等 | |
新航路开辟前,欧洲的贸易中心在( ) A.大西洋沿岸 B.地中海沿岸 C.太平洋沿岸 D.印度洋沿岸
|
17. 难度:中等 | |
有学者指出:作为对人类最重要献礼之一的马铃薯,最初其实是颇低贱的食物,根本不受投资者青睐。一系列的战争、饥荒替马铃薯打入欧洲,打开了一个更大更长久的开口。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①马铃薯原产于美洲 ②马铃薯由葡萄牙人带回欧洲 ③马铃薯的“发现”得益于新航路的开辟 ④马铃薯等作物的传播一定意义上也是一次文明的链接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
18. 难度:简单 | |
明代《二如亭群芳谱》一书中写道:“西番葵,茎如竹,高丈余,叶似葵而大。花托圆二三尺,如莲房而扁。花黄色,子如荜(蓖)麻子而扁。”“西番葵”后来成为我国主要农作物之一,得益于 A. 丝绸之路的畅通 B. 欧洲的商业革命 C. 朝贡贸易的形成 D. 工业革命的扩张
|
19. 难度:简单 | |
“它是18世纪盈利最多的商业活动之一。其经济代价在于,从欧洲进口的廉价工业制成品破坏了当地的原始产业,令无数家庭沦为赤贫。它还导致一些地区出现人口荒芜的情况……”上述评价主要是针对 A. 世界市场的扩大对欧洲的影响 B. 殖民掠夺对印第安人的影响 C. 殖民扩张对东南亚地区的影响 D. 奴隶贸易对非洲的影响
|
20. 难度:简单 | |
奇波拉在《欧洲经济史》中写道:“工业革命之所以首先发生在英国,主要是由于该国在17世纪时,政治结构……已经发展到适合于工业化的程度。”作者在此要表明的是 A. 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是工业革命的前提 B. 海外市场的扩大成为工业革命的必要条件 C. 血腥的殖民掠夺为工业革命准备了资本 D. 工场手工业的发展为工业革命提供了技术
|
21. 难度:简单 | |
1802年英国出台第一部《工厂法》,法律规定:9岁以上的儿童每天可以工作8小时,14岁以上的儿童每天可以工作12小时;他们不能在凌晨6点之前工作,他们睡觉的时间不能晚于凌晨2点。由此可以推断 A. 工厂主注重保障儿童正当权益 B. 工业革命中工人生存状况恶劣 C. 工厂规范化和制度化体系出现 D. 工人罢工斗争赢得了合法权益
|
22. 难度:中等 | |
在19世纪末的西欧,一个资本家要新建纺织厂,为提高产量,他应该优先选址在 A. 商业繁盛的地区 B. 盛产煤炭的地区 C. 邻近河流的地区 D. 电力充足的地区
|
23. 难度:简单 | |
某报纸曾刊登了这样一则消息:“那时,六大公司统治着德国化学工业市场,它们组成两大集团……此后不久,它又吞并了两大独立的公司。”从生产关系的角度来看,这段材料所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 化学工业发展迅速 B. 工业生产竞争日趋激烈 C. 垄断组织形成并不断扩大 D. 工厂的规模不断扩大
|
24. 难度:困难 | |
某一时期,非洲、美洲、亚洲和澳大利亚提供自然资源和农产品,英国、欧洲和美国加工或者消费这些原材料,带动了海上运输和陆地运输的发展。人类第一次在世界范围内形成劳动分工的基本格局,而这一新体系所带来的利润主要流向欧洲、北美洲和日本。这一时期是 A. 新航路开辟时期 B. 世界市场初步形成时期 C. 早期殖民扩张时期 D. 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
|
25. 难度:中等 | |||||||||||||
下面是1840~1894年中国棉纱量消费情况统计表。据表可推知,在中国近代经济发展过程中
A. 洋布丧失了竞争力 B. 土布生产仍占主导 C. 自然经济优势明显 D. 传统经济解体缓慢
|
26. 难度:中等 | |
1879年,上海租界管理当局为严守男女之大防,规定一辆人力车只能载客一名,如不遵行,便要罚钱。这一规定 A. 为汽车拉客提供方便 B. 严重违背了社情民意 C. 体现新旧杂陈的现实 D. 顺应了历史发展趋势
|
27. 难度:中等 | |
李鸿章在《筹议制造轮船未可裁撤折》中指出:“若我果深通其法,愈学愈精,愈推愈广,安见百数十年后不能攘夷而自立耶?”据此可知,此时的李鸿章力主推广 A. 教育之法 B. 治国法律 C. 经商之法 D. 制造之法
|
28. 难度:中等 | |
据《南海县志》记载,珠江三角洲一带机器缫丝业起步于十九世纪七十年代,“三四年间,南(海)顺(德)两邑继之而起者,多至百数十家。”与此情形直接相关的是 A. 广州被列为通商口岸 B. 外国资本输入的刺激 C. 清政府鼓励民间设厂 D. 新式企业的引领作用
|
29. 难度:中等 | |
《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记载了1919年全国注册工厂数量:直隶、北京天津共455家,江浙、上海共197家,广东33家,湖北19家,甘肃、广西各1家。材料表明 ①洋务运动大力创办军事工业 ②不同区域间经济发展不平衡 ③欧洲列强对华输出资本增多 ④通商口岸经济发展相对较快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
30. 难度:简单 | |
近代某歌词中写到:“五龄女子吞声哭,哭向床前问慈母。母亲爱儿自孩提,如何缚儿如缚鸡。儿足骨折儿心碎,昼不能行夜不寐。”此歌词意在 A. 提倡裹足 B. 推行断发 C. 废止缠足 D. 婚姻自主
|
31. 难度:中等 | |
小说《静静的顿河》中的一位暴动士兵说:“青天白日里就进行疯狂的抢劫!把我们家的粮食全搞走啦,连小石磨都抬走啦,法令上是说这样为劳动人民吗?”。士兵的话主要针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中的: A. 余粮收集制 B. 企业国有政策 C. 粮食税 D. 劳动义务制
|
32. 难度:中等 | |
布哈林是新经济政策最杰出的倡导者之一,他认为“我们的经济是为消费者存在,而不是消费者为经济存在”。下列措施最能体现其观点的是 A. 发展了国家资本主义 B. 恢复商品货币关系 C. 国家控制土地所有权 D. 实行按劳分配原则
|
33. 难度:中等 | |||||||||
下表是苏联20世纪二三十年代粮食产量的统计数据。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地广人稀 B. 自然灾害频发 C. 斯大林农业政策的推行 D. 列宁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
34. 难度:中等 | |
在苦苦挣扎了近四个月之后,有着101年历史的美国最大中小企业商业贷款机构――CIT集团还是在本月走上了破产之路。破产前的CIT集团资产总额超过700亿美元,由此也成为美国有史以来第五大企业破产案。由此,我们联想到1929年—1933年发生的那一场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假如你是当时纽约的一位市民,下列哪项最符合你的心态( ) A.“牛奶面包价格都涨到天上去了” B.“找工作比买彩票中奖还要难” C.“整个西方世界像一潭死水般平静” D.“为共渡难关各国变得亲如兄弟”
|
35. 难度:简单 | |
罗斯福曾打比喻说:“1933年夏天,有位头戴丝绸帽子的老绅士在防波堤边上失足落水,不会游泳。一位朋友跑下防波堤,跳进水里,把他救上来,但丝绸帽子被浪冲走了。老绅士苏醒过来后,千恩万谢,夸奖他的朋友救了他的命。但是,三年后的今天,老绅士却因丢了帽子而斥责他的朋友。”这段话表明 A. 新政一直遭到资产阶级强烈反对 B. 美国30年代的大危机具有偶然性 C. 新政挽救了资本主义制度 D. 新政损害了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
|
36. 难度:中等 |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成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 ——《孟子·滕文公土》 至秦则不然,用商鞅之法,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买卖。富者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 ——《汉书·食货志》 材料二:雍正时期,各地奏请开矿,清廷经常以“开矿聚集亡命,为地方隐忧”为由,下达“严行封禁”“永远封禁”等命令;对一批朝廷获利甚多的矿产,则由朝廷和地方官府严加控制。 (1)材料一中两段材料反映了某土地制度的变化,请指出该土地制度发生了什么变化。并分析其变化对社会产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雍正年间的矿业政策并分析其实行的目的。
|
37. 难度:中等 | |
从15世纪末开始,人类的全球化进程拉开序幕,以欧洲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逐步形成。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果把欧洲人迈入大洋当作全球化开始的话,那么束牟前列的首先是伊比利亚半岛国家。他们以高效的行政机器组织远航,怀揣着传播上帝福音和寻找黄金的期盼揭开了不同种族、不同文明的大碰撞,充满“内在动力”的帆船运载着奴隶、黄金、香料,也洒播着诸如“地球是圆的”等进步光芒。 ——巴勒克拉夫《处于变动世界中的历史》 材料二 “(第一次工业革命)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资产阶级运用产业革命造就的廉价商品,利用先进的洋枪洋炮,叩开了闭关自守的古老国家的大门。(第二次工业革命)资本输出使输入地区人民受到沉重剥削。……国际垄断同盟形成,它们在经济上分割世界……对经济全球化进程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陈钦庄、计翔翔等《世界文明史简编》 (1)根据材料一,概括伊比利亚半岛国家远航的“内在动力”,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全球化的角度分析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两次工业革命为世界市场的形成提供的条件。
|
38. 难度:中等 | |
20世纪以来,苏俄、美国在现代化道路的探索中进行了各自的实践,开创了不同社会制度下社会改革、经济发展的模式。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21年列宁又说:“目前已经很清楚,我们用冲击的方法,即用简捷、迅速、直接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原则的尝试已经失败了。……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经济问题上,必须退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从冲击转到围攻的方法上去。” 材料二 有人这样形容罗斯福新政前后企业与政府关系的变化:新政之前,企业主是老板,政府是“守夜人”;新政以来,企业主是大老板,政府是“守夜人”兼二老板。 (1)材料一说明了苏俄的经济政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分析政策变化产生的影响。 (2)据材料二回答美国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发生了怎么的转变?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俄、美改革背景的相似之处,并指出两国改革所坚持的前提条件有何不同?
|